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沿途亲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 作者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 定价 | 160.00元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838488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数 | 页码 | 1215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红军长征历史亲历者回忆录、口述史料、长征日记等的大型历史文献资料集辑。在选材内容上,要求必须是亲历者自己撰写或本人口述资料,以保证文献的史料价值。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一、红一方面军途经地亲历者回忆 红军长征胜利通过汝城见闻 我亲见了濠头圩战斗 回忆红军长征经过热水 红军长征经过苏仙岭见闻 回忆红军长征经过我们家乡 红军过瑶山 瑶族姑娘机智救红军 活埋之前 五姑嫂舂米 送谷 猪嘴里吐出了铜钱 红军在铜鼓 我给红军带路 红军过地茶 红军过偶里 帮红军架浮桥 人民的军队就是好 ——回忆红军在大稼 红军过响水 红军过老渡桥 红军过白洗 红军驻扎宰练寨 红军在返排 高定苗族人民忆红军 红军为民除害 红军来到剑河城 我所见到的红军 …… 二、红二方面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三、红三方面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四、红二十五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红军长征经过苏仙岭见闻 何伦伟①朱早生② 值此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土桥镇坳背村县背组80岁老翁何伦伟、附城乡道南村81岁老翁朱早生回忆起红军长征过汝城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记得1934年深秋那段日子里,红军到来之前,驻扎在汝城的国民党军队、胡凤璋保安团和地主财户到处造谣惑众,说红军“烧杀抢掠,共产共妻”,胁迫群众躲到山上去,叫“走共产”,还说“不走的将按通匪论处”。苏仙岭、东岗岭周边的群众,被迫拖儿带女往东岗岭的深山老林躲去。当时年仅十来岁的何伦伟,刚好在土桥矮寨李家外婆家作客,也夹杂在逃走的人群中。走出村不远,只见北边大路上来了一批大队伍,每个人都头戴草圈,脚穿草鞋。他们拦住我们的去路,和颜悦色地对我们说:“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现在我们北上抗日经过这里……”在红军的询问下,我们当中有胆大的说出“走共产”的缘由。队伍中马上有红军战士接声应:“我们都是穷苦出身,天下穷人是一家,我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打的是土豪劣绅,大家不要相信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谣言,回到你们自己的家里去吧”。在红军的耐心劝说下,我们都陆陆续续回到家里。红军一进村,就帮助村里打扫卫生,帮老百姓挑水、劈柴,与老百姓拉家常,调查土豪劣绅的情况。时值深秋,秋风萧瑟,不少穷苦百姓饥寒交迫,红军就把打土豪得来的粮食、猪肉、衣物分给穷苦百姓。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他们用苏维埃货币向老百姓购买鸡、鸭、猪肉、蔬菜等物,宁愿睡在巷道、屋檐下也不闯民房。老百姓很受感动,纷纷腾出闲房、杂屋,铺上稻草,请红军进屋住宿。红军对穷苦百姓很和气。小伦伟很快和红军混熟了。红军开饭时,叫他一块吃饭;晚上,与红军战士一起枕着步枪睡觉。 道南村朱早生老翁回忆说:“红军对我们穷人可好了,有个红军见我穿着破烂的单衣瑟瑟发抖,就把身上一件毛蓝衫脱下来送给我。我父母过意不去,推辞不肯接,并说:‘好人呀,你要行军打仗,你把衣服给了我们,你将挨冻受寒,你冻坏了身子怎么办?’红军战士耐心地说:‘大爹大娘,我是江西人,自小家里穷,小孩挨冻受饿的滋味我知道,小弟弟身子瘦弱,穿的像几根破布条一样的衣服,怎么过这一冬啊,请不要推辞,就当他是我的亲弟弟,哥哥把衣服给弟弟穿不是合情合理嘛!我不要紧,有部队发的军衣,冻不着。’就这样,红军战士亲手给我穿好衣服,系好钮扣,我顿时感到无比温暖。”多少年来,红军的恩情,朱早生脑海里还记忆犹新,永难忘却。 那时的朱早生家,就住在一间回廊房里,门窗正对着苏仙岭战场主阵地苏仙庵,相距不过半里远。1934年10月31日下午约5点钟,一阵爆炸声过后,枪声大作,只见国民党军队从苏仙岭脚往苏仙庵的红军阵地冲击,红军奋力抵抗,被击中的敌人从陡峭的悬崖上翻滚下来。战斗一直打到下半夜,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才被打退,红军牢牢控制了苏仙岭阵地,国民党兵及胡凤璋保安团则龟缩在县城不敢动弹。后来,在苏仙岭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体,就掩埋在苏仙庵旁。 …… |
| 序言 | |
仅仅是看到“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完整书名,我的脑海中就已经涌现出无数的画面和想象。我还没有打开这本书,但它所传达的厚重感和历史分量,已经让我肃然起敬。长征,那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光辉而又艰辛的篇章,它象征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更多关于长征的鲜活细节,尤其是“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让我感觉到书中充满了亲历者的声音和视角,那些来自最真实战场和最艰难路途的叙述,定然是无比珍贵的。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烽火硝烟,去体会那些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去领悟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伟大精神。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打动,套装1-3册,这个规模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就已经被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一次对人性、对信念、对牺牲的深刻诠释。我特别留意到了“沿途历者忆长征卷”这个书名,这暗示了书中会包含大量的亲历者口述,那种第一手的、带有温度的叙述,往往比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更能打动人心。想象一下,那些饱经风霜的老战士,用他们略显浑浊却依然坚定的眼神,讲述着当年是如何走过雪山草地,如何面对饥饿和寒冷,如何失去战友却依然保持着对革命的信念。这其中的艰辛和勇气,是任何历史书本都难以完全传达的。再加上“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大背景,我预感这本书将会是一部极其翔实、有血有肉的长征史诗,它将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去感受那份撼人心魄的伟大精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专业和考究,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沿途历者忆长征卷”以及“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的系列标识来看,我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研究深度。“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极大地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我设想着书中会不会有那些尘封已久的口述史料,会不会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会不会有那些关于普通士兵的生动故事?长征,绝不仅仅是几个著名战役的堆叠,它更是无数个普通人的艰辛跋涉,是他们在极端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是他们在信念指引下的不屈不挠。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无疑为这本书的权威性提供了一重保障,这让我对书中的史实考证和解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会为我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红军长征。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厚重感,“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漫漫征途中留下的足迹,以及那些亲历者眼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这本书,但光是它的名字,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我想,它一定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记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传承。长征,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的含义,是信仰的坚持,是生命的考验,是民族精神的熔炉。当我看到“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系列名时,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这并非孤例,而是一套系统性的、深度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也预示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让人充满期待,希望能够从中读到最真实、最鲜活的历史。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英雄的故事,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将如何在文字中重现,又将如何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等待我去推开,去感受,去思考。
评分从书名“沿途历者忆长征卷”中,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历史的风尘,听到了远古的回响。尚未翻阅,但“套装1-3册”的体量已经暗示了内容的翔实与全面,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尤其让我心潮澎湃,我想象着书中会充满了来自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那些饱经风霜的老兵们,用他们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讲述着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征程,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情感,定然能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抵人心。红军长征,那是一段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奇,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壮丽史诗。中共党史研究室的严谨学术背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相信它会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更加感人肺腑的红军长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