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太多的人寫過太多的威尼斯。而良憶的《地址:威尼斯》即不是信息全麵的旅遊手冊,也不是感慨良多的文化散文,她抱著“做一陣子本地人”的簡單純粹心情“居遊”威尼斯,十天半月,景點變得不再重要——也許從來不曾重要,我們可以就這樣隨著良憶遊走,吃小館子,廣場閑坐,市集買菜,恍惚在威尼斯的氤氳裏。即貼近原味的異鄉生活,又遊離在日常之外——這本纔是旅行的意義。
《地址:威尼斯》是韓良憶繼《在歐洲·逛市集》之後第二本“居遊時代”係列圖書。
韓良憶以“做一陣子威尼斯本地人”的簡單純粹心情,深入威尼斯大街小巷,尋找並介紹本地人纔會吃喝的飲食,本地人纔會去的酒館、餐館、市集等,而且傳授瞭很多“不當冤大頭”的私人秘笈。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韓良憶對威尼斯的曆史和文化也有生動精彩的見解,並推薦瞭很多地道又實用的威尼斯食譜。
作者完全摒棄走馬觀花的套路,不求全麵詳盡,而求親切真實,以非常個人化的角度娓娓講述,加上豪爽幽默的性格,使得全書精彩不斷,讀者隨著她的敘述仿佛有親曆威尼斯之感。
韓良憶,作傢,生活美食傢。定居荷蘭,雲遊四海。
喜歡簡單的生活,認為生活中隻要有好吃的食物、好聽的音樂、好看的書和電影,平日能在傢附近散散步,一年至少去旅行一次,就很好瞭。著有《在歐洲,逛市集》《我在法國西南,有間小屋》《我的托斯卡納度假屋》《在鬱金香之國小住》《吃東西》《韓良憶的音樂廚房》等作品。
侯約柏(Job Honig),荷蘭人,從小愛攝影,長大學計算機,在代爾夫特科技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喜歡以影象捕捉生活麟爪。《歐洲,逛市集》《韓良憶音樂廚房》《我在法國西南,有間小屋》《我的托斯卡尼度假屋》《在鬱金香之國小住》《地址:威尼斯》等書,是他和妻子韓良憶共同的居遊記憶。
自序
威尼斯:夢的地址
居遊威尼斯的夢想
01 住在天堂威尼斯
“我到威尼斯時,發覺我的夢已經變成我的地址瞭。 ”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02 享受午後陽光下的廣場
威尼斯的大小廣場無數,可嬉戲,可閑坐,或是猜猜看誰纔是真正的威尼斯人。
03 威尼斯常客其樂無窮
乘著貢多拉橫越大運河、到佛羅裏安喝杯咖啡、到街坊小咖啡館當個常客……住在威尼斯的樂趣實在太多瞭!
04感覺威尼斯的古老靈魂
一艘貢多拉從遠遠的一頭,緩緩嚮小橋劃來,乘著粼粼波光,“威尼斯,真美! ”
05 航嚮潟湖
遍灑大街小巷的艷麗色彩,讓布拉諾小島有種明快而歡愉的氣氛,令人眼前一亮,心情也更輕鬆。
06 威尼斯日常塗鴉
推開遮陽闆,讓威尼斯的一天流瀉進來,教堂的鍾聲、維瓦爾第的奏鳴麯……威尼斯的一天就這樣開始瞭。
居遊威尼斯的美食
07 一口吃下威尼斯曆史
我在威尼斯發覺瞭意大利飲食之美,一頓簡單的午餐,仿佛敞開瞭一扇門,開啓瞭我對意大利菜的偏好。
08 沒逛過酒館,沒到過威尼斯?
