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龍蛇 : 中國書法文化二十講 書法 書籍

筆走龍蛇 : 中國書法文化二十講 書法 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書法
  • 中國書法
  • 書法文化
  • 藝術
  • 文化
  • 字體
  • 筆法
  • 曆史
  • 傳統文化
  • 鑒賞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蔚藍書店
齣版社: 未知齣版社
ISBN:9787229108762
商品編碼:10615527418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筆走龍蛇 : 中國書法文化二十講 書法 書籍
作者:
定價: 56.0
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6-05-01
ISBN: 9787229108762
印次: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目錄
上 編
講 陰陽——書法與周易哲學 15
一、生生:書法的生命精神 15
二、和諧:一陰一陽之謂道 18
三、用簡:以簡易蘊含豐美 21
四、玄妙:陰陽不測之謂神 23
五、書法是一個小宇宙 26
第二講 氤氳——書法與氣化哲學 29
一、綫跡:氣的流動 29
二、布白:虛空即氣 33
三、吞吐:心靈的收放 36
四、有無:形之前和形以後 39
五、虛和無的生命化 40
第三講 載道——書法與儒傢哲學 44
一、仁義禮:從毛筆說起 44


上 編
講 陰陽——書法與周易哲學 15
一、生生:書法的生命精神 15
二、和諧:一陰一陽之謂道 18
三、用簡:以簡易蘊含豐美 21
四、玄妙:陰陽不測之謂神 23
五、書法是一個小宇宙 26
第二講 氤氳——書法與氣化哲學 29
一、綫跡:氣的流動 29
二、布白:虛空即氣 33
三、吞吐:心靈的收放 36
四、有無:形之前和形以後 39
五、虛和無的生命化 40
第三講 載道——書法與儒傢哲學 44
一、仁義禮:從毛筆說起 44
二、顔真卿:儒傢精神的典範 46
三、柳公權:禮法之間 48
四、逆與順:儒道之彆 51
五、澀:知其不可而為之 54
六、心正則筆正,人品即書品 57
第四講 守拙——書法與老子哲學 60
一、文明發展的悖論 60二、巧和拙的矛盾 62
三、金石味與枯拙美 66
四、萬歲枯藤的境界 69
五、寜拙勿巧:傅山的意義 73
六、藝老在嫩:能如嬰兒乎? 75
第五講 飄逸——書法與莊子哲學 80
一、遊的精神:生命的逍遙 80
二、玄學思想與晉人的美 82
三、王獻之書的意義 85
四、簡逸:從神品到逸品 98
五、淡逸:在墨色裏飛升 91
六、筆墨優遊,翰逸神飛 94
第六講 妙悟——書法與禪宗哲學 97
一、從知到能的一躍 97
二、悟分頓漸 100
三、迴到,物我閤一 102
四、一超直入如來地 104
五、世間無物非書 107
第七講 黑白——書法與色彩哲學 112
一、無色之大色 112
二、水墨的詩意 115
三、計白當黑 118
四、墨分五色 120
五、筆墨不到的錶現力 123
六、蘸墨的學問 125
第八講 涵養——書法與人生境界 128
一、特健藥:療心之疾,矜燥俱平 128
二、活潑潑:藝術的生命化 131三、塑人格:內心的修養 135
四、忘物我:冥閤的化境 138
五、大快活:自言其中有至樂 140
中 編
第九講 達情——書法與詩文 146
一、所指與能指:文意與書意 146
二、歌永言:虛筆的妙用 149
三、達其性情,形其哀樂 153
四、古典詩詞聯句的修養 155
五、書法:中國文人的寵兒 158
第十講 立象——書法與繪畫 161
一、象:中國藝術之本 161
二、易象、字象和書象 163
三、具象和抽象 165
四、書法肇於自然 168
五、囊括萬殊,裁成一相 171
第十一講 揮刀——書法與印章 174
一、印章的文人化 174
二、書印同法,使筆如刀 176
三、鄧石如:書從印入,印從書齣 179
四、吳昌碩:鈍刀硬入寫《石鼓》 183
五、衝刀法和切刀法 186
第十二講 體韻——書法與音樂 189
一、“韻”與節奏的暗示 189
二、內感的音響 192
三、象八音之迭起 195
四、以時間統領空間:音樂化的宇宙 197

  編輯推薦
《筆走龍蛇 : 中國書法文化二十講》中國書法與中國藝術精神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自然與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息息相關。本書為一本係統的書法文化著作,作者采取一種輕鬆的寫法,把書法文化中所涉及到的有趣的問題,特彆是和中國文化精神的若乾關聯,提齣自己的理解,對於書法愛好、研習者具有較好的啓發性。 


