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圖解道德經
yuanjia:38.90元
作者:唐譯著
齣版社:山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37740029
字數:400000
頁碼:35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錶,是道傢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瞭解她,並將其傳承下去,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窖辭的責任。本書精選百餘幅精美圖片,幫您瞭解老子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智慧。並結閤當前社會生活,對《道德經》中的每一章、每一句進行瞭詳細的解說。讓你覺得《道德經》不再遙遠。老子就在我們身邊,啓迪我們用老於的思想去思考問題,用老子的智慧去做事。
目錄
總述《道德經》的起源
第1節 《道德經》的概述
第2節 道教的起源
第3節 道教的發展曆史
第4節 老子及其哲學
老子齣生的傳說
老子哲學
第5節 莊子和《南華經》
莊子學說和《(南華經》
莊子的品質
第6節 黃帝乘龍升天
第7節 張角與太平道
黃巾起義
第8節 張陵與五鬥米道
傳為宗親
鶴鳴山開創道教
篇一《道德經》
第1節 論道篇
眾妙之門、玄之又玄
萬物之宗、象帝之先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法自然、先天地生
無中生有、有生於無
萬物之始、負陰抱陽
天下有始、以天下母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樸散為器、大製不割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被褐懷玉、知我者希
堅強者死、柔弱者生
功成不處、不欲見賢
第2節 修道篇
知常日明、沒身不殆
篇二 《道德經》的影響
篇三 老莊二三事
我花瞭很長時間尋找一本真正能讓人沉下心來品讀的《道德經》。市麵上很多版本要麼過於學術化,充斥著繁復的注釋和考據,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度“心靈雞湯”化,把老子的深刻洞見稀釋成瞭膚淺的口號。然而,這本《圖解道德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的文白對照不僅體現在逐字逐句的翻譯上,更體現在對文化背景的細緻補充上。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博學的老師的帶領下,穿梭於先秦的古老智慧之中。特彆是它對“無為而治”的闡述,結閤古代治理國傢的實際案例進行圖文並茂的分析,讓我對這種看似消極實則順應天道的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認同。書中的排版設計也十分考究,留白恰到好處,閱讀體驗極為舒適,讓我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文字的內涵。它不僅僅是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說實話,我對道傢哲學一直抱有一種敬畏感,總覺得它和儒傢的入世哲學相比,顯得過於齣世和高遠。但在閱讀這本《圖解道德經》後,我的看法有瞭徹底的轉變。它將道傢哲學與《論語》《孟子》等儒傢經典進行瞭巧妙的對比(當然不是直接對比,而是通過對人生哲學的不同側重點來體現),讓我明白瞭“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在恰當的時機,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趨勢,以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效果。書中的“文白對照”做得極為自然,白話文的翻譯沒有絲毫的“翻譯腔”,讀起來非常流暢,像是老子本人在用現代的語言嚮你娓娓道來。這種易讀性,極大地激發瞭我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興趣,讓我不再畏懼那些年代久遠的典籍,反而開始主動去探索更多先秦思想的魅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非常看重一部經典能否完整地呈現其精神內核。這本書的“原版原著未刪減”這一點,對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很多時候,我們對《道德經》的理解被後世的各種學派解讀所過濾和塑形,失卻瞭老子最初的樸素與力量。這本書還原瞭最原始的文本,讓我們可以直接麵對這位偉大的思想傢。而“圖解”的部分,並非是簡單的插畫,它們似乎是根據老子描述的自然現象和內在心境進行的反嚮工程式的視覺構建,精準地捕捉到瞭那些“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讀完第一遍後,我立刻迴味瞭多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智慧往往蘊含在最簡單的語言結構中,隻是需要一把閤適的鑰匙去開啓,而這本書,無疑就是那把鑰匙。
評分這本《圖解道德經》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原版原著未刪減的版本,讓我有機會更貼近老子思想的本源。我之前讀過一些“簡化版”的解讀,總覺得少瞭點什麼,晦澀難懂的地方也常常是一帶而過。但這本書不同,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配上的圖解簡直是神來之筆。那些抽象的“道”、“無”、“有”的概念,通過形象化的圖示一下子就變得具體可感瞭。比如講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圖解清晰地勾勒齣瞭從混沌到萬物的演化過程,這對於我這種偏嚮視覺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文白對照的編排也極其貼心,當文言文部分看著吃力時,可以立刻對照白話文進行理解,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原本被認為高深莫測的道傢哲學變得觸手可及。這不光是一本哲學書,更像是一本幫助我們理解自然規律和人生智慧的指南。我已經推薦給好幾位朋友瞭,他們同樣被這種深入淺齣的解讀方式所摺服。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保持嚴肅性的同時,所展現齣的一種現代化的、極具包容性的態度。很多時候,解讀經典會陷入“誰對誰錯”的爭論,但這本圖解似乎避開瞭這些無謂的口水戰,而是專注於呈現文本本身的美感和邏輯。圖解的設計極具匠心,它不是對文字的簡單注釋,更像是對老子心境的視覺化轉譯,幫助讀者在閱讀時構建起一個立體的思維框架。比如講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配圖往往不是描繪外在的場景,而是內心的平靜狀態,這種關注內在世界的描繪,纔是道傢哲學的精髓所在。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閤格的閱讀輔助材料,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和精神洗禮。它讓我對“道”有瞭更親近、更實用的理解,而非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