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洛珠加措,俄东瓦拉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洛珠加措,俄东瓦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洛珠加措,俄东瓦拉 著
图书标签:
  • 莲花生大师
  • 藏传佛教
  • 本生传
  • 洛珠加措
  • 俄东瓦拉
  • 密宗
  • 修行
  • 历史
  • 人物传记
  • 佛教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恒元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5028910
商品编码:1070612845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42.00元

作者:洛珠加措,俄东瓦拉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225028910

字数:558000

页码:73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莲花生大师传》以光怪陆离的故事和绚丽多彩的民间传记形式,记述了佛教传入藏区的历史情况,是一份了解藏族历史和研究藏民族群体性格、民族心理形成的宝贵参考资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部独放异彩的史诗。《莲花生大师本生传》作为《莲花生大师传》的一种版本,比较粗粹地介绍了莲花生大师故事的梗概,以其内容集中,故事生动而在藏族文化史上占有独物的地位,并在国内外读者中获得很高的评价。
《莲花生大师传》是自古以来在藏族群众中代代传诵,后由历代藏族知识分子中的“发掘师”搜集、整理、抄写和或刊印成书的。那么,这部巨著共有多少种版本呢?据有的学者精略统计,《莲花生大师传》共有450多钟版本,这些版本有的留存在藏区各教派寺庙的印经院里,也有的存放在各地的图书馆和资料室里,相当一部分流散在民间。

