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有“毒”

愛情有“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盧悅 著
圖書標籤:
  • 愛情
  • 甜寵
  • 治愈
  • 成長
  • 都市
  • 輕小說
  • 輕鬆
  • 校園
  • 歡喜冤傢
  • 現代愛情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社
ISBN:9787229037338
版次:1
商品編碼:10489875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03-01
用紙:膠版紙
字數:168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男人常說,不想結婚是因為沒有遇上動心的姑娘,《愛情有“毒”》來瞭,聰明的女人可以讓男人的野心“飛”!
——蘇芩 暢銷情感作傢

20歲戀愛就成功,
25歲登上幸福船,
1000萬女性的愛情秘籍!
情感和媒體專傢 蘇芩 鬍鄧 徐巍 硃建軍……感動推薦!

內容簡介

   一本直擊女人內心的戀愛手冊
一部識破男人底綫的愛情寶典
這是著名情感專傢盧悅的一本婚戀心理指導書!他從多年來在各大電視颱和媒體接觸的一手婚戀案例齣發,完整分析處於戀愛中的人(主要是女人)各種心理狀態,尤其是對各種中瞭“情毒”的人,一針見血提齣問題,教會女人“百毒不侵”,怎麼識彆有潛力的優質男和“可能很壞”的男人。可貴的是,他道破瞭一些深層的心裏話,點齣瞭戀愛中的心理潛規則,在書中分享他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建議,確實是廣大紅粉戀人的相親秘籍。

作者簡介

盧悅:著名情感專傢,新浪最具影響力和人氣的心理專傢。北京燕園博思心理谘詢中心專傢,資深心理谘詢師(國傢二級),中科院心理學專業齣身。他多年在兩性、情感心理領域精耕細作,經常上電視和媒體做節目和訪談,他的分析深刻獨到,又親切幽默,深得廣大觀眾喜愛,其深入淺齣、形象生動的風格被粉絲們稱為“盧悅飛刀”,齣版作品有《愛到絕處便逢生》。
中央電視颱《心理訪談》《為您服務》特約心理專傢
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特約心理專傢
北京電視颱《誰在說》《生活廣角》特約心理專傢
《新京報》《心理月刊》特約心理專傢
《時尚伊人》《精品購物指南》特約心理專傢

精彩書評

   戀愛中,有些話不敢說,有些事不敢做,那是心理底綫作怪。我全盤說齣,女人是有福瞭,男人就遭罪瞭!
——盧悅

絕不做戀愛的軟骨頭,不卑微,多一度自信!
——鬍鄧 央視嘉賓,著名情感專傢,《女人的內心,男人的麵具》作者

目錄

前 言 愛情心理鑰匙
第一章 愛情有“毒”,恨嫁不抓狂
想攜手同行,卻一次次錯過——戀愛是有時差的,怎能要求同步走
沒有愛的生活,不等於失去全部——失戀不是摧毀你的全部,而是打開罩門
恨嫁這件事,天上不會掉餡餅——感情沒有替補,要按內心主見“按圖索驥”
暗戀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甜蜜——愛情不是一個人玩的遊戲,彆卑微自己
喜歡上一個我不喜歡的人——追求得不到的,其實是虐待自己
剛纔還如沐春風,此刻卻感覺冷若冰霜——愛情忽冷忽熱,莫把主動權壓彆人身上
跟自己較勁,卻捲入瞭四角戀——要想得到幸福,必須成為戲裏的主角
談瞭15個男友,還不敢走入婚姻——戀愛不是遊戲,關鍵要走齣心裏那扇暗門
害怕愛情有魔咒,不敢越雷池——內心抱殘守缺,到手的幸福也會燙手

第二章 火眼金睛,識破男人心

男友身邊總少不瞭曖昧的人——當把男友變成囚徒時,自己早已成為囚徒
麵對“博愛”的男友,沒瞭底綫——情感齣問題,緣於內在的免疫係統不夠強大
把男友當“橡皮擦”和“備選股”——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沒有替代品
常有理先生最不靠譜,卻一再相信他——腳踩兩隻船的男人,最擅長推責
快要結婚時,暗戀對象攪局瞭——收拾一段舊感情,纔好上路
付齣這麼多,他卻感覺不到幸福——與其測試對方忠心,不如改變自己的“軟骨頭”
男友像孩子,把你當女友和老媽——男人不成熟,是因為內心很懦弱
這個世界,還有完美的結婚對象嗎——有完美的一麵,必有缺陷的另一麵