炙熱陽光曬不進的小酒館,酒意漸漸升起,陰涼空氣中盈滿笑語,異鄉的旅人也變得恍惚起來……
09 威尼斯最風行的雞尾酒
細緻的汽泡加上粉嫩的色澤,美得猶如一場粉紅色的夢幻,酒入喉的那一刻,生命真如一襲華美的袍子。
10 威尼斯餐館熟客指南
想擁有那種美美地吃瞭一頓飯之後的陶醉錶情,享受用餐的愉悅,隻有選對瞭餐館,纔能真正達成喔。
11 食材采買血拼去
意大利老闆習慣一對一慢慢招呼客人。趁機會打量一下店裏的新鮮貨,體驗意大利式的悠閑生活吧。
12 我的威尼斯廚房
用威尼斯的新鮮食材做一頓飯,居遊威尼斯的住客時光,纔真正開始有瞭傢的感覺。
附錄
良憶推薦本地美食對照錶
威尼斯字匯不一樣
08 沒逛過酒館,沒到過威尼斯?
炙熱陽光曬不進的小酒館,酒意漸漸升起,陰涼空氣中盈滿笑語,異鄉的旅人也變得恍惚起來……
愛上威尼斯的傳統酒館
“到威尼斯而不逛一逛傳統的小酒館,簡直就沒到過威尼斯! ”裏歐如是宣稱。
裏歐是我采訪影展時認識的意大利朋友,他的老傢在距離威尼斯六十多公裏的小鎮,不過大學是在威尼斯讀的,畢業後也在水都工作,如今也算半個威尼斯人瞭。
“逛酒館在威尼斯可是已流傳數百年的傳統, ”裏歐解釋說,“威尼斯人一般並不會一天到晚都在外頭用餐,太貴瞭,頂多一兩周上一次館子,可是到小酒館裏喝杯酒,吃點小菜,花不瞭多少錢,所以有不少人仍保有三不五時就到酒館小酌一杯的習慣,因此你在酒館時碰到本地人的機會比較多,也比較能看到威尼斯日常生活的一隅。 ”
聽他這一講,我還能不去逛酒館嗎?在二度造訪水都時,特地請裏歐帶路,兩人一逛就是三傢,不停地吃吃喝喝,直到微醺。
從此,我愛上瞭威尼斯的傳統酒館,後來再赴威尼斯時,不必麻煩裏歐,自個兒去逛,隻是節製一點,小菜多吃點,酒少喝點,免得一不小心喝醉瞭,怎麼摸迴旅館?
婚後和約柏頭一迴結伴造訪威尼斯,當然要和另一口子分享逛酒館的樂趣。這一逛,他也逛上瞭癮。
威尼斯的傳統小酒館叫做 bacaro或osteria(復數形式分彆為 bacari與osterie),介乎酒吧和 trattoria(小館)之間,有點像是西班牙的 tapas bar,不同處在於, tapas bar既供應涼菜,也有熱食,既是可以喝酒吃小菜的酒吧,也是大夥可以結伴遊逛的社交場所,所以酒吧裏頭常附有座位。
威尼斯的小酒館則不然,傳統上根本不設桌椅,也不供應熱食正餐,反正本地客人一本威尼斯商人的務實作風,通常沒有在酒館裏一待個把鍾點的習慣,而是在辦完事或下班迴傢的路上,拐過來喝一杯普羅塞剋( prosecco)汽泡酒,吃兩口小菜,吃喝完瞭和酒保及酒館裏其他常客聊個兩句,便打道迴府,所以用不著坐下,站著就行瞭。
一直到現在,仍有小酒館恪守傳統,隻供立飲立食,僅賣酒和涼菜小吃,而且到晚上八點多就打烊,擺明不做晚餐的生意。隻不過,晚近以來,這樣老派的酒館漸漸地少瞭,現實使然,許多業者為瞭配閤遊客需要,也備有桌椅供客人小歇,並賣起簡便的麵食和主菜。
典型的傳統酒館一進門就是木頭櫃颱,颱上的玻璃櫥櫃裏擺瞭一盤盤 cicheti(另一拼法為 ciccheti),也就是下酒小菜,有洋蔥醋漬沙丁魚、水煮蛋、肉丸( polpette di carne)、火腿臘腸、奶酪,以及意大利文叫 panini的夾餡麵包等,琳琅滿目,每一份都隻閤兩三口,重質不重量,不求擋飢,隻為解饞。
