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中共党史研究室 97875098

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中共党史研究室 9787509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著
图书标签:
  • 长征
  • 红军
  • 历史
  • 纪实
  • 党史
  • 中国共产党
  • 革命
  • 回忆录
  • 战争
  • 中共党史研究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509838488
商品编码:1102032411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沿途亲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定价 160.00元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 9787509838488 出版日期 2016-10-01
字数 页码 1215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红军长征历史亲历者回忆录、口述史料、长征日记等的大型历史文献资料集辑。在选材内容上,要求必须是亲历者自己撰写或本人口述资料,以保证文献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目录
一、红一方面军途经地亲历者回忆
红军长征胜利通过汝城见闻
我亲见了濠头圩战斗
回忆红军长征经过热水
红军长征经过苏仙岭见闻
回忆红军长征经过我们家乡
红军过瑶山
瑶族姑娘机智救红军
活埋之前
五姑嫂舂米
送谷
猪嘴里吐出了铜钱
红军在铜鼓
我给红军带路
红军过地茶
红军过偶里
帮红军架浮桥
人民的军队就是好
——回忆红军在大稼
红军过响水
红军过老渡桥
红军过白洗
红军驻扎宰练寨
红军在返排
高定苗族人民忆红军
红军为民除害
红军来到剑河城
我所见到的红军
……
二、红二方面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三、红三方面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四、红二十五军途径地亲历者回忆

   编辑推荐

   文摘
红军长征经过苏仙岭见闻
何伦伟①朱早生②
值此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土桥镇坳背村县背组80岁老翁何伦伟、附城乡道南村81岁老翁朱早生回忆起红军长征过汝城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记得1934年深秋那段日子里,红军到来之前,驻扎在汝城的国民党军队、胡凤璋保安团和地主财户到处造谣惑众,说红军“烧杀抢掠,共产共妻”,胁迫群众躲到山上去,叫“走共产”,还说“不走的将按通匪论处”。苏仙岭、东岗岭周边的群众,被迫拖儿带女往东岗岭的深山老林躲去。当时年仅十来岁的何伦伟,刚好在土桥矮寨李家外婆家作客,也夹杂在逃走的人群中。走出村不远,只见北边大路上来了一批大队伍,每个人都头戴草圈,脚穿草鞋。他们拦住我们的去路,和颜悦色地对我们说:“老乡们,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现在我们北上抗日经过这里……”在红军的询问下,我们当中有胆大的说出“走共产”的缘由。队伍中马上有红军战士接声应:“我们都是穷苦出身,天下穷人是一家,我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打的是土豪劣绅,大家不要相信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谣言,回到你们自己的家里去吧”。在红军的耐心劝说下,我们都陆陆续续回到家里。红军一进村,就帮助村里打扫卫生,帮老百姓挑水、劈柴,与老百姓拉家常,调查土豪劣绅的情况。时值深秋,秋风萧瑟,不少穷苦百姓饥寒交迫,红军就把打土豪得来的粮食、猪肉、衣物分给穷苦百姓。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他们用苏维埃货币向老百姓购买鸡、鸭、猪肉、蔬菜等物,宁愿睡在巷道、屋檐下也不闯民房。老百姓很受感动,纷纷腾出闲房、杂屋,铺上稻草,请红军进屋住宿。红军对穷苦百姓很和气。小伦伟很快和红军混熟了。红军开饭时,叫他一块吃饭;晚上,与红军战士一起枕着步枪睡觉。
道南村朱早生老翁回忆说:“红军对我们穷人可好了,有个红军见我穿着破烂的单衣瑟瑟发抖,就把身上一件毛蓝衫脱下来送给我。我父母过意不去,推辞不肯接,并说:‘好人呀,你要行军打仗,你把衣服给了我们,你将挨冻受寒,你冻坏了身子怎么办?’红军战士耐心地说:‘大爹大娘,我是江西人,自小家里穷,小孩挨冻受饿的滋味我知道,小弟弟身子瘦弱,穿的像几根破布条一样的衣服,怎么过这一冬啊,请不要推辞,就当他是我的亲弟弟,哥哥把衣服给弟弟穿不是合情合理嘛!我不要紧,有部队发的军衣,冻不着。’就这样,红军战士亲手给我穿好衣服,系好钮扣,我顿时感到无比温暖。”多少年来,红军的恩情,朱早生脑海里还记忆犹新,永难忘却。
那时的朱早生家,就住在一间回廊房里,门窗正对着苏仙岭战场主阵地苏仙庵,相距不过半里远。1934年10月31日下午约5点钟,一阵爆炸声过后,枪声大作,只见国民党军队从苏仙岭脚往苏仙庵的红军阵地冲击,红军奋力抵抗,被击中的敌人从陡峭的悬崖上翻滚下来。战斗一直打到下半夜,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才被打退,红军牢牢控制了苏仙岭阵地,国民党兵及胡凤璋保安团则龟缩在县城不敢动弹。后来,在苏仙岭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体,就掩埋在苏仙庵旁。
……

