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工程師研發必讀書: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

射頻工程師研發必讀書: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一兵 編
圖書標籤:
  • 射頻
  • RFID
  • 讀寫器
  • 基站
  • 開發
  • 嵌入式
  • 硬件設計
  • 測試
  • 通信
  • CET632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76661
版次:1
商品編碼:1109107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射頻工程師研發必讀書: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是射頻識彆係統(RFID)13.56MHz頻段讀寫基站芯片CET632的開發指南。它全麵係統地介紹瞭CET632芯片的特點、工作原理、寄存器定義以及命令操作方法;詳細解讀與分析瞭上下位機的通信協議、主要固件代碼函數;同時還詳細介紹瞭編程環境的安裝與使用、固件程序代碼下載的方法等。通過閱讀本書,可以進一步加深讀者對CET632功能、卡片特性的理解,幫助編程開發人員盡快掌握射頻識彆係統的編程方法和開發技巧。

目錄

目 錄

第1章 CET632多協議RFID射頻基站芯片
1.1 概述
1.2 功能摘要
1.2.1 支持的協議
1.2.2 發送器
1.2.3 接收器
1.2.4 接口和外設
1.2.5 工作條件
1.2.6 參考設計/評估闆
1.2.7 縮寫的含義
1.2.8 封裝形式
1.3 功能概述
1.3.1 CET632的功能框圖
1.3.2 典型工作原理
1.4 CET632的引腳定義
1.5 規格
1.5.1 極限參數
1.5.2 電氣特性
1.5.3 支持協議
1.5.4 外設參數
1.6 SPI接口
1.7 寄存器類型
1.7.1 寄存器概述
1.7.2 寄存器詳細參數
1.7.3 寄存器推薦工作值
1.8 結構與外設
1.8.1 振蕩器
1.8.2 發送器
1.8.3 接收器
1.8.4 FIFO 緩衝區
1.8.5 EEPROM
1.8.6 定時器單元
1.8.7 電源管理
1.8.8 中斷係統
1.8.9 MIFARE Crypto 引擎
1.8.10 穩壓器
1.9 CET632命令
1.9.1 Startup命令
1.9.2 Idle 命令
1.9.3 Transmit命令
1.9.4 Receive 命令
1.9.5 Transceive 命令
1.9.6 WriteEEPROM 命令
1.9.7 ReadEEPROM 命令
1.9.8 CalcCRC 命令
1.9.9 LoadConfigEEPROM 命令
1.9.10 LoadKeyFIFO 命令
1.9.11 LoadKeyEEPROM 命令
1.9.12 Authent 命令
1.9.13 TuneFilter 命令
1.10 典型工作原理和設計指南
1.10.1 電路配置
1.10.2 供電和接地
1.10.3 測試信號
1.11 封裝和尺寸
第2章 開發演示闆上下位機通信協議
2.1 協議包
2.1.1 命令幀格式
2.1.2 響應幀格式
2.2 讀卡器和讀卡器IC 配置命令(0x00 / 0x01)
2.2.1 讀卡器配置命令(0x00 / 0x01)
2.2.2 讀卡器配置命令響應(0x00 / 0x01)
2.2.3 Polling 模式(0x00 + 0xEx)
2.3 ISO14443A和MIFARE命令(0x0A)
2.3.1 ISO14443A命令總攬(0x0A)
2.3.2 ISO14443A命令(0x0A)
2.3.3 ISO14443A命令響應(0x0A)
2.3.4 MIFARE命令總攬(0x0A)
2.3.5 MIFARE命令(0x0A)
2.3.6 MIFARE命令響應(0x0A)
2.4 ISO14443B命令(0x0B)
2.4.1 ISO14443B命令總攬(0x0B)
2.4.2 ISO14443B命令(0x0B)
2.4.3 ISO14443B命令響應(0x0B)
2.5 ISO15693 命令(0x0D)
2.5.1 ISO15693命令總攬(0x0D)
2.5.2 ISO15693命令(0x0D)
2.5.3 ISO15693命令響應(0x0D)
2.5.4 CET定製命令總攬(0x0D) (隻用於CET6600)
2.5.5 CET定製命令(0x0D)
2.5.6 CET定製命令和響應(0x0D)
2.6 Felica 命令(0x0C)
2.6.1 Felica命令總攬(0x0C)
2.6.2 Felica 命令(0x0C)
2.6.3 Felica命令響應(0x0C)
第3章 上位機演示軟件操作使用
3.1 安裝使用
3.1.1 係統所需的條件
3.1.2 CD光盤內容
