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藝術+明智行動的藝術(套裝共2冊)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等用的思維策略

清醒思考的藝術+明智行動的藝術(套裝共2冊)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等用的思維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羅爾夫·多貝裏 著,硃劉華,劉菲菲 譯
圖書標籤:
  • 投資
  • 價值投資
  • 思維方式
  • 決策
  • 巴菲特
  • 芒格
  • 財務
  • 商業
  • 理財
  • 認知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新道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ISBN:TU16111100171
商品編碼:10914010789
包裝:精裝
用紙:純質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羅振宇《羅輯思維》薦書!

2、光思考還不夠,從思考到行動,你還會犯一堆錯誤!

3、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傑剋·韋爾奇一緻采用的思維策略!

4、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伯剋利大學前沿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明智思考的藝術》:

光思考還不夠,從思考到行動,你還會犯一堆錯誤!

《明智行動的藝術》以機智風趣的語調,以及清晰懇切的陳述,融閤瞭經濟、管理、心理學等各學科的前沿智慧,並運用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伯剋利大學等的前沿研究成果,為我們剖析和糾正行為上的偏誤。

全書包含52個既科學又輕鬆,既嚴肅又有趣的精緻篇章,每章輔以詼諧生動的德式手繪彩插,以及生動簡練的文字,總結瞭人們行動時常犯的錯誤,並指齣如何去避開這些陷阱。

快節奏的年代,我們需要一本謀定而後動的書!


《清醒思考的藝術》:

有時候,清晰的思考反而是一種浪費。

有時候,憑藉直覺去決定,你會後悔莫及。

唯一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蓋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常見思考錯誤的經典作品!

《清醒思考的藝術》不僅指陳思考錯誤,更提齣有效對抗妙招,預防掉入隱形思考陷阱,讓你看清思考盲點,清除決策障礙,選對思考方法,做齣正確選擇。每個思考錯誤搭配一幅風格獨特的插畫,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具。

羅爾夫·多貝裏既有深邃的洞察能力,又有齣色的講故事能力,穿插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曆史故事、愛情關係、投資理財、股票買賣、心理學實驗等,敘述豐富、幽默,耐人尋味。

躁動的年代,我們需要一本鍛煉獨立思考的書!


作者簡介

羅爾夫·多貝裏(Rolf Dobelli),1966年齣生於瑞士琉森,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企管碩士、經濟哲學博士,全球超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並創立全球傑齣人纔社群機構Zurich.minds,會員包括《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諾貝爾化學奬得主庫爾特·維特裏希等。

多貝裏長期擔任《法蘭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及瑞士《周日報》(Sonntags Zeitung)專欄作者,撰寫各種有關認知偏誤的文章,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麵清楚思考,做對決定。

已有7部作品問世,包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清醒思考的齣版》甫一齣版,即榮登《明鏡周刊》暢銷書冠軍寶座,在德國成為率先擊敗《喬布斯傳》的作品,並被翻譯成13國語言。

多貝裏曾旅居中國香港、澳大利亞、英國及美國,現居於瑞士琉森。


精彩書評

怎樣當一個明白人?我推薦兩本書,首部《清醒思考的藝術》,第二本《明智行動的藝術》。這兩本書的作者是同一個人,叫羅爾夫.多貝裏,德國人。我之所以推薦這兩本書,除瞭他的筆法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詼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用一種坦白的方式麵對彆人,也麵對自己,誰都甭想騙誰。

——羅振宇 《羅輯思維》創始人


羅爾夫·多貝裏精彩地描繪瞭成功的鑰匙就在思考的藝術之中。誰不想老被思考的陷阱絆倒,就必須閱讀這本書。

——艾裏斯·博尼特 哈佛大學決策科學實驗室


閱讀《清醒思考的藝術》是一種享受,你絕對不會後悔!本書兼具現實性和科學性,精彩絕倫.

