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祥 著
图书标签:
  • 广东书家
  • 商承祚
  • 书法史
  • 岭南书法
  • 书学
  • 艺术史
  • 地方文化
  • 清代书法
  • 书法研究
  • 文化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62492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0177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先进文化能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其中重要一环还在于文化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先继承,因此整理和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毛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壮丽而多姿的独特文化景观。

作者简介

王祥,1978年出生于湖南宜章。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理事,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王元军等先生。现就职于民盟广东省委会,兼任《书法学报》副主编。曾在《中国书法》、《书法》等刊物发表书学论文十余篇。目前主要致力于书法与社会文化关系研究,完成2010年度广东省哲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产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之<商承祚》,承担2011年度广东省哲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粤盟先贤及其书法研究》。书法崇尚俊逸潇洒之行草书风,篆刻追慕温润典雅之汉印风格。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有关机构收藏。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家世渊源
第二章 生平概述
第三章 书法成就
第四章 书论贡献
第五章 印学考述
第六章 书画交游
第七章 古文字学成就
第八章 商氏“三绝”
第九章 文物保护与捐献

附录一 商承祚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作品欣赏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节 考古发掘
在商承祚的学术生涯中,考古发掘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考古发掘使他获得了无数新发现,这些成为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促使他在古文字学、历史考古学领域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他为保护祖国的文物遗产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8年暑假,商承祚与容肇祖教授“赴北路调查瑶民考察古物”,虽然坎坷,但所获颇丰。他还担任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考古学会主席,“以本所古物不敷研究,特会同本所主任顾颉刚教授商准校长筹出一笔款项以为购买古物之用。”亲自到北平搜购古碑、古造像等200余件。考古学会“发掘南汉残瓦,收集本省古物,审定本所所藏古器物字画,设立古物陈列室”,这一积极举措,学术界大为赞赏。
实地考察,运载文物,商承祚备尝艰辛。1938年12月,商承祚等人前往成都附近的新津县调查墓崖。此类红砂岩墓葬就山凿成,极易风化,墓穴仅容一人进出,且幽深黑暗,毫无光线,墓内结构松化,时常有裂石下坠,稍有不慎,便有死伤之险。即便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他依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冒险精神圆满结束了对新津县墓崖的考察。考察挖掘出一具雕刻精美的石柜,极具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由于当时运输条件有限,他只好请人锯开四角,再自柜底将之凿开,全部装箱运回成都金陵大学,并依式复原陈列。不久,他又带队考察乐山崖墓,仅三个月便拓印出百余幅石雕画像。
商承祚一生与长沙楚文物结下了不解之缘。1938年2月,他随金陵大学西迁长沙。当目睹古物被盗掘的惨状,楚文物大量流失的厄运时,他决定留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当时的情形令他终生难忘:
摩挲欣赏各式各样完美惊人的战国漆器作品,在那人心不安,空袭频繁的年月里,我为它流连了三个多月。白天,或酋轩采撷,录所见闻。或考究古迹,实地踏勘。夜间,或临绘古物纹华,或整理日间手记。
……
商承祚:岭南书苑的璀璨明珠 商承祚,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岭南书画大家,以其深厚的学养、精湛的书艺和卓越的教育成就,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是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岭南文化繁荣昌盛的缩影。 艺术生涯:融古创新,独树一帜 商承祚先生的书法艺术,既继承了中国传统书法的优秀基因,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特色。他精通各种书体,尤以行草见长。其书法作品,线条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章法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又不失温润秀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善于从历代碑帖中汲取养分,但又不拘泥于古法,而是将前人的精华熔铸己身,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商承祚先生的艺术创作,不仅局限于书法,更在绘画领域有着颇深的造诣。他的花鸟画,笔墨生动,意境悠远,构图新颖,设色淡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将书法中的用笔之法融入绘画,使得画作更具神韵和骨力。 教育贡献:桃李芬芳,薪火相传 除了在艺术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商承祚先生在教育事业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长期任教于中山大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教学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极高,但同时又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敬仰。他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学生深入传统,勤于实践,不断探索艺术真谛。在他门下,涌现出许多在书画界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商承祚先生的艺术精神,将岭南书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学术研究:博古通今,洞见卓识 商承祚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特别是岭南书画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治学严谨,考据翔实,在多部学术专著中,对历代岭南书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发掘了许多被湮没的艺术珍品和文化遗产,为后人研究岭南书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理论依据。他的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启示。 人格魅力:高风亮节,艺德双馨 商承祚先生不仅在艺术和学术上成就斐然,更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艺术创作和教育事业。他为人谦和,待人真诚,乐于助人。他秉持“艺为人生,德为艺基”的理念,将高尚的品德视为艺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德双馨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辈。 时代印记:岭南文化的骄傲 商承祚先生的艺术人生,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岭南大地增添了无限光彩,他的艺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研究商承祚先生,不仅是在回溯一位艺术大师的传奇一生,更是在深入理解和感悟岭南文化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追求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图书。它在对商承祚先生书法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其艺术创作的背后逻辑和时代渊源。书中详细分析了商老所处的20世纪上半叶,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选择和风格走向。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和解读,展现了商老在动荡年代里,如何坚守传统,又如何与时俱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商老在隶书创作中对汉碑的借鉴和化用。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商老在继承汉碑古拙厚重风格的基础上,如何融入了更为流畅的线条和更为自由的章法,从而赋予了其隶书新的生命力。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商老隶书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商老在书法教育方面的贡献,这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和传承者的重要角色。这本书不仅是研究商承祚的著作,更是研究20世纪广东书法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评分

