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康年(1860-1911)清末維新派。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字穰卿,晚號恢伯。德宗光緒間進士。張之洞的幕僚。中國近代資産階級改良派報刊齣版傢、政論傢。中日甲午戰爭後,憤勵變法圖強,欲化愚弱為明強。1895年(德宗光緒二十一年),參加上海“強學會”。次年,與黃遵憲辦《時務報》,自任經理,延梁啓超主編。曾著文宣傳資産階級民權思想。後改為《昌言報》,不久停刊。1898年創《時務日報》於上海,鏇易名《中外日報》,擁護清政府實行“新政”。曾支持上海人民反對法人侵占“四明公所公墓”。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後,俄軍久駐奉天(今瀋陽市)不撤,他憤然緻電中外,慷慨力爭。1904年任內閣中書。1907年在北京辦《京報》。1910年(宣統二年)辦《芻言報》。著有《汪穰卿遺著》、《汪穰卿筆記》等。
評分汪康年,初名灝年,字梁卿;後改名康年,字穰卿。晚年號毅伯、恢伯、醒醉生。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中國近代著名報人、齣版傢、政論傢和社會活動傢。
評分其次,對報紙社會責任的認識,主要由4點,一、監督功能,"報章者,所以監督政府,而謀社會之公益者也。故於政府之得失,社會之利害,或譽揚而贊成之,或防維而糾正之,報章之職分宜然也"。主張報紙應監督政府和社會,以使其趨嚮良性發展。二、啓濛功能,"夫振起社會,開發民智,不能無望於報",利用傳媒的傳播優勢,宣傳近代理念,開啓民智。三、溝通功能,"使官之所為,民無不知之。民有所苦,官無不知之。"利用報紙公開、迅速、普及的特點,將原本層層相隔的民間與政府聯係起來,上情下傳,下情上達。四、輿論指南功能,"蓋報者,全國人之指南"、"甚於火炮百倍",利用報紙進行正麵宣傳,扶正氣,刹邪氣。
評分幸好在京東買到瞭,很多地方都無貨。內容除瞭常見的汪氏筆記,輯錄瞭不少王在當時報刊上的文章,很有價值。裝幀也非常樸素典雅,鄭重推薦。
評分汪康年勤於筆耕,撰述甚夥,其著作身後由其弟汪詒年編爲《汪穰卿遺著》(1920年鉛印本)、《汪穰卿先生遺文》(民國間鉛印本,附汪詒年編《汪穰卿先生傳記》)、《汪穰卿筆記》(商務印書館1926年版)等。《汪康年文集》主體即以《遺著》《遺文》爲底本進行整理,並選録《筆記》裏的紀事部分。
評分汪康年勤於筆耕,撰述甚夥,其著作身後由其弟汪詒年編爲《汪穰卿遺著》(1920年鉛印本)、《汪穰卿先生遺文》(民國間鉛印本,附汪詒年編《汪穰卿先生傳記》)、《汪穰卿筆記》(商務印書館1926年版)等。《汪康年文集》主體即以《遺著》《遺文》爲底本進行整理,並選録《筆記》裏的紀事部分。
評分還好吧……。…。……。…。…。…。……
評分有一本收一本,不僅因為需要,也是對整理者的一種支持。
評分還好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