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业生产安全基本知识(农业生产安全类)》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实际问题,结合农产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大田作物生产、自然灾害下大田作物应急措施、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对易引起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相关农资,如种子、农药、兽药、化肥等使用安全作了重点阐述;对新兴技术,如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追溯体系等作了简单介绍。
《农业生产安全基本知识(农业生产安全类)》重在技术应用普及,适合于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农业工作者、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基层干部阅读,也适用于大、中专业院校农业类学生及关心农业生产的广大读者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农业生产安全基本知识
话题1 农业生产安全概念
话题2 农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
话题3 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
第二讲 大田作物栽培
话题1 种子的选择和加工
话题2 肥料农药谨慎购买
话题3 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话题4 土壤改良充分利用
话题5 病虫草害科学防治
话题6 作物秸秆科学利用
话题7 农业机械安全第一
话题8 作物采收及时无损
第三讲 设施农业生产
话题1 设施农业好处多
话题2 大棚温室类型与设备
话题3 科学调控温室环境条件
话题4 大棚生产重在育苗
话题5 夏季保护地设施
话题6 无土栽培
话题7 蔬菜设施栽培
话题8 花卉设施栽培
话题9 果树设施栽培
话题10 设施养殖
第四讲 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技术
话题1 干旱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2 洪涝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3 高温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4 低温灾害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5 阴雨、渍害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6 风害防灾减灾技术
话题7 冰雹防灾减灾技术
第五讲 畜禽养殖
话题1 健康养殖品种和繁育
话题2 养殖环境重在管理
话题3 饲料选择重在营养
话题4 畜禽疾病安全防治
话题5 畜禽粪便科学利用
话题6 安全屠宰保证质量
话题7 猪饲养
话题8 牛羊饲养
话题9 鸡饲养
话题10 水禽饲养
第六讲 渔业产品生产
话题1 生产区域的位置与选择
话题2 常见水产品养殖种类
话题3 饲料和营养
话题4 水产健康养殖环境
话题5 水产疾病防治
话题6 捕捞、运输、保鲜与宰杀
第七讲 农产品安全生产服务与管理
话题1 农产品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与职能
话题2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农业标准化
话题3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话题4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话题5 农业信息服务技术简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病虫草害就是病害、虫害和草害的并称,是种植业的一大制约因素,它不仅影响农作物产量,且严重影响其品质。如果种植业受到其害,一般情况下农作物就会减产20%~30%。据专家估计,全国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的粮食够一亿人吃一年;仅草害一项每年将损失达100亿元。
农作物的病害极其繁多,常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作物、果树、药用作物、花卉作物等的病害有800多种,农作物受害后常常表现:
颜色改变,如叶片由绿色变成绿黄相间的花叶或全部发黄;
组织坏死,如在农作物叶片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病斑:
萎蔫,如植株不挺直、不伸展;
畸形,即形状改变,如叶皱缩、变形,根部有肿瘤或根结,枝条又细又多。要从根本上解决病虫草害问题,需要考虑科学防治,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前言/序言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型并重转变的新阶段,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根本,培养一批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思想变革、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农业科技人员是保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关键。
为更好地在农村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树立先进思想理念,倡导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运输安全、农村生活安全等热点话题入手,编写了“新农村热点话题科普常识系列丛书”,首批推出的图书有《农业生产安全基本知识》《农机具安全使用知识》《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农产品加工与运输安全知识》《农村生活安全基本知识》《农村气象灾害与防御知识》。该套丛书采用讲座和讨论等形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量普及性、实用性的农村实用知识和技能。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广大农民朋友、农业科技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基层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材料,增加科技知识,强化科技意识,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起到技术指导和咨询作用。
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等单位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参与编写的专家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将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奉献给读者。主审专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农耕之本:守护丰饶大地的智慧与实践》 本书旨在为广大农业从业者、农村居民以及所有关心粮食安全和乡村发展的朋友们,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富有前瞻性的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了从土壤健康到生物多样性,从病虫害综合防治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各个关键环节。它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技术条文,而是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农业生产背后蕴含的生态规律,掌握守护农产品健康与安全的根本之道。 第一篇:沃土方能生金——土壤健康的基石 土壤是农业的命脉,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作物的生长潜力与品质。本篇将深入剖析土壤的构成要素、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耕作方式,如保护性耕作、免耕或少耕技术,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的生命力: 详细阐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解释它们如何参与养分循环、降解污染物,以及维持土壤健康的生态平衡。读者将了解如何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堆肥等生物性改良剂,以及种植轮作作物,培育健康的土壤微生物环境。 养分管理与平衡: 深入讲解不同土壤类型对养分的诉求,以及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关键营养元素的科学施用原则。