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难经》针灸辑要

《内经》《难经》针灸辑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磊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40678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826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7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针灸辑要》辑录《灵枢》《素问》《难经》三书中的有关内容,分成“针灸大要与体质”“脏腑精神与身形”“经络循行与病症”“五输原穴与俞募”“针法补泻与迎随”“针刺气血与浅深”“针灸治则与补泻”“集类刺法与操作”“九针形状与应用”“疾病证候与治疗”“按时刺灸与选穴”和“施治禁忌与针害”共十二类,并详加校勘和注释,以期能对医经中的针灸理论、针灸原则和针灸方法作一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目录

第一章 针灸大要与体质
第二章 脏腑精神与营卫
第三章 经络循行与病症
第四章 五输原穴与俞募
第五章 针法补泻与迎随
第六章 针刺气血与浅深
第七章 针灸治则与补泻
第八章 集类刺法与操作
第九章 九针形状与应用
第十章 疾病证候与治疗
第十一章 按时刺灸与选穴
第十二章 施治宜忌与针害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原文】帝日: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予D,开窍于耳,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所以,春天多出现鼽衄之病,夏天多出现胸胁方面的疾病,长夏多出现直泄无度的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多出现风疟,冬天多出现痹厥之症。因此冬天不要扰动筋骨,力求藏阴潜阳,这样第二年春天就不会出现鼽衄和颈部疾病,夏天就不会出现胸胁病变,长夏季节就不会出现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就不会患风疟病,冬天也不会患痹厥、飨泄、出汗过多等病。

评分

至于《难经》所引之“《经》”究竟为何,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但是若不打破“《难经》是阐释《内经》旨意之作”这种观念的束缚,总以为传统医学的理论莫不是发端于《黄帝内经》,就必然会限制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探索早期医学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评分

目前,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丁元力先生撰写的“《难经》并非解答今本《内经》疑义之作”一文,发表于《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3期。丁元力先生在文中指出:

评分

  【译文】

评分

《针灸辑要》辑录《灵枢》《素问》《难经》三书中的有关内容,分成“针灸大要与体质”“脏腑精神与身形”“经络循行与病症”“五输原穴与俞募”“针法补泻与迎随”“针刺气血与浅深”“针灸治则与补泻”“集类刺法与操作”“九针形状与应用”“疾病证候与治疗”“按时刺灸与选穴”和“施治禁忌与针害”共十二类,并详加校勘和注释,以期能对医经中的针灸理论、针灸原则和针灸方法作一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评分

《难经》

评分

  所以,春天多出现鼽衄之病,夏天多出现胸胁方面的疾病,长夏多出现直泄无度的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多出现风疟,冬天多出现痹厥之症。因此冬天不要扰动筋骨,力求藏阴潜阳,这样第二年春天就不会出现鼽衄和颈部疾病,夏天就不会出现胸胁病变,长夏季节就不会出现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就不会患风疟病,冬天也不会患痹厥、飨泄、出汗过多等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