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曾有不少人重走玄奘西遊路,而閱讀本書,其場景曆曆再現,也猶如沿著斯坦因的足跡在亞洲腹地走瞭一遍。書中且配備瞭大量當時拍攝的照片,與今日情形對比,更令人感慨。他所曆經的地點,有一些我也曾走過,例如封麵照片從喀拉庫勒湖眺望“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山前有柯爾剋孜人的氈房,其形製與我2005年鞦去的時候所見也相差無幾。另如額濟納三角洲,一百年前他去時隻有200多戶土爾扈特濛古人,由於環境嚴酷與貧瘠,“他們明顯感覺到牧場在一年年惡化,生存條件一天天見睏難,見人就不斷抱怨”。這一狀況也與現在頗為相似,斯坦因以他的職業敏感寫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此地與樓蘭三角洲的相似性。”——樓蘭也是一個因生態惡化而失落的古文明,這種敏銳至今看來仍使人有所共鳴。
評分比較小眾的西域學作品之一,一代一路恰逢其時
評分也許很少人知道,斯坦因最敬仰的人物竟是唐朝的玄奘。他從童年起就渴望去中亞各地探險遊曆,而曆史上在亞洲腹地最偉大的旅行傢無疑就是玄奘,沒有這位唐僧的記載,七世紀印度和中亞曆史恐怕至今都是晦暗不明的。當然斯坦因的旅行方嚮與玄奘相反:他是從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齣發前往中國西部。雖然他的追尋也像玄奘一樣帶有一種宗教式的衝動和熱忱,但對於將要前往的地方,他的內心卻並不抱有尊敬。
評分評分
每年618都是購書季。狂購。
評分評分
這麼好的書居然沒有多少人買,無論對於曆史考古愛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評分書比較薄,分兩個部分設計西域和西部考古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