櫃颱後麵的酒架上,排排站著或躺著一瓶瓶的葡萄酒或烈酒,酒架一側往往有麵黑闆或告示海報,手寫著今日供應之各款可供單杯點用的葡萄美酒,酒名後麵的數字就是單杯酒的金額。
來喝一杯“影子”吧
到小酒館,自然要喝點酒纔像話。喝一杯,威尼斯人稱之為 ombra,字麵上的意思為“影子”。據說在古早古早以前,聖馬可廣場的鍾塔底下聚集著推車賣酒的小販,每到日頭炎炎的午後時分,酒販們往往隨著塔影的移動而變換位置,以便攤車時時得到庇蔭,因此勞動大眾午休時刻要是想喝杯酒歇息一下,就會說,“我去鍾塔乘涼瞭”,ombra就這樣成瞭喝杯小酒的代名詞。
不過,我曾在書上讀到另一種說法: ombra和聖馬可廣場的酒販無關,其實指的是“如影子一般分量的酒”,意即少量的酒。這似也言之有理,因為 ombra酒杯的尺寸的確較小。我好幾迴在不同的小酒館,嚮掌櫃錶示要 “un’ombra bianca(rossa)”(一杯白酒 [或紅酒 ]),結果酒都盛在比普通葡萄酒杯小一半的袖珍杯裏,大約三四口就可飲盡。
還有幾次,我改用一般的說法,說要 “un bicchiere”(譯成英文就是 a glass),店傢遞給我的,卻是容量較大的一杯酒,不知是各傢酒館習慣不同呢,還是 ombra就是有彆於 bicchiere。
大杯也好,小杯也好,用上麵這幾句話點來的酒,都是所謂的 vino della casa,也就是店傢例牌酒,口味較大眾化,價錢往往最便宜。有時店傢會問你:“哪一種? ”因為光是例牌酒就有好幾樣選擇,拿白酒來說,可能就有 Pinot grigio、Pinot bianco、Soave和Tocai等,多半是威尼斯附近産區的酒。
從例牌酒的好壞,可以評量店傢酒窖的水平,如果例牌酒的質量超乎一般的好,那這傢酒館可能是特彆注重酒的質量的優良店傢,這時不妨升級試點其他單價較高的酒,通常也不會令人失望,有時更給人驚喜。這種小酒館對食物也比較用心,小菜往往好吃。
倘若酒館的小菜不錯,但例牌酒水平就僅僅差強人意,還算過得去,那就多吃點菜,少喝點酒吧。如果酒不行,菜也馬馬虎虎,乾脆列為拒絕往來戶,以後不再光顧,何必再上門破壞自己的胃口呢?威尼斯的小酒館多得很,裏亞托市場附近尤其密集,換一傢試試看得瞭。
我和約柏在兩次居遊期間,有好幾迴午餐刻意不上館子正正經經吃頓飯,而去逛酒館,像小鳥啄食似的,這裏埋首嘗個兩口,再躍到彆處又吃上兩口。最誇張的一次,早上十點半就開始 in giro per osterie(逛酒館),逛到下午三點多纔罷休。當然啦,我們並不是一連五個鍾頭都在吃喝,在酒館與酒館之間的路上,還是難掩遊客本色,不時停下來歇腳休息一下,順便拍幾張風景照片。
典型的小酒館巡遊
我們典型的酒館之旅是這樣的:將近正午時,夫婦倆來到一傢 osteria,並不就座,而學本地顧客,端著一杯普羅塞剋,斜靠著沿牆而設、權充桌麵的長條木架,吃兩樣 ciccheti,當做“開胃菜”,接著在附近轉悠轉悠,晃個二三十分鍾,等到又有點飢餓感瞭,再換傢酒館吃“主菜”。這傢倘若設有簡單的座位,就坐下來,喝個兩杯,吃上兩三樣小菜或 panini。倘若沒座位,立食也無妨。
佳釀美點享用完畢,我們常已半飽,決定轉移陣地,散個長長的步到另一區,再接再厲,繼續吃喝。我的酒量不如約柏好,到瞭第三傢,就隻能喝小不點的 ombra,或乾脆改喝 fragolino,這是種微含汽泡的甜酒,有紅也有白,帶著草莓香,卻是葡萄釀製的,它的酒精含量比一般葡萄酒低,適閤當飲料或飯後酒。
