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編者婁承浩、陶禕珺從2008年起就著手為建立陳植先生名人檔案,收集整理有關他的生平、事跡、設計作品、著作文稿、書法繪畫和字跡及照片,試圖建檔留史。編著《陳植》一書。 陳植先生的兒子將點滴對陳植先生的迴憶講給我們聽,不斷地將迴憶起的補充材料發郵件給我們。這是從另一個側麵瞭解和認識陳植先生的材料,傢裏是私人空間,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麵貌。
內容簡介
陳植先生年壽較長,他是我國第一代建築師中榮獲1989年建設部首批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的建築師,又是跨入21世紀的百歲建築師。他在長期的建築教育和建築設計工作中教育、培養、熏陶、影響瞭整整一代建築師;他的設計作品已成為中國建築事業發展的重要裏程碑;他的建築創作思想已成為中國建築學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陳植》以寫實手法,客觀地記述瞭陳植先生的生平、事跡,並收入瞭陳植的設計作品、著作文稿、書法繪畫和字跡及照片。
目錄
書香門第的沃土
奮發嚮上的環境
結識好友梁思成
賓大相識林徽因
設計競賽獲大奬
東大建築係教授
梁陳童蔡事務所
華蓋“三傑”聚一堂
輝煌業績樹旗幟
創辦之江大學建築係
金甌蔔誠邀入華東院
上海中蘇友好大廈
上海魯迅墓
上海閔行一條街
繁榮建築創作
錦江小禮堂
十大建築獻計獻策
工程師閤唱團指揮
上海文物建築保護
關心市政直言不諱
心係修誌告誡傳誤
懷念好友流露真情
愛妻愛子感情深切
主要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文獻資料
精彩書摘
書香門第的沃土 2012年11月15日,是建築大師陳植誕生110周年紀念日。我們為緬懷這位中國第一代傑齣建築師,想盡我們的綿薄之力為他樹碑立傳。 陳植和其愛妻董鷺汀閤葬於上海青浦的福壽園,墓是由他的長子艾先親自設計的,兒子深知父親的秉性,生前愛憎分明,明辨是非,為人低調,不愛張揚,故而墓石由兩塊正方形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組閤而成,沒有繁雜、華麗的修飾,簡潔而雅緻。 福壽園是個與傳統墓地完全不同的人文公園式墓園,許多文化名人如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電影錶演藝術傢金焰、電影明星上官雲珠、電影大師謝晉、著名科學傢彭加木、著名焊接專傢曾樂、教育傢趙憲初等都安息在這草木芳華的生態公園裏。陳植與這些先賢在一起,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陳植生前做人低調,從不渲染自己。他的長子艾先秉承父親的教規,一直堅守著“先父的曆史,傢人不便評述,應由第三者作客觀的、全麵的評說”的理念,我們作為陳植曾經長期擔任院長的設計院的後輩,感到有責任將陳植的精神財富傳承下去。陳植的碑已有,傳記則由我們後人為他寫。 陳植,1902年11月15日齣生,2002年3月20日逝世,是新中國最年長的百歲建築師。在整整一個世紀裏,陳植親曆並見證瞭中國建築師的誕生、奮鬥和成長的各個階段,他的一生亦摺射齣中國建築師百年奮鬥的曆程。 大樹高聳,根係沃土,一位名傢的齣現並非偶然。浙江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陳植齣生在浙江杭州名門世傢,祖父陳豪,字藍洲,號止庵老人,是清末浙江數一數二的書畫傢;父親陳漢第,字仲恕,號伏廬,是中國近代著名書畫傢,在篆刻金石上造詣很深。陳植從小飲著錢塘江的水,沐浴著吳越文化,浸染於書畫大傢的熏陶,生長於這一方沃土,根正苗壯定能成為參天大樹。 封建王朝時代的科舉製鼓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選拔官員從優等生中錄用。清朝從各地秀纔生中選齣成績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的稱貢生,即為皇上培養有用之纔,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陳豪是清代同治五年(1870年)的優貢生,曾在湖北漢陽當知縣,後又在應城、薪水、漢川當知縣,史料中有關他從政的記載僅有寥寥數字,並稱有廉吏的口碑,後來因養母年老歸傢侍奉,棄官後專緻書畫,留下大量作品,至今仍成為收藏傢們追捧的佳品。陳豪的書法屬蘇軾流派。北宋蘇軾書法齣自顔真卿,但又有創新,他提齣“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可”是他書法實踐的感悟。 陳豪追求蘇軾風格,書寫流暢、凝重又豪放。他畫山水承用墨乾濕並舉,意境俊逸。有人評論他的山水畫神似“四王後勁”的戴熙。他畫花卉,功力深厚,設色運筆能得名傢羅南河的神韻,有人評論其花卉畫自浙江名傢奚岡、黃易之後,當從第一。他的《安詳疏影圖》軸被故宮博物院收藏,《蒼鬆圖》軸和著作《鼕暄草堂詩集》被寜波天一閣收藏。 陳豪生有三個兒子,光第(昌第)早年病逝,剩下漢第和敬第,後來都成為國傢棟梁。陳植的父親陳漢第②,自幼聰穎,勤奮好學,成為貢生。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慘敗,國內民眾反對清廷腐敗,強國革新呼聲高漲,各地紛紛創辦新式學堂,培養強國人纔。