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
在线试读 |
第1章 独立:活到100岁的代价 “我后来决定不服用这些药。”苏珊答。 医生一脸惊讶,同时又有点着急:“你要吃药啊,这很重要。不吃不行的。” 打破医疗思维的误区: 像苏珊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研究显示,在拿到控制高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处方的病人中,超过一半的人要么根本没有吃,要么在服药几个月之后就停止了。在一些研究项目中,许多实验对象受到密切关注,研究人员经常会随访,给他们打电话,督促他们服药,但是还是有25% ~ 35% 的概率病人会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一些专家称此为“不依从”或者“不遵医嘱”的行为,即患者不愿意按照规定的疗程服药。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只出现在他汀类药物上。许多研究显示,有20% ~ 50% 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或者哮喘的患者不会按照医生建议的疗程服药。全美社区药剂师协会于2006 年对一系列常见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1% 的患者不会去拿处方上开的药,29% 的患者在一个疗程吃完之前就停止服药了。 5 年之后,当我们再次访问苏珊的时候,我们想搞清楚她不去按处方买药的深层原因。她见过那些罹患心肌梗死或者中风的病人,所以肯定知道高胆固醇的危害。 她说:“我跟父亲很像。不管做什么,他都非常投入,他是非常积极的一个人。 我就想过他那样的生活。他在世的时候胆固醇也很高,就像我一样,但是他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药。”苏珊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我相信对于一些人来说胆固醇240 确实非常危险。 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比方说我们家族的人,这可能不是什么危险的指标。” 我们经常听一些人的故事,以及他们所做的这样或那样的决定。这些人及其决定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认识。这种外界对我们思维的塑造从幼儿时期便开始了:在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父母讲童话、晚上睡觉之前听父母读故事书的时候。当我们成长起来,接触的人更多了,开始从同事、朋友和熟人们的经验中学习。我们还可能从书籍、杂志、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上接触各种故事。这些故事一旦细细品味,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我们开始设想,如果我们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将经历怎样的人生,会做哪些决定。认知心理学家将这种别人的故事对我们施加的强烈影响称为“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一些故事或者某人的经历,特别是那些激烈的、不平常的部分,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会很容易记住这些故事,当遇到艰难的选择,在千钧一发之际,就会很容易地想起这些我们已“获得”的别人的经历。 |
目录 |
赞誉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