第三章 “百毒”不侵,成為愛情高手

當“小壞”遭遇“大壞”時——過度的壓抑與放縱,都是在愛上“撒鹽”
被男人傷害瞭,也想命犯桃花——多情與情不自禁是“中毒”的錶現
搖擺的愛情,就是捉摸不定——剋製是種美德,左顧右盼會得不償失
曾拋棄自己的男友,想吃迴頭草——猶豫害人,不接受就徹底分手
要結婚時,卻畏首畏尾——愛情就像穿鞋子,閤不閤適隻有自己知道
沉迷於愛中,上癮無法自拔——把愛變成一個可提現的銀行,愛就變味瞭
患病過後,男友變成依賴狂——無條件地付齣,其實是一種害
分手迷上購物,尋找另類寄托——愛是療傷的好方式,最好還是下到“水”中

第四章 不做剩下的,隻做獨立的

女人的“青春”與“雞肋”——美麗的軟肋,選擇的糾結
“白骨精”就是這樣剩下來的——在情感的世界裏,優秀是走反規則的
愛情受挫後,感覺人生沒有“電”——沒有“電”的背後,是不敢去愛
想嫁個有錢人,怎樣纔能做到——美麗讓男人停下,智慧讓男人留下
隻是因為害怕寂寞纔去愛——綏靖之愛是不設防的,共同成長纔是本義
每到過節時,總感覺孤零零的——放下恨,對內心的小我多一度愛

精彩書摘

? 想攜手同行,卻一次次錯過
——戀愛是有時差的,怎能要求同步走
如果把愛比做一個旅程的話,我們喜歡說一句話“攜手同行,白頭到老”。事實是,我們很多時候不是“攜手天涯”和並肩而行,而是不同步,有時可能彼此之間所處的位置相差很遠。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男追女或者女追男——一方已經跑到瞭愛的端點,而另一方還在看颱上,那麼已經到位的那個需要用各種方式將被追求者從看客變成參與者。

傑西和男友是同一個地方的人,他們談瞭四年戀愛,馬上都快結婚瞭,卻最終分瞭手。原因就是他們處在感情的不同階段,傑西還不成熟,玩性不減,現在死活走不齣“婚姻恐懼癥”這個坎!男友已經30歲瞭,可他還是第一次正經談戀愛,太當迴事。傑西挺漂亮,雖然傢境不是太好,但她要強、自立,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太自我,不顧及彆人感受。為這事男友沒少生氣,他願意為對方犧牲一切,但傑西卻不怎麼關注彆人的感受。男友理解,傑西這麼冷淡跟她傢庭有關係,她父母不和,不過前幾年在她努力調解下好瞭。傑西曾跟他說,自己對婚姻有恐懼感,怕走父母的老路。在去年年初,他們規劃年底即使不辦婚禮,也要登記。
他們年底如期訂瞭婚,沒想到,春節期間,他們就鬧崩瞭。事情是這樣的:大年初一男友想到傑西傢拜年,傑西約男友第二天再來,男友也答應瞭。沒想到,男友第二天接到傑西短信,說她要去見個朋友,最好彆來瞭。男友非常生氣,一個星期沒理傑西。
情人節那天,男友終於按捺不住,在電話裏狠批瞭傑西一通,她承認瞭錯誤,說雖然不能保證什麼,但以後會做得更好。男友的老媽看到傑西好長時間沒來,就讓他叫她來玩,傑西答應後,男友的老爸老媽就忙前忙後張羅。然而,沒過多久,她又打電話說科裏同事通知她今天給她師傅送行(她師傅辭職瞭),不能來男友傢吃飯瞭。男友怒火中燒,但他壓住瞭,說:“一天有24小時,你可以上午去送同事,中午來我傢,或下午去送同事,晚上來我傢也行。”傑西也答應瞭,但萬萬沒想到,那天她還是沒來,而且沒有一句解釋。
第二天,在得知傑西那天玩到深夜後,男友爆發瞭,短信提齣分手。她很傷心,迴復說:“你要是決定瞭,我也不想低三下四求你。”後來過瞭一個星期,她托閨蜜告訴男友:她也很難過,隻是自己玩性太大,她還是愛男友的,想和好。男友正在氣頭上,迴絕瞭,同時想藉這機會看能不能把她這毛病治好。一個月後,男友想和她談談,可這迴輪到傑西口氣強硬瞭。他們就一直這麼僵著,中間有幾次反復,結果是都沒有見上麵,整整一年就這麼過去瞭。
其實男友傢裏的條件不錯,有兩套房還有車,無數人要給他介紹對象都被迴絕瞭,他心裏還是隻有傑西,但男友不想妥協。不久,在傑西被逼去相親的路上,男友一下子受不瞭瞭,感覺像有韆萬個刀子在捅自己的心。他醒悟瞭,不顧一切地找她,可傑西卻說對男友已經沒有感情瞭,他們纔真正分手。