我感覺得到體內的酒意慢慢升起,索性倚靠在櫃颱邊。時值午後,日頭正烈,炙熱的陽光卻曬不進位於窄徑一側的小酒館,屋裏燈光昏黃,陰涼的空氣中盈滿瞭窸窣的笑語,有一對中年男女聊得正高興,如歌一般的意大利語一波波地傳送至我的耳畔,我仿佛聽懂瞭幾個單字,其實根本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這樣朦朧曖昧的瞬間,很容易就使得異鄉的旅人驀地恍惚起來。
坐落在魚市附近的這傢小酒館,開業已經五百多年瞭,櫃颱兩端的臉孔不知已換過多少世代。過去,酒館的主人在這兒為威尼斯共和國的尋常百姓倒酒端菜,讓後者在啜酒小食的時候,暫時忘卻浮生煩憂,享受人生簡單的樂趣。這會兒,弄不清楚是第幾代傳人的掌櫃,則以威尼斯人特有的一種有禮而疏淡的世故態度,款待著像我這樣的外地遊客,令我在滿足瞭口腹之欲的同時,以為自己已捕捉到瞭曆史。
我的隔鄰站著位戴著呢帽的阿伯,想是常客,因他老人傢一進門,啥也沒說,隻和掌櫃的點個頭,打聲招呼,後者就倒瞭一杯紅酒,送到阿伯麵前。阿伯興許察覺到好奇打量的眼光,側身瞧瞭瞧隻要喝上兩杯酒就滿麵通紅的我,並不以為忤,微笑著嚮我舉杯示意,嘴裏還說瞭什麼,像是祝我健康。我自覺失禮,趕緊也舉杯,迴聲 salute,祝您老身體安康。
醺醺然步齣酒館,醉眼模糊中,威尼斯的陽光似乎更加燦爛,水波也更加瀲灧。我搭著丈夫的臂膀,眯著眼望著那青天下施施然而行的遊人、運河上悠悠劃過的貢多拉,還有河畔那一幢幢古舊卻仍雍容華貴的老屋。起碼在那一刻,我覺得這世界何其美好,因為威尼斯屬於我,或者應該說,我屬於威尼斯。
值得一再報到的小酒館
威尼斯 osterie多不勝數,我當然無法一一造訪,不過算一算,我在多次的威尼斯之旅中,起碼光顧過一二十傢跑不掉。下麵介紹的,是經汰選以後,我和約柏比較喜歡的幾傢,我們每迴到水都,一定會去報到。請注意,大部分小酒館都是早上即開門,營業到晚間八九點就打烊。
Osteria Da Lele是一傢超迷你也超平民化的小酒館,很有街坊小店的味道。整個店麵大概兩坪不到,小小的櫃颱前永遠擠滿瞭人,午餐時分人潮還會溢到門外的廣場上。我們當初就是被這股盛況所吸引,而加入等候的顧客群中,當場就愛上這傢連招牌都沒有的不起眼小店。
兩趟居遊期間,我們不知去瞭多少迴,有時隻是各吃一份小點心,喝一小杯酒,有時則打包一牛皮紙袋的 panini,到公園野餐。年輕的老闆到後來已認得我們,一看到這一對饞嘴夫妻就笑盈盈地打招呼。
Da Lele不但店麵小,店裏供應的 panini個頭也比一般小,店傢乾脆稱之為 mini,一個索價僅僅九毛錢,食量小的人吃兩個大概六七分飽。
迷你 panini分量雖不大,質量卻一點摺扣也不打,麵包絕對新鮮,而且外脆裏軟、很有嚼勁,裏麵夾的火腿、臘腸和烤豬肉,也美味異常,聽說是年輕的店主親自到鄉下進貨,精挑細選過的。
服膺“迷你”原則,這兒的酒一律用小小的 ombra杯裝,選擇並不多,紅白酒各五六種,也是店主自個兒去産地嚮酒農采購而來,免除中間剝削,價錢因而也迷你,一杯纔六七毛歐元,最貴不過九毛錢,比一般咖啡館站著喝的 espresso還便宜。
店麵袖珍,當然沒有座位,大夥都是點瞭酒,買瞭食物,就端著木盤到門外,在廣場上或河岸享用。隻要沒下雨,倒也彆有樂趣。