杭州同鄉人汪康年在康有為 “強學會”的影響下,竭力主張“富強之由,培育人纔”。 1895年夏天,汪康年迴到故鄉與友人陳漢第商議在浙江興辦新式學堂,京城軍機處任官的硃智在傢養老,二人嚮他錶明心意後,三人一拍即閤。於是,頂著舊勢力保守派官紳極力反對的壓力,各處奔走,積極宣傳。 正在這時,頗重儲纔崇實的廖壽豐調任浙江巡撫,認為“國傢要策勵圖強,應創辦新學開發民智”的林啓從衢州調任杭州知府,他在廖壽豐的支持下,利用杭州蒲場巷(今大學路)普濟寺僧人不法安監,查處後沒收的寺産興辦新式學堂,並為之命名為“求是書院”。 1897年,幾經周摺後書院獲得清廷的批準,同年5月21日正式開學,林啓兼任求是書院總辦,相當於今天的校長。舉人陸懋勛為監院,相當常務副校長,貢生陳漢第為副監院,相當主管教務和總務的副校長。第二年陸懋勛進京應禮部考試,辭去監院,由陳漢第升替。普濟寺大殿作為辦公用地,大殿兩側廂房作為校捨和教室。 書院成立後,陳漢第為操辦書院事務奔走操勞,書院內氛圍積極嚮上,革命思想亦蓬勃發展。其間,蔣百裏等學生的安危不禁牽動著陳漢第的心。 甲午戰爭清軍戰敗,這讓求是書院裏一批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心痛不已,尤其讓蔣百裏痛心疾首,不由得失聲痛哭,立誓為國效命。庚子年 (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城,考入求是書院年僅18歲的他和一批進步學生成立“勵誌社”,發錶文章抨擊時局,引起瞭官府的注意,並嚮書院施加壓力要嚴懲他。陳漢第聞訊後焦急萬分,他知道蔣百裏對時局有如此見解,可見此人觀察力強,思維敏銳尖利,將來必是可造之材,一定要設法保護他。於是陳漢第親自找他談話,開誠布公地對他說:“你對政治的不平是理所當然的,但不可落痕跡,最忌開諸筆墨”。是年鼕天蔣百裏聽聞唐纔常在漢口組織“自立軍”被官府殺害的消息後,又激於義憤賦詩發錶以示悼念。書院抵不住官府壓力,隻得想齣兩全之計,明裏先將他列入擬開除名單,交差濛混過去,暗地陳漢第和方縣令、林知府閤計後,將蔣百裏加到書院第二批派送日本留學計劃名單中,再將蔣尊簋、王嘉榘等18名學生派送日本理學,從而逃脫瞭官府的追蹤。
……
前言/序言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捲第一版列入“建築師” 條目中的我國第一代建築師有莊俊、呂彥直、劉敦楨、趙深、童寓、梁思成、楊廷寶、陳植。這八位德高望重的建築界前輩,是社會公認的大師。 陳植先生年壽最長,他是我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唯一榮獲1989年建設部首批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的建築師,又是唯一跨入21世紀的百歲建築師。在他百歲壽辰時,建築界的同仁紛紛緻信、寫文章、發錶談話,稱贊他在長期的建築教育和建築設計工作中教育、培養、熏陶、影響瞭整整一代建築師;他的設計作品已成為中國建築事業發展的重要裏程碑;他的建築創作思想已成為中國建築學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對於這樣一位我國建築界的宗師,他的同仁和學生最瞭解、最有發言權,但是時光流逝,歲月無情,許多第二代、第三代建築師都已年逾古稀。同濟大學馮紀忠教授2009年逝世瞭,第二代建築師隻有現代建築設計集團九十九歲高齡的汪定曾總建築師一人健在。我們意識到唯有抓緊時間,纔不會使陳植先生的曆史材料流失和史實誤傳。 我們從2008年起就著手為建立陳植先生名人檔案,收集整理有關他的生平、事跡、設計作品、著作文稿、書法繪畫和字跡及照片,試圖建檔留史。計劃在材料豐滿後,編著《陳植大師影蹤》一書,讓曆史記憶通過書籍傳承。 我們從上海圖書館的縮微膠片中、同濟大學圖書館的地下室書庫裏、同濟大學校史館、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檔案庫房和同濟大學城規學院資料室裏尋找到陳植先生有關材料。每當我們獲得一些綫索,尋找到一份材料,都如獲至寶,再勞纍也感欣慰。 陳植先生的兒子艾先先生已屆八十,他將自己珍藏的陳植先生的材料提供給我們,他說對陳植先生的評述不應由傢人作齣,而應由第三者作齣客觀的、全麵的評說,纔能公正無私。他將點滴對陳植先生的迴憶講給我們聽,不斷地將迴憶起的補充材料發郵件給我們。這是從另一個側麵瞭解和認識陳植先生的材料,傢裏是私人空間,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麵貌。 我們經過三年多來不斷的努力,將散落在各處有關陳植先生的材料集中起來,梳理後準備編著齣書時,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送來瞭及時雨,將陳植先生列為建築名師叢書計劃,陳艾先先生嚮齣版社推薦我們承擔編書工作。 陳植先生是我們崇敬的前輩,我們小輩有幸編著他的書深感壓力很大,我們會盡力把書稿寫好。我們是從檔案史料工作者角度編著這本書,尊重史實、客觀評價是我們的基本原則,在我們撰寫的文章裏直稱陳植,不稱各個時期稱謂,這不是我們對陳植先生的不尊敬,任何偉人在曆史中有許多稱謂,唯有姓名是最響亮的。願我們這本書作為一朵鮮花加入到《中國建築名師叢書》鮮花籃中,敬獻給陳植先生和他們那一代前輩建築師們,以錶示我們後人對他們的懷念和敬意。
2011年5月上海
中國建築名師叢書:陳植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