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生涯四十春满目青山夕照明
评分在最开始学医的时候,习惯性的翻看病案,从病案中寻找治疗的思维痕迹。后来开始关注此书中提到的思维方式问题,张锡纯老先生不亏是衷中参西第一人,在他手中,凡药有灵,无不可用。此书是一位修道人所著,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很多药物,他写来自信满满,能发前人所不能发。
评分 评分我出生于浙东沿海一个小镇(现属台州市椒江区)的中医世家,先父名君昌,早年系小学教员,后弃教从医。至中年名噪乡里,医术大行,故字中行,被人誉称为“中行仙”。胞兄名森德,继承父业,亦有医名。我自幼生长在农村,目睹农村卫生条件极差,粪坑朝天,蚊蝇飞舞,人民生活又很贫困,于是急性传染病如疟疾、伤寒、痢疾等流行猖獗,因此来我家求诊者,大多是一些急性病,父亲租胞兄以其良好的医术,活人无算。记得有一次一位病人患“疟疾”,每天下午苦于寒战发热,热度高时还出现神志昏蒙、胡言乱语等症状,当时农村抗疟西药奇缺,且价格昂贵,父亲当即开了张方子,病人服了2剂,寒热就不再发作了。在我的记忆中,处方中有草果、槟榔、厚朴等药,现在推测,可能是治疟良方“达原饮”、“截疟七宝饮”之类,此等治愈病例,难以计数。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亲眼所见,在我少年的心灵中,就觉得中医药能为人们解除疾苦,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它更是卫生保健的一支主要力量,于是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萌发了随父学医,继承家学,长大后当一名医生的念头。
评分内容太少,药方中药有很多没有数量
评分了解一下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略知一二了
评分张氏有私淑弟子,为赵洪钧先生,著书几册,都曾经细读过。赵先生文章,也是一派刚正之气,为医者不可不慎读之。
评分斗转星移,春华秋实,时光的指针已定格在2006年6月,这正是我行医的第41个年头。回眸既往历程,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医生,成长为在病人中享有较高声望的国家级名中医,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组织的关怀和培养,还有名师的传授,同时也凝结着自己的辛勤汗水,今就回忆所及,略述一二,也许有助于后学。
评分诊余假日,盛氏还写些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著有《痛经》一书,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曾协助裘笑梅老师整理编写了《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一书,1982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1987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她还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制订。又与同仁合著了《实用中医妇科手册》,1996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产后病的治疗体会”、“中医治疗不孕症”、“莫道产前病难治,仲景遗著义昭然”等论文,获省级科技论文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