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地球现状作出评估是科学界的责任,而针对地球现状采取行动是政治界的责任。如果科学家能够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政治界,将会促进这种转变,而这种转变也会容易 些。对于人类而言,可将地球比作一艘宇宙航船。
评分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评分写给我们渐渐失去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怎样的风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始终是回家的那条路……
评分评分
在 一本书中订立目标当然比较容易,而从现在开始如何行动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则不那么显而易见了。本书尽力列出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农业或土地利用等方面需做 的转变。在本书撰写期间,通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笔者的思路。全球变暖问题需要不间断的 监控,并需要本就艰难的政治和社会决策。要实现这些转变,充分理解其必要性是先决条件。这些转变非常困难,甚至会很痛苦,但是如能理解其必要性,一切就会 容易些。从这方面讲,精确地阐明地球的现状有着绝对的必要性,这需要彻底全面的科学评估,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地面和在轨的空间测量与观测,以及大量的建模 与计算。
评分即 使先前我们并不想为地球担心,其现状也已迫使我们改变工作方式。当我们揭开金星、火星、以及银河系中围绕着恒星旋转的不计其数的行星的秘密之时,我们不得 不关注一下地球,扪心自问它是否还有能力继续承载生命并抵抗人类强加于其演化过程中的那些巨大的、远超自然变化的变化。人们经常向天文学家提出的问题之一 就是在那些新发现的遥远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照此逻辑,我们就会问:在地球这个我们唯一确定存在生命的星球上,生命还能生存多久?换句话说,人类会继续 存活下去吗?还能存活多长时间?
评分评分
因此,2002年我们决定开始立足现实并关心地球。后来,我们将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限制在10万年之内, 在本书的开头会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10万年很短暂:如果将地球的年龄比作24小时,10万年仅仅相当于不到2秒的时间。从我们动笔撰写这本书直至该中译 本出版,已过去10年的时间,这期间地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在这10年中,地球温度以每年0.01℃的速度增长,以致平均气温增长了0.1℃。海平面升高 了超过3cm,90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了。同时,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30个月,老年人的比例也增加了,这是一个需要重组人类社会的清晰讯号。人类社会还 能持续多久?难道人类社会不是注定要崩溃吗?我们必须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为了避免人类社会崩溃的命运并继续生存10万年,人类必须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