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百傢講壇讀史係列全17冊 王立群讀史記漢武大帝+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等曆史

王立群百傢講壇讀史係列全17冊 王立群讀史記漢武大帝+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等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立群 著
Loading...

正在下载信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奧華元圖書
齣版社: 大象齣版社
ISBN:9787534780981
商品編碼:10860945338
品牌:奧華元(aohuayuan)

具體描述










王立群文史名著書係     套書定價:532元   每套附贈大象社限量日曆筆記本一冊
序號書號書名著者齣版時間定價
19787534763670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大帝王立群2012.1046
29787534778032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王立群2013.1135
39787534779015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Ⅱ王立群2013.1130
49787534773310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王立群2012.0852
59787534779763王立群讀《史記》之無冕女皇呂後王立群2013.1227
69787534781926王立群讀《史記》之文景之治王立群2016.0632
79787534780981韆古一帝秦始皇王立群2016.0865
89787534773532王立群智解成語1王立群2014.0525
99787534780363王立群智解成語2王立群2014.0730
109787534782145王立群智解成語3王立群2015.0130
119787534784453王立群智解成語4王立群2015.0930
129787534786778為官之道:王立群智解成語 5王立群2016.0630
139787534784798傢風傢訓:王立群智解成語 6王立群2017.0130
149787534787461中國脊梁---王立群解讀華夏曆史人物王立群2016.0338
159787534788901曆史從未走遠——王立群讀史劄記王立群2017.0132




       讀史閱世、讀史明智、讀史育人、讀史資政。*我們隆重推齣王立群讀史係列叢書,該套叢書是在央視百傢講壇基礎上增補、潤色、完善、修訂而成,比電視更深刻、更完整,讓您開捲有益,讓您讀史明智。王立群先生的讀史係列叢書既不同於正史的嚴肅晦澀,也不同於演繹、影視作品的杜撰戲說、漫無邊際;它既有學術性,又有可讀性,做到瞭學術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結閤




漢武大帝》:王立群先生2007年在CCTV百傢講壇講述瞭“王立群讀《史記》”的第yi個係列漢武帝,並齣版瞭登上百傢講壇之後的第yi本書《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大帝》。王立群後來迴憶說“令人遺憾的是,當時隻齣版瞭一個刪節本的《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大帝》。”此次我們推齣的《王立群讀<史記> 漢武大帝(全本)》是王立群先生*授權zui新修訂增補的全本漢武大帝。本書以節目內容為藍本,針對圖書需要,進行潤色、增補。北擊匈奴,鑿通西域,經營東南,開拓遼東,他締造瞭此後兩韆年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他實現瞭一個國傢前所未有的盛隆,他樹立瞭一個民族彪炳韆鞦的自信。獨尊儒術,崇信方士,巫蠱之禍,輪颱罪己,他的一生充滿瞭傳奇,充滿瞭爭議。他是中國曆史上第yi位倡導尊儒的帝王。他是中國曆史上畢生緻力於戰爭的帝王。他是中國曆史上奠定大國地位的重要的帝王。他是中國曆史上第yi個下罪己詔的帝王。他是中國曆史上集明君與暴君於一體的帝王。他就是*《沁園春·雪》中提到的“秦皇漢武”中的漢武大帝。

    《呂後》:《王立群讀<史記>之無冕女皇呂後》(修訂版)2013年12月齣版,2014年1月份上市。本書采取傳記特點和曆史評論相結閤的寫作方式,深度剖析瞭中國曆史上第yi位女主“無冕女皇”呂後的傳奇一生。從呂雉齣嫁到呂後誅功臣、虐戚姬、殺皇子、封諸呂等一係列血雨腥風的故事及以全麵、真實、客觀的視角下的呂後一生的功過是非的評判。是zui真實、zui鮮活、zui完整的呂後全傳。此次由大象齣版社齣版的《王立群讀<史記>之無冕女皇呂後》(修訂版)一書是在原版的基礎上潤色、增補而成。跟隨作者重溫那段曆史,體會主人公呂後在那樣的政治、文化環境下,呂後的人生故事。給讀者一個正確的視角,客觀的評判功過是非,令讀者通過讀史明智、明理,對廣大讀者而言可謂史學藝術之作,深具教育意義。為熱愛讀史讀者提供瞭又一本佳作。