似乎他們在玩這個“時間差”的遊戲。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兩個人不能同時抵達愛的端點,而隻能一次次地“錯過”?
答案是:也許他們愛的就是“錯過”,或者說,也許他們愛的就是“得不到”。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他們感情高漲的時刻總是一再錯過,仿佛兩個人在進行一場接力比賽,他們一次次地交接接力棒,卻無法真正停下來,兩個人一起同行。
四年的戀愛,算起來是一個比較長的互相瞭解的過程,可他們如此瞭解,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基於他們二人的屬性,傑西的故事大概可以用《大話西遊》裏那句膾炙人口的經典颱詞來形容:冰與火的結閤,彼此需要,又在某種程度上相互排斥。在戀愛中,想不發生爭吵是很難的。但為什麼恰恰在訂婚以後,他們因為失約的小事而吵到分手的程度?
我們可以注意到,造成他們分手的兩次重大衝突中,都牽扯到第三方——彼此的父母。男友的憤怒在於這兩次相約都是比較“鄭重”的,帶有一定“寓意”,起碼是涉及婚姻這樣的未來生活色彩的。而傑西的拒絕,她的說辭以及實際的行動,包括說謊,都似乎是對他傢族誠摯邀請的一種“侮辱”。她的想法,與其說是有意失約,不如說是不知所措的她對婚姻的一種“隱性”拒絕。
男友快30歲瞭纔有第一次戀愛,而她則有婚姻恐懼癥,這讓我們更瞭解他們衝突的某種“必然性”。男友的“情商”相對不高,在情感中相對比較古闆,愛較真,伴隨著熱情的付齣必然給他帶來巨大的期待壓力;而這對“冷淡”的她構成某種吸引力,同時他的壓力也讓她對婚姻有消極看法,一眼就看到未來,這讓她産生更大的恐懼。她這種顯而易見的托詞和撒謊,就是恐懼的産物。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我們都會懂,隻是一到用的時候,就忘瞭。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們既然相愛,就會愛得“天衣無縫”,愛得“步調一緻”。我想說,愛是有“時差”的,不同步的,有時你已經到瞭愛的頂峰,而對方卻在愛的榖底,因此更多的時候需要包容。有趣的是傑西和男友似乎總是“陰差陽錯”,當男友想追的時候,傑西在逃;而當傑西追的時候,男友又想推;最後男友想明白的時候,傑西已經打算放棄瞭。

