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倪晓丽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分析
  • 测量不确定度
  • 不确定度评定
  • 计量学
  • 分析化学
  • 实验数据处理
  • 质量控制
  • 标准方法
  • 误差分析
  • 实验室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量出版社
ISBN:97875026274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7843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有效分析测量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3
字数:1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概述、不确定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分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础和不确定度、分析测量过程和不确定度来源、分折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和结果表达、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及lO个化学分析测量典型实倒分析,对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化学分析测量对结果准确性的要求
1.2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必要性
1.3 化学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过程
1.4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范围

第2章 不确定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1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 a measurement]
2.2 标准不确定度/u(xi) standard uncertainty
2.3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类不确定度评定)nA 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2.4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UB 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2.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2.6 扩展不确定度U expanded uncertainty
2.7 包含因子k coverage factor
2.8 自由度V degrees of freedom
2.9 置信概率P confidence level;level of confidence

第3章 化学分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础和不确定度
3.1 被测量的数字特征
3.2 被测量分布类型
3.3 最佳估计值和不确定度
3.4 测量结果的统计定律

第4章 化学分析测量过程和不确定度来源
4.1 化学分析测量任务的确定
4.2 取样
4.3 样品制备
4.4 针对测量系统的标准物质选择
4.5 仪器检定/校准
4.6 分析测量
4.7 数据处理

第5章 测量重要环节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5.1 取样均匀性与测量不确定度
5.2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复现性与测量不确定度
5.3 检出限与测量不确定度
5.4 回收率与测量不确定度
5.5 最小二乘法与测量不确定度
5.6 仪器校准与测量不确定度
5.7 数据修约与不确定度

第6章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和结果表达
6.1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数学模型的建立
6.2 识别不确定度来源
6.3 量化不确定度
6.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6.5 扩展不确定度给出
6.6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表达
6.7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流程图

第7章 化学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7.1 取样的质量保证
7.2 实验条件的质量控制
7.3 化学分析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
7.4 质量评价方法