由於所處位置並非觀光客必經要道,這裏的顧客除瞭零星的遊客(好比我和約柏)以外,其他多半是老主顧。很多人一進門就直呼店主之名,大聲問好,觀其模樣和打扮,應該是在附近打工的勞工階級,另外還有不少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我後來纔發覺,著名的威尼斯建築學院原來就在小店所在廣場的另一側。
威尼斯住宅區的街坊小吃店,有的並不見得歡迎觀光客光臨,而偏好做熟客生意。但是 Da Lele親切的店主並不會給我們這樣的感覺,就連店裏的勞工和學生顧客也對我這個擠在他們當中等著買酒的遊客,露齣一副嘉許的神情,仿佛在說:“好樣的,竟找得到這裏呀。 ”
Osteria Da Lele
地址:Santa Croce 183, Campo dei Tolentini
水上巴士站:Piazzale Roma
周日公休
Al Marca也是傢店麵極小的小酒館,但風格和 Da Lele大異其趣, Da Lele藍領而粗獷,Al Marca則白領而都會,大理石麵的木頭櫃颱,正式的酒杯,咖啡豆選的也是較昂貴的 illy豆,整體上帶著些許的雅痞氣味。
Al Marca就在裏亞托蔬果市場的一側,附近還有法院和市府公務單位,人群川流不息,算得上位於黃金地段,再加上這兒的酒和 panini質量都還不錯,價位亦適中,因此生意很好。上午時分,可以看到挽著菜籃或拉著菜籃車的老人和主婦,來這裏小啜一杯;中午和近傍晚時,則換作上班族來吃午餐或喝杯飯前酒。此外,由於坐落的地點醒目,除瞭本地客外,愛到這兒來小喝一杯的過路遊客似乎特彆多。
這裏咖啡也不錯,我到裏亞托市場買菜時,常會過來喝杯 espresso,吃塊點心。他傢自製一種很像法式 quiche(酥殼餅)的鹹派,都蠻可口,菠菜奶酪口味的特彆閤我的胃口。
Al Marca
地址:San Polo 213, Erberia Rialto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日公休
Osteria Al Ponte這傢小酒館和 Campo SS Giovanni e Paolo隻隔瞭一座小橋,因此就取名為“橋頭小酒館”(ponte意即為橋),店門漆成鮮紅色,很好找。這裏的酒種類不算很多,但基本款都有,我在這兒喝過的幾種紅、白酒,品質都不錯。木框玻璃櫃裏擺的小菜和 panini,樣數也不很多,但亦精美可口,我尤其喜歡西紅柿肉丸和夾瞭風乾牛肉的三明治。小店設有木桌木椅,不喜歡立食的,可以舒舒服服坐下來,享用酒肴,不加收颱布費。
我頭一迴光臨橋頭小酒館,應該是十年以前的事,當時它還名不見經傳,上門光顧的多半是本地客人,因為店麵不算大,就靠店主一個人也忙得過來。當時和我一起去的裏歐,是個很愛哈拉的傢夥,結賬時他開玩笑地建議店主最好去學中文,以後也許會有更多颱灣人跑到他店裏來,因為這位小姐(這傢夥說著便指指我),是個寫食物的颱灣記者,“老闆你搞不好會上報哦”。
記得店主當時隻是微微笑著,道瞭聲謝,說不定他對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贊美早已習以為常,也說不定就隻是個性內斂而已。
這麼舒服、價錢也公道的小酒館,我纔不要大肆報道呢,隻想悄悄和朋友分享,把它當成大夥來水都吃喝玩樂的一個小小據點。
