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格言联璧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本)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格言联璧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格言
  • 联璧
  • 蒙学
  • 训诫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人生哲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3415
商品编码:10786552933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11-25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学问类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①,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人品,还是读书。

【注释】

①世家:泛指门第显赫、世代为官的人家。

【译文】

古往今来的许多名门望族,无不是因积善成德而有名望;

天地之间zui高尚的人品,还是要靠读书培养的。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用心读书,即使没获得功名,也还是使人品行高雅;

修养品德,而不期待回报,也自然睡眠安稳,内心踏实。

【原文】

为善zui乐,读书便佳。

【译文】

做善事是zui快乐的,读书就是好事。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

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译文】

各位到这里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做学问、写文章,

掌握一门很小的技艺和特长,就算是读书的好苗子了吗?

【原文】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

尽五伦①本分,共成名教②中人。

【注释】

①五伦:中国传统社会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古人以君臣、父

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父子之间有

骨肉之亲,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兄弟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

之间有诚信之德。

②名教:为“正名分”而设立的封建礼教。旧时为了维护社会秩

序和政治统治而设置的一套行为规范。

【译文】

我追求的也很简单,不过是作为儿子、臣子、弟弟、朋友都尽

到了五种伦理道德的责任,共同成为守礼之人。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①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②,而文学功名适济③其奸。

【注释】

①文学功名:指人的才学和名声。

②谬(miù):差误。

③济:帮助。

【译文】

把聪明用在正当的地方,越聪明越好,人的才学和名声会有

助于成就他的美德;

把聪明用在不正当的地方,越聪明越是错得多,人的才学和

名声会助长他的奸恶。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祭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打仗虽然有阵法,但是勇猛才是根本。

丧事虽然有礼节,但是悲痛才是根本。

读书人虽然有知识,但是行为才是根本。

【原文】

飘风①不可以调宫商②,

巧妇不可以主中馈③,

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注释】

①飘风:旋风。

②宫商:古代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即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

③中馈:指家中供膳诸事。

【译文】

旋风不能弹奏出宫商之音,

手巧的妇人不一定能主持好家事,

写文章的人不能治理国家。

【原文】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国济世的道理来自系统的知识,这样它才有根源。

修身养性之道显现在建立功绩上,它才能圆满。

除了建立功绩外再无别的学问,修身养性之道不能到书外去

寻找。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①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注释】

①庸:平常的。

【译文】

什么是至高的品行?是平日里的品行。

什么是德行高尚的人?是处事谨慎的人。

怎么能明白道理而后照着做呢?要虚心地学习。

怎么能实现伟大的抱负呢?要考虑好眼前的事物。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

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①,谓之文。

霁月光风②,谓之度。

万物一体,谓之仁。

【注释】

①经天纬地: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用以比喻规划

天地,纵横天下。

②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

尚,胸襟开阔。

【译文】

竭尽自己的忠诚、孝顺的叫“人”。

能够治理国家的知识叫“学问”。

能够居安思危、平定叛乱的叫“才能”。

能够规划天地、纵横天下的叫“文”。

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叫“度量”。

将世间万物与自己融为一体叫“仁爱”。

【原文】

以心术①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②,以学问为菑畲③,

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

以歌咏为鼓吹④,以义理为膏粱⑤,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⑥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

①心术:指人的品德。

②桢干:古代筑土墙时竖在两端的柱子叫“桢”,竖在两边的木

板叫“干”,用以比喻支柱和骨干。

③菑畲:田地。

④鼓吹: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代指音乐。

⑤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

⑥笃:忠实,一心一意。

【译文】

把人的品德当作根本,把伦理当作支柱,把学问当作田地,

把文章当作花萼,把个人的成就当作结出来的果实,把书籍

史册当作园林,

把歌唱当作音乐,把仁义伦理当作美味的饭菜,把著作论述

当作华美的衣服,

把朗诵当作劳作,把记忆和询问当作自己的积累,把以前说

的话和做的事当作老师和朋友,

把忠诚、守信、坚定、恭敬当作自己的修养,把做好事给人带

来幸福当作自己的快乐,把顺其自然、安守本分当作自己的归宿。

【原文】

凛①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②,谨③威仪以定命,

敦④大伦以凝道,备百行⑤以考⑥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注释】

①凛:敬畏。

②几:先兆。

③谨:谨守,严守。

④敦:注重,推崇。

⑤百行:各种品行。

⑥考:完成。

【译文】

有所敬畏地闲居来体会独处的意味,一思考就能知道先兆,

严守礼仪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注重人伦道德来成为圣贤之人,具备各种品行来完成自己的

德行修养,发扬善行、改正过错来做一个贤明的人。

【原文】

收吾本心①在腔子里,是圣贤第*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②中,是圣贤第*等工夫。

【注释】

①本心:人的良心。

②素位:现在所处的位置。

【译文】

把我的良心收拢在我的身体里,这是圣贤之人zui重要的学问;

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尽好我的本分,这是圣贤之人zui重要

的本领。

【原文】

万理澄澈①,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注释】

①澄澈:明白。

【译文】

明白万物的道理,那么人的心就会更加明亮、更加谨慎;

心能专一,那么万物的道理就能更加通达并且贯通。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宇宙内的事。

【原文】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体在天地之后,心在天地之前。

身处于万物之中,心超然于万物之上。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译文】

观察天地和万物的景象,学习圣贤之人克制自己、修身养性

的本领。

【原文】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开始做事要不懈地努力并且坚持,而成功的时候就会是zui真

心自然的。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译文】

用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但用圣贤的道理管理自己

很难;

说出圣贤的道理很容易,但自己实行圣贤的道理很难。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分钱一分货

评分

一分钱一分货

评分

有线装书的感觉,遗憾的是字体小了些。

评分

可以的小孩用书

评分

一分钱一分货

评分

可以的小孩用书

评分

速度很快

评分

速度很快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