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英] 約翰斯頓 著,蔡運龍,江濤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04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72663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4578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介紹瞭當代西方哲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文地理學的影響,以及人文地理學為當代西方哲學提供的解釋。作者把人文地理學看作是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社會生活中與空間和地方有關的方麵。這種研究顯然受哲學和方法論的支配,作者把影響當代英美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哲學患潮歸納為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三種,逐一介紹瞭它們各自所包含的多種哲學和方法論觀點,討論瞭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與人文地理學的關聯。《哲學與人文地理學》是作者另一本專著《地理學與地理學傢——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的姊妹篇。《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作為一部全麵、係統、及時且簡明地介紹當代西方人文地理學思潮的學術著作,是地理學研究人員、地理係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瞭解當代西方人文地理學及其哲學基礎的重要專著,亦可供從事和學習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有關人員參考。

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的論題要旨
人文地理學的哲學基礎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小結

第二章 實證主義思潮
實證科學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原理
實證主義方法論
實證社會科學
實證主義與人文地理學
實證人文地理學之要旨
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和經驗研究
小結

第三章 人本主義思潮
人本主義研究種種
人文地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潮
人本主義地理學
評價

第四章 結構主義思潮
作為構成物的結構
作為過程的結構
人文地理學中的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地理學
小結

第五章 衝突與融閤
三種思潮?
整閤還是選擇?
結論
文獻目錄
主題索引
作者索引

精彩書摘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也常常可在概率論中找到。再以假設4為例,可能已研究瞭20次齣現:10次觀察到瞭事件A但無事件B;8次觀察到瞭事件B但無事件A;2次觀察到瞭事件A也觀察到瞭事件B。那麼可對概率論發問:“在事件A發生12次、事件B發生10次的情況下,兩事件同時發生兩次那樣少的可能性有多大?”換言之,在事件A和B比例相似的總體中,兩事件碰巧同時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概率越小,科學傢對他的假設為閤理的確信度越大;否定的情況很難發生(相對而言)並可與機會(未在他的假設中認同的某種隨機過程)或與尚未在他的理論或模型中認同的其他機製聯係起來。用從海那裏引用的話說(見上文第16頁),檢驗已提供瞭證據說明假設——以及從中得齣假設的模型——對主題解釋的發展作齣瞭貢獻。
那麼假設檢驗就涉及收集經驗證據用以評估假設的真實性。25因為假設作為科學規律的前奏被設想為具有適閤於整個預定經驗範圍的普遍性質,而最終檢驗常常又不可能,在很多情況裏不能研究全部的可能事件,所以科學傢們必須根據對總體和樣本所作的嚴格限定步驟來設計檢驗(試驗,數據采集),以便能夠從樣本中作齣關於總體的陳述(見:Hay,1985b)。不僅如此,在很多經驗科學中,研究者認為一切思索都是不完備的,不可能體現每一個不測事件(也就是說他們研究的是開放係統:Sayer’,1984,1985)。因此假設4可能應該是“若有A和C,則非B”,但理論和模型又沒有包括C。這樣,科學傢就對A的存在意味著B將不齣現的可能性産生興趣。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希望京東越做越大。

評分

評分

評分

我們都很震驚,問怎麼改啊。

評分

是不是對以上這些發酵食物的描述感到厭惡瞭呢?這樣的反應閤情閤理。厭惡作為一種情緒,最基本的形式與目的就是放大以及迴避腐爛與有毒的食物。既然如此,為什麼發酵的口水、腐爛的鯊魚、長蛆的奶酪還會在某些地方如此受歡迎?我們不顧所有的腐爛特徵,渴望食用這些食物,這難道是人類自身的一個矛盾?答案是否定的。這種矛盾說明,從廣義上看來,惡心與不惡心,僅由個體自己決定。

評分

沒次外齣,黃總平均都要鬧一個經典笑話,而且是傳統無疑,因為第一次就是在第一年全國汽車拉力賽上海站上,當時賽車的展示區和維修區都在八萬人體育場裏,體育場的設計就是一個圓形,我們從賽車維修區齣來,繞著體育場買領航記時用的電子錶,走瞭一圈以後,迴到瞭維修區的那頭,黃總突然臉色蒼白,激動得說,看,這裏怎麼也有一個賽車維修區??

評分

片子居然是年三十晚上首播的,感覺好象是要和中央一颱的春節聯歡晚會競爭。片子的名字叫小黃的級速追求,

評分

  汝之美味,吾之毒藥 社會認知心理學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在整個心理學領域方興未艾。簡而言之,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旨在闡述情緒性與社會性體驗與行為的心理與神經基礎。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之一便是人類的情緒。本書作者蕾切爾·赫茲女士正是選取瞭人類情緒中,最為復雜的情緒之一——厭惡——來闡述這一情緒體驗及其産生的行為背後的心理與大腦神經機製。本書深入淺齣地嚮人們揭示瞭“厭惡”這一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緒背後的故事。此外,本書作者將主題從情緒本身進一步引申到人類發展中進化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意義,通過“厭惡”這一獨特視角,闡明瞭對“先天與後天”這一由來已久的心理學辯題的看法,使得讀者在深入理解“厭惡”心理學之餘,對於心理學乃至神經科學能有更加宏觀的認識。本書的另一大特點是書中涵蓋主題之廣,幾乎涵蓋瞭與厭惡相關的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從衣食住行,到政治、法律與道德,讓讀者深入徹底地瞭解“厭惡”,使人讀起來有暢快淋灕之感。此外,作者援引瞭大量的案例以及實證性研究,使得本書既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又不乏趣味。加上作者幽默而又略帶戲謔的行文風格,使得原本略顯枯燥的心理學以及神經研究妙趣橫生、引人人勝。  我們獲得關於某種事物的態度或者信仰的主要途徑是文化學習。父母用特定的餐具教育後代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一勺冰淇淋;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通過文化遺傳習得何種食物為惡心。“有什麼吃什麼”,之所以食物的地方性如此強,是因為它們往往來自於當地的同一植物群、動物群以及微生物群,如製作韓國泡菜所用的微生物與製作洛剋福羊乾酪用的微生物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文化對食物的定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我們用食物對敵友進行區彆,並以食物作為種族分界的標準:“我吃這樣的東西,而你不吃;我來自這裏,你來自彆的地方。”由此,我們不僅從文化中習得食物的含義,食物也同樣可以劃分文化之間的邊界。

評分

書買來自然就是為瞭讀的,不用過多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