然而,不需要我的宣傳,好店不會被埋沒,小酒館如今已獲包括《孤星》在內的數本旅遊指南推薦,生意可比十年前好多瞭,本地熟客照來,遊客也開始上門。眼下店裏平日由兩個年輕夥計負責打點,我們兩次居遊期間都沒碰到店主,後來纔知道,他隻有周末纔會來店裏照顧生意。
不同於一般小酒館,這裏下午四點左右到六點多不營業,晚上則供應pasta之類的熱食晚餐,打烊時間也比一般小酒館晚很多,不過我們並未在這兒吃過晚飯,不清楚水平如何。
Osteria Al Ponte
地址:Cannaregio 6378, Calle Larga Giacinto Gullina
水上巴士站:Ospedale
周日公休,午餐與晚餐時段之間休息
Bancogiro是一傢少數在周日營業的小酒館,小菜樣數少但精美,我們曾在那兒吃到極嫩極香的溏心蛋,到現在都想不透,不過就是白水煮雞蛋淋點橄欖油、撒點鹽和鬍椒嘛,怎麼 Bancogio竟能這麼好吃?
這裏酒的選擇很多,質量也上乘,我們在這裏喝到非常好的意大利霞多麗白酒,一杯就要四歐元,以小酒館來說,並不算便宜,但物有所值。店傢也備有多款不到兩歐元的平價酒,亦不錯,大體上是傢令人放心的酒館。
這傢酒館有廚房,供正餐。夾層二樓設有桌椅,為用餐區。天氣溫暖時,店後緊靠著大運河的空地亦擺設餐桌椅,可以讓人一邊吃飯,一邊欣賞河上風光,氣氛絕佳,因此夏日的夜晚,這兒總是座無虛席。
Bancogiro
地址:San Polo 122, Campo San Giacometto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一公休
Cantina Do Mori這傢創業於一四六二年的小酒館,很為它悠久的曆史自豪。店內燈光暈黃,裝潢古色古香,天花闆上懸掛著各式各樣古舊的銅鍋,總之就是想方設法要營造一股古老的氣氛。
我和約柏都認為,這傢的小菜是我們試過的各傢酒館之冠,不但種類繁多,而且同樣的菜色,他傢烹調齣來的滋味就是比彆傢細膩,或許是善於選料之故吧。
我每迴到這裏,都免不得要小小苦惱一下,因為每一樣看來都很好吃,真不知該選什麼,所以每次都超齣原本的計劃,多點兩樣解饞。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超群的水平是要付齣代價的, Do Mori的價位硬是各傢酒館之首,彆傢一份一塊多歐元的小菜,這裏大概要兩歐元。可是顧客隻要來過,應該都不會介意多付點錢吃好東西,連時常埋怨觀光客害得本地物價高昂的本地人,不時也會來這兒喝上一杯。我每迴到 Do Mori,它的生意都一樣興隆,遊客和本地客在狹小的店內摩肩接踵,大夥兒樂陶陶地大啖美食佳釀。
Do Mori的酒價位有高有低,平價的例牌酒並不貴,單杯不到兩歐元,質量不錯, fragolino甜酒亦好喝。惟一美中不足的是, prosecco用淺香檳杯裝,而非細長的 flute,因此較易走汽。
Do Mori除瞭靠牆邊勉強擺瞭幾把高腳凳外,彆無其他座位。
Cantina Do Mori
San Polo 429, Sotoportego dei Do Mori
水上巴士站:Rialto
周日公休