   序言

《长征》 目录 第一卷:历史的洪流——长征前的中国与红军 第一章:风雨飘摇的年代 1.1 黑暗笼罩下的中国大地 1.2 国民党统治下的危机 1.3 帝国主义的爪牙 1.4 共产党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第二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1 井冈山会师与根据地建设 2.2 赣南苏区的发展与壮大 2.3 红军的战略战术初探 2.4 “左”倾错误的影响 第三章:血雨腥风的围剿 3.1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 3.2 红军的艰苦斗争与战略转移的酝酿 3.3 遵义会议前的暗流涌动 第二卷:征途万里——红军的长征史诗 第一章:战略转移的壮丽画卷 1.1 突围与撤退:生命的抉择 1.2 悲壮的湘江战役 1.3 遵义会议:转折点与新的方向 1.4 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壮举 第二章:翻越雪山草地的艰难跋涉 2.1 严酷的自然考验 2.2 生死存亡的考验 2.3 革命乐观主义的闪光 2.4 军民鱼水情深 第三章:跨越险阻,迈向胜利 3.1 巧渡金沙江 3.2 强渡大渡河 3.3 攻占腊子口 3.4 四渡赤水:军事艺术的瑰宝 第三卷:燎原之火——长征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章:胜利的凯歌 1.1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2 长征精神的塑造 第二章:历史的丰碑 2.1 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2.2 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3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永不磨灭的记忆 3.1 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 3.2 长征留给后人的启示 3.3 传承与发展长征精神 --- 详细图书简介 《长征》 这部鸿篇巨制,以其宏大的叙事、翔实的史料和深邃的思想,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本书共分三卷,层层递进,由历史的洪流溯源,至征途万里的壮丽画卷,再到燎原之火的深刻意义,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完整、立体、感人至深的长征史诗。 第一卷:历史的洪流——长征前的中国与红军 本卷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理解长征发生的历史背景。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那段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从晚清的积贫积弱,到辛亥革命的曙光,再到北洋军阀的混战和国民党政权的建立,中国社会始终被内忧外患所笼罩。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以及广大民众在贫困与压迫下的苦难,都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 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本卷将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早期探索的艰难历程。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再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追溯了中国革命的起点。随后,我们将笔触聚焦于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驱在实践中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赣南苏区的蓬勃发展,都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具备了燎原的势头。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将分析红军在战略战术上的初步探索,以及“左”倾错误的出现及其对革命造成的暂时性影响。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本卷的最后部分,将重点描绘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的血腥围剿。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围剿”,给红军和苏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撤离根据地,寻找新的出路,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本卷将为读者铺陈出遵义会议前,革命低潮时期,党内外的暗流涌动,为即将到来的战略转移做好思想和历史铺垫。 第二卷:征途万里——红军的长征史诗 本卷是本书的核心,它将以最详实的笔触,最动人的叙述,再现红军万里长征的全部过程。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艰苦卓绝、最惊心动魄的战略转移,它是一幅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画卷。 我们首先将展现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初期阶段,包括突围与撤退的艰难抉择,以及付出巨大牺牲的湘江战役。在严峻的形势下,党和红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有伟大的转折。本卷将深入剖析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它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红军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是长征的转折点,更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随后,我们将带领读者跟随红军的脚步,经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飞夺泸定桥,这座悬挂在怒江天险上的铁索桥,见证了红军战士不畏生死的英勇壮举,成为长征中最为人熟知的传奇故事之一。然而,长征的艰险远不止于此。跨越雪山草地,是红军将士所面临的最为严酷的自然考验。冰天雪地、饥寒交迫、疾病流行,无数生命倒在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本卷将深刻描绘红军将士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靠顽强的意志和钢铁般的纪律,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同时,我们也将展现红军与沿途各族人民建立的深厚鱼水情谊,以及人民群众为红军提供的无私援助。 继续前行,我们还将详细记录红军如何巧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如何强渡大渡河,再次展现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如何攻占腊子口,打开通往陕北的通道;以及四渡赤水,这场被誉为军事艺术瑰宝的战役,如何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最终摆脱困境,走向胜利。本卷将以丰富的史实和生动的人物描写,将长征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呈现在读者眼前,让长征的艰辛、悲壮与辉煌,真实可感。 第三卷:燎原之火——长征的意义与影响 在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后,红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凯歌。本卷将聚焦于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也为中国革命积蓄了新的力量。长征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伟大的精神洗礼。本卷将深入阐释长征精神的内涵,包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以及军民一致、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本卷的重点在于升华长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将分析红军长征在当时以及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伟大历史地位,它如何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又如何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榜样。