——剋勞迪奧·費瑟爾 瑞士麥肯锡公司CEO


《清醒思考的藝術》會徹底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丹·戈爾茨坦 倫敦商學院教授


《清醒思考的藝術》開啓瞭令人眼前一亮的嶄新視野。羅爾夫·多貝裏的文字令人深思,見解獨到,生動精彩,能夠引發讀者無盡的思考。

——剋裏斯托弗·弗朗茲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董事長


羅爾夫·多貝裏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創造纔能,這是自文藝復興結束以來少有的組閤。

——《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塔勒布


目錄

《明智思考的藝術》

前言

1 為什麼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 001

用理由辯護

2 為什麼作的決定越少,效果會越好 005

選擇疲勞癥

3 為什麼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 009

關聯謬誤

4 為什麼沒有戰爭的平均規模 013

平均數的問題

5 你如何被錢毀掉瞭動力 017

激勵排擠效應

6 如果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什麼都彆說 021

廢話傾嚮

7 作為經理你如何什麼都不做就可以使數值看上去更好 025

威爾·羅傑斯效應

8 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 029

信息偏倚

9 為什麼在滿月時會看到人臉 033

聚集性幻覺

10 我們為什麼要愛經曆痛苦纔得到的事物 037

勞力辯證現象

11 為什麼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041

小數定律

12 請謹慎對待你的期望 045

期望的正負效應

13 不要相信你先憑感覺想到的內容 049

簡單邏輯

14 如何揭穿江湖騙子? 053

福勒效應

15 為什麼誌願工作隻對明星適用 057

誌願者的愚蠢

16 為什麼你是情感的傀儡 061

情緒激發學

17 你為什麼要和自己唱反調 065

內省錯覺

18 為什麼你要斷瞭自己的後路 069

缺乏關門的能力

19 為什麼我們要用好的換取新的 073

對新事物的狂熱

20 為什麼煽動宣傳會有效果 077

睡眠者效應

21 為什麼你對於哪個是好的選擇很盲目 081

選擇盲目癥

22 為什麼我們會說後起之秀的壞話 085

競爭偏見

23 為什麼第一印象有欺騙性 089

效應和近因效應

24 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 093

放血效應

25 為什麼自己做的菜吃起來更香 097

非我發明癥候群

26 你如何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 101

黑天鵝效應

27 為什麼我們的知識不能延伸 105

依賴域現象

28 為什麼你會認為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樣 109

虛假同感偏差

29 為什麼你總是有道理的 113

篡改曆史現象

30 為什麼你要和你的團隊保持一緻 117

群體內外偏見

31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天馬行空 121

模糊不容性

32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現狀好 125

默認效應

33 你為什麼會喜歡“後的機會” 129

害怕後悔

34 為什麼顯眼的不等於是重要的 133

凸顯效應

35 為什麼實踐高於研究 137

知識的另一麵

36 為什麼錢不是赤裸裸的 141

賭場盈利效應

37 為什麼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 145

拖延癥

38 為什麼你需要自己的王國 149

妒忌

39 為什麼你寜願讀小說也不想看統計數據 153

心智理論效應

40 為什麼危機很少會是機會 157

“沒有殺死我”謬誤

41 為什麼你偶爾應關注焦點之外的內容 161

注意力錯覺

42 為什麼大話也有說服力 165

策略性虛報

43 為什麼有時候你應該跟著感覺走 169

想得太多

44 為什麼你打算做的事情過多 173

計劃謬誤

45 為什麼拿錘子的人會把一切看成釘子 177

專業偏見

46 為什麼計劃使人感到安心 181

蔡格尼剋記憶效應

47 你坐哪條船比你劃槳的藝術更重要 185

能力錯覺

48 為什麼檢驗清單使人盲目 189

正麵效應

49 為什麼會繞著箭畫箭靶子 193

“挑葡萄乾現象”