3.1.3 驅動程序安裝(USB虛擬RS232)
3.2 快速使用演示軟件
3.3 演示軟件組件
3.3.1 端口和內容設置
3.3.2 RFID 標準選項卡和讀卡器配置選項卡
3.3.3 原始數據輸入和輸齣檢測器
3.3.4 處理過程日誌
3.4 使用演示軟件
3.5 ISO14443A功能演示
3.5.1 ISO14443A 標準命令
3.5.2 MIFARE命令
3.6 ISO14443B功能演示
3.7 ISO15693功能演示
3.7.1 ISO15693 標準命令
3.7.2 CET6600定製命令
3.7.3 特殊命令
3.8 PicoTag功能演示
3.8.1 PicoTag標準命令
3.8.2 特殊命令
3.9 Felica功能演示
3.9.1 C_Polling命令
3.9.2 TransparentWithCRC
第4章 下位機程序函數功能說明
4.1 CET632係統函數
4.1.1 CET632_Chip_Reset
4.1.2 CET632_Read1Reg
4.1.3 CET632_Read_CollPos
4.1.4 CET632_Read_RxLastBit
4.1.5 CET632_Read_FIFOLength
4.1.6 CET632_ReadErrReg
4.1.7 CET632_Check_RFErr
4.1.8 CET632_Check_E2Err
4.1.9 CET632_Check_KeyErr
4.1.10 CET632_Check_Crypto_Bit
4.1.11 CET632_Write1Reg
4.1.12 CET632_WriteFIFO
4.1.13 CET632_WriteCMD
4.1.14 CET632_Set_BitFraming
4.1.15 CET632_Set_CollMaskVal_Bit
4.1.16 CET632_Clear_CollMaskVal_Bit
4.1.17 CET632_CRC_Setting
4.1.18 CET632_Clear_Crypto1On_Bit
4.1.19 CET632_Flush_FIFO
4.1.20 CET632_Disable_And_Clear_Flag_IRQ
4.1.21 CET632_Clear_State_When_TimeOut
4.1.22 CET632_Set_Send1Pulse_Bit
4.1.23 CET632_Clear_Send1Pulse_Bit
4.1.24 CET632_Set_ModulatorSource
4.1.25 CET632_Set_Force100ASK_Bit
4.1.26 CET632_Clear_Force100ASK_Bit
4.1.27 CET632_ON_RF
4.1.28 CET632_OFF_RF
4.1.29 CET632_Timer_Tstart_Tstop_Control
4.1.30 CET632_Timer_Set_Resp_Waiting_Time
4.1.31 CET632_Start_Timer
4.1.32 CET632_Stop_Timer
4.1.33 CET632_SOFEOF_Selection
4.1.34 CET632_IRQ_Execute_FIFO_Data
4.1.35 CET632_IRQ_Read_FIFO
4.1.36 CET632_Transmit
4.1.37 CET632_Receive
4.1.38 CET632_Transceive
4.1.39 CET632_ReadE2
4.1.40 CET632_WriteE2
4.1.41 CET632_LoadE2Config
4.1.42 CET632_LoadKey
4.1.43 CET632_LoadKeyE2
4.1.44 CET632_Cal_CRC
4.1.45 CET632_Authen
4.1.46 Transparent_With_CRC
4.1.47 Transparent_Without_CRC
4.1.48 CET632_Config_Driver
4.1.49 CET632_InitChip
4.1.50 CET632_Config_14443A
4.1.51 CET632_Speed_14443A
4.1.52 CET632_Config_14443B
4.1.53 CET632_Speed_14443B
4.1.54 CET632_Config_Felica
4.1.55 CET632_Speed_Felica
4.1.56 CET632_Config_15693
4.1.57 CET632_Speed_15693
4.1.58 CET632_Diagnose
4.2 ISO14443有關函數
4.2.1 ISO14443A_Config
4.2.2 ISO14443A_Get_Speed_Reader
4.2.3 ISO14443A_Request
4.2.4 ISO14443A_WakeUp
4.2.5 ISO14443A_Anticoll
4.2.6 ISO14443A_Select
4.2.7 ISO14443A_RATS
……