第8章 化学分析测量典型实例分析
8.1 酸碱滴定法测定盐酸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附录 分析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量化(摘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述
1.1 化学分析测量对结果准确性的要求
分析测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手段,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已使分析化学转变为分析科学,社会生产、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主要问题往往直接基于化学分析测量结果。分析科学最重视的是“量”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原理和测量技术。“量”是分析科学的核心。不同的分析对象、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测量“量”的准确度、精密度要求不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贸易和合作的进一步密切,对分析测量结果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否进行准确测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或企业的经济利益。例如,对卫星的质量或对运载火箭燃料的质量若测量不准,就有可能导致卫星发射因推力不足而失败;医疗卫生用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人身的健康和安全,失去准确性的诊断、治疗和手术设备会变成“杀人机器”;一些先进国家更是把分析测量视为先导性的工作。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约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分析测量密切相关,对于欧共体来说,这个比例相当于每年几千亿美元。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统计,美国每天约进行超过2.5亿次分析测量,对国民经济(GNP)的影响达到66%。分析测量水平的提高,增强了美国工业竞争力。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的图书的简介,内容详实,旨在介绍该书未包含的领域和主题,以确保简介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未涵盖内容综述 本书籍《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的定位在于为化学分析领域提供一套系统、严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论。其核心内容聚焦于测量误差的来源识别、数学模型构建、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与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等技术层面。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关于量值溯源、计量学原理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指导,以及如何依据国际标准(如ISO/BIPM GUM)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实用技术。 然而,任何一本专注于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指南,必然会涵盖其边界和范围。基于此,本导读将详细阐述《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不涉及或不深入探讨的领域,以便潜在读者能清晰地理解本书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一、 基础化学原理与方法学本身 本书假定读者已具备扎实的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和对具体分析方法的熟练操作能力。因此,以下内容在本书中不会被详细论述: 1. 经典化学原理与反应机理: 本书不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原子结构、化学键、热力学平衡、反应动力学等。它不提供关于滴定原理、沉淀分离、氧化还原反应的详细机理讲解。对于特定分析目标物的化学性质(如酸碱性、络合能力)的深入探讨也属于范畴之外。 2. 具体分析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尽管不确定度评定需要依赖测量数据,但本书并不作为仪器操作手册。例如,对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原子吸收光谱(AAS)、质谱(MS)等仪器的日常开机、参数设置、色谱柱选择、灯管维护、真空系统保养等技术细节,均不在本书的讨论之列。书中仅会在需要时引用这些仪器产生的测量结果,而不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这些仪器参数来影响不确定度分量。 3.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与选择: 样品采集的代表性问题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本书主要关注“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对于复杂的样品(如环境水体、生物组织、高分子材料)的提取、消解、萃取、浓缩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选择标准、试剂的纯度要求、交叉污染的规避策略等,本书不会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或性能评估方法。 4.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的全面流程: 本书重点在于“评定”已建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然而,方法建立(Method Validation)是一个更为宏大的过程,它包括了对方法的选择性、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准确度(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与再现性)的系统性考察。虽然不确定度评定需要利用到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数据,但本书不涵盖如何设计实验来系统地验证这些方法学参数的完整流程。 二、 计量学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宏观架构 本书的计量学视角主要集中在分析实验室的内部控制和数据处理层面,因此,对更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非分析领域的计量学概念,仅作简要提及或完全省略: 1. 实验室的整体质量管理体系(QMS): 本书不详细阐述 ISO/IEC 17025 标准的全部要求,如人员资质管理、设施与环境控制、文件和记录控制、内审与管理评审、保证措施的实施等。它假定这些管理框架已建立,测量活动在其监管下进行。 2. 计量溯源的组织与认证架构: 虽然不确定度评定依赖于溯源链的构建,但本书不涉及国家计量基准、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与认证过程,也不探讨国家标准物质(GBW/CRM)的采购流程、证书解读以及与国际单位制(SI)的层级关系等计量行政管理内容。 3. 统计学理论的深度挖掘: 本书采用了应用统计学工具来处理不确定度数据,但它并非一本统计学教材。关于回归分析的详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ANOVA)的深入应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或非正态分布数据的处理技巧等,均不在本书的深入探讨范围之内。 三、 软件工具与计算的特定应用 当前,许多实验室依赖特定软件来执行不确定度计算。本书的叙述主要基于通用数学和统计原理,旨在传授计算思想,而非软件操作: 1. 商业或专用不确定度计算软件的使用手册: 本书不包含任何特定商业软件(如Excel高级功能以外的专业计量软件)的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它不提供关于如何导入数据、设置计算模板或解读特定软件输出界面的具体步骤。 2. 复杂数学模型的编程实现: 对于需要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来模拟复杂测量模型(如蒙特卡洛模拟)的读者,本书不会提供具体的源代码或编程指导。它仅阐述使用此类方法的理论基础,但不提供实际的代码实现。 四、 特定分析领域的应用实例 《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力求通用性,因此,它提供的实例多为示意性的、概念性的模型。本书不会包含针对以下特定行业或特定分析技术应用的、详尽的、具有行业背景的案例研究: 环境监测: 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复杂基质(土壤、沉积物)中的痕量分析不确定度评定。 食品安全: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或真菌毒素的加标回收率与不确定度的关联分析。 材料科学: 固体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晶格参数测定、热重分析(TGA)的质量变化率计算中的不确定度来源。 临床医学检验: 生化指标、特定蛋白质标志物在血液或尿液中的参考区间确定与测量误差分析。 制药工业: 药物活性成分(API)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分析的不确定度量化,特别是涉及药典规定的特殊要求。 总结而言,《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是一本专注于“如何量化分析结果可靠性”的技术手册。它要求读者自带化学分析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统计知识,并将重点放在从测量模型到最终扩展不确定度报告的逻辑链条构建上,而不涉及基础科学、仪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或特定行业案例的深度剖析。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名在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分析员来说,“不确定度”就像是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往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来驯服它。日常工作中,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优化实验条件,力求得到最“准确”的结果,但“准确”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确定度”恰恰量化了这种相对性。我非常渴望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书,它不应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应该是一本操作手册。我期待《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能够提供详实的操作流程,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来描述不确定度来源,如何进行A类和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如何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将其扩展为包含置信区间的最终结果。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图表和计算示例,能够清晰地展示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计算过程,让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例如,当一个分析方法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因素的不确定度进行合并计算,从而得出一个可靠的总不确定度。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否真正帮助我们从“知道不确定度的存在”跃升到“能够准确评定和报告不确定度”,从而让我们的分析数据更具科学性和可信度。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化学专业研究生,目前正在进行一项与环境水质监测相关的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利用各种分析仪器来测定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含量。虽然导师和师兄师姐们都会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但“不确定度”这个概念,我一直觉得有些似懂非懂。在论文撰写中,当被要求报告测量的不确定度时,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只能照搬文献中的一些通用公式,而缺乏对其背后原理和具体计算过程的深刻理解。这让我觉得自己的研究在严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及时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不确定度的概念,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详细的步骤和公式,指导我们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包括如何识别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以及如何最终计算出报告不确定度。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针对不同类型样品(如纯水、废水、土壤提取液等)和不同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不确定度评定实例,这样我就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和模仿,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就已经点明了其核心价值,对于任何从事化学分析工作的人来说,不确定度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无数次因为无法准确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和决策失误。举个例子,在质量控制部门,我们需要根据分析数据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如果仅仅依赖于一个固定的限度值,而忽略了测量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的不确定性,那么就可能误判。一本好的指南,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不确定度的概念,从根源上解释它为何是测量过程的固有属性,以及它对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诊断乃至法律判决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影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根据分析方法的特点、仪器的性能、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环境因素等,全面地识别出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各种来源,并且能够有效地区分它们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程度。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仪器分析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测量误差的普遍存在及其对最终结论的影响。每一次的仪器校准、每一次的标准品制备、每一次的样品处理,都可能引入不同程度的误差,而这些误差的累积和叠加,最终体现在我们报告的数值上。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估这些误差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直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根据经验对结果进行大致的判断,或者简单地报告一个相对标准偏差,但这远远不够。在与国际接轨日益紧密的今天,掌握一套科学、规范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要求,更是提升我们实验室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当得知有《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这本书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框架,指导我们如何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不确定度来源,例如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学工具来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有足够多的实际案例,覆盖各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色谱、光谱、滴定等,能够让我们直接对照自己的工作场景,学习如何应用书中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丝的忐忑。众所周知,在化学分析的领域,“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衡量一切的基石。而“不确定度”,这个听起来有些抽象的概念,却直接关系到我们实验结果的真实可信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得到的数值似乎也合乎情理,但当需要将这些数据用于更严谨的决策时,总感觉少了些底气,少了些能够清晰阐述数据“误差范围”的依据。特别是当需要将自己的测量结果与他人进行比对,或者在法证科学、环境监测等要求极高精度的领域,不确定度的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一关键技能的绝佳平台。我非常好奇它将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理解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量化和评估它。从目录上看,它似乎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这一点让我倍感欣慰,因为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帮助我们这些在实验室摸爬滚打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能够真正地将不确定度评定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整个化学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