50 石器時代對替罪羊的獵捕 197

單一因果謬誤

51 為什麼開快車的人會開得更安全 201

意嚮性治療謬誤

52 為什麼你不應該讀新聞 205

新聞錯覺

緻謝 208

《清醒思考的藝術》

自序

1、幸存偏誤

為什麼你該去逛逛墓地

2、遊泳選手身材錯覺

哈佛是好大學還是爛大學?我們不清楚

3、過度自信效應

你為什麼會係統性地高估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4、從眾心理

就算有數百萬人聲稱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聰明之舉

5、糾纏於沉沒成本

你為什麼應該忽視過去

6、互惠偏誤

你為什麼不該讓彆人請你喝飲料

7、確認偏誤之一

遇到“特殊情況”這個詞,你要格外小心

8、確認偏誤之二

乾掉你的寵兒

9、偏誤

你為什麼該藐視

10、對比效應

你為什麼好彆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起齣門

11、現成偏誤

你為什麼寜可用一張錯誤的地圖,也不願沒有地圖

12、“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議你選擇一條“先經曆痛苦的道路”,你應該敲響警鍾

13、故事偏誤

為什麼就連真實的故事也是騙局

14、事後諸葛亮偏誤

你為什麼應該寫日記

15、司機的知識

你為什麼不可以把新聞播音員說的話當真

16、控製錯覺

你實際控製的少於你以為的

17、激勵過敏傾嚮

你為什麼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

18、迴歸均值

醫生、顧問、教練及心理治療師的作用令人懷疑

19、公地悲劇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

20、結果偏誤

切勿以結果判斷決定

21、選擇的悖論

為什麼更多反而是更少

22、討喜偏誤

你行為不理性,是因為你想討彆人喜歡

23、稟賦效應

請不要死抱著某種東西不放

24、奇跡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團體迷思

共識為什麼有可能是危險的

26、忽視概率偏誤

纍計奬金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27、零風險偏誤

你為什麼會為零風險支付過多

28、稀少性謬誤

為什麼餅乾越少越好吃

29、忽視基本概率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馬蹄聲、見到黑白條紋時

30、賭徒謬誤

為什麼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

31、錨定效應

數字輪盤如何搞得我們暈頭轉嚮

32、歸納法

如何把彆人的錢弄進自己的口袋

33、規避損失

為什麼凶惡的麵孔比友善的麵孔更容易引起我們注意

34、社會性懈怠

團隊為什麼會使人懶惰

35、指數增長

一張對摺的紙為什麼會超齣我們的想象

36、贏傢的詛咒

你願意為100歐元支付多少錢?

37、基本特徵謬誤

韆萬彆問一位作傢他的小說是不是自傳

38、錯誤的因果關係

你為什麼不該相信仙鶴送子

39、光環效應

長相好的人為什麼容易事業有成

40、替代途徑

恭喜你贏瞭俄羅斯輪盤賭

41、預測的錯覺

水晶球如何歪麯瞭你的目光

42、關聯謬誤

有說服力的故事為什麼會誤導人

43、框架效應

言為心聲

44、行動偏誤

為什麼不行動光等待是種痛苦

45、不作為偏誤

為什麼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

46、自利偏誤

你為什麼從不自責

47、享樂適應癥

你為什麼應該縮短上班路程

48、自我選擇偏誤

請不要驚訝有你存在

49、聯想偏誤

為什麼經驗有時讓人變蠢

50、新手的運氣

假如開始時一切順利,請務必多加小心

51、認知失調

你如何撒點小謊,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52、雙麯貼現

及時行樂——但請隻限於星期天

緻謝


精彩書摘

《清醒思考的藝術》:

5 糾纏於沉沒成本

你為什麼應該忽視過去

電影很糟糕。1小時後我對妻子耳語說:“走吧,我們迴傢吧。”她迴答:“肯定不行,我們不能白花30歐元買電影票。”“這算不上什麼理由。”我抗議說,“30歐元已經花掉瞭,你在糾纏於沉沒成本。”“你那沒完沒瞭的思維錯誤啊。”她說道。說到“思維錯誤”時她的嘴裏好像含著什麼苦澀的東西似的。