    《宋太祖》:宋朝一直是被我們誤解與低估的朝代。事實上,有宋一代,創造瞭絕不輸於漢唐的文明。*在《沁園春·雪》中將唐宗宋祖並稱,但與唐太宗相比,長期以來,宋太祖並沒有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所開創的大宋王朝也一直被誤解與低估。《王立群讀之宋太祖(上下)》一書作者在全麵掌握和充分吃透史料的基礎上,以人物、事件為中心,用富有文采而感性的文字,幽默而睿智的語言,細緻描繪大宋開國前後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舉凡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斧聲燭影、金匱之盟、太祖誓碑等宋初曆史事件的始末和真相,宋太祖趙匡胤、南唐後主李煜、後蜀皇帝孟昶、大小周後、花蕊夫人等*曆史人物跌宕多姿的人生曆程和精彩故事皆娓娓道來。對宋太祖一生功過及大宋王朝的曆史地位也做瞭閤乎學理、執論允當的辨析和總結。

   《王立群讀之宋太祖(上下)》以王立群在央視《百傢講壇》所作同名熱播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比電視講稿內容更豐富、更全麵。《宋太宗》:但提到宋朝,除瞭宋詞,恐怕大傢zui先想到的便是“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異族並起”以及民間戲文裏流傳甚廣的楊傢將演義、水滸一百單八將諸如此類。長久以來,宋朝一直是被我們誤解與低估的朝代。事實上,有宋一代,創造瞭絕不輸於漢唐的文明。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藝術水準,在中國古代史上都達到瞭一個高峰,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文化,曆數韆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此外,尤其為人稱道的是宋朝是中國曆史上真正實現文職政府的時代,號稱“與士大夫治天下”,宋代皇帝的仁慈和開明在曆朝曆代中是絕wu僅有的。到底是什麼造就瞭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為什麼宋朝的政府組織架構跟曆朝曆代迥然不同呢?長期以來,宋太宗趙光義並沒有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本人更因為“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等長期遭人詆毀和非議。然而,真正的曆史並不會因為後人的漠視與誤解而消退她本來的繁華。趙光義作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繼承長兄大業,勵精圖治,為宋代的穩定、繁榮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是中國曆史上zui具改革精神的皇帝。他的一生,是奮鬥與變革的一生,也是毀譽參半的一生。

     《宋太宗》將為大傢揭示這位自詡與周公相提並論的一代帝王奮鬥的心路曆程、統一曆程、改革曆程。《宋太宗》采取傳記特點和曆史評論相結閤的寫作方式,講解趙光義“大興科舉 ”和“提倡文治”等一係列曆史事件,以大眾視角關照和解讀曆史,寄托瞭知名學者王立群先生的個人生活體驗和強烈的愛憎情感。





       王立群,*學者、百傢講壇*主講人、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王立群與易中天在央視“百傢講壇”閤講《漢代風雲人物》,其中的“呂後係列”,創造瞭該欄目的年收視率之冠,被稱為百傢講壇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品亦被稱為通俗講史公開課。





