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教史(修订版)

中国密教史(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建福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17187
版次:1
商品编码:1059067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199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79
字数:99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密教,作为教派名称,是秘密佛教的简称,与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相对而言,泛指佛教三大教派之一,或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相对而言,指称佛教最后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宗派名称,往往称密宗,与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相对而言,特指唐代开元年间(713-755)形成的宗派体系,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作为一种教说,与显教相对而言,指称佛的秘密教义,有时作为判教概念,还与不定并藏通、别圆、顿渐?半满等教相对应而称;作为一种经典类别,与契经相对而言,往往称“怛特罗”(tantra),藏文作“续”(rgyud),特指仪轨,由此也泛称佛教与印度教中使用此类经轨名称的派别。   密教在其经轨著述中有许多称谓,或为通称,或为分派名称,不一而足。如陀罗尼宗(总持宗)、持明宗、真言宗,均以持诵陀罗尼神咒而称。如瑜伽教、大瑜伽教、无上瑜伽教,均以注重瑜伽观想的修法而称。如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以其经轨名称及其教义来称其流派。根据密教在不同时期表现的主要特征,此将最早出现的原始密教称为陀罗尼密教,随?又加以手持印相以及具有密法体系的早期密教称为持明密教。中期密教先后出现两派,以奉持《大日经》的一派称为真言密教,以奉持《金刚顶经》的一派称为瑜伽密教或金刚乘。后期密教分为密集、胜乐、时轮三派,前二派分称瑜伽(父)、瑜伽母或合称俱生乘,此通称无上瑜伽密教。密教流派分原始、早、中、后四个时期、五个流派,除原始密教陀罗尼教外,与后期密教划分的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相当。

作者简介

  吕建福,男,土族,1957年9月生,青海省民和县人。1981年底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史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主任。从事宗教学及民族史专业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佛教,侧重密教。代表作有《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密教论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台?空庭书苑2009年繁体版)、《土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主持的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密教思想史”、教育部“211工程”子项目“佛教与中外古代文明交流”、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变革”等,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宗教学原理、中国佛教史、佛教文献学、印度宗教与哲学、密教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密教界说 一 密教的定义 二 密教的名称 三 密教与怛特罗 四 密教与显教 第二节 密教的历史 一 密教的起源和形成 二 密教的早期发展和持明密教 三 密教的中期发展和真言乘与金刚乘 四 密教的晚期发展和无上瑜伽密教 第三节 密教的教义 一 密教的本体论 二 密教的修行论 三 密教的方法论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陀罗尼密教的传人与流行 第一节 陀罗尼密教的传人 一 陀罗尼密教的最早传入 二 《微密持经》的传译及其思想 三 竺法护译籍对陀罗尼密教的介绍 第二节 陀罗尼密教的流行 一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流行 二 南北朝时期的流行 三 中国陀罗尼密教的特点 第三节 陀罗尼密典统考 一 翻译密典 二 抄集经 三 失译别生经 第三章 隋唐之际持明密教的传译及其影响 第一节 持明密教的传人 一 《牟梨曼陀罗咒经》的传译 二 阖那耶舍师徒的传译 第二节 持明密教的流传 一 智通等所传观音法门 二 阿地瞿多与《陀罗尼集经》 三 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法 四 其他诸译师的传译 第三节 持明密教的造像 一 密教的像法及其造像特征 二 武周时期的石窟造像 三 释迦佛顶像与大曰如来像及菩提瑞像 第四章 唐代密宗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密宗的建立 一 善无畏及其所传真言密教 二 金刚智及其所传的瑜伽密教 三 一行及其《大日经疏》的思想 第二节 密宗的发展 一 不空的弘法 二 不空的译著 三 不空传译的主要密法 四 不空的主要思想 …… 第五章 宋辽时期无上瑜伽密教的流传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密教 第七章 近代密教 附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华国学文库:韩非子集解》所选均为代表当代最新学术水平的“最善之本”,即经过精校精注的最有品质的整理本。其中既有传统旧注本的点校整理本,也有获得学界定评的新校新注本。总之,不以新旧为别,惟以善本是求。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评分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

评分

还没看 不过应该挺好的的吧 不知道啦

评分

评分

,果然是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了,京东速度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

评分

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

评分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诸经中有人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有人认为除记莂、自说、方广外,其余九部皆属小乘经;也有人认为除因缘、譬喻、论议外,其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人以为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为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种藏中,古往今来亦有不同的说法。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 十二部可不是十二部经(十二本经)啊。可以看看宣化上人开示录。

评分

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