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法教程:讲义与练习

日语语法教程:讲义与练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卫 编
图书标签:
  • 日语
  • 语法
  • 教程
  • 学习
  • 教材
  • 练习
  • 讲义
  • 外语
  • 语言
  • 日语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527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02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徐卫老师的《日语痞法教程:讲义与练习》,由高教社出版,为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一部很好的教材,也为广大日语教师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学参考用书,值得祝贺。在日语学习中,要不要系统学习日语语法知识,众说纷纭。特别是听说领先的教学方法认为过多强调语法,会影响语言习得,使得语法教学略受冷落。但是,从日语教育的实践来看,作为成年人的日语深度学习,语法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而,系统的日语语法教材或专著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徐卫老师的这部教材无疑填补了部分空白。
  那么,语法学习使用什么样的语法体系为好呢?有人钟爱原有的以日本学校语法体系为主的我国原有的日语语法体系,有人则强烈主张必须摒弃原有的语法体系,运用目前在日本较为流行的日语教育语法体系。其实,无论是学校语法还是描写语法,或者生成语法、认知语法等都是学者们试图真实反映日语语言规律的学说,并非就是日语内在语法规律的本身所在。所以,从日语学习的角度来说,关键不在于语法术语的变化和体系的调整。而是是否客观地、全面地展示了日语语法规律所在。

目录

第1讲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二、日语语法体系
三、日语语法特点
四、日1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扩展讲解:现代日语三大语法学派:山田语法、桥本
语法、时枝语法
【练习1】
体言篇
第2讲 名词和数词
一、名词的功能和分类
二、由其他词转化而来的名词
三、数词的功能和分类
四、数词的读音规律
◆扩展讲解:日语数量变化和倍数的表达
疑难解答:关于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可不可以加的问题
【练习2】
第3讲 代词
一、人称代词的种类和使用特点
二、指示代词的种类和使用特点
三、指示词和体系
四、类指示词的使用特点
◆扩展讲解:日语指示代词的转用
【练习3】
……
第4讲 形式名词
用言篇
副用词篇
助动词篇
助词篇
敬语篇
句子语体篇
参考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副用词篇

评分

这本是是我在图书馆先看过的,例句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我是作为系统整理日语语法用的,这本书中对于助词和接续词的解释很详细,掌握好了之后可以用更准确的日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更地道的接近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相近词语之间有着微妙的差距,用错了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会差很多~总之我自己是很满意这本书的,不过其他的朋友要买的话最好先去书店看一下,因为不是每本书都适合你~还有要谢谢京东的配送员黄令,因为麻烦他送了两次~谢谢啦

评分

说起来,咱们这些唯物主义者可能感觉不可思议。以前有句话说,当你心里真切渴望什么的时候,全宇宙都会来帮你。小男孩想要一辆脚踏车,终于在某个清晨,一辆崭新的脚踏车就放在他的门外。当我第二次看这部纪录片并且推荐给别人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小的时候,真的这样做过,而自己的小小愿望还经常就在不经意之间达成了,她曾经还以为自己有魔力。宇宙就像一块磁石,只有一样的材质,才会互相吸引。正能量会带来正能量,负能量会积聚负能量,很多玄妙的东西很难说的清楚,但是我的生活,的确曾经因为吸引力法则而变得不一样。

评分

这是一部实用型较强的日语语法教材。既系统全面,又重点突出。既有精确的讲解,又有多样的练习。不但是一部日语专业学生必修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日语学习者的自学参考书。

评分

人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良好的习惯常常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即便是很小很小的好习惯,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边等了许多人,看起来个个踌躇满志,应试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严肃地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慌忙推门而进,而是先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了声“可以”,他才进去。进门后,他又轻轻地关上了门。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两年后,他工作出色,升为业务主管,与经理接触的机会多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当初有人学历比我高,为啥要聘用我?”经理说:“说实话,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就看中你进门时很有礼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先不说能在公司有多大的作为,起码不会给公司制造乱子。”可见好习惯处处受人欢迎,能使自己受益无穷。

评分

语法、时枝语法

评分

评分

◆扩展讲解:日语数量变化和倍数的表达

评分

用言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