《漢武大帝》

一 史傢絕唱

先河之作 史中翹楚/忍辱負重 韆古絕唱/一傢之言 大器終成

二 宮闈角逐

纍世皇* 竇氏浮沉/心比天高 王娡得勢

三 立儲風波

劉嫖:機關算盡為女兒/栗姬:命中無時終須無/竇太後:鬥轉星移定乾坤

四 儲君之爭

舐犢情深 心係幼子/任性妄為 惡果自食/栗走竇來 好事多磨

五 繼位太子

四兩韆斤 竇意頓除/不識時務 行刺自戕/此消彼長 還看聖心

六 景帝清障

榮華已盡性命堪憂/命案蹊蹺 真凶難逃/虎毒食子 相煎何急

七 平安太子

突訪細柳 文帝相惜/帝心難測 默契不復/木強則摺 英雄可嘆/帝相矛盾 終成禍首/衛綰佐之 平安太子

八 董生對策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廟堂之策 一拍即閤/文安天下 儒定乾坤

九 竇嬰為相

陰差陽錯平步青雲/耿直任性 誰與評說

十 太後乾政

新政之火 舊寵燃眉/太後震怒 新政夭亡/儒生之悲 任重道遠

十一 田竇交惡

竇嬰罷相 灌夫卸甲/傢宴索田 田竇積怨/圖窮匕見 廝殺在即

十二 竇嬰之死

引火燒身 大勢已去/遺詔催命 韆古疑案/死生有因 公理在心

十三 漢匈交兵

十四 馬邑之謀

十五 阿嬌失勢

十六 初露鋒芒

十七 平步青雲

十八 橫空齣世

十九 李廣難封

二十 鑿空西域

二十一 公孫丞相

二十二 煽風點火

二十三 藉刀殺人

二十四 琴挑文君

二十五 情變之謎

二十六 以死殺人

二十七 童言無忌

二十八 淮南大案

二十九 皇室恩怨

三十 錯再錯

三十一 另類奇纔

三十二 廬山真麵

三十三 一代將星

三十四 寵信江充

三十五 太子失寵

三十六 巫蠱之禍

三十七 臨終托孤

三十八 韆鞦功過

三十九 絕筆之作

後記

《呂後》

《宋太宗》

《宋太宗Ⅱ》

............




 《漢武大帝》

首先需要瞭解的一個前提是,漢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

王美人生瞭一個兒子——膠東王劉彘(後更名劉徹,即漢武帝)。

唐姬生瞭一個兒子——長沙定王劉發。

賈夫人生瞭兩個兒子——趙敬肅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

栗姬生瞭三個兒子——臨江閔王劉榮、河間獻王劉德、臨江哀王劉閼。

程姬生瞭三個兒子——魯恭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

王夫人生瞭四個兒子——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憲王劉舜。

說來話長,劉徹是漢景帝前元元年(前156)齣生,也就是漢景帝即位當上皇帝的當年齣生的。漢武帝不是景帝薄皇後嫡齣,也不是景帝長子,他四歲被封膠東王,七歲被立為太子。作為一個未成年人,此時的劉彘對自己的命運完全沒有任何控製能力。他之所以被立為太子,是景帝後宮中五個地位不同而又性情迥異的女人多年角逐的結果。

那麼,這五位女子究竟是何方神聖?她們之間的宮闈角逐究竟又是如何導緻劉彘命運的巨變呢?

薄皇後是漢景帝的祖母薄太後的娘傢人。她能當上景帝皇後的原因隻有一個:她是薄太後的娘傢孫女。

誰又是薄太後?

薄太後是漢高祖劉邦的嬪妃,漢文帝的皇太後(母*),漢景帝的太皇太後(祖母)。她原是魏王魏豹的嬪妃,魏豹被韓信打敗之後,薄姬被安排到劉邦的宮中織布房做女工。魏豹在滎陽被殺之後,劉邦偶然來到織布房,看見薄姬長得很漂亮,就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後宮裏(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內後宮。《史記·外戚世傢》),但是,因為後宮美女眾多,薄姬被安排入宮之後,劉邦也就沒有再過多地留意她。薄姬也就結結實實地切身體會瞭一番“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的滋味。

劉邦好色,在與項羽的滎陽會戰期間,呂後恰好在項羽陣營做人質,劉邦的身邊當時聚集著許多女人,其中有兩個就是薄姬的幼年玩伴管夫人和趙子兒。有*,她們兩個笑話薄姬說:“以前我們三人約定,無論誰先被寵幸,一定不要忘瞭另外兩個(先貴無相忘。《史記·外戚世傢》)。如今我們兩個都被寵幸瞭,就剩下你瞭。”剛好這話被劉邦聽見,就詢問其中的原委。管夫人、趙子兒據實相告。劉邦心裏非常同情(憐)薄姬,就召她入宮伴寢(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史記·外戚世傢》)。

薄姬是個非常老實的女人,說她每天“縵立遠視,而望幸焉”一點也不過分。一聽說劉邦召她伴寢,麵對突然到來的機會,她馬上對劉邦說:“昨晚我夢見蒼龍盤在我的腹上。”(老實人也會營銷自己啊。)劉邦說:“這是個貴徵啊,那我玉成你吧。”(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史記·外戚世傢》)於是,僅僅就此一夜之情,薄姬竟奇跡般地懷上瞭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劉邦八子中的第四子劉恒。也就是這次幸運的懷孕,薄氏傢族開啓瞭屬於自己的幸運之門。

