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炮对反宫马》是一部系统研究反宫马如何抗衡中炮的理论专著。我们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重大比赛实战对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中炮对反宫马(或称半壁河山、夹炮屏风马),是近二十多年来流行于棋坛的重要布局之一。经过广大棋手的不断发掘、整理和创新使其日趋完善,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中炮盘头马对反官马
第1局 直车盘头马(1)
第2局 直车盘头马(2)
第3局 横车盘头马
第4局 双横车盘头马
第二章 五六炮进三兵对反官马
第一节 黑飞左象局 型
第1局 红起右横车
第2局 红升左车
第3局 黑补左士
第4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1)
第5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2)
第6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3)
第7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4)
第8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5)
第9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6)
第10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7)
第11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8)
第12局 红退马捉炮对黑进炮封车(9)
第13局 红过河车对黑进炮封车(1)
第14局 红过河车对黑进炮封车(2)
第15局 红过河车对黑进炮封车(3)
第16局 红过河车对黑进炮封车(4)
第二节 黑飞右象局 型
第17局 红升巡河车(1)
第18局 红升巡河车(2)
第19局 红过河车
第20局 红补右仕
第三章 中炮进七兵对反官马
第一节 黑补右士局 型
第1局 红过河车(1)
第2局 红过河车(2)
第3局 红升左车(1)
第4局 红升左车(2)
策5局 红升左车(3)
第6局 红升左车(4)
第二节 黑飞左象局 型
第7局 红过河车
第8局 红升左车
第三节 黑补左士局 型
第9局 红过河车对黑巡河车
第10局 红过河车对黑出车邀兑(1)
第11局 红过河车对黑出车邀兑(2)
第12局 红过河车压马(1)
第13局 红过河车压马(2)
第14局 红过河车压马(3)
第15局 红过河车压马(4)
第16局 红过河车摆七路炮(1)
第17局 红过河车摆七路炮(2)
第18局 组过河车左车邀兑
第19局 红升左车
第四章 五六炮正马对反官马进3、7卒
第1局 黑进3卒(1)
第2局 黑进3卒(2)
第3局 黑进7卒(1)
第4局 黑进7卒(2)
第5局 黑进7卒起右横车(1)
第6局 黑进7卒起右横车(2)
第7局 黑进7卒起右横车(3)
第8局 黑进7卒起左横车(1)
第9局 黑进7卒起左横车(2)
第10局 黑进7卒起左横车(3)
第11局 黑不进卒直接起左横车(1)
第12局 黑不进卒直接起左横车(2)
第五章 五六炮边马对反官马进7卒
第一节 黑补右士、进河口马、飞右象局 型
第1局 黑补右士
第2局 黑进河口马(1)
第3局 黑进河口马(2)
第4局 黑进河口马(3)
第5局 黑飞右象(1)
第6局 黑飞右象(2)
第二节 黑出车保炮局 型
第7局 黑补左士
第8局 黑飞左象(1)
第9局 黑飞左象(2)
第10局 黑进炮封车(1)
第11局 黑进炮封车(2)
第12局 黑进炮封车(3)
第六章 五六炮过河车对反宫马
第1局 五六炮进七兵过河车对反宫马高车保马
第2局 五六炮进车压马对反宫马进7卒
第七章 五七炮对反官马
第1局 弃双兵变例(1)
第2局 弃双兵变例(2)
第3局 弃双兵变例(3)
第4局 弃双兵变例(4)
第5局 弃双兵对平车邀兑
第6局 直横车对飞左象
第7局 缓开车对左直车
第8局 缓开车对飞左象
第9局 缓开车对右炮封车
第10局 缓开车对左横车
第11局 双直车对右炮封车
精彩书摘
3进5,兵五进一,卒5进1,马三进五,马8进7,车二进六,士4进5,车二平七,车1平4,马五进七,车4进4,马七进六,马3退4,马八进七,卒5进1,马六进七,车4退3,马七退六,红优;②炮6平5,兵五进一,炮5进2(不能卒5进1,这样卒林畅通,红车二进六后黑易处被动形.势),马三进五,马8进7,车二进六,卒3进1,炮五进三,卒5进1,炮八平五,红方先手。
5.车二进六…………
至此形成中炮过河车进中兵对反宫马布局。如改走兵五进一,则炮6平5,马八进七(如兵五平六,炮2平1,马八进七,车1平2,车九平八,车2进6,炮八平九,车2平3,车八进二,卒3进1,黑方易走),炮2平1,炮八退一,车1平2,炮八平五,士6进5,马三进五,卒5进1,车二进六,车9平8,车二平三,马7退9,车三平七,车8进2,车七、进一,车8平6,车九进一,车2进3,炮五进三,车2平6,后炮平四,前车平4,炮四平五,车4平6,炮五平四,车4平6,双方不变作和。
5.…………炮6平5
正着。既加固中防又可伺机反击。
另有两种变化:①车9平8,车二平三,车8进2,兵七进一,炮2退1,炮八平七,象7进5,兵五进一,红方先手;②车1进1,兵七进一,炮6平5,炮八平七,象3进1,车二平三,车9进2,马八进九,炮2退1,车九平八,炮2平7,车三平四,马7进8,车四退三,以后有车八进六的进击手段,红方稍优。《中炮对反宫马》是一部系统研究反宫马如何抗衡中炮的理论专著。我们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重大比赛实战对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主导思想是针对炮方采取的
前言/序言