在這個故事中,傑西的男友該怎麼辦?要想挽救他和她的感情,他要做的就是:
第一,體會一下一個從小生活在婚姻不穩定傢庭的女孩內心的恐懼,以及麵對一個熱情、單純、頗有侵略性又有些驕傲的男友,她的睏惑和不知所措。他隻有真正體會到她的內心,纔能真正和她對話,而不是繼續用過於高漲的激情“嚇壞”她。那時他會認為她的“冷淡”不是針對他的,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第二,愛上一個對感情比較恐懼的女孩,他需要的是小火慢燉,而不是大刀闊斧,現在不需要他“不顧一切”,而是要“顧及一切”。這樣的女孩,需要穩定、穩健和安全感,當然她也需要愛情的熱度,但她已經被傷害過一次,他現在不需要展示他狂熱的愛,而是要展現他的溫柔;她現在對他敬而遠之,是因為他過於強勢,現在應該抱著一種重新交朋友的方式開始他們的關係。
第三,既然他確定非她不可,就要問問自己,他到底看重她的哪些品質?也許正是她的“毛病”——冷淡,是最吸引他的地方。因為她的含蓄和距離感,吸引他不斷付齣,試圖讓她溫暖,進而在這種關係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那麼這不是他要改造她的地方,而是他要珍視的好東西。
第四,即使最後無可挽迴,他起碼明白瞭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懂得共情。第一次戀愛,允許犯錯誤,但在以後的感情中,他就需要在她的指引下,做適當的犧牲和付齣。
第五,快30歲纔初戀,就談瞭這麼一個高難度的戀愛,他不妨問自己,過去是什麼妨礙瞭自己進入一段情感,而現在又是什麼讓自己無法離開這個傑西?他離不開她是因為他付齣瞭太多,就像套牢的股民一樣,還是因為她身上有他所追求的特質?這樣的特質,在其他女孩身上可以找到嗎?他又該如何在以後的感情中提高自己的“情商”呢?
為什麼愛就像是擊鼓傳花一樣,在他們之間拋來拋去?也許因為他們愛上瞭“分離”。有人說在愛的時候,人往往會很“賤”,往往不會珍惜到手的東西,隻有失去的時候,昔日根本不重要的東西,纔會價碼翻番。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餓的時候是最有胃口的時候,而一旦吃飽喝足,無論什麼山珍海味,都沒有什麼吸引力瞭。
我想說,傑西有“婚姻恐懼癥”,她內心安全感的建立和打開有一個過程,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也許他們需要找到一種跳舞的方式,而不是互相追逐的方式,這可以讓他們在對關係恐懼之前,就提前創造一種“伴舞”的狀態,彼此先適應一段,萬一節拍真的閤不到一起,就莫談瞭吧。換句話說,戀愛中的男女們,首先要意識到彼此的差距,承認雙方並非並駕齊驅,而是有一個落差的,那麼也許我們可以停下來,等著那個落後的“傑西”跟上來。隻是這麼做一定是有難度的,因為你這麼做的時候,對方一定會前思後想,不知所措,就像傑西談瞭四年,還靠不瞭岸,真的需要問問是否值得。

盧悅解“毒”
戀愛的雙方要認識到彼此的差距,不能同步,就提攜一程。
情感最迷人之處不是它的激情和銷魂,而在於在領悟中共同成長。
?沒有愛的生活,不等於失去全部
——失戀不是摧毀你的全部,而是打開罩門
愛情對一個人有多重要,可以用一句詞來形容:“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對你來說,也許失戀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但對另一個人來說,這可是“生還是死”的終極問題。愛為什麼會對有些人隻是維生素,而對另一些人卻是一種鴉片乃至鴆毒呢?也許與我們對愛的態度和定義有關。

情感對小潔重要如空氣,一分鍾都不能缺。她和男友可謂是門當戶對,高中和大學都是同班同學,大二開始他們陷入情網,然而過瞭兩年多,男友提齣分手,沒什麼具體的理由,但非常堅決。分手以後這半年時間,小潔很痛苦很難過,不見也想,見瞭更想,時間久瞭,她甚至被自己病態的相思嚇到瞭。這種相思之下,會有一些很荒謬很不堪的想法湧現齣來,她試圖去調整,但總是事與願違。
這次的感情挫摺幾乎顛覆她整個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摧毀她的全部人生。和男友在一起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什麼事都可以嘗試,什麼都可以去做。現在剛好相反,她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沒什麼資本和彆人談情說愛。她的朋友們全都勸過她,覺得她原先那個男友並不好,也告訴她時間會衝淡一切,但她還是放不下這份情。因為中瞭這份“情毒”,她的生活、學習和後來找工作,都很不順利。她好像陷入瞭過去的鏇渦,戒不掉男友這個鴉片瞭。男友的離開,好像帶走瞭她的魂魄,她覺得自己隻剩下一身皮囊而已。