薄姬雖然為劉邦生瞭一個兒子,但是,她本人並沒有得到劉邦的寵愛。這恰恰是薄姬的又一幸運之處。因為,劉邦死後,呂後將劉邦生前寵愛過的嬪妃一律扣在宮中,不準齣宮。在戚夫人等眾多嬪妃相繼受到呂後迫害時,唯獨這個備受冷落、從不受劉邦寵愛的薄姬,卻免挨呂後的屠刀或幽禁,到她兒子的封地代地與劉恒共住瞭(薄姬以希見故,得齣,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後。《史記·外戚世傢》)。

來到代地之後,薄太後與其子劉恒都極其謹慎,因此,薄太後的娘傢落瞭一個非常好的評價。

此後不久,在呂後“zui後的瘋狂”的高後七年,三任劉姓趙王被害之後,呂後召代王劉恒改任趙王,劉恒婉辭相拒,錶示自己願意鎮守邊地(鞦,太後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代王謝,願守代邊。《史記·呂後本紀》)。這樣,代王劉恒憑藉自己的政治智慧躲過瞭呂後的迫害,他沒有改任趙王,也沒有在高後七年被害。這不能不說是幸運之神又一次降臨在薄姬母子身上。

第二年,呂後病死。諸呂被滅之後,薄氏傢族第五次幸運也隨之到來。在平定諸呂中毫無建樹的代王劉恒又被大臣擁立為皇帝,他就是曆史上的漢文帝。

漢文帝之所以能夠在平定諸呂中一無建樹而被立為皇帝,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主掌朝政的陳平、周勃等大臣一緻認為:劉恒的母*薄太後非常謙恭,她的娘傢人也奉公守法,不會造成呂氏專權的局麵(呂後專權給人的印象太深)。

呂後臨朝稱製,手握帝位的廢立大權,對西漢之後的曆代王朝都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皇子皇孫的娘傢背景,成瞭決定立誰為帝的一項重要標準。

薄姬為人處世非常謙恭,不但在血雨腥風中保全瞭性命,而且成全瞭她的兒子坐享蕩平諸呂的成果,成為繼承大統的皇帝,自己也名正言順地成瞭皇太後。造化弄人,又有誰會想到,不受寵、不爭寵也能是人生的一種幸運呢?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這樣,劉邦生前zui不重視的薄姬,到文帝朝已經成為皇太後的薄太後,為自己的孫子(漢景帝)選瞭一位太子妃,薄氏娘傢的一位孫女(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後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後。《史記·外戚世傢》)。

生性謙恭的薄太後為什麼要為孫子選皇後呢?為的是讓娘傢人永享富貴。糊塗啊!老祖母為孫子選妃子,能成功嗎?

人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兒子當瞭皇帝,自己當瞭皇太後,薄太後多年來的謙恭謹慎有瞭很大變化,她再也不是當年皇宮中的織布女工,也不是不受寵愛的一位普通嬪妃,她是皇太後瞭。長久以來飽食幸運之果的薄太後早已習慣瞭安逸、富貴、*的生活,如今她也像呂後一樣,企圖讓薄氏傢族長盛不衰、永享富貴。

依然造化弄人,但這一次,幸運之神不再眷顧於薄太後瞭。薄太後做夢都不會想到,她為自己精心設計的傢族大廈,隨著她的離世,頃刻間也土崩瓦解。“薄太後崩,廢薄皇後。”(《史記·外戚世傢》)

事實上,她的孫子並不喜歡這位祖母娘傢孫女的皇後(皇後毋子,毋寵。《史記·外戚世傢》)。這和呂後當年讓自己的*外甥女嫁給自己的兒子惠帝一個樣。惠帝不喜歡她的*外甥女,結果導緻皇後無子;而惠帝偏偏和後宮自己喜歡的宮女生瞭六個兒子。因為,他是皇帝啊!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決定瞭他可以娶一位不喜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皇後,但是,皇帝身邊豈無女人?他可以接受這位不喜歡的皇後,而自己則可以將皇後扔到一邊,另覓其他女人。當年,呂後的自作主張,害得*外甥女無子,當瞭一迴“處女皇後”。

曆史總是不斷地重演,曆史總是讓人難以捉摸。

薄太後為漢景帝選的這位薄皇後,與當年漢惠帝的張皇後一樣,不為景帝所喜愛。景帝和她也沒有生子。

漢景帝的生育能力非常之強,他總共有十四個兒子,這還不包括他的女兒,他和漢武帝的母*王娡就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因此,他至少有二十個以上的子女,唯獨和薄皇後無子。

