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Appraisa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Appraisa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四川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 编
图书标签:
  • 结构加固
  • 材料安全性
  • 国家标准
  • GB50728-2011
  • 工程结构
  • 技术规范
  • 鉴定
  • 建筑工程
  • 规范标准
  • 安全评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217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016599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Appraisa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各种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和制品安全性鉴定方法的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重点项目的验证性试验和检验试用;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加固材料和制品的性能设计、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的经验,并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借鉴。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结构胶粘剂
4.1 一般规定
4.2 以混凝土为基材的结构胶
4.3 以砌体为基材的结构胶
4.4 以钢为基材的结构胶
4.5 以木材为基材的结构胶
4.6 裂缝压注胶
4.7 结构加固用界面胶、底胶和修补胶
4.8 结构胶涉及工程安全的工艺性能要求
5 裂缝注浆料
5.1 一般规定
5.2 裂缝注浆料的安全性鉴定
6 结构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
6.1 一般规定
6.2 水泥基灌浆料的安全性鉴定
7 结构加固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7.1 一般规定
7.2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安全性鉴定
8 纤维复合材
8.1 一般规定
8.2 碳纤维复合材
8.3 芳纶纤维复合材
8.4 玻璃纤维复合材
9 钢丝绳
9.1 一般规定
9.2 制绳用的钢丝
9.3 钢丝绳的安全性鉴定
10 合成纤维改性混凝土和砂浆
10.1 一般规定
10.2 合成纤维改性混凝土和砂浆的安全性鉴定
11 钢纤维混凝土
11.1 一般规定
11.2 钢纤维混凝土的安全性鉴定
12 后锚固连接件
12.1 一般规定
12.2 基材及锚固件材质鉴定
12.3 后锚固连接性能安全性鉴定
附录A 安全性鉴定适用的试验方法标准
附录B 材料性能标准值计算方法
附录C 胶接耐久性楔子快速测定法
附录D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附录E 富填料胶粘剂胶体及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附录F 结构胶粘剂T冲击剥离长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附录G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附录H 结构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
附录J 结构胶粘剂和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附录K 约束拉拔条件下胶粘剂粘结钢筋与基材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测定方法
附录L 结构胶粘剂耐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附录M 胶接试件耐疲劳应力作用能力测定方法
附录N 混凝土对混凝土粘结的压缩抗剪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附录P 胶粘剂浇注体(胶体)收缩率测定方法
附录Q 结构胶粘剂初黏度测定方法
附录R 结构胶粘剂触变指数测定方法
附录S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附录T 合成纤维改性混凝土弯曲韧性测定方法
附录U 锚固承载力检验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与材料安全性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许多早期建造的工程结构,如桥梁、隧道、厂房、高层建筑等,尽管曾经为社会发展贡献良多,但由于自然环境侵蚀、使用荷载增加、设计规范更新、甚至建筑材料老化等原因,其结构性能可能已不如初。为了延长这些结构的服役寿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而支撑这些加固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加固材料的选择及其安全性。 一、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多元发展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最初多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置换、粘贴钢板等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固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加固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钢筋混凝土置换法,即通过凿除原构件部分混凝土,重新浇筑混凝土以增大截面或增强承载力,是基础且成熟的加固手段。粘贴钢板加固法,利用环氧树脂等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表面,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具有施工简便、不影响原结构使用空间等优点。近年来,对这些传统方法的工艺优化、材料改进以及施工精度的提升,仍在不断进行,使其在特定条件下依然是高效且经济的选择。 新型加固材料的崛起: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材料: FRP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因其高强度、轻质、耐腐蚀、易于施工等优良特性,已成为结构加固领域的一颗耀眼新星。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梁、柱、板等构件的抗弯、抗剪、抗压加固,以及裂缝修复。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和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FRP)则在对成本或特定性能有要求的场合发挥作用。FRP材料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还大大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尤为有利。 粘钢与粘碳纤维技术: 这一技术在粘贴钢板的基础上,将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材料通过专用粘接剂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实现了超高强度的加固效果。相比粘贴钢板,粘碳纤维材料重量更轻,粘贴后对结构外观影响更小,且无需现场焊接,施工更为便捷。 灌浆料与注浆技术: 高性能的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以及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化学灌浆材料,在构件裂缝修复、空腔填充、基础加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压力注浆,可以将这些材料注入到结构的细小裂缝或空隙中,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钢结构构件的加固: 除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构件的加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包括增设钢支撑、翼缘板加厚、腹板加强等,以及利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进行节点增强。 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压力,使构件在受荷载作用前就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抵消部分负弯矩,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这项技术在桥梁、大跨度结构等加固中应用广泛。 加固方法的集成与创新: 现代加固工程并非单一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根据结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加固技术,实现最佳的加固效果。例如,在对梁进行抗弯加固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其抗剪能力的提升,从而结合粘贴FRP、增设型钢、灌浆等多种手段。 二、 加固材料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与挑战 工程结构加固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因此,作为加固工程核心要素的加固材料,其安全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一项不合格的加固材料,不仅可能导致加固工程的失败,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性能的准确把握: 加固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首先需要对其基本力学性能有准确的了解,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耐久性(如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粘结性能、防火性能等。这些性能参数的确定,需要通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并对照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长期性能的预测与评估: 结构加固旨在延长结构的服役寿命,因此,加固材料的长期性能至关重要。材料在经历长期的环境作用(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化学侵蚀、紫外线照射等)后,其性能是否会发生衰减,衰减的幅度和速度如何,是评价材料耐久性的关键。这需要对材料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进行预测。 环境适应性与兼容性: 不同的工程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加固材料必须能够适应特定的环境。例如,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加固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同时,加固材料与原有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的兼容性也需要考虑,避免因化学反应或热胀冷缩差异而引发新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材料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其固有的性能上,也与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表现息息相关。例如,粘结材料的施工温度、湿度要求,FRP材料的铺设与固化工艺,灌浆料的流动性与膨胀性等,都直接影响最终的加固效果和结构的安全性。 潜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某些新型加固材料可能存在尚未完全认识到的潜在风险,例如,某些粘结剂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某些材料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脆性破坏等。因此,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安全性鉴定,识别并防范潜在风险,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三、 安全性鉴定技术与方法 为了确保加固材料的安全性,国家和行业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这些规范详细规定了材料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评价准则等。 材料性能检测: 根据相关规范,对加固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系统性的检测。这包括: 物理性能检测: 如密度、含水率、粒度分布等。 力学性能检测: 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强度、断裂韧性等。 耐久性检测: 如耐冻融循环、耐盐雾腐蚀、耐碱集料反应、耐紫外线老化、耐高温/低温性能等。 粘结性能检测: 对于粘贴类加固材料,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是核心指标,包括抗剪粘结强度、抗拉粘结强度、界面剪切强度等。 防火性能检测: 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可能需要对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等进行检测。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采用规范化的试验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重现性。例如,对于FRP材料,需要按照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对于灌浆料,需要测试其流动度、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后期强度、收缩/膨胀率等。 长期性能预测模型: 结合加速老化试验结果和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运用科学的预测模型,对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进行评估。这有助于预判材料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性能衰减趋势。 现场抽样检测与复核: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进场加固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并与出厂合格证进行比对,确保材料的实际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关键部位的加固,还可以进行现场的粘结性能或力学性能的复核试验。 综合评价与风险分析: 基于以上各项检测和评估结果,对加固材料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材料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以及是否适合用于特定的工程结构和环境条件。对于某些新型或特殊用途的加固材料,可能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风险分析,例如,基于可靠性理论的风险评估。 四、 结语 工程结构加固是保障我国基础设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加固材料的安全性,则是加固工程的基石。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安全性鉴定,可以有效筛选和选用合格的加固材料,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延长结构的服役寿命,提升社会整体的安全水平。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加固材料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也将持续深化,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奋战在结构设计一线的工程师,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系统化、流程化的鉴定框架。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材料性能指标,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指标转化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全保障。书里对鉴定步骤的描述,从原材料的取样、实验室的加速老化测试,到现场的无损检测和长期服役性能预测,每一步都有详尽的指导原则和量化指标。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思维,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新材料应用风险的把控能力。过去,我们可能更多依赖于供应商提供的测试报告,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独立、批判性地审视这些数据,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是决定性的。

