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古代漢語詞典 |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發行部 | 齣版時間:2005-01-01 |
| 作者:陳復華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108.00 | 頁數:2087 | 印次: 16 |
| ISBN號:7100015499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這部《古代漢語詞典》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學習古代漢語和閱讀古籍使用的中型語文工具書。本詞典收詞的範圍,是古代以正統書麵語言寫作的有代錶性的古籍,其中又以先秦兩漢的古籍為主。本詞典收單字約10000個,除常用的單字外,還兼收瞭一些難字,包括用於人名地名的難字。常見的異體字也予以收錄。
本詞典收復音詞約24000餘條。復音詞以語詞為主,同時兼收瞭少量的百科性條目。總的原則是,從一般讀者閱讀古書的實際需要齣發,選錄古籍中常見的而又需要解釋的條目。本詞典按音序排列。一個字頭有幾個音項的,在正文排列的音序中,除在第一個音項的讀者下齣字頭外,其他音項假如是聲母或韻母與第一個音項不同的,也在另一讀音下重齣字頭。單字頭有兩個以上音項的,按1、2、3……序號標音,一般以常用的讀音放在首位。
前言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詞典正文
……
這本書的檢索係統簡直是為深度研究者量身定做的,我剛開始隻是隨便翻瞭幾個我熟悉的古代詞匯,但很快就發現它在詞條的組織結構上有著極其精妙的考量。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拼音或筆畫排序,更是在每一個核心詞條下麵,根據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語義演變、引文齣處的頻率高低,做瞭細緻的層級劃分。比如對於一個多義詞,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意思,而是先列齣最早的、最核心的含義,然後逐步展開其引申義、轉注義,每一種解釋後麵都緊跟著一串精確到捲數、頁碼的經典文獻例證。這種結構清晰到令人發指的程度,極大地減少瞭我在跨時代比較詞義時的心智負擔。我以往查閱同類詞典時,常常需要在好幾本書之間來迴對照,但這本書的編纂邏輯似乎將所有必要的交叉引用都內嵌瞭進去,這對於撰寫考據嚴謹的論文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的神器。它的設計哲學顯然不是為瞭“快速查閱”,而是為瞭“徹底理解”一個詞匯的“生命史”。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收錄和考證引文例證方麵,其廣度和深度是令人咋舌的。很多我原本以為是某個朝代特有的、或者僅見於某些小眾著作的詞匯和用法,竟然都能在這本詞典中找到清晰的源頭和確鑿的例證。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編纂者對於一些有爭議的詞義解釋,沒有采取一言堂的做法,而是非常審慎地列齣瞭幾種主流的、有文獻支持的觀點,並標注瞭持此觀點的學者或流派。這使得這本書的“中立性”和“學術包容性”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發布者”,而更像是一個開放的學術討論平颱。這種處理復雜性問題的態度,體現瞭編纂團隊極高的學術良知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對於我們做古籍整理的人來說,這種對異議的收錄,比單純的定論更有價值,因為它引導我們去思考詞義背後的復雜曆史脈絡。
評分與我過去使用的幾本老牌權威詞典相比,這本書的釋義風格展現齣一種非常獨特且鮮明的“時代印記”。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凝練,用詞精煉到近乎冷峻,幾乎沒有多餘的文學修飾或解釋性的鋪墊,一切都直奔詞義的核心而去。這種風格的好處是,它提供瞭極高的信息密度,每一個句子都承載瞭大量的信息量,讓人在閱讀時必須全神貫注,細細咀嚼。但同時,對於初涉古代漢語領域的讀者來說,這種過於“學術化”和“純粹化”的錶達方式,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門檻。它似乎預設瞭讀者已經對古代的語境和基本的文法結構有一定的瞭解。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不加粉飾的嚴謹態度,它拒絕做“大眾普及讀物”,而是堅定地將自己定位在專業工具書的行列。這種堅守,反而成就瞭它在專業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因為它不試圖迎閤任何人,隻忠實於文獻本身。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細節之處,體現瞭一種對閱讀體驗的深切關懷,這種關懷是技術層麵的,而非內容上的。我留意到,即便在同一頁上,不同類彆的詞條,比如人名、地名、官職、以及普通的詞匯,它們所使用的字體粗細、行距甚至標點符號的樣式都有極其微小的但卻決定性的區分。這種視覺上的區分,使得我在快速瀏覽或交叉比對信息時,大腦能夠瞬間識彆齣當前詞條的屬性,極大地提高瞭查找效率。此外,它的注釋符號係統設計得非常科學,采用瞭一套自洽的、易於理解的縮寫和符號體係,使得每一條釋文後麵的注釋部分,能夠在極小的空間內容納最豐富的信息量,而不會顯得擁擠雜亂。這種對“信息密度與可讀性平衡”的極緻追求,絕非一般的印刷或排版公司能夠完成,這背後凝聚瞭對古代文獻閱讀習慣的深刻洞察和現代印刷技術的完美結閤,讀起來非常流暢、清晰、不纍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用心瞭,初拿到手時,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和微微泛著油墨香的氣息,立刻就給人一種“這是一部正經的學術著作”的印象。我尤其喜歡它封麵那種古樸典雅的字體選擇,仿佛能穿透時空,讓人聯想到過去那些埋首故紙堆的學者。內頁紙張的質地也選得極好,不反光,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在颱燈下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裝幀的側邊,那些燙金的字樣在光綫下若隱若現,顯示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感,讓人每次拿起它都覺得像是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學術儀式。裝訂也十分牢固,即便是經常需要拉開大角度查閱的詞條,也完全沒有鬆散的跡象,這對於工具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品質。從整體的工藝水平來看,這本書絕對稱得上是文物的級彆,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可以陳列在書架上、供人欣賞的藝術品。我甚至覺得,光是欣賞它的外殼和排版,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成功地構建瞭一種閱讀的儀式感和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