内容简介
近年来,新的麻醉专业著作不断问世,然而尚未见专业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相关书籍。本书着重于新技术的普及,强调新技术的临床实用性和操作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纤维支气管镜的结构到多种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详细介绍并结合临床实践,一步一步引人入胜,以求能反映临床麻醉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为广大麻醉医师提供一本实用的工具书。相信本书对国内麻醉医师普及新技术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是麻醉科医师,也是ICU科和急诊科医师以及其他施行气道管理的相关科室医师一本非常有用的参考书,同时也是临床住院医师制度化培训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和良师益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纤维支气管镜概述(1)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发展史(1)
第二节 光导纤维的传导原理f2)
第三节 纤维支气管镜的构造(3)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的保养、清洁和消毒(6)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的选购(11)
第六节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新进展(13)
第二章 纤维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15)
第一节 技术训练的必要性(15)
第二节 技术训练教学方法(17)
第三节 技术训练教学的其他方法和辅助设备(20)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训练的组织(21)
第五节 熟练与精通(24)
第六节 伦理道德和患者知情同意(25)
第三章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基本技术(28)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操作手法(28)
第二节 在模型上练习操作技巧和手一眼合作(30)
第三节 牛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教学模型箱(32)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简介(33)
第五节 面对问题如何处理(37)
第四章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气道辅助装置(44)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气道辅助装置的定义(44)
第二节 常见导管辅助气道装置(airwayaids)(45)
第三节 常见通气辅助气道装置(ventilationaids)(47)
第四节 常见导管及通气联合辅助气道装置(50)
第五章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53)
第一节 前言(53)
第二节 术语定义(54)
第三节 气管插管困难的原因及预测(57)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作用(61)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64)
第六章 成人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67)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67)
第二节 在麻醉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训练(68)
第三节 上呼吸道解剖和麻醉医师站位及操作要领(69)
第四节 成人全身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教学(74)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78)
第七章 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80)
第一节 标准型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81)
第二节 插管型喉罩辅助经口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87)
第三节 C00kgas插管型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95)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口喉罩通气道更换气管导管(97)
第八章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操作前准备(101)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01)
第二节 术前准备的关键因素(104)
第九章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局部麻醉(113)
第一节 上呼吸道局部麻醉的常用药物(113)
第二节 气道局部麻醉的方法(115)
第三节 上呼吸道局部麻醉技术(118)
第十章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实用技术(125)
第一节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前的方案制定(125)
第二节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前的准备(127)
第三节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实施(128)
第四节 某些特殊情况时的清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130)
第十一章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困难(136)
第一节 常见和特殊的困难(136)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困难(138)
第三节 气管导管置人困难(145)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退出困难(146)
第十二章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149)
第一节 设备(149)
第二节 气道辅助(150)
第三节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151)
第四节 操作训练及培训(15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预防(156)
第十三章 纤维支气管镜在胸科麻醉肺隔离中的应用(159)
第一节 双腔支气管插管与管端定位(159)
第二节 支气管阻塞法的应用进展(172)
第十四章 纤维支气管镜在麻醉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其他应用(185)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导管更换(185)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的应用(187)
第三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咯血患者的应用(192)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放置胃管(193)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气管导管套囊上方的积存物(193)
中英史索引(Index)(196)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纤维支气管镜概述
第二节 光导纤维的传导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输到另一种介质时,例如从空气到玻璃,根据入射角的不同,一部分被折射,一部分被吸收,还有一部分被反射。当玻璃被加热和拉伸后制成玻璃纤维束后,光影可以从玻璃纤维束一端,沿着纤维束内部不断被反射直至玻璃纤维的另一端,而图像质量保持不变。将大量的这种玻璃纤维聚集成束。其传输图像的尺寸和清晰度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一条典型的柔性导光束由上万根玻璃纤维组成,每根玻璃纤维直径8~10μm。为减少由于折射引起的光量损失,采用覆层技术在每根独立的纤维外再覆盖一层厚度为1μm的玻璃薄层,光纤束中的纤维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使得头尾两端的排列次序一致,这种光纤称为有序式光纤,可用于图像传输。传输的图像是由微小的点阵组成,类似于电视屏幕的图像构成。而用于将光源的光传输至目标物的光纤则没有特定的排列顺序,称为非有序式光纤,仅用于光的传输。
柔性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的光和图像的传输可用图1-1来简单地说明。外部光源通过非有序式的光纤传导至光纤末梢提供目标物体的照明。目标物反射的光线到达位于纤维支气管镜顶端物镜,物镜把反射光汇聚到有序式光纤,经光纤内部反射传递到另一端的目镜。每条具有统一密度和色彩的光纤传输一个光点,众多的这些光点组成一幅图像,并在光纤镜最末端的目镜上重建出来,最终通过调整焦距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前言/序言
