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1995年到2011年撰写的十一篇文章,在“道家的社会关怀”和“老庄的人文思想”两个主题下,深入挖掘了道家很独到的哲学精神,阐发了作者对道家人文情怀的诠释。本书文笔优美,见解卓绝,深入浅出,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力作。 陈鼓应 著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地区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有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有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地区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一个全新视角!我一直对那些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古代哲学抱有敬畏,总觉得那是精英阶层才能把玩的东西。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极其亲切自然,仿佛一位博学的长者,在炉火旁,用最朴素的语言,将那些深邃的智慧娓娓道来。它没有那种生硬的术语堆砌,而是将那些看似飘渺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概念,巧妙地植入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比如,书中对“顺应天时”的解读,不是空泛地说教,而是结合了农耕文明的节律,让我这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节奏感。尤其是作者对“知足常乐”的阐释,没有流于表面的鸡汤,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对物欲膨胀的深刻警醒,那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我读完后,立刻放下了手机,走到窗边,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窗外流动的云彩,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平静。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其实就藏在我们忽略的那些最寻常不过的呼吸之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古老的思想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评分读完这部作品,我不得不说,作者的行文风格犹如高山流水,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展现出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尤其是在梳理某一特定历史脉络时,其逻辑推进的严密性,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不仅仅是对某个哲学流派的梳理,更像是一部精密的思想史考察报告,每一个论点都有坚实的文本依据支撑,引经据典却绝不晦涩。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的经典段落时所展现出的审慎态度,他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轻易否定,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侦探的严谨性,层层剥开历史的迷雾,呈现出最接近文本本义的解读。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思想源头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书中对特定人物思想演变轨迹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仿佛能看到那些古代先贤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挣扎与抉择。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智力健行,需要集中精力去跟随作者的步伐,但每一次攀登,所获得的视野都令人心旷神怡。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结构,那就是“精巧的迷宫”。我必须承认,初读时,我一度感到迷失,因为它跳跃性很大,一会儿聚焦于某个历史片段的细节描摹,一会儿又突然拔高到宇宙论的探讨,让人一时难以捕捉其主线。但坚持读下去后,我才发现,正是这种看似松散的结构,完美地契合了其所探讨主题的内在韵律。它不是线性叙事,而是像一首复调音乐,不同的旋律线索(历史、伦理、审美)在不同的章节中交织、呼应、最终汇聚成宏大的主题。作者对篇章的布局极其讲究,每一部分的收尾都像是留下了一个悬念的钩子,驱使读者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去探寻答案。这种充满探索乐趣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思想殿堂中,每转一个弯,都能发现新的角度和光影。对于那些喜欢在阅读中进行主动思考、享受拆解复杂结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场智力上的盛宴。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过于“温吞水”的论述敬而远之,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则像是一柄锋利的手术刀,直指问题的核心,毫不拖泥带水。它的节奏非常快,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读起来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作者在阐述某一观点时,往往能用极富冲击力的句子迅速锁定读者的注意力,并且毫不犹豫地对陈旧的、被过度浪漫化的传统认知进行批判性反思。这种“祛魅”的过程,对于一个渴望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定式思维,迫使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教条。书中对权力与个体自由关系的剖析尤其精彩,其犀利的洞察力,甚至让我联想到了现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安抚,而在于提供“清醒剂”,它让你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脑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太“有温度”了!与其他严肃的哲学著作不同,这里的文字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作者似乎深谙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他没有高举旗帜宣扬某种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书中那些穿插的小故事和案例分析,极具代入感,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原来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古人早就给出过如此精妙的解答!” 尤其是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部分,那些关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论述,并非简单的息事宁人,而是基于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提供了一种极具实践性的“软冲突”处理方案。我甚至感觉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急救包”,当我最近被工作压力弄得焦头烂额时,随手翻开一页,总能从中汲取到一股清新的力量,重新审视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这种直击心灵的抚慰作用,是很多专业书籍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