要麼,薄皇後確無生育能力。

要麼,薄皇後確不被景帝寵愛。

但是,薄太後是景帝的太皇太後,她與漢景帝、薄皇後的關係是祖孫關係。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她對薄皇後的支持有著巨大的時間約束,她不可能長期支持薄皇後,因為她不可能長期在世。

到瞭景帝前二年,薄太後去世。薄皇後的靠山倒瞭,薄傢的幸運也走到瞭頭。景帝前六年(前151),漢景帝以無子為由,廢瞭薄皇後(薄太後崩,廢薄皇後。《史記·外戚世傢》)。其實,無子是錶象,無寵纔是本質。薄太後因為無寵而保身榮族,薄皇後因為無寵而冷落被廢。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對於薄傢兩代人的浮沉命運,我們該怎麼說呢?我們又能怎麼說呢?

景帝廢後,在漢代曆史上是第yi次,它開瞭後代皇帝廢皇後的先例。

薄皇後無子的事實為其他十四位皇子繼承大統帶來瞭一個難得的機遇——漢景帝不存在立嫡之事(嫡母無子)。同時,一場聚焦於立儲之爭的宮闈角逐,以薄皇後無子被廢事件為導火索,悄然而又激烈地爆發瞭。

在排除瞭立嫡因素之後,擺在十四位皇子麵前的爭儲道路清晰明瞭。然而,在長幼有序的封建社會中,太子之位對於排行第十的劉彘來說,依舊山高水遠。這時,改變劉彘命運的第二個女人齣現瞭。

薄皇後被廢的意義在於它拉開瞭景帝後宮宮闈角逐的序幕。

皇後先立後廢,為其他嬪妃留下瞭太多的想象空間。

劉榮被立為太子而其母栗姬未被立為皇後,也為諸多嬪妃留下瞭太多的想象空間。

……

《呂後》

呂後位居中國曆史上三大女主———呂後、武則天、慈禧———之首。在中國皇權繼承製上*“垂簾製”,開啓後代母後獨掌皇權的先例,對中國古代皇權繼承製影響深遠。本書所說的“ 垂簾製”並非今人理解的“ 垂簾聽政”,而是將“ 呂後稱製” 俗稱為“ 垂簾製”,即母後掌權的一種通俗說法,是為瞭與今人習慣於將母後掌權稱為“垂簾聽政”取得一緻。對於呂後,人們關注較多的是她的凶殘、暴虐的一麵,對她的一生缺少全麵的瞭解。比如說呂後的婚姻狀況怎麼樣? 她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是一位凶殘暴虐的女魔頭嗎?

呂後是劉邦當瞭皇帝之後人們對她的稱呼,她的原名叫呂雉。

呂後的傢鄉是單父(今山東單縣)。她父*的名字由於史書沒有記載,*已經無從考究瞭,史書稱他為呂公。呂公有四個孩子: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嬃。呂公和沛縣縣令是至交好友,呂公惹瞭仇傢,來沛縣避禍,並住在縣令的傢裏。後來,呂公對沛縣感覺不錯,便把傢安頓在沛縣。

呂公zui初客居沛縣之時,縣裏有地位和聲望的豪傑與吏員聽說縣令傢來瞭貴客,都來湊錢喝酒(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傢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史記》捲八《高祖本紀》)。

這次酒宴,蕭何主管收禮。蕭何後來成為劉邦麾下三傑之一,官居相國。但這時,他還隻是沛縣縣令手下的一名小小的長吏( 蕭何為主吏,主進)。亭長印按照蕭何定下的規矩,獻錢不滿一韆的人隻能坐在堂下喝酒,份子錢*過一韆的人纔能坐到堂上喝酒。劉邦來到以後,大喊一聲“ 泗水亭長劉季賀錢萬”,就直接來到堂上,實際上,劉邦一個子沒拿(令諸大夫曰:“進不滿韆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 賀錢萬。” 實不持一錢。《史記》捲八《高祖本紀》)。

劉邦為什麼敢如此公開撒謊? 負責收禮的蕭何難道沒有發現?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正在搜索視頻,請稍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