显微镜下的生命之息:现代医学介入性肺脏学里程碑 在现代医学的宏伟图景中,介入性肺脏学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不断突破着诊断与治疗的边界,为无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而“医师继续教育用书:实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技术”正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它并非仅仅是一本技术操作手册,更是一次对生命之息深邃洞察的邀请,一次对医者仁心与精湛技艺完美融合的赞颂。 本书的诞生,源于对临床实践需求的深刻理解。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凸显,对医师的诊断能力和操作技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气管插管这一关键性的急救和治疗环节,精通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气管插管,已成为现代呼吸科、重症监护科、麻醉科等领域医师必备的核心技能。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介入性肺脏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宝贵的实践心得,毫无保留地倾注于这部著作之中,旨在为广大医师提供一本真正实用、权威、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习资源。 为何聚焦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 传统的盲探气管插管术,尽管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仍有其价值,但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它依赖于医师的触觉和听觉经验,误插食管、损伤声带、甚至导致喉痉挛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容忽视。而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技术,则将“看见”的力量引入了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细长的纤维支气管镜,医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咽喉部、声带、气管及主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实时掌握导管的行进路径,避开粘膜损伤,准确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这不仅显著降低了插管失败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插管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会厌水肿、喉部肿瘤、异物堵塞等,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本书深度解析了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的每一个细节,从器械的选择与准备,到体位摆放与喉镜操作,再到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方式与导管的推送技巧,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它不仅仅列举了操作步骤,更深入地剖析了每一步背后的生理机制和解剖要点,让读者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非仅仅“怎么做”。 本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一、理论基础的坚实铺垫: 在深入讲解技术操作之前,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解剖学的精细描绘: 呼吸道的解剖结构是进行一切介入操作的基础。本书以高清图谱和文字描述,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咽部、喉部、气管、主支气管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并重点强调了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下,这些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异以及如何识别。对声带、会厌、杓状软骨等关键结构的辨认技巧,更是通过多角度的图像呈现,力求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立体影像。 生理学的关键认知: 呼吸道在插管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如气道反应、缺氧的发生机制,以及麻醉和镇静药物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解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医师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更精准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病理学的临床关联: 针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部感染、肺癌晚期等,气管插管的挑战和注意事项各有不同。本书详细分析了这些疾病背景下,气管插管可能面临的特殊情况,如气道狭窄、分泌物过多、肺部顺应性下降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麻醉与镇静的策略: 气管插管操作往往需要患者处于一定程度的镇静或麻醉状态。本书系统介绍了适用于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的各种麻醉和镇静药物的选择原则、给药剂量、监测要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旨在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安全的麻醉方案。 二、操作技术的详尽指南: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其“实用”价值的集中体现。 器械的精挑细选: 纤维支气管镜的种类、型号、性能特点,以及与之配套的喉镜、导管、吸引器、光源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选择合适的器械是成功操作的前提,本书将帮助医师理解不同器械的优劣势,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麻醉与体位: 详细指导了患者的准备、监测以及最佳的体位摆放。合理的体位能够充分暴露咽喉部,为插管操作创造便利条件。 纤维支气管镜的插入与观察: 这是技术的核心。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插入技巧,包括如何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如何进行镜身的操作(如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及如何在观察过程中识别关键解剖标志。镜下视野的解读,如会厌的位置、声门裂的大小、声带的活动度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气管导管的引导与推送: 在直视下,如何将气管导管准确地送入气管,避开食管,是整个操作的关键。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导管的特性,以及如何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使用导丝或直接将导管送入。导管尖端进入气管后的位置判断,以及固定导管的技巧,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即使在直视下,也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缺氧、导管误入食管等。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常见的并发症,并针对每一种并发症,提供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即时处理方案,让医师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特殊情况下的插管: 针对气道狭窄、声带麻痹、会厌水肿、颈椎损伤、口鼻解剖畸形等特殊患者,本书提供了针对性的插管策略和技巧,帮助医师克服困难,完成插管。 三、案例分析与进阶拓展: 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本书还包含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 真实病例的解读: 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病例,展示了在不同临床场景下,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的应用过程,包括诊断、操作要点、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的结局。这有助于读者将书本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 进阶技术的介绍: 除了基本的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本书还对一些进阶技术进行了介绍,如双腔气管导管的置入、气管切开导管的置入等,为有更高追求的医师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方向。 新技术与新进展: 介入性肺脏学领域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本书也积极关注并介绍了一些最新的器械和技术,如可视化喉镜、超声引导下的气管插管等,保持内容的先进性。 本书的意义与价值: “医师继续教育用书:实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技术”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它更是: 提升临床能力的重要阶梯: 通过系统学习本书,医师能够掌握一项关键的临床技能,从而在救治危重患者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精湛的插管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促进学术交流的桥梁: 本书集合了众多专家的智慧,为介入性肺脏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推动医学进步的助推器: 掌握并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本书将帮助更多医师掌握前沿技术,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贡献力量。 结论: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介入性肺脏学领域的教育和实践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技术指导、丰富的临床案例,为广大医师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学习宝典。阅读和掌握本书的内容,将使您在面对呼吸危机时,能够更加沉着冷静,用精湛的技术,为生命之息的延续,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这不仅是对您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您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