评分

从采购和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们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可量化的“质量门槛”。在招投标阶段,我们可以依据本书的标准来制定材料的技术规格要求,避免了因标准模糊而导致的低价中标与质量隐患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仲裁依据。一旦现场施工质量或材料性能出现争议,这些国家标准就是最有力的技术支撑。过去那种依赖经验判断的模糊状态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基于科学测试和严格程序的透明化管理体系。这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整体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对于规避法律风险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是项目经理案头必备的“定海神针”。

评分

我个人对书中关于“特定环境下加固材料的耐久性评估”部分印象最为深刻。这部分内容显然是结合了国内不同气候带和特殊工程环境(比如沿海高盐雾区或严寒地区)的实际案例进行编写的。它不仅提到了传统的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还引入了对材料抗渗透性、抗紫外线老化以及与原有基材长期界面粘结强度的评估标准。这种前瞻性的考量,彻底打破了过去只关注短期静态强度的局限性。它引导我们思考,结构加固是一项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保障的工程,这本书提供了评估这种长期可靠性的科学路径,这对于提升我国基础设施的整体韧性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精炼和务实,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完全是技术文档的典范。每一个术语的定义都精准到位,每一个参数的取值范围都经过了周密的论证,体现了起草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行业痛点的深刻理解。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和一位经验极其丰富、一丝不苟的行业泰斗进行对话。它强迫我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因为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在实际工程中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消化,但对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而言,它提供的无疑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行业智慧,是快速提升专业水平的捷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实在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很高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专业书籍。内页的印刷清晰锐利,图表和公式的呈现都非常规范,让人在阅读复杂技术内容时,眼睛不容易疲劳。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材料性能测试和现场评估的章节,图示的绘制精确到位,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透露着一种严谨和权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调性。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目录的编排逻辑清晰,索引的设置也非常人性化,使得查找特定条款或参数变得异常高效。对于常年需要查阅标准规范的工程师来说,这种高效的检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

评分

物流很给力,买给朋友的,纸张很好的,大爱

评分

不错很实用

评分

买多了退了,很满意这样情况也可以

评分

很强大,优惠比店里,还速度

评分

很好,发货快

评分

不错很实用

评分

好用,办公采购首选!

评分

很好,发货快

评分

物流很给力,买给朋友的,纸张很好的,大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