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僧玄奘至印度取经,往返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经、律、论三藏要籍六百五十七部。贞观二十二年(648)时,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之撰写《三藏圣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为之作《述三藏圣教序记》,以表彰其事。此序和记,以及《答玄奘谢御制三藏序敕》、《答玄奘谢启书》、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为五篇,同刻于石。今存有四种石刻。一、褚遂良正书。永徽四年(653)建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世称“雁塔圣教”。二、王行满正书。显庆二年(657)建于河南偃师。三、同州本,为褚遂良正书的临本,一说是褚氏的别写本。四、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此即第四种。
评分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又称《唐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碑高三百一十二厘米,宽一百四十厘米,共三十行,行八十余字不等。成亨三年(672)建。刻石立于弘福寺。惜今已断裂。现藏西安碑林。高三点五米,宽一米,螭首方座,书法秀劲超群,一气呵成,世称“千王碑”。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省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它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评分《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僧玄奘至印度取经,往返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经、律、论三藏要籍六百五十七部。贞观二十二年(648)时,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之撰写《三藏圣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为之作《述三藏圣教序记》,以表彰其事。此序和记,以及《答玄奘谢御制三藏序敕》、《答玄奘谢启书》、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为五篇,同刻于石。今存有四种石刻。一、褚遂良正书。永徽四年(653)建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世称“雁塔圣教”。二、王行满正书。显庆二年(657)建于河南偃师。三、同州本,为褚遂良正书的临本,一说是褚氏的别写本。四、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此即第四种。
评分简单的工艺书,不过对于推陈出新的工艺技术来说越显老态,不过很基础。配图配文字的一本不让人打瞌睡的书!
评分4.“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评分尼克·武伊契奇好样的!
评分2012年,尼克?胡哲在河南激情开讲“活出生命的奇迹”,当地多家高校的大学生还有许多人企业家感受了这位年轻人的生命激情。[1]
评分6.“没手,没脚,没烦恼。”
评分7.“如果你失败了,再站起来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