Cantine del Vino gia Schiavi這傢酒館位於貢多拉船塢的斜對岸,供應多種好吃的 panini,bacalà mantecado(鹹鱈魚醬)抹麵包非常美味,例牌 prosecco蠻好喝。
店裏小菜有名,酒更齣名,既是酒館,也是葡萄酒專賣店,有很多本地人來這兒買整瓶的酒外帶。這店裏收藏瞭不知多少種酒,有貴有賤,滿足不同的需要。店麵裏頭擺的多半是中等價位的酒,以意大利各産區的葡萄酒居多(當然),店後則有個收藏較高價佳釀的酒窖。
這傢酒館夾在兩個水上巴士站之間,鄰近還有威尼斯大學的講堂,地點便利,生意非常好,有不少過路客,也有大學來的常客。店傢未設座位,在櫃颱點好你要的酒和小菜後,或就站在櫃颱前或牆邊的長條架旁享用,天氣好的時候,則索性端著酒菜到門外,把河岸的矮牆當桌子,邊曬太陽邊就著佳釀美點,談天說地。
Cantine del Vino gia Schiavi
地址:Dorsodoro 992, Fondamenta Maravegie
水上巴士站:Zattere或 Accademia
周日公休
喝葡萄酒就是要這麼率性
意大利人喝酒,通常比較不拘小節,也不像法國人那麼講究“品酒”。對許多意大利人而言,酒和食物是分不開的,吃飯時少不瞭酒,喝酒時也必得配兩樣小菜點心纔像話。
還有人甚至不理會紅肉配紅酒,白肉和海鮮佐白酒的這一套所謂通則,吃豬肉、小牛肝配白酒,食鮪魚、鮭魚佐紅酒,都是常見的配法。夏季天氣炎熱,意大利人甚且會把紅酒放進冰箱冷藏一會兒再喝,法國人和葡萄酒“達人 ”看在眼裏,恐怕會不以為然。可意大利人喝酒就是這麼率性!
威尼斯人也不例外,而且威尼斯人似乎特彆愛小酌兩杯,從城裏遍布著小酒館便可看齣這一點。你很少會看到威尼斯人喝酒而不吃東西,因此在威尼斯的小酒館,酒和小菜地位同等重要,再不怎麼注重菜色的酒館,起碼也會備上精選的火腿臘腸和奶酪,還有小酒館最基本的菜色──水煮蛋淋橄欖油,供客人下酒。
威尼斯人雖好飲好食,但陸地狹小的威尼斯其實並不産酒,不過所在的威尼托地區,卻是意大利的重要葡萄酒産區,白酒産量尤其多,其中又以 prosecco汽泡酒最被稱道,為威尼托的代錶酒。這一點和威尼斯緊傍潟湖,威尼托人嗜食海鮮,或許不無關聯。
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公認威尼托最優質的酒,並不是較適閤佐魚和海鮮的白酒,而是近年來售價之高不亞於法國波爾多的紅酒 Amarone(阿瑪羅尼),根據葡萄酒專傢推薦,頂尖的酒莊包括 Allegrini、Serègo Alighieri、Brunelli、Dal Forno、Masi、Speri和 Tedeschi等。
葡萄酒鋪沽酒樂
居遊水都有個怡人樂趣,就是到葡萄酒鋪沽酒去。
這些賣酒的小店有的叫 Cantina XX,有的叫 Vinaria YY,譯成中文就是某某葡萄酒鋪,有些則連店招、店名也沒有。
這類葡萄酒鋪除瞭銷售一般常見的瓶裝葡萄酒外,最特彆的是也賣散裝葡萄酒,但不供應可在店裏飲用的單杯酒。有些位於住宅區的酒鋪,為瞭方便鄰居,也順便賣礦泉水、麵條、西紅柿醬汁之類的日常基本雜貨,貨色不多就是瞭,畢竟正業還是賣酒。
酒鋪裏頭必然安放著一樽樽細頸大肚的深色玻璃壇,裏頭裝的都是平價葡萄酒,有紅酒也有白酒,當然也少不瞭威尼斯人熱愛的普羅塞剋汽泡酒,這些統統可以零買。
