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1
★ 听马尔克斯谈他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百年孤独》作者最近新的作品
★ 读这些讲稿,让我再一次发现,身为作家,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成长的。
——马尔克斯
海报:
“我不是来演讲的。”首次登台演讲,17岁的马尔克斯如是说。1970年《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演讲时又说:“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却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是来演讲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2010年出版的作品,收录了1944年到2007年间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涵盖他的文学生涯。除了对文学的眷恋与痴迷,讲稿中还充分体现出他对社会弊端、文化发展、核危机等问题的关注,以及与科塔萨尔、穆蒂斯等人的动人友情。这些讲稿,让我们有机会倾听马尔克斯的心声,听他谈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李静,任职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翻译作品有《南方的海》、《普埃布拉情歌》、《动物寓言集》、《露西亚娜·B的缓慢死亡》等。
访谈是记者与某个对事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的人之间的对话,而报道则负责细致入微地将事件如实还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两种体裁互为补充,完全没必要互相排斥。“报道”的资讯性与完整性,只有最原始、最精湛、唯一能在电光火石间和盘托出、一语道尽的“简讯”体裁方能超越。因此目前,新闻学教学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是混合或取消原有体裁,而是帮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媒体形式中找到新的定位、新的价值。要时刻谨记--大家似乎都忘了--调查研究并非新闻学里的某个专业,从最根本的定义上来说,新闻学就是调查研究性的。
如今,信息和报道中加入了评论与观点,而社论中也加入了资讯,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一个重大的进步。不用记者证前,新闻简洁明了,一如早年的电报。如今一味滥用国际通讯社的固定格式,反使人不敢苟同。真真假假的话语,无处不在的引号,有意无意地犯错,恶意操纵,恶意歪曲,让新闻报道成为致命武器。出处来源都“绝对可靠”--来自消息灵通人士,来自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官,来自无所不知、但无人见过的观察家……借此肆意中伤,自己却毫发无损。不公布消息来源的做法成为作者手中最有力的挡箭牌。在美国,诸如此类的恶行四处横行,说什么“遇害者遗体上的珠宝首饰,确信是由部长拿走。但警方对此予以否认”。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诽谤已经造成。总之,许多有悖伦理、让当今新闻界羞愧难当的事,倒并非都出于道德败坏,只是缺少职业约束。这一点,对我们多少是个安慰。
……
后记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公开演讲时朗读用的,时间跨度基本涵盖了他的一生,从一九四四年十七岁在锡帕基拉送别学长,到二〇〇七年面对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士和西班牙国王。
从开头几篇能看出,这位哥伦比亚作家对演讲很排斥。“我不是来演讲的。”这是他首次登台演讲时对国立男子中学同学的提醒,被作者选来当书名。下一篇《我是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一九七。年演讲时,《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又提醒听众自己对演讲有多反感:“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就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第三次,一九七二年领罗慕洛·加列戈斯奖,他说:“我曾发誓绝不做两件事:领奖和演讲。今天……连破两例。”
十年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必须要写一篇身为作家、一生最重要的一次演讲,结果诞生了一篇杰作:《拉丁美洲的孤独》。此后,演讲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屡获大奖、备受仰慕的他,受邀去全球各地演讲。
为了出版这本集子,我有幸与作者并肩作战(真的是肩并肩,肘碰肘),修订书稿。除了正常校对,他还决定给有些原本只按场合来分的讲稿加个题目,如获罗慕洛·加列戈斯奖的那篇,叫《为了你们》。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向视演讲为畏途”,重读这些散落或被遗忘的文字,让他与演讲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他说:“读这些讲稿,让我再一次发现,身为作家,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成长的。”演讲稿中,有关于文学的讨论,也有作者的人生轨迹,能使读者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感谢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夫人梅塞德斯·巴尔恰,感谢他们在工作中永远热情好客,宽宏大度,使此书得以顺利完成。感谢他们的孩子罗德里戈和贡萨洛,感谢他们身在远方,依然对此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感谢他们发现了一篇被遗忘的演讲稿,感谢他们对标题和封面提出的宝贵意见。最后,感谢耶鲁大学的阿尼瓦尔‘冈萨雷斯一佩雷斯教授,感谢他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一直陪伴着我,开篇演讲也是他找到的。
我不是来演讲的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我不是来演讲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我不是来演讲的。”首次登台演讲,17岁的马尔克斯如是说。1970年《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演讲时又说:“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却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
评分可以
评分这次发货有点儿慢了,但价钱是真心合适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我是来看演讲的。当然了,讲得不错。
评分大师中的大师,文字有感。最爱还是百年孤独
评分例如柳永的《凤栖梧》,主人公轻倚栏杆,凝望天际,“草色烟光残照”描画出一幅淡浓泼洒的中国画,黛绿色,深墨色,青灰色,这三种暗色调传神地道出了主人公此时的愁思绵绵。何种愁思,几许忧虑?“黯黯生天际”“无言谁会凭阑意”作者在此笔锋突转,叙述戛然而止,待你去细细琢磨……下阕写主人公为排解忧思“对酒当歌”只为“疏狂图一醉”,可忧思仍未解,心结还纠缠,可见“春愁”绵绵无绝期。作者最后一句终于交代了愁之原因,消瘦不悔,只为伊人。原来“春愁”实为“相思愁”。这首词曲径通幽,婉转中又带有淡淡神秘,笔锋急转,欲说还休,最后一句才将读者的期待归还,感情渲染与调引恰到好处。水底清爽暗郁的水草便是此词的感觉。
评分这次发货有点儿慢了,但价钱是真心合适
评分“也是去后方的路上,坐闷罐车到华阴,当时天黑又下雨,下车未出车站。次日天明时出去上厕所,走出候车大厅,雨过天晴,眼前一亮,很突然的看见了华山的全景。原来站的地方正面对华山,像一幅长的画卷,苍龙岭、莲花峰等等胜景都在眼前,当时不由得就想起了王世贞的诗中有‘太华居然落眼前’之句。这个 ‘居然’正是我此刻心头所感。”
我不是来演讲的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