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配鸭饲料

怎样自配鸭饲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绶章,谢友慧 著
图书标签:
  • 鸭饲料
  • 自配饲料
  • 家禽养殖
  • 鸭养殖
  • 农业技术
  • 饲养管理
  • DIY饲料
  • 养殖技术
  • 家禽
  • 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68217
版次:1
商品编码:108193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养殖户饲料配制技术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3
字数:161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养殖户饲料配制技术丛书:怎样自配鸭饲料》以问答的形式,通俗地阐述了这些基础知识,并要求巧妙运用各种营养物质间的拮抗与协同关系,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营养物质的效应。为了深刻理解鸭的营养功能,书中介绍了鸭的消化功能特点,鸭的营养需要,对饲料的特殊要求。设计饲料配方采用简繁兼顾的原则,既介绍简单易学的试差法,也顾及了具备电脑者的计算机配方设计方法。为了提高自配饲料的饲喂效果,还扼要介绍了饲养管理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养殖户饲料配制技术丛书:怎样自配鸭饲料》内容包括:鸭的常用饲料原料及营养特性,鸭的营养需要,配合饲料生产技术,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自配饲料效果评价方法,鸭的饲料卫生安全及防范等6部分。《养殖户饲料配制技术丛书:怎样自配鸭饲料》理论结合生产实际,指导养鸭场(户)进行自配饲料和选择饲料,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效益。

目录

一、鸭的常用饲料原料及营养特性
1.什么是饲料和饲料原料?如何分类?
2.饲料“国际分类法”怎么分类?
3.中国现行饲料分类法是怎样的?
4.饲料营养物质有哪些?
5.如何进行饲料营养价值评价?
6.怎样进行饲料质量评价及评价指标?
7.怎样采集评定用饲料样品?
8.怎样制备评定用饲料样品?
9.玉米的营养特性是什么?
10.稻谷与碎米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1.饲用小麦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2.饲用大麦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3.小麦麸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4.饲用次粉营养特性有哪些?
15.饲用米糠和米糠饼(粕)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6.大豆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7.大豆饼(粕)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8.花生仁饼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19.菜籽饼(粕)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0.芝麻饼(粕)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1.棉籽饼(粕)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2.玉米蛋白粉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3.鱼粉的营养特性有哪些?如何进行鱼粉质量鉴定?
24.桑蚕蛹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5.饲料用肉骨粉和肉粉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6.石粉和碳酸钙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7.骨粉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8.磷酸氢钙与脱氟磷酸钙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29.食盐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30.贝壳粉、蛋壳粉与碳酸氢钠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二、鸭的营养需要
1.鸭消化系统各部位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各种营养物质在鸭体内怎样消化吸收?
3.影响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4.鸭对能量需要的特点是什么?
5.饲粮能量对采食量有什么影响?
6.碳水化合物对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7.脂肪对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8.鸭饲粮中必需脂肪酸有哪些生理功能?
9.鸭饲粮中添加油脂有什么作用?
10.蛋白质对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1.蛋白质缺乏与过量有哪些危害?
12.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13.什么是非必需氨基酸?
14.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
15.什么是氨基酸平衡?
16.提高鸭蛋白质利用率应采取哪些措施?
17.什么是维生素?怎样分类?
18.脂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19.水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20.水溶性维生素C有哪些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21.什么是矿物质?