買散裝酒最好自備容器,塑料瓶、空酒瓶都可以,你拿著瓶子到店裏去,選好你要的酒,店傢就會拾起酒壇上附著的一條像水管一樣的管子,替你把容器裝滿,不管紅酒白酒,一律照容量計價。假如你沒有容器,店傢也可提供,多半是裝礦泉水的塑料瓶。拿不定主意要買哪種酒時,也可請教店傢,隻要說明自己打算用來搭配什麼菜,對方就會給你建議。
散裝酒一般售價為一公升兩歐元上下,當然不大可能是優質佳釀,尚可入口而已,對付著日常佐餐用,勉強過得去。
不過,在我看來,酒的質量其實並不很重要,因為買散裝酒的主要樂趣並不在於酒,而在於買酒這件事本身,更精確一點說,是那份古風。我每迴拎著洗乾淨、晾乾的酒瓶,到葡萄酒鋪去沽酒,都覺得好像迴到瞭古代的蘇州或是揚州,真想學武俠片裏的女俠,把酒瓶往酒肆的櫃颱一放,跟賣酒的說:“掌櫃的,來一斤黃酒。 ”
威尼斯仍有為數不少的散裝酒鋪,有個體經營的小鋪子,也有連鎖加盟店,名為 Nave de Oro。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迎麵走來的行人,手裏握著裝瞭葡萄酒的塑料瓶,或附近有人拎著空空的塑料瓶,往某個方嚮走,這時不妨多留心一下兩旁的店麵,說不定就會看到一間古意盎然、沒有招牌的小店,裏麵擺著一樽樽的大酒壇,記住它的位置,下迴也自備空瓶來沽酒。
威尼斯葡萄酒推薦一下
在威尼斯,你常會看到、喝到的葡萄酒,有下列幾種:
紅酒 (Vino Rosso)
Amarone
産於羅密歐和硃麗葉的故鄉維羅納(Verona)一帶,是種不甜且強勁厚實卻不失圓潤的紅酒,後味略苦,適閤搭紅肉與野味。
Bardolino
産於維羅納西側嘉達湖(Largo de Garda)周邊地區,是種清淡的紅酒,配紅肉和禽肉皆可。
Valpolicella
亦為清淡的紅酒,公認産自瓦爾波利塞拉(Valpolicella Classico)地區的較好,適閤配火腿臘腸、牛肝菇(funghi porcini)或西紅柿醬汁。
◎白酒(Vino Bianco)
Bianco de Custoza
産於嘉達湖地區,是柔和、芳香且不甜的白酒,配上海鮮一級棒。
Prosecco
威尼托的代錶性白酒,産於威尼斯北邊特雷維索(Treviso)一帶,是富含果香的清淡汽泡酒,區分為不甜(secco)、微甜(amabile)和甜(dolce)三種。管他紅肉、白肉或海鮮,威尼斯人吃什麼都可以配prosecco。
Soave
産於維羅納以東地區,是種不甜的白酒,因産量大,是最普及的威尼托白酒,優質佳釀風味優雅,可惜有很多滋味平庸。Soave適閤當開胃酒,亦可搭配蔬菜、海鮮和清淡的麵食。
……
不錯,挺吸引人的,喜歡那種生活。
評分評分
評分
評分
把所有他的書都買來看le
評分人類王國的老國王率兵攻打童話森林,被安吉麗娜硃莉打敗瞭。把童話隱喻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有錢的大叔想要包養純情少女,被少女義正辭嚴地拒絕瞭,體現瞭純情少女高貴的心靈。
評分評分
故事設定在一個遙遠的王國中,這個王國的一半是童話般的森林,另一半是人類居住的王國。很顯然,童話般的美麗森林象徵瞭純情少女善良柔軟的內心,而爾虞我詐爭名奪利自私冷酷的人類王國則是渣男內心的象徵。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