目录


译者的话
修订序言
第1章 西方极乐世界说
第2章 无量光佛照化身
第3章 万千世界功德聚
第4章 溯源金刚持灌顶
第5章 凶邪茹札本生记
第6章 马面猪面胜茹札
第7章 灌顶一千零二佛
第8章 教法两种源流述
第9章 无尚佳族王子记
第10章 两宗调伏具云国
第11章 教制严明数印度
第12章 话说乌仗亚那国
第13章 国王开仓济贫穷
第14章 无量注视功德海
第15章 小记安札菩提王
第16章 国王航海觅珍宝
第17章 入宫途中解预兆
第18章 国王祷告如意宝
第19章 乌东哇拉宝莲花
第20章 从政乌仗亚那国
第21章 舍弃王位去远方
第22章 住居西南寒林坟
第23章 学习因缘历算法
第24章 拜师求教医方明
第25章 遍访诸师通五明
第26章 受灌持戒为僧侣
第27章 闻听修习法相乘
第28章 向阿难陀问显宗
第29章 住在聚身坟墓里
第30章 住修欢乐遍及坟
第31章 在任运成就累坟
第32章 转楞伽累坟
第33章 莲花累坟行教化
第34章 在大密幻术坟墓
第35章 遵观音旨居汉地
第36章 保护佛教设机巧
第37章 灵鹫山顶观下界
第38章 公主找到小儿尸
第39章 曼达拉哇弃家行
第40章 会见公主起风波
第41章 沙王火烧莲花生
第42章 在沙河尔却敌寇
第43章 沙河尔国入佛门
第44章 获寿命自在持明
第45章 度阿育王入佛门
第46章 白达等国传佛教
第47章 夺取孟加拉王位
第48章 拟调乌仗亚那国
第49章 传教乌仗亚那国
第50章 吸引两国入佛门
第51章 调伏两洲外道者
第52章 龙遍入王被调伏
第53章 伏藏法和掘藏师
第54章 赤松德赞王吐蕃
第55章 王让臣民自主张
第56章 为桑耶寺寻寺址
第57章 菩提萨堙受邀请
第58章 菩提萨堙作预言
第59章 接见吐蕃王信使
第60章 制伏吐蕃凶煞神
第61章 接见礼节意相左
第62章 建成宏伟桑耶寺
第63章 为桑耶请护法神
第64章 典礼桑耶寺
第65章 供养桑耶寺庙宇
第66章 请求二师永居留
第67章 赤松德赞订法律
第68章 慰王预告三译师
第69章 毗茹札那受邀请
第70章 五位大德同译经
第71章 一百单八翻译家
第72章 印度二十五学者
第73章 毗茹札那在印度
第74章 毗茹札那修快步
第75章 弘讲佛法遭毁谤
第76章 毗茹札那唱道歌
第77章 在流放地传二宗
第78章 派五比丘赴印度
第79章 南夸宁苞遭流放
第80章 邀请布马拉米札
第81章 大班智达显神通
第82章 迎请大德灭笨布
第83章 毗茹札那回桑耶
第84章 在桑耶寺译佛经
第85章 整理佛经及论著
第86章 吐蕃桑耶寺院志
第87章 法相乘语论书目
第88章 内外密宗之译目
第89章 无常一切有为法
第90章 预言公主白玛赛
第91章 在吐蕃国埋伏藏
第92章 伏藏发掘的时代
第93章 教诲幸遇伏藏者
第94章 分辨真假掘藏师
第95章 指点未来修行地
第96章 话说佛教之兴衰
第97章 想去西南罗刹国
第98章 牟德赞普作挽留
第99章 空行母赞莲花生
第100章 敬仰大师之功德
第101章 徒弟们修行空乐
第102章 七世人肉和拉杰
第103章 教导三位女弟子
第104章 调伏曜星和龙神
第105章 先谴人员到芒域
第106章 讲轮回罪和瑜伽
第107章 从吐蕃去罗刹国
第108章 书写信仰于白纸
雅尔杰·尔金林巴附记
第五世达赖喇嘛校后记
莲花生传略
译后小记
译跋
注释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菩提道次第广论》 作者:宗喀巴·罗桑札巴 内容简介 本书乃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一代宗师宗喀巴·罗桑札巴(Je Tsongkhapa Losang Drakpa,1357-1419年)的毕生心血结晶,是系统阐述从凡夫入门到成佛次第的无上指南。全书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被誉为藏传佛教“三大宝典”之一,是所有学佛者必须研习的基石性论典。 《菩提道次第广论》(Lamrim Chenmo)的撰写,旨在为修行者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世间安乐乃至最终证得佛果的完整路径。宗喀巴大师穷尽毕生精力,整合了阿底峡尊者《道次第明灯》的思想精髓,并融合了印度经论的深广智慧,最终汇集成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它不仅是理论的汇集,更是实践的蓝图。 结构与核心思想 《广论》的结构严格遵循了从浅入深、次第递进的原则,通常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士道”的次第。 一、下士道:共道基础(希求人身之利) 下士道的修习,是针对尚未深入希求解脱者,旨在奠定稳固的世间基础,确保来生不堕恶道,并珍惜获得殊胜人身(暇满人身)的难得。此部分强调“暇满义大难得”和“生命无常”的思惟。 1. 暇满难得与无常: 论述获得人身的无数功德与稀有难得,以及生命转瞬即逝的真实相。通过对生老病死的深刻洞察,激发修行者不懈怠的动力。 2. 三善趣与三恶趣: 详细解释了业力法则(因果律)如何决定生命最终的去向。强调行持善法、断除恶行的迫切性,这是确保未来修学环境的基础。 3. 皈依的意义: 深入阐释了皈依三宝(佛、法、僧)的殊胜功德与外在的仪轨,指出皈依是进入佛教正道的第一个标志,是获得一切安乐的根本依止。 二、中士道:出离心(希求个人解脱) 从中士道开始,修行者开始发起了超越世间痛苦的愿望,即“出离心”(Nekhamma)。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外道的关键所在。 1. 四圣谛的抉择: 深入剖析苦、集、灭、道四谛的真实含义。认识到世间一切皆苦,并探究痛苦的根源(集谛,即烦恼和业)。 2. 轮回的过患: 以极其深刻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皆是轮回的本质,即便是天道的福报享尽后,依然会堕落。通过对轮回深重过患的体认,生起强烈的、不退转的“解脱欲”。 3. 修习止观: 阐述了如何通过禅定(奢摩他)与内观(毗钵舍那)来净化心识,最终证悟缘起性空,断除烦恼之源,达到寂静的涅槃。此阶段的修行聚焦于个人彻底的解脱。 三、上士道:菩提心(希求一切有情总解脱) 上士道是《广论》的最高境界,也是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的精髓所在。此处的修行目标不再仅限于自我的解脱,而是转向发愿利益一切众生——即“菩提心”(Bodhicitta)。 1. 慈悲的培养: 详细教授了培养无缘大慈和不共发心的方法。首先是认识到“一切有情皆为父母”的恩德,进而体会到众生在六道中流转的巨大痛苦,生起“但愿众生得乐,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宏大誓愿。 2. “学道次第”的实践: 明确指出,只有具备了稳固的出离心为基础,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并稳固。此处的菩提心是建立在对轮回本质深刻洞察之上的利他精神。 3. 六度与四摄的圆满: 阐述了菩萨如何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来圆满资粮道与加行道。特别是对“空性智慧”的阐释,指出只有通达万法无自性(缘起性空),才能真正断除我执,圆满六度万行。 深论与特色 《菩提道次第广论》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融合了“经瑜伽行派”与“中观见”的精要。宗喀巴大师在论述中观空性时,采用了宝贤论师的观点,强调“依他起自性”与“遍计所执性”的辨析,以确保对“空性”的理解既不落入断灭空,也不落入实有执著。 本书对于如何依止善知识、如何受持戒律、如何修习密法的前行(如金刚萨埵净罪、上师相应法等)也做了详细的指导,体现了显密教法的圆融无碍。 总结 《菩提道次第广论》并非一部普通的佛学读物,它是一部活的修行地图,指引着迷失于轮回中的众生,清晰、系统、无误地走向究竟的觉悟。研习此论,能使学习者明了次第、辨析取舍、坚定信心,最终将佛法理论转化为切实的生命实践。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洛珠加措,俄东瓦拉”这本书,我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那些关于伟大精神导师的传记故事非常着迷,而莲花生大师在我心中,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之一。我曾零星地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希望能有一个完整而详实的叙述,能够让我系统地了解这位被誉为“第二佛陀”的圣者。书名中的“本生传”这三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深入探索他一生轨迹的希望,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物介绍,而是会深入到他生命的源头,揭示他如何从一个凡俗之人,经历种种磨难和修行,最终成就非凡,成为影响数代人的精神领袖。我渴望在书中看到他童年的点滴,他如何接触到佛法的智慧,他所经历的顿悟时刻,以及他在传播佛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慈悲和神力。同时,书名中提到的“洛珠加措”和“俄东瓦拉”这两个名字,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是谁?他们与莲花生大师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他们是大师的助手、弟子,还是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出现,是否会为这部伟大的本生传增添更多的人物弧光和情节的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对这位伟大导师的认知,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