前言/序言


卓越射頻,驅動未來:下一代無綫通信核心技術解析 在信息爆炸、萬物互聯的時代浪潮下,無綫通信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進,其核心驅動力——射頻(RF)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預示著人類連接方式的深刻變革。本書聚焦於下一代無綫通信係統所需掌握的關鍵射頻技術,旨在為廣大射頻工程師、通信領域的研究者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份深度、前瞻且實用的技術解析。我們不局限於某一特定産品的開發指南,而是深入探討射頻技術發展的宏觀趨勢,剖析支撐未來無綫通信基石的各項核心技術,引導讀者構建起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前沿的技術視野。 第一篇:射頻係統基石——理論深度解析與工程實踐 本篇將從射頻係統的最基本原理齣發,深入剖析信號的産生、傳輸、接收以及處理過程中涉及的關鍵物理學概念和工程學問題。我們將迴顧並拓展電磁場理論在射頻頻段的應用,重點講解波導、傳輸綫理論,分析阻抗匹配、駐波比、損耗等關鍵參數的物理意義及其對係統性能的影響。 電磁場理論的射頻應用: 深入探討麥剋斯韋方程組在實際射頻電路設計中的應用,理解電磁波的産生、傳播特性,以及不同介質對電磁波的影響。我們將分析天綫輻射機理、方嚮圖、增益、極化等關鍵參數,並討論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擇和設計閤適的天綫,例如微帶天綫、貼片天綫、螺鏇天綫等,以及它們在5G/6G等未來通信標準中的應用前景。 傳輸綫與阻抗匹配: 詳細闡述傳輸綫的瞬時電壓、電流、相速度、群速度等概念,以及傳輸綫方程的推導與應用。我們將重點講解史密斯圓圖的使用,分析如何通過阻抗匹配網絡(包括集總元件和分布元件匹配)最大化功率傳輸,最小化信號反射,從而提高係統效率和穩定性。這將是理解射頻係統設計的核心能力。 噪聲與失真分析: 深入分析射頻係統中噪聲的來源(熱噪聲、散粒噪聲、閃爍噪聲等)及其對接收靈敏度的影響。我們將介紹噪聲係數(NF)的概念,並指導讀者如何計算和優化係統的NF。同時,對非綫性失真(如諧波失真、互調失真)的産生機理進行深入剖析,介紹IP3、P1dB等關鍵指標,並探討如何通過器件選擇和電路設計來抑製失真,保證信號的純淨度。 射頻電路基礎: 涵蓋低噪聲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頻器、振蕩器、濾波器等關鍵射頻單元電路的設計原理與實現。我們將深入剖析這些器件的內部結構、工作模式、關鍵性能指標(增益、綫性度、效率、噪聲係數、功耗等)以及設計中需要注意的穩定性和穩定性判據。例如,在PA設計部分,我們將討論Doherty、Cartesian Feedback等高效率技術,以及GaN、GaAs等先進半導體材料的應用。 第二篇:先進射頻技術前沿——驅動下一代通信革新 本篇將聚焦於當前及未來無綫通信技術發展中最具創新性和顛覆性的射頻技術,為讀者展現未來的技術圖景,並提供深入學習的方嚮。 多輸入多輸齣(MIMO)與波束賦形(Beamforming): 深入解析MIMO技術的原理,包括空間復用、分集等,以及其如何通過增加數據流和提升信噪比來提高係統容量和覆蓋範圍。重點講解波束賦形技術,包括數字波束賦形(DBF)、模擬波束賦形(ABF)以及混閤波束賦形(HBF),分析其在5G NR、Wi-Fi 6/7等標準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天綫陣列的激勵信號來實現信號的定嚮傳輸和接收,大幅提升頻譜效率和乾擾抑製能力。 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通信: 探討毫米波和太赫茲頻段的潛力,分析其作為下一代通信(如6G)的關鍵候選頻段,具備超大帶寬和極高數據傳輸速率的優勢。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些頻段在傳播特性上的挑戰(如傳播損耗大、穿透性差),以及應對這些挑戰所需的技術,如大規模MIMO(mMIMO)、智能超錶麵(RIS)等。 軟件定義射頻(SDRF)與認知無綫電(CR): 介紹軟件定義射頻的概念,它如何通過軟件配置和控製射頻前端,實現更靈活、更智能的無綫通信係統。深入探討認知無綫電的原理,包括頻譜感知、頻譜決策和頻譜共享,以及其在動態頻譜接入、乾擾規避等方麵的應用,為實現更高效的頻譜利用提供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AI)在射頻設計與優化中的應用: 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能射頻工程。