象棋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它已成为人类开启智力之窗的重要工具。中国约有1亿多人在下棋,人们对象棋这一奥妙无穷的智力活动进行着不懈的实践和理论探究,逐步摸索总结出很多有规律的布局类型,反宫马就是资历很老的一种。
然而它的发展却经历了坎坷曲折的过程,30年代认为它是“偏局”难登大雅之堂,发展到50年代也认为难以抵挡中炮而遭冷落,经历了历史性的沉默之后于60年代开始崛起。随着棋类事业的兴旺和发展,每年全国大赛和各种比赛频繁举办,老布局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反宫马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代棋手为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进行了精心的雕琢,极大地丰富了这一专题的战略战术,为反宫马布阵注入了活力和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反宫马和德高望重的屏风马、顺手炮并驾齐驱,并成为抵挡中炮的不可低估的一股力量。
中炮对反宫马(或称半壁河山、夹炮屏风马),是近二十多年来流行于棋坛的重要布局之一。经过广大棋手的不断发掘、整理和创新使其日趋完善,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决胜千里:中国象棋实战战术指南》 序言 象棋,作为中华民族一项古老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战略思想。它不仅仅是棋盘上的博弈,更是人生哲学的缩影,是智慧与谋略的较量。千变万化的棋局,如同世事变幻,既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也有精妙绝伦的细节描写。对于无数象棋爱好者而言,每一次落子,都是一次心智的挑战,一次对对手的探寻,一次对胜利的渴望。 本书《决胜千里:中国象棋实战战术指南》并非旨在教授某一特定开局的套路,而是致力于为您构建一套完整、系统、实用的象棋战术体系。我们将深入探讨象棋中那些经过无数实战检验、历久弥新的基本战术原则,并辅以大量的经典棋例,帮助您在瞬息万变的棋局中,洞悉先机,运筹帷幄,最终克敌制胜。 象棋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变化。虽然开局的变化浩如烟海,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那些最核心、最根本的战术思想,便能以不变应万变,在任何开局之下都能游刃有余。本书正是为此而生。 第一章:谋篇布局——战略思维的基石 在象棋对弈中,棋盘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限的可能。一个优秀的棋手,首先要具备宏观的战略眼光,能够从全局出发,为自己的棋局“谋篇布局”。这包括对双方兵力的总体评估,对棋盘优势区域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几个回合发展方向的预判。 子力平衡与协调: 并非棋子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子力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否形成有力的攻击阵型,能否有效防御对方的攻势。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调动,使您的子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空间控制与要点争夺: 棋盘上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关键的“要点”则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中路、底线、河头等区域,对双方的攻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书将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地争夺和控制这些关键区域,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并限制对手的发展。 节奏的掌握: 象棋的对局如同音乐,有着自己的节奏。过快可能导致失误,过慢则可能错失良机。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棋局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行棋节奏,或采取快速突击,或进行稳健的阵地战,从而掌握棋局的主动权。 “形”与“势”的理解: 棋子在棋盘上的排列形成“形”,而这些“形”所蕴含的攻击或防御的潜力,则构成了“势”。我们不仅要关注棋子的具体位置,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战略意义,学会创造有利的“势”,并避免形成不利的“形”。 第二章:破局之道——攻击战术的精髓 攻击是象棋中最具观赏性也最能体现棋手功力的环节。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剖析各种经典的攻击战术,帮助您炼就“破局”的利刃。 调兵遣将——子力调动与配合: 成功的攻击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巧妙的调动,使您的主力棋子(车、马、炮)在关键时刻汇合,形成强大的攻势。例如,如何利用“双车错”、“车马炮协同”等经典配合,撕开对方的防线。 声东击西与虚实结合: 战场上的欺骗与迷惑是致胜的重要手段。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制造假象,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从而在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动致命一击。