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书四篇结构,展现了四个主要创新点:第一篇,首先开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首倡借鉴与跨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列宁学,作为综合创新的首要源头活水;第二篇,力求重新开掘西方哲学的原创性,作为反映近现代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也作为综合创新的异质源头;第三篇,力求重新发掘中华民族哲学的原创性,重新评价中华文明及其哲学智慧的世界历史地位,使哲学创新有更深厚的民族根基,传承、革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这是综合创新的又一源头活水;第四篇,倡导立足当代与中国新鲜实践,融汇中西马三大哲学流的原创性,创造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神韵的新哲学、新智慧、新文化、新价值,让中国现代化起飞张开哲学智慧的翅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现代革新,奠定坚实可靠的哲学基础。
作者简介
王东,1948年生于北京,先后9币从当代中国著名著学家黄楠森、张岱年。1985年成为新中闯最早的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
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著作为“创新学五部曲”、“中国学五部曲”:《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1986);《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恩》(1988),《辩证法科举体系的列宁构想》(989);《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1990);《中华国富论》(1996);《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中华复兴论)》(1998);《中国龙的新发现(中华神龙论)》(2000);《中华腾飞论》(2001);《中华文明论——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哲学》《三卷本,2002》;《马克恩学新奠基》(2006)等。
目录
第一篇 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列宁学——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
为什么要创建“中国马克思学——迎接21世纪马克思学的第三次来潮
(一)为“马克思学”一词正名:“马克思学”不是西方意识形态专利
(二)创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必要性:六条根据
(三)“中国马克思学”何以可能马克思哲学创新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实践观的六点新发现
(一)手稿研究史略的新发现——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是三种基本观点
(二)三种观点后面三种解读模式的新发现——“以西解马”、“以苏解马”、“以马解马”
(三)版本结构的新发现——应分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或“哲学手稿
(四)《1844年手稿》深层哲学主线的新发现
(五)《1844年手稿》哲学底蕴新发现——新唯物主义实践观论纲
(六)《1844年手稿》历史地位新发现——马克思哲学创新起点: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一)《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他一生哲学创新的主要著作
(二)应当注意发掘《资本论》文本群的哲学意义,全面把握支撑这个思想大厦及其哲学意义的四大支柱:《资本论》4卷本——6大手稿——相关笔记——相关书信
(三)今天我们必须注意发掘《资本论》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尤其是作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其哲学意义并不次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者结合堪称“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外篇
(四)马克思哲学创新40年的三部曲《资本论》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1857-1858年手稿》的重新定位
(一)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新探索: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系统制定
(二)异化观的新发展:异化劳动新规定的提出
(三)现实的人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的首次提出
(四)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五)自然、劳动、社会、人有机统一的总体性历史发展观的系统阐明——写出“《资本论》续篇”的四组准备材料
(一)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
(二)国际关系体系——世界历史笔记
(三)俄国与东方国家村社制度、土地关系、发展道路笔记
(四)西方发展与社会主义道路笔记列宁《哲学笔记本》的本来面目与科学价值
(一)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创作动机
(二)列宁《哲学笔记本》的研究对象
(三)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内在联系
改革之路的源头活水——新经济政策道路的列宁最后构想
列宁哲学在当代的五大生长点——中国列宁哲学奠基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头活水论
(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源头活水
(二)《哲学笔记》中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源头活水
(三)《帝国主义论》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观的源头活水
(四)列宁晚年著作中的全盘改革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改革论的源头活水1
(五)借鉴与超越苏联列宁学、西方列宁学,创造中国列宁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
第二篇 重新开掘西方哲学——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现代新型世界观、存在论的哲学呼唤
(一)胡塞尔现象学:首倡20世纪现代哲学向人的存在本体论转向
(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呼唤与革新
(三)萨特存在主义:呼唤存在论的三部曲
(四)卡尔纳普的语言构架本体论:从坚决拒斥形而上学到承认本体论的必要性
(五)斯特劳森: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走向兼容
(六)弗雷格逻辑本体论:语言分析哲学源头上与存在论的兼容性
(七)蒯因:超越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承诺
(八)伽达默尔:理解本体论
(九)利科:新解释学本体论
(十)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新世界观
(十一)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主体性的追寻
(一)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思维主体性理论
(二)以康德为代表的先验范畴主体性理论
(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抽象精神主体性理论
(四)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纯粹认识论主体性理论
(五)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代表的还原到先验纯粹主体性理论
(六)以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个人主体性理论
(七)从叔本华到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主体性理论
(八)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性本能主体性理论
……
第三篇 重新发现中华智慧的世界意义——哲学创新的民族根基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
精彩书摘
第一个新判断:“马克思学”的首倡者不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吕贝尔等人,而是20世纪20年代列宁支持下的梁赞诺夫。
通常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法国学者吕贝尔,或者再加上德国学者费切尔,最先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并且最早开始创立马克思学的工作。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貌似有理,似乎已成定论,实际上却是数典忘祖的一个典型。事实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支持下的梁赞诺夫,就率先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并且率先开始了创建马克思学的奠基工作。1921年1月11日,俄国(布)中央组织局作出决定,将日前组建中的马克思主义博物馆改组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并由曾长期在国外从事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的梁赞诺夫担任首任院长。同年2月2日前后,列宁给梁赞诺夫接连写出两封信,后一封信讲了7点意见,其中后4点是对梁赞诺夫的工作建议,实际上蕴涵着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工作纲领与建设目标,对梁赞诺夫创立马克思学也有着重要启迪作用、指导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1921年至1931年这十年之间,梁赞诺夫担任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梁赞诺夫提出了“马克思学”这个概念,俄文表述为“MapKCOBe ReHHe”,1927年MEGAI前言中相应德文为“Marxforschung”,旨在强调要用严格的科学态度研究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的文献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建立成为一门特殊的严密的科学。梁赞诺夫把构建马克思学、创立国家乃至世界的马克思学研究中心,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他围绕这个中心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工作、编辑工作和组织工作。
前言/序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论:王东哲学创新论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