第二天召開營銷會議。廣告宣傳的影響已經連續4個月遠遠低於預期瞭,我主張立即停止此事。廣告部負責人用下列理由反駁我:“我們已經投入瞭這麼多錢作宣傳,要是現在停下來,那些錢就全都打水漂瞭。”他也是在抓住沉沒成本不放手。

一位朋友被一段問題戀情摺磨多年。那女人一次次欺騙他。每當他逮住她時,她都後悔不迭地迴來,懇求他的原諒。雖然再跟這個女人維持關係早就沒有意義瞭,他還是一次次接受瞭她。當我與他談論此事時,他嚮我解釋道:“我在這段戀情中投入瞭那麼多感情,現在離她而去是錯誤的。”這是典型的糾纏於沉沒

成本。

每個決定,不管是私人的還是業務上的,始終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齣的。我們的設想,有可能兌現,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離開選取的小道,並承擔後果,比如中斷項目。這種不確定情形下的權衡是理性行為。然而,在我們已經投入特彆多的時間、金錢、能量、愛等因素之後,沉沒成本令人難以放手、難以釋懷。於是已經投資的錢就成瞭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觀來看堅持下去毫無意義。投資越多,沉沒成本就越大,將項目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就越充分。

股市投資人經常成為沉沒成本的受害者。他們在決定是否齣售股票時常以買入價作為參照。當股價高於買入價時,就賣掉股票;如果股價低於買入價,就抱住不賣。這是不理智的,絕不可以讓買入價處處扮演角色。唯一有效的是股市未來的前景(和可選投資未來的行情)。每個人都會齣錯,特彆是在股市裏。糾纏於沉沒成本的不幸,其關鍵就是:你投資一隻股票虧的錢越多,你越是抱緊它不放。

為什麼會有這種荒謬行為呢?因為人類想努力錶現得堅韌,堅韌是我們發齣的可信信號。我們害怕矛盾。如果我們決定中斷一個項目,我們就在製造矛盾:承認從前的想法與今天不同。繼續執行一個無意義的項目是在推遲這一疼痛認識。那樣我們就顯得更堅韌。

協和式飛機是一個虧本的國有項目的典型例子。即使英、法兩個閤作夥伴早就認識到瞭,永遠彆指望超音速飛機的運營,他們還是繼續投入巨資——隻為瞭保住國傢的臉麵。放棄就等於投降。因此糾纏於沉沒成本經常也被叫作協和式飛機效應。它不僅導緻成本巨大,而且還會造成後果嚴重的錯誤決定。越南戰爭被延長的理由正是如此:“我們已經為這場戰爭犧牲瞭這麼多士兵的性命,此刻放棄將是錯誤的。”

“我們已經行駛瞭這麼遠……”“我已經讀瞭這本書的這麼多頁……”“我已經花瞭兩年時間接受這個培訓瞭……”從這種句子可以看齣,你是如此與沉沒成本難捨難分。

有許多好理由支持你繼續投資下去,但如果你隻是因為捨不得已經作齣的投資而決定繼續做某件事,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瞭。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投入的成本。你已經投資瞭什麼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及你對未來的評估。

6 互惠偏誤

你為什麼不該讓彆人請你喝飲料

幾十年前,正值嬉皮士文化鼎盛時期,人們經常在火車站和飛機場遇見身裹粉紅色長袍的剋裏希那教派的教徒。他們會給每位匆匆走過的行人贈送一小束花。這些教徒言語不多,隻有一句問候、一個微笑,僅此而已。但即使人們覺得一小束花沒多大用處,通常也會接受它——人們不想無禮。如果你拒絕接受這份禮物,你會聽到他們溫和地說:“請收下吧,這是我們給您的禮物。”

當你在下一條巷子裏將花扔進垃圾桶時,你會發現那裏已經有幾枝瞭。但事情並非到此結束。當你正在受良心的摺磨時,一位剋裏希那派的教徒會主動上來與你搭話,要求你捐贈。這樣做許多時候都成功瞭。這一募捐方式如此管用,因此許多飛機場都禁止這個教派的教徒進入。科學傢羅伯特·西奧迪尼仔細調查瞭這一現象,發現人們幾乎都不能忍受虧欠。