我們將討論AI在電路優化(如自動優化匹配網絡、濾波器參數)、係統性能預測、故障診斷、頻譜感知與管理以及自適應波束賦形等方麵的應用潛力,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AI工具融入到射頻研發流程中,以提高效率和創新性。 新型材料與器件: 介紹在射頻領域引起廣泛關注的新型材料和器件,如GaN(氮化鎵)、SiC(碳化矽)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在高功率、高效率PA中的應用;MEMS(微機電係統)在可變電抗器、濾波器等領域的應用;以及超材料(Metamaterials)在新型天綫、隱身技術、可調諧器件等方麵的奇特性能與前沿應用。 第三篇:射頻係統集成與測試——從設計到實現的橋梁 本篇將視角從微觀電路設計拓展到宏觀係統集成與驗證,強調理論知識在實際工程中的落地與實現。 射頻係統集成挑戰: 分析在多頻段、多標準無綫通信係統中,如何進行射頻前端模塊(FEM)的設計與集成。我們將討論功耗管理、熱管理、電磁兼容性(EMC)、射頻乾擾(RFI)等關鍵集成問題,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高性能的射頻係統。 射頻測試與測量: 詳細介紹射頻測試的標準、流程和關鍵測試儀器(如矢量網絡分析儀VNA、頻譜分析儀SA、信號發生器SG、功率計、噪聲係數分析儀等)。我們將講解如何利用這些儀器對射頻器件和係統進行S參數、增益、綫性度、噪聲係數、相位噪聲、功率等關鍵指標的測量與驗證,以及如何進行一緻性測試(Conformance Testing)和性能優化。 射頻仿真與建模: 介紹主流的射頻電路和電磁場仿真軟件(如ADS、HFSS、CST等),講解如何利用這些工具進行電路設計、參數優化、性能預測以及電磁場分析。我們將強調仿真在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製造成本、提高設計成功率方麵的重要作用。 可靠性與質量控製: 探討射頻器件和係統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可靠性問題,包括溫度、濕度、振動、衝擊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加速壽命試驗(ALT)等方法進行可靠性評估。強調建立完善的質量控製體係在確保産品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力中的重要性。 本書的宗旨在於提供一個廣闊的射頻技術全景圖,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射頻世界的底層邏輯與未來方嚮。我們鼓勵讀者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同時,積極關注最新的技術動態和研究進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不斷探索和創新,最終成為新一代無綫通信技術發展的推動者。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拿到這本《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射頻技術的書籍大多晦澀難懂,而且往往專注於某個非常細分的領域。然而,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概覽,從最初的概念設計到最終的産品實現,幾乎涵蓋瞭所有重要的技術要點。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射頻鏈路預算的講解,作者通過幾個實際的案例,詳細地演示瞭如何計算和分析射頻鏈路的損耗和增益,這對於確保通信的穩定性和覆蓋範圍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乾擾和噪聲的處理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在實際的射頻開發中是不可忽視的挑戰。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關於同頻乾擾和互調失真的分析,以及如何通過濾波和屏蔽等技術來抑製這些問題。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模塊,但又彼此關聯,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一步一步地構建一個復雜的射頻係統,讓我對整個開發流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

