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志名称:《风景园林》 | 定价:42元 |
| 出版周期:月刊 | 出版单位:《风景园林》杂志社 |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6/S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530 |
| 适读人群:企业家 美工 设计师 建筑师 地产经理 地产白领 园林设计 景观设计 |
《风景园林》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依托北京林业大学雄厚的学术资源,《风景园林》大量发表国内优秀教师和风景园林师学术论文,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同国内优秀设计院保持密切联系,推广国内优秀设计项目和行业活动;致力于“传播与促进世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并切合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实现“《风景园林》杂志为当今的风景园林实践制定了新的纪录标准”(美国哈佛大学原风景园林系主任耐尔?科克伍德教授语)的愿景。
《风景园林》学刊创办于1993年,原名《风景园林汇刊》,2001年更名为《风景园林》,2005年6月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是国际性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以及公共艺术学刊。主要刊登风景园林(包括景观)学科及相关学科如建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设计实践及学术研究。以全球性眼光报道新设计,以风景园林(包括景观)设计作品的理念、细节、研究、评析等为杂志内容重点,深具专业实用性、学术性与人文性。
2009年,《风景园林》杂志社确立“百家思想库,新锐设计堂”的办刊思想,立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经营渠道,努力把期刊办成风景园林行业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的传播平台,教育、实践、研究的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优秀的风景园林期刊品牌。
《风景园林》全力推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以风景园林师的职业实践为核心,专题策划约稿制为基础,独立向海内外约稿,积极挖掘当下行业的学术前沿和实践新成果;适度、有效地开展了一些行业交流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引导和推动全国风景园林行业的交流和沟通。
特别报道
专题
实践
理论
专栏
观点
设计机构
人物
《风景园林》杂志社致力于记录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公共艺术等领域的重要事件、新锐思想和优秀作品,是一个集出版、展览、讲座、咨询等学术交流活动于一体的传媒机构。
杂志介绍 《风景园林》学刊创办于1993年,原名《风景园林汇刊》,2001年更名为《风景园林》,2005年6月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是国际性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以及公共艺术学刊。主要刊登风景园林(包括景观)学科及相关学科如建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设计实践及学术研究。以全球性眼光报道新设计,以风景园林(包括景观)设计作品的理念、细节、研究、评析等为杂志内容重点,深具专业实用性、学术性与人文性。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依托北京林业大学雄厚的学术资源,《风景园林》大量发表国内优秀教师和风景园林师学术论文,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同国内优秀设计院保持密切联系,推广国内优秀设计项目和行业活动;致力于“传播与促进世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并切合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实现“《风景园林》杂志为当今的风景园林实践制定了新的纪录标准”(美国哈佛大学原风景园林系主任耐尔?科克伍德教授语)的愿景。
《风景园林》全力推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以风景园林师的职业实践为核心,专题策划约稿制为基础,独立向海内外约稿,积极挖掘当下行业的学术前沿和实践新成果;适度、有效地开展了一些行业交流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引导和推动全国风景园林行业的交流和沟通。
2009年,《风景园林》杂志社确立“百家思想库,新锐设计堂”的办刊思想,立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经营渠道,努力把期刊办成风景园林行业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的传播平台,教育、实践、研究的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优秀的风景园林期刊品牌。
Sponsored by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Undertaken by 承办单位——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ublishing House 出版单位——《风景园林》杂志社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366/S
Domestic Unified Serial Number:CN11-5366/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153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1673-1530
广告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8022号(1-1)
Advertisement Permit Number: JHGSG Zi No. 8022 (1-1)
国内发行: 北京报刊发行局(双月刊)
Domestic Distributor: Beijing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ublishing Bureau(bimonthly journal)
国际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Overseas Distributor: China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
网络支持:ABBS建筑论坛www.abbs.com.cn
Network Support: ABBS Architecture Forum(www.abbs.com.cn)
封面题辞:周干峙(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Epigraph on Cover: ZHOU Ganshi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我本身是一名园林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对美的东西总是充满了热情。订阅《风景园林》杂志一年,对我来说,简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特别享受每月收到杂志的那份期待感,拆开快递,里面崭新的杂志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我最喜欢的是那些介绍国内外知名园林项目的文章,它们不仅仅是漂亮的图片展示,更多的是讲述了设计师们如何将自然元素与人工造景巧妙结合,如何通过对地形、水文、气候的深入研究,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空间。我常常会和家人一起翻阅,讨论那些让我惊叹的设计,分享其中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我深知持续学习和吸收前沿信息的重要性。《风景园林》杂志2018年8月开始的这一年订阅,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投资。每个月的快递都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让我能及时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动态、设计思潮以及优秀案例。我特别欣赏杂志对一些新兴技术和理念的关注,比如海绵城市、垂直绿化、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来优化景观管理等等。这些内容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我在实际项目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创新的灵感。读着杂志,我能感受到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和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
评分最近刚收到《风景园林》杂志2018年8月的这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建筑师,虽然我的主业是建筑设计,但一直以来,我对景观与建筑如何巧妙融合,如何共同营造出和谐宜人的空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期杂志的内容,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配置、水体的处理,更多的是探讨了如何将人文关怀、场地文脉以及生态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并与建筑设计形成有机的整体。特别是其中几篇关于滨水景观与公共空间互动的案例分析,让我深受启发。作者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论证,勾勒出现代城市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能保留自然的脉络,并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户外生活体验,这对于我们建筑师在规划设计项目时,也提供了重要的跨界思考方向。
评分作为一个热爱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美学的人,我一直对《风景园林》杂志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尤其是在2018年8月订阅了为期一年的刊物后,我更是每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这一年的订阅经历,可以说是我在专业领域一次充实且惊喜的旅程。杂志的内容涵盖了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节点设计,从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到现代景观的生态实践,每一个主题都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那些深入剖析具体项目的文章,作者们不仅展示了设计方案的精美图纸和实景照片,更重要的是,他们详细阐述了设计理念、技术难题的克服过程以及项目落地的可持续性思考。这种“深度”的解读,让我能够跳出表面,去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和价值。
评分我一直对城市中那些充满艺术感和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情有独钟,而《风景园林》杂志似乎总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些亮点。从2018年8月订阅以来,我被杂志中各种各样精彩的设计案例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好看”,更是关于“好用”、“有趣”和“可持续”。我喜欢杂志中那些深入探讨场地分析、居民需求以及生态修复的文章,这些让我明白,一个好的景观设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绿植摆放,而是对环境、对人、对未来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担当。每个月的杂志,都让我对“风景园林”这个词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认知,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