幾年前一對夫婦邀請我和妻子去他們傢吃晚飯。我們認識他們有一段時間瞭,他們和藹可親,但絕對不擅長交談。我們想不齣好藉口拒絕,隻得同意。果然,在他們傢的那個夜晚無聊透頂。但我們還是覺得有義務,幾個月後也邀請他們來傢裏做客。你來我往的強迫雖然帶給瞭我們枯燥的夜晚,他們卻顯然不這麼想,因為幾星期之後他們又提齣瞭一次邀請。我能想象,齣於純粹的互惠義務,很多人多年來定期相聚,雖然他們可能早就巴不得跳齣這個惡性循環的怪圈瞭。

許多非政府組織都按剋裏希那教派的模式募捐——先贈予,然後索取。我曾收到一個自然保護組織寄來的信封,裏麵裝滿各種田園風光的精美明信片。附信中說,這些明信片是送我的禮物。不管我是否捐贈什麼,我都可以保留它們。要將它們扔進垃圾桶當然需要一定的努力和冷漠。這種溫和的敲詐,在經濟界廣為流行。例如一位螺絲供應商會邀請一位潛在的客戶觀看一場冠軍杯賽。因為一個月後就是訂購螺絲的時間瞭,不想虧欠的意願如此強烈,客戶屈從瞭。

互惠古來有之。它的基本含義是:“我幫你,你幫我。”我們發現那些食物總量變化很大的動物之間都存在互惠。假定你是獵人,有一天運氣好,獵殺瞭一頭鹿。肉很多,你一天吃不完。當時還沒有冰箱,於是你就與你的群體成員瓜分瞭這頭鹿。這樣,當你有一天運氣不好時,你也可以從彆人的獵物中獲得好處。這是一種齣色的生存策略。互惠是風險管理;沒有互惠,人類——還有無數種動物——早就滅絕瞭。

互惠也有可惡的一麵:報復。緊接著報復的是反報復,然後你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耶穌曾經布道,要求將另一麵臉也伸給攻擊者,也就是打斷惡性循環,但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互惠這一理念已經在我們腦中頑固地存在瞭一億多年。

,一個女人嚮我解釋瞭她在酒吧裏為什麼不讓彆人請她喝飲料:“因為我不想要這種跟他上床的潛在義務。”這樣做很明智。如果下迴在超市裏有人主動跟你搭訕,讓你品嘗葡萄酒、奶酪、火腿或橄欖,你就知道你為什麼好是拒絕他瞭。

……


前言/序言

《清醒思考的藝術》:

自 序

一切都始於2004年鞦天的一個夜晚。那天,我接受齣版商鬍貝特·布爾達的邀請,前往慕尼黑,去參加“一場知識分子的自由交流”。之前我從未感覺自己是“知識分子”(我讀過企業管理學,成瞭企業傢——似乎是知識分子的反麵),但我齣版瞭兩部長篇小說,這顯然足夠瞭。

桌旁坐著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當時還是個不知名的喜好哲學的華爾街商人。我被作為英語和蘇格蘭啓濛運動的專傢介紹給他——說我尤其精通大衛·休謨。很顯然,他們是把我與誰搞混瞭。我什麼也沒說,有點不安地嚮在座的人笑笑,將由此産生的間歇當作是我龐大的哲學知識的證明。塔勒布馬上拉過一張椅子,輕輕拍拍椅麵,請我坐下來。幸好聊瞭幾句之後話題就由休謨轉嚮瞭華爾街,讓我至少可以參與。我們取笑首席執行官們常犯的係統性錯誤,也沒將自己排除在外。我們談論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事後迴想起來顯得也蠻有可能性。我們取笑投資者在股價低於買入價時幾乎不能割捨他們的股票。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