22.常量元素有哪些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23.微量元素有哪些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24.水是营养物质吗?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
25.主要营养素在鸭营养中存在哪些相互关系?
26.主要有机营养素与矿物质问有何相互关系?
27.主要有机营养素与维生素间有何相互关系?
28.各种矿物质之间有何相互关系?
29.各种维生素之间有何相互关系?
30.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有何相互关系?
三、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1.饲粮和日粮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配合饲料?
3.鸭配合饲料怎么分类?
4.预混料如何按组成分类?
5.配合饲料如何按物理形态分类?
6.配合饲料如何按用途分类?
7.农户自配鸭饲料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8.自配鸭饲粮需要哪些知识和资料?
9.怎样认识饲料营养成分表?
10.怎样体现鸭饲粮配制的科学性?
11.拟定鸭饲粮配方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12.什么是饲养标准?
13.鸭的饲养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4.常甩的鸭饲养标准有哪些?
15.怎样获得质优价廉的配合饲料?
16.自配饲料加工时应注意哪些事情?
17.怎样用试差法配制鸭的饲粮?
18.怎样用四方形法配制鸭饲粮?
19.怎样用计算机配方设计法配制鸭的饲粮?
20.肉鸭、蛋鸭饲粮的推荐配方有哪些?
21.什么是载体、稀释剂和吸附剂?
22.怎样配制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23.怎样用计算机配方设计鸭添加剂预混料配方?
24.饲料加工需要哪些机械设备?如何配置?
25.自配饲料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26.饲料原料贮存需要哪些设备?
27.自配饲料的主要加工方式是什么?
28.饲料原料怎样接收和处理?
29.不同的粉碎、配料顺序各有何特点?
30.怎样检测自配饲料的质量?
四、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
1.我国常用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2.饲料添加剂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赖氨酸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4.蛋氨酸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5.色氨酸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6.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7.常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8.铁(Fe)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9.铜(Cu)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0.钴(Co)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1.锌(Zn)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2.锰(Mn)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3.碘(I)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4.硒(Se)的理化特性及质量标准是什么?
15.如何正确使用脂溶性维生素?
16.如何正确使用水溶性维生素?
17.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8.影响维生素预混剂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稳定性有哪些因素?
19.什么是酶制剂?有哪些生物学功效?
20.什么是活菌制剂?有哪些生物学功效?
21.什么是抑菌促生长剂?有哪些生物学功效?
22.什么是驱虫保健剂?有哪些生物学功效?
23.什么是饲料保存剂?有哪些生物学功效?
24.饲料原料中有哪些抗营养因子和难以消化的成分?
25.怎样正确使用非营养性添加剂?
五、自配饲料效果评价方法
1.怎样通过感观来判断饲料的利用效果?
2.怎样通过简单的饲养试验来判断饲料品质?
3.怎样进行试验分期?
4.怎样通过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喂效果?
5.怎样通过改进管理技术提高饲喂效果?
6.怎样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提高饲喂效果?
六、鸭的饲料卫生安全及防范措施
1.为什么要强调饲料的卫生原则?
2.影响饲料卫生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3.饲料中常见的有毒元素有哪些危害?
4.饲料中常见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危害?
5.饲料被微生物污染后有哪些危害?
6.饲料被农药污染后有哪些危害?
7.饲料添加剂和药物使用不当有什么危害?
8.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性应采取哪些组织措施?
9.怎样控制饲料中的有毒物质?
10.怎样控制饲料中的有害细菌和霉菌?
11.怎样控制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元素?
12.影响饲料贮藏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13.饲料贮藏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14.怎样贮藏大宗饲料原料?
15.怎样贮藏添加剂原料?
16.怎样贮藏自配配合饲料?
附录
附表1 我国饲料、饲料添加剂卫生标准
附表2 饲料营养成分表
附表3 饲料氨基酸含量
附表4 饲料维生素含量
附表5 饲料有效能及矿物质含量