我们将强调平衡施肥的重要性,避免过量或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介绍土壤养分检测的方法与意义,指导读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 土壤退化与修复: 分析土壤酸化、盐碱化、板结、重金属污染等常见退化现象的成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修复策略。例如,针对酸化土壤,我们会介绍石灰改良法;针对盐碱地,则会讲解排水、淋洗、种植耐盐作物等措施。 可持续耕作的未来: 展望绿色耕作的最新理念,如精准农业、智能施肥、生物固氮等,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先进技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篇:生生不息的和谐——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生物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系统稳定与 resilient 的重要保障。本书将强调保护农田及周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绿色农业、减少化学品依赖的深远意义。 农田生态系统的“朋友圈”: 介绍农田中的益虫、天敌、授粉昆虫(如蜜蜂、蝴蝶)以及土壤中的有益生物,阐述它们在病虫害防治、传粉增产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引导读者认识到,保护这些“盟友”,就是保护我们的作物。 作物多样性的价值: 深入探讨作物多样化种植、间作套种、轮作等模式的好处,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病虫害风险、增强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丰富农产品种类。 野生物种的保护: 强调保护农田周边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如林带、草地、湿地等,它们为益虫、鸟类、两栖爬行类等提供了栖息地,共同构建了健康的农田生态网络。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设置生态廊道、保留农田边缘的自然植被等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绿色防治的探索: 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介绍绿色、低毒、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物理防治(如诱捕、灯光)、农业防治(如调整播种期、选择抗病品种)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第三篇:智慧抗灾——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艺术 病虫害是影响农业产量和品质的重大威胁。本篇将超越单一的化学防治思路,倡导一种综合、系统、长效的防治策略,将预防置于首位,将生态调控与科技手段相结合。 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监测: 深入讲解常见病虫害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土壤、作物生长阶段的关系。我们将介绍病虫害的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利用气象信息、田间调查、病虫害预警系统等进行有效监测的技巧。 综合防治(IPM)的理念与实践: 全面阐述综合防治的核心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我们将详细介绍农业防治(如选育抗病品种、调整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物理防治(如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以及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注意用药时机、剂量与方法)的配合运用。 农药的科学使用与安全: 强调农药使用的规范性,包括选择合适的农药、掌握准确的用药方法、遵守安全间隔期等,最大程度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我们将介绍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如精准施药、配方施药等。 新兴防治技术: 介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新理念与新技术,如基因编辑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生物刺激素在增强作物抗逆性方面的潜力,以及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药等,为读者描绘未来绿色防治的发展蓝图。 第四篇:生命之泉——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智慧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本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约束下,实现农业用水的节约与高效利用。 水的循环与农业用水: 解释全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以及农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将分析当前农业用水面临的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灌溉效率低下等。 节水灌溉技术: 详细介绍多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等,并分析它们的适用性、优缺点及实施要点。读者将了解如何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地形条件等选择最适合的节水灌溉方式。 雨水收集与利用: 介绍雨水收集系统(如小型集水池、截流沟)的设计与建造,以及雨水在农田灌溉、牲畜饮用等方面的利用潜力。 水肥一体化: 深入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即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并一同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水肥的高效协同利用,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权管理与生态灌溉: 讨论水资源的管理与分配,以及如何在灌溉过程中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如保持河湖生态流量,减少对湿地的影响。 第五篇: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贯穿整个农业生产链条的最终目标。本篇将聚焦于如何从源头抓起,确保每一粒种子、每一片叶子、每一份果实都安全健康。 源头管控: 强调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与安全,指导读者如何选择优质、合规的产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或不合格的投入品。 生产过程的风险控制: 详细讲解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潜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例如,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范兽药使用,监测土壤和灌溉水中的污染物。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介绍建立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如二维码、区块链)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标准与认证: 讲解国家及国际上通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及其认证流程,鼓励读者了解并参与相关认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权益与信息公开: 探讨农产品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信息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农耕之本:守护丰饶大地的智慧与实践》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的著作。它不仅旨在传授知识,更希望激发读者对农业生产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感。通过学习本书,愿每一位耕耘者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耕之本”的实践者,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农产品,为乡村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