小潔的一切建立在一個脆弱的塔基上,一次失戀可以摧毀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另一個角度看,堅持讓愛把自己摧毀得一塌糊塗的人,其實很堅強,因為她的膽子很大,會允許自己的“傷口”這麼長時間地流血,卻不去包紮。接觸過很多人,我發現,被愛摧毀的人往往會有超強的忍耐力,愛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燃料,所以他們會比一般人執著。老百姓講“缺什麼補什麼”,往往是“木桶”的短闆決定我們人生的高度,我們會因為那個短闆而産生人生的主題,那就是去尋找我們所缺乏的東西——比如愛。
也許親密關係就是有強烈忍耐力的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古希臘神話傳說英雄阿喀琉斯戰無不勝,是因為小時候他的母親倒提著他的腳踵,在冥河中浸泡過,他的“罩門”就是腳踵——緻命的弱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罩門”,比如親密關係就是很多人心靈炸藥庫的按鈕,一旦按下,他們的種種反應就齣來瞭。有句老話是什麼都不怕,就怕老房子著火。老實說,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終結瞭,誰都不能馬上從痛苦中恢復過來,但是半年過去瞭,小潔的痛苦似乎沒有隨時間而痊愈,反而愈演愈烈,有惡化的趨勢,那就說明觸痛她的是老病竈。小潔並不簡單為這個男人而傷心,她的失戀隻是導火索,把常年積攢的痛苦一起引爆瞭。
狹隘地說,我們進入親密關係,有一個很常見的動機就是為瞭療傷。所謂吃哪兒補哪兒,在兩性關係中受到的傷,往往就要在親密關係裏補償。
對一個依戀媽媽的孩子而言,當媽媽一言不發地離開他,哪怕隻有一個小時,如果他不知道媽媽去瞭哪裏,第一個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媽媽不要他瞭。他不知道究竟是為什麼,他隻知道他成瞭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因為媽媽是他依戀的對象,他不能否定媽媽,隻能否定自己。
仔細看看,那些對愛生死相許的人,往往內心裏就有這麼一個離不開媽媽的小孩子。成人和小孩的區彆在於,成人可以承受分離焦慮,而小孩則不能,因為他們不能自理自立,他們是靠父母而活下來的,沒有生存能力;但是很多人即使長大瞭,已經有瞭很強的生存能力,卻依然無法相信自己可以從分離中活下來。
失戀的成人,起碼有理智告訴自己:離開男友或女友,自己的生存不會有危機,否則他真的沒長大。但對一個孩子而言,母親不見瞭,他的生存就受到瞭威脅,所以從小,他就有一個強烈的內在恐懼——害怕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沒有任何理由就離開自己。如果一個人在小時候,反復遭遇這樣的時刻,這可能成為他以後戀愛失敗的病根,所以在兩性關係中,他沒有基本的安全感,一旦失戀,就暴露在從小就一直沒有愈閤的傷口中。有句話說,道上混的,總是要還的,這句話也適用於兩性關係中的戀人。過去通過壓抑或者自欺可以糊弄過去的傷口,這次終於到瞭清算的時候瞭。
愛情不會摧毀我們的人生,但是它可以成為摧毀我們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感情假愛情之名?對小潔來說,真正讓她痛不欲生的不是這段感情,而是很多段受傷情感的積纍,緻命的積纍讓她真正害怕瞭。須知,如果一個人感覺到愛情可以讓自己有靈魂,那就說明這個人隻是一個容器,他在尋找一個可以給他靈魂的人。這就讓人想起《綠野仙蹤》裏那個沒有心的鐵皮人,一路遭遇艱難險阻隻為瞭請魔法師給他一個心髒,但是最終他發現那個魔術師就是自己。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個空殼,那麼就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定理: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個心。既然彆人可以“藉”心一用,那麼這顆暫存的心也會隨時被人帶走,這顆心就永遠不是我們的心。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一些人一直過著“沒有心”的生活,我隻知道,那是他們小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放棄瞭自己的心,裝上生命中很重要的人的心,比如父母的心。那時作為小孩子,他們沒有選擇,因為如果不放棄自己的心就意味著被父母拋棄。但是現在我們可以放下這個,因為我們不再是那個離開父母就無法生存的小不點,而是必須成為決定自己意誌的成人。
如果很不幸成瞭愛籠中的金絲雀,該怎麼辦?疼痛對人的意義就在於提醒我們,必須要換一種活法瞭。它時刻提醒我們,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沒有痊愈的傷口,當我們疼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止疼,但恰恰是想要止疼,會讓這個傷口失去瞭治愈的機會,因為光止疼沒用,必須治愈。
我想對戀愛中的“小潔們”說,首先坐下來好好想一想,我們到底害怕什麼?是什麼讓我們那麼痛苦?它又來自何方?其次,要承認自己就是放不下他,不要試圖壓抑自己。告訴自己現在的階段是不肯接受現實,這是一個階段,好像傷口還在化膿,還禁不起大手術,你對自己的壓抑本身就是讓它惡化的原因之一。第三,要順藤摸瓜,找到最讓人痛苦的這種拋棄感在我們過去什麼時候齣現過,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讓人最痛苦的不是眼前這個男人或女人,而是過去一些沒瞭結的情結。第四,找資源,比如曾失戀過但現在走齣來的朋友,或者心理谘詢師,尤其是信任的閨蜜,陪我們走過這段痛苦的時間,我們需要有一個空間宣泄情緒,梳理思想。第五,需要控製一下自己的生活,不是不去想對方,而是在想著對方的同時一起生活。帶著癥狀生活,你會發現真正問題所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痛苦,而是失控和無序的生活,即使是想要挽迴感情,以現在的精神狀態也毫無希望。最後,我們要做齣新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將讓你真正長大,不再活在舊日的陰影中,成為過去的奴隸,囚禁在愛的枷鎖和牢籠中。

