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风格上讲,这本书的行文实在是太“文人”了,这既是优点,也对普通读者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韵味,很多句子读起来犹如品茗,需要反复咀嚼才能领会其深意。例如,描述晚明书风的“翻卷”与“跌宕”,所用的比喻和排比,读起来气势磅礴,极富画面感。然而,书中大量引用了晦涩的古籍文献和专业术语,如果不具备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史基础,初读时会略感吃力,仿佛在攀登一座学术的高峰。不过,一旦适应了这种节奏,你会发现作者在关键处总能用一两句极其精准的论断,拨开迷雾。这种“高门槛”的写作方式,反而筛选出了真正对元明书法抱有虔诚研究热情的读者,让这本书的价值更加凸显,它不是用来消遣的读物,而是需要沉下心来对待的学问。
评分我一直困惑于明代中期,书法风格从趋向妍美柔媚到再次回归碑学之间的巨大转向,这本书在解读“碑学兴起”这个问题上,给出了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链条。它没有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位大师的推广,而是将此归因于晚明社会思潮中“尚朴”、“尚真”的思潮抬升,以及士人对官方推崇的“台阁体”所代表的僵化体制的反抗情绪。作者将碑学视为一种文化姿态,一种对“文人趣味”的矫正。这种深入到社会心理层面的分析,远比单纯停留在笔法结构上的讨论要深刻得多。书中对于“丑书”概念的提出与辨析,也极其到位,它帮助读者理解,在那个时代,被视为“丑”的,恰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反叛精神的艺术语言。这使得我对元明两代书家的创作动机有了更立体、更富有人性的理解。
评分这套关于中国书法史的著作,聚焦于元明时期的演变,实在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珍品。我最近沉浸其中,尤其被其中对时代背景与书风流变之间相互作用的精妙剖析所震撼。作者没有仅仅罗列名家作品,而是深入挖掘了元代文人政治失意后在艺术上寻求精神慰藉的复杂心理,以及明代中晚期商品经济发展对书法审美趣味产生的微妙影响。比如,对赵孟頫“复古”思潮的解读,就不仅仅停留在技法上的回归晋唐,更上升到一种文化身份的重塑与坚守,这使得他的书法不再是简单的技巧展示,而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载体。再比如,书中对吴门书派内部的流派纷争,描述得如同武侠小说般跌宕起伏,文徵明对法度的严谨坚守,与祝允明行草那种恣肆汪洋的个人性情之间的张力,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完后,你不会觉得只是看了一本艺术史,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关于士人心灵史的编年史。那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智识上的满足感,是其他泛泛而谈的入门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最令我佩服的一点,是它在处理历史人物评价时的“平衡术”。元明时期的人物关系极其复杂,派系林立,恩怨纠葛不少。作者在描述诸如“台阁体”的功用与局限性时,没有采取一味贬抑的姿态,而是承认其在规范化和制度化传播上的历史作用。同样,对于那些开创了与主流审美相悖的书风的艺术家,作者也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客观的定位,既肯定了其艺术的突破性,也指出了其在当时社会接受度上的局限。这种不偏不倚、基于史料的审慎态度,让整部著作充满了可信度。它构建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坏人”、“进步/保守”的二元对立世界,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选择和妥协的真实艺术现场。读完之后,你对元明书法史的认识,无疑变得更加成熟和多维了。
评分我得说,这本《中国书法史:元明卷》的装帧设计和选材眼光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私人博物馆导览。高清彩图的运用达到了惊人的水准,即便是那些在原作中细节不易捕捉的墨韵变化、瘗(yì)痕的枯涩飞白,都得到了忠实的再现。特别是关于董其昌“平淡天真”书风的分析部分,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期董氏作品中用墨浓淡和线条粗细的细微差异,清晰地勾勒出其“淡墨”背后蕴含的禅宗意味和对前人碑学的一种超然态度。这种视觉上的享受与学术上的严谨结合得天衣无缝。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被主流史学忽略的边缘人物,如明代一些地方名家的介绍,也给予了足够的篇幅,使得元明书坛的图景不再是少数几位巨匠的独角戏,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可能性的生态系统。对于渴望深入研究和资料汇编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图版质量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评分物流很快,书质量非常好,是正版,终于买到手了。
评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
评分内容详细,专业性强,非常不错!
评分这一套书应该挺不错,一本一本买来看。
评分正版图书,京东配送速度快,小哥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汲黯传:赵孟頫作。小楷。他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引自《书林藻鉴》),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评分《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作者运用考古新发现,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史上的若千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多种因素及内在脉络。《中国书法史:元明卷》除梳理中国书法中“碑”、“帖”的渊源外,还对历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历代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概要描述。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 买回来临帖用的
评分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