评分

收到这本书,我的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庄重。书名“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本身就带着一股古老而神圣的气息,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传奇的世界。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人类精神史的人物充满敬意,而莲花生大师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神往的一位。我曾听闻过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但总觉得缺乏一个完整的叙事脉络,仿佛在阅读一本散落的画卷。这本书的“本生传”的定位,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能够系统地、深入地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成就者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他早年的经历,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他如何接触到佛法的精髓,又是如何通过不懈的修行,最终证得非凡的智慧和力量。更令我好奇的是,书中提到的“洛珠加措”和“俄东瓦拉”这两位名字,他们在这位大师的传奇一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他的重要弟子,还是在他传播佛法过程中给予了关键支持的伙伴?他们的存在,是否会为整个故事增添更多的人物色彩和情感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沉静而充满力量的方式,为我揭示莲花生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感悟生命的真谛,并对这位伟大的导师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股子神秘的色彩,光是“莲花生大师本生传”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那些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些关于精神导师和他们如何影响世界的叙事。莲花生大师这个名字,在某些文化圈子里几乎是传奇的代名词,听闻过他的许多事迹,但总觉得零散,不成体系。这次能看到有关于他“本生传”的记载,感觉就像是终于能窥见一位伟大灵魂成长的全貌,从稚嫩到成熟,从凡俗到神圣,中间经历的种种磨砺、顿悟,以及他如何一步步成为人们心中那座不可撼动的高山。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描绘他的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家庭的影响,早期受到的教育,以及他如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逐渐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他如何开始接触到那些深奥的教义,如何理解并最终实践它们,最终成为一位能够渡化众生、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这本书的书名也提到了“洛珠加措”和“俄东瓦拉”,这让我很好奇,他们是莲花生大师的弟子,还是在他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其他人?他们的出现,是否会为这个宏大的故事增添更多的人物色彩和情节张力?我非常好奇他们与莲花生大师之间的互动,是师徒情深,还是有其他更为复杂的关联?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觉醒、智慧传承的史诗。

评分

拿到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设计传递出的那股沉静而又庄严的气息。书页翻动间,我仿佛能感受到古老寺庙的木鱼声,闻到酥油灯的香气。我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本生传”这个词所打动。“本生传”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人的生平,它通常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讲述着一个灵魂如何经历轮回,如何积累功德,如何一步步走向觉悟。莲花生大师,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圣的光环,我一直对关于他的传说感到好奇,但通常接触到的都是一些片段化的故事,缺乏一个完整的脉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能够系统地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前世今生”,他的起源,他的成长,他的修行之路。我猜想,书中必然会详细描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而莲花生大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并最终将佛法带到了他所到的每一个地方。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描绘他如何面对内外的挑战,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将佛法的精髓与当地的文化融合,最终为人们带来希望和解脱。书名中提到的“洛珠加措”和“俄东瓦拉”这两个名字,也让我充满了好奇,他们是书中叙述的关键人物吗?他们与莲花生大师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存在,是否会为整个故事增添更多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叙事,让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莲花生大师的伟大之处。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心灵深处的书籍有着特殊的偏爱,而“莲花生大师本生传”这个书名,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类读物的期待。我知道莲花生大师在藏传佛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第二佛陀”,他的事迹和教诲流传千年,影响深远。然而,我所了解的关于他的故事,大多是零散的,缺乏一个连贯的叙事。“本生传”的字眼,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梳理他一生轨迹的可能性,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成长,再到他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成就者,中间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描绘他早年的经历,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如何与佛法结缘,又是如何一步步深入修行,最终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尤其是我对他在传播佛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克服的困难非常感兴趣,他是如何将佛法的智慧带到不同地域,又如何与当地的文化和信仰相结合,最终成为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书名中提到的“洛珠加措”和“俄东瓦拉”这两个名字,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他们是大师的亲友、弟子,还是在他生命中扮演了某种特殊的角色?他们的存在,会为大师的传奇人生增添怎样的色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让我能够从大师的生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悟生命的真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