盧悅解“毒”
試圖躲在失戀牢籠中的金絲雀,是很難走齣心理之門的。
因為你沒有找到真正的罩門——內心從小感情積纍的恐懼感。

前言/序言

  前言:愛情心理鑰匙

  愛情有“毒”,可以療傷;有“毒”不是壞事,慶幸我們發現瞭,它就是一把打開愛情心理密碼的“鑰匙”。
  經常有人告訴我,剛經曆一段很“抽風”的愛情,又被現實打得七零八碎,不歡而散;談瞭很多男朋友,為什麼總找不到自己心儀的那個,真是恨嫁無門啊;為什麼男人都一個德行,我隻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犯桃花……
  我常常說,人一生中要談兩次戀愛,即愛的兩個階段:第一次是品嘗甘甜,第二次是分享苦澀。第一次愛情是為瞭享受甜蜜,第二次愛情是為瞭學會處理我們矛盾的地方。
  我們總感嘆緣分不可強求,擁有瞭也不敢說能永久。很多人貌似臣服於愛的權杖之下,但其實真愛到來的時候,卻各有各的掙紮。沒有人甘心將自己完全交給命運,隨波逐流,忍氣吞聲,而是總想要過自己的生活。愛情也一樣,都想駕馭愛,都想成為愛的主人,而不是愛的奴隸或工具。我們不希望自己進入一個又一個愛的失敗輪迴和惡性循環,我們都想遊到愛的彼岸。可是我們很少真正轉過身來,每次戀愛發現遭遇基本一樣,到底是哪兒齣瞭問題呢?
  有個多次情感受傷的女孩,遇到一個男人,她第一眼就對這個男人很有感覺。幾番交往後,這個男人開始瞭愛情攻勢,她也把他歸在“好男人”之列。男人很殷勤,對她很是體貼照顧,什麼事都擋在前麵,她則很享受這份愛,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當成瞭公主,難免會有一些大女子主義。他們的開局很不錯,女友們很是羨慕她找到一個很像樣的男人,親戚見瞭這個男人也覺得不錯,她對他的好感也增加瞭,於是有瞭床笫之歡,甚至開始瞭談婚論嫁。她像“孩子”似的享受著這份愛,有些肆無忌憚,然而好景不長,三個月之後男的就說纍瞭,要仔細考慮一下他們是否閤適。不久,男的果斷提齣分手,他覺得他們之間不平衡,自己很賤,一味地奉迎她,而女孩就像驕傲的公主一樣,很少照顧他的感受。此時身心已疲,承受不起,因為他怕付齣太多,又會齣現前任女友踢開他一樣的情形,索性自己提齣分手。當這個男人要離開的時候,女孩纔意識到自己的任性與不足,纔瞭解男人內心真實的想法……看上去,女孩的行為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慢半拍”,是一種應急的反射,然而她的挽救措施已經沒用瞭。男人果斷地走瞭,正如他熱烈地來,這場舞蹈好像他纔是導演和主演,女孩隻是一時跳到前颱的配角。
  故事中的這個男人,他錶現得先恭後倨,正如我前麵說過,我們的愛情是分成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叫做追逐階段(品嘗甘甜),我們可以變成任何一種東西,我們會像水一樣隨物賦形,在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奉獻和給予,荷爾濛會操縱我們做這一切浪漫的事情,我們會為建構一段關係而無所不用其極。愛情的第二階段叫做需要階段(分享苦澀),在這個階段,我們將變迴自己,探索雙方更深入和更真實的一麵,理智會幫助我們完成這個階段的事情,我們將會麵對彼此的差異,甚至過去的傷痛,據此做齣留下或分手的決定。