如何利用子力佯攻,将对方主力引开,再趁虚而入,将是本书重点讲解的内容。 “杀”的艺术——必杀技法: 棋局的最终目标是“杀王”。本书将系统梳理各种必杀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车炮攻杀”: 车与炮的配合,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杀伤力。我们将分析各种车炮杀法,如“当头炮”、“巡河炮”、“闷宫炮”等,并深入探讨其运用技巧。 “马炮攻杀”: 马与炮的组合,可以形成灵活多变的攻击。我们将讲解“二进一”、“三进二”等经典马炮杀法,以及如何利用“捉双”、“牵制”等手段,瓦解对方的防守。 “车马攻杀”: 车与马的配合,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形成致命的杀招。我们将分析“车马连环”、“挂角马”等杀法,并讲解如何在复杂局面下,找到车马的配合点。 “绝杀”的构建: 不仅仅是单一的杀招,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将对方逼入绝境,最终实现“将军对杀”。我们将学习如何制造“杀局”,并在细节处做到滴水不漏。 弃子战术: 有时,适当的牺牲可以换来更大的战略优势,甚至直接导向胜利。我们将分析各种弃子战术,如“弃车保帅”、“弃马牵制”等,并探讨在何种情况下,弃子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三章:固若金汤——防御战术的智慧 在积极进攻的同时,稳固的防守是棋局得以延续和反击的基础。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往往意味着失败的临近。本书将教会您如何构筑坚不可摧的防线。 构筑坚固阵型: 不同的开局,需要不同的防御阵型。我们将分析各种经典防御阵型,例如“三步炮”、“龟缩”、“铁门栓”等,并讲解其优缺点及应对策略。 子力的有效配置: 防守并非只是将棋子堆积在底线,而是要让棋子发挥最大的防守作用。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子力配置,有效拦截对方的攻击,并寻找反击的机会。 “借力打力”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面对对方的攻势,并非只能被动承受。有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方的攻击力量,来达到自己的防御目的,甚至将其转化为反击的契机。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借力打力”的技巧,化解对方的攻势。 “守中有攻”的策略: 最好的防守,往往蕴含着反击的可能。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稳健的防守,消耗对方的兵力,并寻找对方防线的薄弱环节,伺机发动反击。 残局的防守: 到了残局阶段,棋子的数量减少,每一次失误都可能致命。我们将重点讲解残局的防守技巧,如何利用仅剩的棋子,顽强地抵抗对手的进攻,争取和棋甚至反败为胜。 第四章:决胜残局——棋力与智慧的升华 残局是象棋的“试金石”。在子力稀少的残局阶段,棋手的计算能力、对子力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将得到充分的考验。 残局基本原则: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原则入手,例如“车占要道”、“马在空头”、“残炮有价值”等,让您建立对残局的正确认识。 常见残局杀法: “单车破士象”、“车马协同杀”、“仕相全杀”等,这些都是残局中必须掌握的杀招。本书将逐一讲解这些杀法的原理和运用技巧。 残局战术: “牵制”、“诱杀”、“底线抽杀”等,这些残局中常见的战术,是扭转局势的关键。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战术的运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残局与中局的衔接: 中局的棋势如何过渡到残局,以及如何在中局的优势下,将棋子优势转化为残局的胜利,将是本书的重点。 不同子力组合的残局: 例如,车马残局、车炮残局、马炮残局等,我们将针对不同子力组合的特点,讲解相应的残局攻略。 第五章:实战演练——经典棋例的深度解析 理论的海洋需要实践的舟楫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本书将精选历代象棋名家对局中的精彩片段,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您在经典中学习,在实战中领悟。 开局中局衔接的典范: 选取那些将开局的优势成功转化为中局攻势的棋例,学习棋手如何在中局阶段,步步为营,逐步扩大优势。 精妙的攻击与防御: 选取那些展现出大师级攻击技巧和高超防御智慧的棋例,体会棋手是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下,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和最有效的应对。 残局的教科书式处理: 选取那些将残局处理得炉火纯青的棋例,学习如何在子力劣势下,守和甚至反败为胜,以及如何利用微弱的优势,一步步走向胜利。 弃子战术的绝妙运用: 选取那些展现出棋手非凡勇气和高超算度的弃子战例,体会弃子背后的深刻战略考量。 结语 象棋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艺术。每一盘棋,都是一次新的学习机会。希望《决胜千里:中国象棋实战战术指南》能够成为您在象棋道路上的一位忠实伙伴,帮助您不断提升棋艺,领略象棋的无穷魅力。愿您在棋盘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