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方书卷(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景源 等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51382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995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07
字数:83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文献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得到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
   中医经典著作,为中医宝库中璀璨瑰宝,向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对后世医家指导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产生深远影响。综观古今贤哲名医,无不是谙熟中医经典,发皇古义并创立新说而成为一代宗师者。厚积薄发,由博返约,是读书成才的必然过程,只有透彻地领悟中医经典的精髓,经过长期临床的积淀,才能创立新说。“读经典,做临床”,现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步入21世纪,中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第一步必须是熟读中医经典古籍。继承是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这好比万丈高楼,筑基必坚;参天大树,扎根必深。中医要发展创新,提高临床疗效是必由之路,只有在继承前人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和发展。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只有经过勤求经典古训,才能融会新知,才能沿着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前行。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所选精当,涵盖面广,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合订本的整理是根据我们从“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必读书目中精选并已出版的中医各科人才必读中医经典著作105种书目,进行编次,以类为纲,合订为25卷。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医方考
方剂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At the same time in

评分

manner,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and

评分

本书1~16卷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疗方法及方药。

评分

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 教育思想 孔子讲学[2]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

评分

不知道男朋友读得懂不 反正助于他学习啦

评分

前一天晚下单,第二天下午送到。书籍包装完好,给学生们的公共书籍

评分

方剂索引

评分

学习中医儿科很好的经典专著,内容全面,太好了。

评分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官,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