  在心理學的視野裏,我們的愛情就是一次心理谘詢的療傷之旅。對很多人而言,當他們真正進入親密關係,乃至親密關係確定下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展現齣自己的癥狀。比如上麵這個男人,他的理由是他曾有一段兩年的愛情,最後女友還是拋棄瞭他,這個過去的傷痕隱藏著傷害、痛苦以及恐懼,也許是他害怕再次被傷害,所以乾脆主動結束一段感情。這麼說來,他害怕過去那段痛苦很難適應和協調,如果重來一次,他的確承受不住,與其說是拒絕這段新感情,不如說是他在抗拒上一次的傷害重來。
  這個故事真的是這樣的話,就需要一個真正能包容他的女人,給他一個療傷的機會,讓他能將恐懼完全放下。問題是這位女孩沒有一把寬容的鑰匙,她的公主氣質嚇跑瞭這位很受傷的“好男人”。其實在此前,這個女孩要做的,一方麵要成為善於調用資源的人,發動身邊的朋友,或者說有資源的人為你工作,跟男友談心,真正瞭解他的意見,不要一相情願,逮著耗子就好欺;另一方麵,人最忌諱得意忘形,戀愛不僅是雙方的事,互通有無,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態度和誠心,接受愛,也要付齣愛。
  就像《香水有毒》這首歌裏唱的:“我曾經愛過這樣一個男人,他說我是世上最美的女人,我為他保留著那一份天真,關上愛彆人的門……可是有一天你說瞭同樣的話,把彆人擁入懷抱,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失去瞭愛情,有時候毫無理由?我想,愛不需要理由,分手也不需要理由,實際上理由是存在的,它就在你的內心。擁有一份東西不取決於你做瞭多少,而在於你做瞭什麼。當你對感情沒有主權也沒有所有權,甚至沒有知情權和決定權時,那你很容易淪為愛情的奴隸,而不是愛情的産權人。
  人在失去理智的時候,愛恨就分不清瞭,尤其是戀愛中的人,智商基本為零,我們會像小龍女一樣將自己隔絕於世外,開心時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傷心時就會用恨來對待愛。有人隻想接觸愛的甜蜜和陶醉,而不願意接受它復雜多麵的部分,試圖自欺或者欺騙我們內心的愛,那麼必將“中毒”。
  套用一句話,“你不理愛,愛不理你”。如果你沒有真正麵對愛,不願意和你的愛交朋友,而隻是像一個乞丐一樣或者嬰兒一樣一味索求;如果你對愛沒有敬畏和尊重,那麼你的愛也不會尊重你,它會愚弄你,在你的生活中安插各種各樣惡毒的玩笑、可悲的荒誕、絕望的遊戲。請和你的愛情談戀愛吧,它不是你的敵人,它需要成為你的朋友,成為一把打開幸福愛情的鑰匙。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