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在军事上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更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本卷将着眼于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和平年代,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通过讲述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来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与怀念。长征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和发展长征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将是本书留给读者的深刻思考。 《长征》是一部集历史、叙事、思想于一体的杰出著作,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理解中国革命为何能够历经磨难而不断壮大,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仅仅是看到“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套装1-3册)/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完整书名,我的脑海中就已经涌现出无数的画面和想象。我还没有打开这本书,但它所传达的厚重感和历史分量,已经让我肃然起敬。长征,那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光辉而又艰辛的篇章,它象征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更多关于长征的鲜活细节,尤其是“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让我感觉到书中充满了亲历者的声音和视角,那些来自最真实战场和最艰难路途的叙述,定然是无比珍贵的。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烽火硝烟,去体会那些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去领悟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伟大精神。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打动,套装1-3册,这个规模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就已经被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一次对人性、对信念、对牺牲的深刻诠释。我特别留意到了“沿途历者忆长征卷”这个书名,这暗示了书中会包含大量的亲历者口述,那种第一手的、带有温度的叙述,往往比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更能打动人心。想象一下,那些饱经风霜的老战士,用他们略显浑浊却依然坚定的眼神,讲述着当年是如何走过雪山草地,如何面对饥饿和寒冷,如何失去战友却依然保持着对革命的信念。这其中的艰辛和勇气,是任何历史书本都难以完全传达的。再加上“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大背景,我预感这本书将会是一部极其翔实、有血有肉的长征史诗,它将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去感受那份撼人心魄的伟大精神。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专业和考究,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沿途历者忆长征卷”以及“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的系列标识来看,我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研究深度。“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极大地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我设想着书中会不会有那些尘封已久的口述史料,会不会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会不会有那些关于普通士兵的生动故事?长征,绝不仅仅是几个著名战役的堆叠,它更是无数个普通人的艰辛跋涉,是他们在极端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是他们在信念指引下的不屈不挠。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无疑为这本书的权威性提供了一重保障,这让我对书中的史实考证和解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会为我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红军长征。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厚重感,“沿途历者忆长征卷”,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漫漫征途中留下的足迹,以及那些亲历者眼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这本书,但光是它的名字,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我想,它一定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记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传承。长征,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的含义,是信仰的坚持,是生命的考验,是民族精神的熔炉。当我看到“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个系列名时,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这并非孤例,而是一套系统性的、深度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室的出品,也预示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让人充满期待,希望能够从中读到最真实、最鲜活的历史。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英雄的故事,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将如何在文字中重现,又将如何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等待我去推开,去感受,去思考。

评分

从书名“沿途历者忆长征卷”中,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历史的风尘,听到了远古的回响。尚未翻阅,但“套装1-3册”的体量已经暗示了内容的翔实与全面,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沿途历者忆”这几个字,尤其让我心潮澎湃,我想象着书中会充满了来自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那些饱经风霜的老兵们,用他们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讲述着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征程,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情感,定然能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抵人心。红军长征,那是一段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奇,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壮丽史诗。中共党史研究室的严谨学术背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相信它会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更加感人肺腑的红军长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