我是一名在無綫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閱覽過不少關於射頻工程的書籍,但《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這本書,無疑是我近年來遇到的一股清流。它並沒有刻意去追求花哨的術語或是深奧的理論,而是紮紮實實地將射頻讀寫基站的開發精髓呈現在讀者麵前。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其極強的實操性和前瞻性。作者在書中不僅詳述瞭核心的射頻電路設計原理,如低噪聲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以及混頻器的設計要點,還重點突齣瞭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容易被忽略但至關重要的環節。例如,關於PCB布局和布綫對射頻性能的影響,書中給齣瞭非常詳盡的指導,包括如何避免串擾、如何控製阻抗匹配以及如何進行接地處理,這些都是決定産品成敗的關鍵細節。此外,作者還花費瞭大量篇幅講解瞭射頻係統的測試與驗證方法,從S參數的測量到頻譜分析儀的使用,再到信號發生器的配置,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闡述,並且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測試技巧和故障排除思路。

評分

這本書的編寫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不失生動的趣味性。作者在講解一些復雜的射頻概念時,善於運用形象的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我記得在讀到關於調製解調技術的章節時,作者用“信息如何被裝載到載波上,又如何被精確地提取齣來”來比喻,這讓我很快就理解瞭FM、AM、PSK等不同調製方式的原理和應用場景。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涵蓋瞭射頻安全和電磁兼容性(EMC)方麵的知識,這在很多同類書籍中都很少被提及。作者詳細介紹瞭射頻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設計來降低電磁輻射。同時,書中還探討瞭如何進行電磁兼容性測試,以確保射頻設備不會對其他電子設備産生乾擾,也不會受到外部電磁場的乾擾。這些內容對於任何一個從事射頻産品開發的工程師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提升綜閤素養的讀物,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在學習射頻相關課程時常常感到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本《CET632射頻讀寫基站開發指南》,我纔真正體會到理論知識如何轉化為實際的工程應用。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對射頻係統整體架構的深入剖析。作者通過對一個典型的射頻讀寫基站進行拆解,詳細介紹瞭各個功能模塊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從前端的射頻收發單元到後端的數字信號處理,每個環節都講解得非常透徹。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數字信號處理(DSP)與射頻前端協同工作的章節,它讓我理解瞭如何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應用於改善射頻係統的性能,比如通過數字預失真(DPD)來補償功率放大器的非綫性。這本書還提供瞭很多關於軟件定義無綫電(SDR)在射頻基站開發中的應用實例,這讓我看到瞭射頻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嚮。整體而言,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射頻工程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提供瞭寶貴的指導。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過的最令人驚喜的一本技術書籍,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剛踏入射頻研發領域不久的新手來說。我一直覺得射頻工程離我們普通人很遙遠,仿佛是高不可攀的專業知識,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非常親切且邏輯清晰的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循序漸進地講解瞭射頻讀寫基站的開發過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基礎理論的深入淺齣,比如關於電磁波的傳播特性、不同頻率段的特點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作者都用非常易於理解的比喻和圖示進行瞭說明,讓我這個之前對物理公式感到頭疼的人也能輕鬆掌握。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理論,而是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的開發流程緊密結閤。書中詳細介紹瞭開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關鍵環節,從元器件的選擇、電路的設計,到射頻信號的調試和性能的優化,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項。我讀到關於天綫匹配和阻抗匹配的部分時,更是茅塞頓開,感覺之前在項目實踐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能找到答案瞭。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不僅學到瞭知識,更獲得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