前言/序言


《匠心巧制:您的家禽养殖秘籍》 在广袤的乡村田野,或是在城市角落的自家院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自然,享受亲手饲养家禽的乐趣。而作为家禽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您的爱禽提供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饲料,是确保它们健康成长、茁壮肥美的基石。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禽种的饲料配方,而是以一种更宏观、更具普适性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您揭示家禽饲料配制的奥秘。我们将带领您一同探索,如何根据家禽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需求,以及您手中可得的天然食材,来科学地构建一套属于您自己的、高效且经济的家禽饲料体系。 第一章:为何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理解饲料配制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家禽养殖业中,商品饲料随处可见,它们以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了便利。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些商品饲料的成分表时,常常会发现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添加剂,或是其高昂的价格让许多小型养殖者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品种的家禽,其所需的营养素比例也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本书将首先阐述自行配制饲料的深远意义。我们将从家禽的生理需求出发,剖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在家禽生长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您将不再盲目地依赖外部信息,而是能够基于科学原理,为您的家禽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营养套餐”。我们还将分析市售饲料的优缺点,帮助您认识到自行配制饲料在成本控制、营养优化、食品安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潜在优势。通过本书,您将摆脱对单一饲料来源的依赖,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最终实现更可持续、更经济、更健康的家禽养殖。 第二章:解锁食材的营养密码—— 认识天然饲料原料 饲料配制的精髓,在于对各种天然食材的深刻理解。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食材世界,系统地介绍各种常用于家禽饲料的农副产品、谷物、豆类、油料作物、蔬菜、牧草、昆虫等。我们不仅仅是罗列这些食材,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解析它们的营养成分。 您将了解到,玉米、小麦、稻谷等谷物是优质的能量来源,但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大豆、豆粕是重要的蛋白质补充剂,但需要注意其抗营养因子;各种麸皮、米糠、玉米胚芽粕等副产品,蕴含着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提升饲料品质的“宝藏”;而绿叶蔬菜、瓜果皮、厨余(经过妥善处理)等,则能为家禽提供额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本书还将特别强调不同食材的“能量与营养密度”概念。通过表格和图示,您将直观地了解各种食材的粗蛋白、代谢能、粗纤维、氨基酸等关键指标。我们会教您如何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的营养搭配。此外,对于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如霉变、农药残留等,也将进行详细的风险提示和处理建议,确保您所使用的食材安全可靠。 第三章:精准营养,分阶段施策—— 针对不同生长需求的饲料设计 家禽的生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生理需求差异巨大。幼雏需要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来支持骨骼和羽毛的快速生长;育成期的家禽需要均衡的营养,以促进肌肉发育和体格增长;而产蛋期的母禽则需要额外的钙、磷和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的产蛋功能,甚至进入繁殖期的公禽也需要特定的营养支持。 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科学的分阶段饲料设计框架。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生长阶段家禽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精确需求量。以幼雏为例,我们将分析为何需要高蛋白饲料,以及如何通过选择特定食材来满足其对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对于育成期,我们将强调饲料的能量与蛋白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增加粗纤维来促进消化。到了产蛋期,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科学地补充钙质,避免出现软壳蛋或无蛋现象,并探讨如何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提高蛋品质。 本书还将为您提供不同类型家禽(例如,不同品种的鸡、鹅、番鸭等)在不同生长阶段下的参考饲料配比范围。这些配比并非僵化的公式,而是为您提供一个起点,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我们将鼓励您观察家禽的采食情况、粪便状态、精神面貌以及生长速度,并根据这些反馈来不断优化您的饲料配方。 第四章:实用技巧与配方实例—— 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理论的储备终将落地于实践。在本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经过实践验证的、具有参考价值的饲料配方实例。这些实例将涵盖幼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不同阶段,并针对您可能拥有的常见食材组合,提供详细的配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展示如何将前几章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例如,如何根据您手头的玉米、豆粕、麸皮等主要原料,通过简单的计算,来估算出其他辅助原料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营养水平。我们会提供一些“万能型”基础配方,您可以基于此进行调整;也会提供一些针对特定需求的“强化型”配方,例如,针对羽毛生长不良的家禽,或者产蛋率下降的母禽。 本书还将分享一些实用的饲料加工和储存技巧。例如,如何对粗硬的谷物进行粉碎,如何通过发酵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吸收率,以及如何科学储存饲料以防止霉变和营养流失。我们将强调“新鲜”、“均衡”和“适量”的原则,帮助您避免常见的误区。 第五章:挑战与进阶—— 应对常见问题与探索更优方案 在饲料配制的旅途中,您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本书的最后一章,将聚焦于这些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并为您提供进阶的探索方向。 我们将会探讨如何应对家禽的挑食行为,如何调整饲料配方以适应季节变化,如何通过饲料来预防或缓解某些常见疾病,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增强家禽的免疫力。