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真知灼見,振聾發聵,一花一世界。於茲薈萃精華,指點迷津無遺蘊,嘆為觀止。靈機妙緒,啓人心扉,韆葉韆如來。且看熔冶古仿,臨證活人有靈珠,豈可不讀。
宜先行通腑、勿率用兜澀、久瀉秘鑰逐留飲、甘遂半夏起沉屙、溫潤升陽應循新法、條達肝木勿拘舊章、熱非邪實,宜甘涼甘潤、泄非濕聚,循緩中存津。
內容簡介
《古今名醫臨證金鑒(腹瀉痢疾捲)》意在選取古今臨床傢於中醫臨證確有裨益之經驗,以資臨床藉鑒。宗此標準,古代文獻之選輯,以明清文獻為主。編排層次,每捲均先列古代文獻,繼以現代文獻(1949年尚在世者均列入現代醫傢),其下分列病種,進而臚述各傢經驗。古代醫傢一般以生卒時間為序。每病之下,係統論述者居前,醫話醫案居後。間有部分理論論述,或內容順序不宜後置者,而提置於前。病下各傢經驗,多為一篇。間有數傢因不便以一篇介紹者,未予閤並。
編入各捲中的醫傢均為聲名顯赫的大傢,故介紹從簡。間或有生卒時間無考者,隻得抱憾缺如。
文獻來源及整理者,均列入文後。未列整理者,多為老先生自撰。或所寄資料未列,或轉抄遺漏,間亦有之,於茲懇請見諒。
內頁插圖
目錄
古代醫傢經驗
腹瀉
戴元禮 泄瀉從濕,治有多法
繆希壅 泄瀉證治案析
王肯堂 泄瀉證治述要
張景嶽 泄瀉論治
李中梓 治瀉九法
張璐五 更瀉證治發微
陳士鐸 通因通用 大黃止瀉
葉天士 泄瀉案繹
陳歧 治瀉傳燈
俞震 泄瀉醫案按
王士雄 霍亂治法
張锡純 溫中益脾餅 養陰山藥粥
範文甫 泄瀉類案
痢疾
李中梓痢疾虛實寒熱辨
秦皇士 病多濕熱壅遏,慎用溫補兜澀
喻昌 識標本先後,勿過苦寒審病之虛實,斟酌攻補
張璐痢疾論
馮兆張 始用推蕩,維護胃氣
程鍾齡治痢指要
葉天士痢疾案繹
汪文綺疫邪作痢說
倪宗賢 治痢禁忌
邵新甫 治腑以三焦為統 治髒以三陰為要
俞 震 治痢醫案按
程文囿 桂圓肉裹鴉膽子仁愈久痢案
齊秉慧 痢疾類案
吳鞠通休息痢案
王孟英 痢疾醫案舉隅
張锡純 噤口痢案
範文甫 痢疾三案
現代醫傢經驗
腹瀉
劉樹農 祛風利濕化瘀逐邪大法求通溫髒清腑斡鏇升降寒熱並用
杜雨茂 久瀉重祛邪 大法通為要
王少華 宜先行通腑 勿率用兜澀
熊繼柏 久瀉需細審 祛邪乃首務
衣震寰 久瀉秘鑰逐留飲 甘遂半夏起沉屙
洪哲明 久瀉重痰瘀 蕩滌乃要策
……
痢疾
跋
精彩書摘
五、脾陰陽兩虛泄瀉
陳修園先生對於景嶽新方,砭之不遺餘力,觀其言論,有閤於治理者,亦有不閤病機者。茲就其胃關煎一方而論,景嶽於胃關煎方下自注謂:“脾腎虛寒作瀉,甚至久瀉,腹痛不止,冷痢等癥,均可以此方治之。”施諸實踐,益信其言不謬。
餘嘗治一久患泄瀉之病人,身贏特甚,肌瘦如柴,脘腹雖無脹痛,而舌質卻有淡紅之象,兼以舌苔也白而薄,飲食不思,時以開水漱口而不欲咽。麵色咣白無神,脈象微緩無力,尤以右關為甚。前醫以為寒濕,藥用溫燥,或以為中虛下陷,而用升補,或以為腸滑下脫,而用固澀,對於脾腎兩治之法,服之殆盡而不見功。請診於餘,以其久下傷陰而元陽亦為不足。以仲景桂附八味丸閤理中丸與之,惟投之殊無影響。竊思此證乃陰陽虧乏,似無疑義,何以用之殊無效果,繼思景嶽有胃關煎一方,自注謂為脾腎虛寒作瀉之治。今病者舌質淡紅,兼之久瀉,不思飲食,可為脾腎虛之確證。其脈微緩無力,右關尤甚,麵色咣白,為脾陽之虛寒無疑。遂書胃關煎與之,一服而泄瀉大減,三服而泄瀉告愈。
陳修園認為此方(胃關煎)苦燥辛溫劑中君以熟地,不顧冰炭之懸殊,詎知仲景腎氣丸地黃與桂附同用,何嘗不寒熱同劑,剛柔並用,而不嫌其反。
……
前言/序言
古今名醫臨證金鑒(腹瀉痢疾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