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辛巳叢編》6卷本為底本,以《敬躋堂叢書》12卷本為校本。除通用字不出校外,凡文字差異處皆出校。
评分附錄未收郭序。
评分2011年1月21日,柳向春於其網易博文《<經學博采錄>出版》(摘錄)中記到:
评分装帧不错,可用纸很差,内容没看
评分这书做下来最大的毛病在于前后体例有些不一。另外,原书本身有不少错,但是整理本没有将其一一指出。这点,本来是出于尽量保存原貌的目的,但后来觉得有些不太合适,不过为时已晚,也来不及再加上了。这书的史源其实相对较集中,比如李兆洛、包世臣、陈澧等文集,是最最常用的,这些,基本上都指出来了,算是个小小的功绩吧。另外,文字校勘应该还可以的,至少做过四五遍。当然,落叶难扫,自古皆然。
评分《经学博采录》以采集整理清代经学家轶行著述为主旨,记录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经学传衍,收入经学家近千余人,介绍经学著作达一千三百余部。其中经学家的传记有专录一人,或并录数人不等,经学著述则不限于一书一事。所录学者,每每详其爵里行事兼及轶闻。所取之书,每每详其撰述原委或整篇、整节移植。其经学内容极为丰富,被誉为“学术源流之所汇,大之可补国史,次之亦可代学案”,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评分是书居然已有两个整理版本,这个版本整理更靠谱。
评分直到那年,王老師說要申報高校古委會課題,請我出個主意,幾經周折,便又想起了它。
评分校勘精良,较其他出版社所出之书为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