例如,我们可以讨论如何通过增加香草类植物的添加,来提高饲料的诱食性,改善家禽的采食兴趣。 同时,本书还将引导您思考更长远的养殖目标。例如,如何通过饲料配制的优化,来提升家禽产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如何探索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饲料原料,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营养分析工具)来辅助您的饲料配制工作。 《匠心巧制:您的家禽养殖秘籍》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饲料配制的指南,它更是一次激发您养殖智慧的旅程。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引导,您将能够摆脱对标准化产品的依赖,掌握科学的饲料配制技巧,为您的家禽提供最健康、最经济、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常美味”,从而在享受养殖乐趣的同时,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怎样自配鸭饲料》的书籍,坦率地说,我完全是冲着它那个极具针对性的书名来的。我家里养了几只爱番鸭,平日里喂养倒也算得心应手,但总觉得市面上的成品饲料总有点“大锅饭”的意思,营养配比是不是真的适合我的这些“宝贝”呢?于是乎,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希望能从中挖掘出一些独家秘籍,让我的鸭子们吃得更健康,长得更壮实。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立刻意识到我可能误会了这本书的重点。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但它所探讨的“自配”之路,似乎更偏向于理论构建和基础营养学的入门,而不是我期待的那种——“一勺玉米面,半勺麸皮,加点骨粉”的实操手册。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不同谷物、豆类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比如育雏期、蛋鸭期、肉鸭期)的精确需求曲线。说实话,对于一个只想快速上手操作的养殖户来说,这部分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坐在大学的营养学课堂上,虽然知识点扎实,但离“马上就能用”之间隔着一堵理论的高墙。我尝试着去对照书中的数据,想自己设计一个配方,结果对着那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化学公式就有点望而却步了。我希望它能多讲点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饲料调整的影响,或者如何根据鸭子的粪便状态来快速微调配方,但这些实战的“窍门”在书中几乎找不到,更多的是对标准营养模型的阐述,非常学术化。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种对传统智慧的敬畏感的。我祖辈就是靠着几亩地和几只家禽起家的,他们靠的是经验,靠的是对自然节律的敏感,而不是什么科学配比。我本以为这本书会承载一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土方子”,比如哪些野菜对鸭子有益,哪些植物的嫩叶是天然的维生素补充剂,甚至会不会提到一些药食同源的草药来预防常见的肠胃问题。这对我来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因为那是千百年来在田间地头总结出来的活经验。遗憾的是,这本书完全是站在现代饲料科学的角度来构建它的内容框架的。它对传统饲料原料的讨论,也是基于现代营养学来“解析”它们的作用,而不是讲述如何去识别和处理那些天然的野生饲料。书里反复强调的是“精准计量”、“标准原料采购”和“微量元素添加”,这套逻辑和我对传统农家饲养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认知冲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利用农家现有资源,比如收割后的稻谷、晒干的菜籽饼,进行合理的、低成本的转化。这本书提供的路径,坦白地说,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精确称量,对于我们这种追求效率和自然循环的小规模养殖者来说,显得有些过于“精密仪器化”了,少了那种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烟火气。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无疑为那些想要深入研究动物营养学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在梳理文献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每一个营养素作用机制的透彻理解,比如维生素D3在钙磷吸收中的关键角色,以及不同氨基酸在维持鸭子肌肉合成中的协同作用。这些知识的密度非常高,如果是在一个系统学习的环境下,这本书绝对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主要目标是让我的鸭子们健康成长的普通饲养者而言,这种深入骨髓的学术探讨,反而形成了一种压力。它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不够科学”,是否在无意中犯了哪些微小的错误。我需要的更多是一种“行动指南”,而不是一篇篇需要反复查阅参考资料才能理解的“学术论文合集”。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但对于我们这些更关注“如何去做”的实践者来说,它提供的方法论的门槛,实在有些高不可攀,让人在敬佩之余,也感到一丝难以企及的距离感。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本精装的行业白皮书,而不是一本面向普通农户的工具书。它的字体选择非常专业,图表制作达到了工业标准的水平,每一个数据曲线都清晰锐利,配色稳重。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绝对是一部高水准的出版物,看得出作者在资料整理和呈现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然而,这种极致的专业化,也带来了阅读上的疏离感。很多图表需要反复对照附录中的专业术语表才能理解其含义,对于我这种习惯了直观、口语化指导的读者来说,消化起来颇有难度。举个例子,书中有一章详细分析了不同饲料配方对鸭子骨密度和产蛋率的非线性影响模型,配上复杂的双坐标轴图,我花了足足一个下午才勉强理清它的逻辑链条。我更期待的是,如果能用更直观的流程图、或者干脆就是几个“如果你看到鸭子这样,那就加X克”的场景化描述,而不是一连串的公式推演,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对我来说会大大提升。它的美学是冷静的、科学的,但实用性却是带着门槛的。

评分

我购买此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帮助我解决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如何在外地采购到可靠、稳定的鸭饲料原料。我所在的地区,有些特定的玉米品种或者麸皮供应不稳定,我需要知道在原料短缺时,有哪些可以互换的“替代品”,以及这种替换对鸭子的影响程度。我本来期望书中能提供一个“原料替代弹性矩阵”或者类似的指导。这本书确实提到了原料替换,但它的讨论方式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的营养等效替换,比如A原料的蛋白质含量是20%,B原料是18%,那么需要根据它们的体积比例进行精确换算。这套计算逻辑是严密的,但它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因素:原料的“批次差异”。今天我买的麸皮和下个月的麸皮,虽然都是麸皮,但其纤维含量、霉变风险和实际的营养吸收率是不同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原料的“质量控制”和“现场甄别技巧”,比如如何快速通过嗅觉或手感判断玉米的陈旧程度,或者如何处理轻微受潮的豆粕。但书本似乎预设了所有原料都是“标准品”,这种对现实环境的抽象化处理,让很多实战中的“灰色地带”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