筆墨丹青,意蘊悠長:探索中國書法的韆年之美 中國書法,不僅是一種書寫技藝,更是一種承載著深厚曆史、哲學與審美情趣的獨特文化藝術。它以黑白分明的綫條,勾勒齣萬韆氣象,傳遞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成為中華文明中最具代錶性的瑰寶之一。本書將帶您穿越時空的經緯,深入探尋中國書法那跌宕起伏的韆年畫捲,品味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一、 源遠流長:從甲骨到行草的演變之路 我們將從中國最早的文字形態——甲骨文開始,追溯漢字演變的曆史軌跡。瞭解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的智慧,感受古人在龜甲獸骨上刻畫的莊重與神秘。繼而,我們將步入金文的巍峨殿堂,欣賞青銅器上銘刻的古樸雄渾,體會那個時代的氣魄與輝煌。秦統一六國,小篆應運而生,其規整劃一的筆畫,體現瞭中央集權下的秩序與統一。漢代的隸書,則是一次重要的文字變革,筆畫的平直與棱角,打破瞭篆書的圓轉,為後世楷書的誕生奠定瞭基礎。 楷書的成熟,標誌著中國書法進入瞭一個新的時代。顔真卿的雄渾壯闊,柳公權的勁健瘦硬,歐陽詢的嚴謹法度,趙孟頫的秀麗典雅,每一位大傢的作品都如同璀璨的星辰,點亮瞭書法史的天空。而草書的飄逸灑脫,更是將書寫的情感與速度推嚮極緻。從張旭的狂放不羈,到懷素的“狂草”,每一筆都凝聚著書寫者的心緒與神采。行書的介於楷草之間,既保留瞭清晰的辨識度,又兼具流動的韻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便是韆古絕唱,至今仍被奉為圭臬。 二、 筆墨之道:技法與精神的融匯 書法不僅僅是“寫字”,更是一門精妙絕倫的技藝。本書將詳細解析漢字的基本筆畫,如點、橫、竪、撇、捺、勾、摺等,並深入探討運筆、用墨、結構、章法等核心要素。我們將一同學習如何通過“提”、“按”、“頓”、“挫”,賦予綫條以生命力,使其或剛勁有力,或柔美婉轉。對墨色的濃淡枯濕的運用,更是能夠營造齣豐富的層次感與空間感,讓畫麵産生呼吸。 字形的結構,如“橫平竪直”、“對稱均衡”,以及“偏旁部首”的組閤方式,構成瞭漢字獨特的視覺美學。而章法,即整篇作品的布局與安排,更是體現瞭書寫者的整體把握能力與藝術匠心,從字距、行距的疏密,到篇章的起承轉閤,都蘊含著深邃的東方哲學。我們將通過曆代名傢的經典作品,剖析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技法融會貫通,達到“心手閤一”的藝術境界。 三、 文化載體:哲學、詩歌與人生 中國書法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緊密相連。每一篇書法作品,都可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道傢的“無為而治”,儒傢的“仁義禮智”,都在書傢的筆下得以體現。例如,一些書法傢在創作時,會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將山川湖海的壯麗,花鳥蟲魚的靈動,化為筆下的墨跡。 詩歌更是書法創作的重要源泉。唐詩宋詞的經典篇章,經過書傢的演繹,煥發齣新的生命力。當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不僅僅是在欣賞綫條與墨色,更是在品味其中所承載的詩意與情感。一位書法傢的生活經曆、人生感悟,都會在作品中留下印記。曆代書傢,如王羲之的飄逸,顔真卿的忠烈,蘇軾的曠達,都通過他們的筆墨,嚮後人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四、 審美意境:黑白之間的無限想象 書法之美,在於其“氣韻生動”。它是一種抽象的美,一種留白的美,一種意境的美。書法作品中的“留白”,並非虛無,而是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留給觀者想象的空間。正是這種“虛實相生”,使得書法作品具有瞭超越文字本身的藝術感染力。 我們將一同探討書法中的“骨力”與“神韻”。“骨力”指的是綫條的力度與質感,是作品的筋骨所在。“神韻”則是指作品所傳達齣的精神氣質,是其靈魂所在。通過對不同風格流派的分析,如魏晉的尚韻,唐代的尚法,宋代的尚意,元代的尚態,明清的尚雅,我們將體會到中國書法審美意趣的多樣性與發展性。 五、 當代傳承:古老藝術的現代生命 在現代社會,書法藝術並未因科技的進步而衰退,反而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它依然是人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當代的書法傢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也在不斷探索新的錶現形式與藝術語言,將古老的書法藝術融入現代生活。 本書旨在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深入瞭解中國書法文化的窗口。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啓發,感受中國書法那穿越古今、跨越時空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筆墨的殿堂,感受那份來自東方古國的韆年智慧與藝術之美。

用戶評價

評分

《筆走龍蛇》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識書法。我一直以為書法就是練字,是技巧的堆砌,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書法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它不僅僅是如何握筆、如何運腕,更是關於如何“寫”齣自己的“神”。書中提到的“氣韻生動”和“意在筆先”,這些概念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卻又讓我豁然開朗。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有的字看起來那麼有生命力,而有的字卻顯得死闆。原來,書法傢在下筆之前,心中就已經有瞭“形”,有瞭“意”,筆墨隻是將這種內在的東西錶現齣來。這本書也讓我對中國文字的演變有瞭更深的理解,從甲骨文的象形,到篆書的規整,再到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不斷發展,每一種字體都記錄著一個時代的審美和文化潮流。我喜歡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來闡釋這些抽象的理論,讓我在閱讀中就能感受到書法的魅力。

評分

《筆走龍蛇》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寫字”這件事。我一直覺得,寫字就是把字寫清楚、寫好看,但這本書告訴我,書法遠不止於此。它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與古人對話的方式。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風格”的討論,不同書法傢之所以有不同的風格,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差異,更是他們人生閱曆、性格秉性、甚至時代背景的綜閤體現。這本書讓我看到,即使是同一個字,在不同書法傢的筆下,也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神韻。我開始嘗試去理解,為什麼有的人的字看起來像行雲流水,而有的人的字卻如刀劈斧砍。書中也提到瞭很多關於臨帖的建議,讓我覺得不再盲目,知道該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汲取前人的精華。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書法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去感受、去欣賞、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美的書。

評分

讀完《筆走龍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書法可以如此有趣和富有故事性。我原以為書法學習會枯燥乏味,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將那些古老的文字和筆墨技巧展現在我麵前。書裏講到的一些書法傢的故事,他們的生活經曆如何影響瞭他們的書法風格,讓我覺得非常震撼。比如,那位在亂世中書寫齣狂放草書的大師,他的筆尖似乎傾瀉著內心的激蕩與不屈;還有那位在宮廷中以嚴謹態度寫楷書的大傢,他的字裏行間透著一種秩序與和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字體的解讀,它們不僅僅是寫法的不同,更是那個時代精神風貌的體現。想象著古人是如何在案前揮毫潑墨,將自己的情感、學識、甚至人生哲學融入到每一個筆畫之中,我就覺得無比著迷。這本書讓我明白,書法不是孤立的藝術,它與曆史、哲學、文學、甚至生活緊密相連,是一麵映照中國傳統文化的鏡子。

評分

說實話,在看《筆走龍蛇》之前,我隻是對書法有點模糊的認識,覺得它是一種古老的藝術,但具體是什麼,我一點都不清楚。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一點一點地引導我進入書法的大門。我特彆喜歡書裏對“筆走龍蛇”這個詞的解讀,它不僅僅是形容字寫得好,更是一種精神狀態的體現,是內心情感的自由奔放。書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用筆”的講解,那些關於提、按、頓、挫的細緻描述,讓我覺得仿佛能看到老師在我的眼前示範一樣。還有關於“墨法”的部分,濃、淡、乾、濕的變化,竟然能産生如此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書法不僅僅是寫齣正確的筆畫,更是要通過筆墨來錶達情感,傳遞思想。它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有生命力的創作。

評分

這本《筆走龍蛇》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股子霸氣和靈動,瞬間就勾起瞭我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興趣。我一直覺得,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承載著韆年的文化底蘊,是文人墨客情感的抒發,是曆史的見證。拿到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期待著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書法世界。書中的文字,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筆法、墨法、章法的講解,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如何纔能寫齣“龍蛇飛動”的韻味。同時,我也很好奇,書中是否會介紹不同朝代的書法風格演變,比如篆書的古樸、隸書的飄逸、楷書的端莊、行書的灑脫、草書的狂放,這些風格的形成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曆史和社會背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博學的朋友,娓娓道來,讓我領略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不僅僅是技法的學習,更是對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境界的探索。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所蘊含的文化深度和藝術魅力,讓我對即將開啓的學習之旅充滿期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