说实话,在接触《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之前,我对商承祚先生的了解仅限于“广东的书法家”这个模糊的印象。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商老艺术生命的多重维度。书的前半部分,详细介绍了商老在学术研究、文物鉴定等领域的成就,这让我意识到,他绝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为理解他的书法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接着,书中重点论述了商老书法艺术的几个重要方面,比如他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他对金石学的融会贯通,以及他书法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我非常赞同作者关于商老书法“以金石气入行草”的观点,这使得他的行草书既有二王一脉的妍美,又不失碑学书法的雄强。全书的文字表达非常流畅,学术性与可读性并存,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令人敬佩的商承祚。

评分

收到!这就为您创作10段风格迥异、内容详实的读者图书评价,力求自然流畅,如同出自不同读者之手。

评分

当我拿到《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时,心中便充满了期待,因为它聚焦的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一位岭南名家。翻阅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商承祚先生书法风格演变的细致梳理。从早期的严谨工整,到中期的意气风发,再到晚期的炉火纯青,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被作者清晰地勾勒出来,并且通过大量的作品实例加以佐证。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作者在考证商老的生平史料时,下足了功夫,力求真实可靠。而对于书法艺术本身的鉴赏,作者也展现了深厚的功底,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商老书法中最动人的笔墨技巧,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释。特别是书中关于商老在行草书创作中的“笔随心转,意在笔先”的论述,让我对他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商承祚,更是通过商承祚,来折射广东地区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贡献。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艺术史的独特视角,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卷,而商承祚先生,正是这幅画卷中最耀眼的一颗星。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首先是对商老家世背景的介绍,这为理解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接着,便是他对不同书体,尤其是他最为擅长的隶书和行草的深入解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商老隶书“古朴雄浑,又不失秀丽”的评价,这种评价非常精准地抓住了他隶书的特点。作者引用了许多珍贵的碑帖拓本,并配以翔实的注解,使得即使是初涉书法领域的读者,也能领略到商老书法的魅力。让我欣喜的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商老的手札、书信等,这些鲜活的材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的商承祚。这些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性情、他的学养,甚至他的幽默感。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立体,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岭南书史研究的空白,也为后世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书法世界。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那些商老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无论是端庄的楷书,还是奔放的草书,抑或是雄浑的隶书,都得到了清晰而生动的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商老楷书的评价,那种“清秀雅致,端方大气”的风格,在当今的书法界可谓独树一帜。作者在论述商老书法艺术成就的同时,还着重探讨了其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他分析了商老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将岭南独特的地域特色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这种地域性的研究视角,让本书的研究更具深度和特色。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商老与其同时代书法家的交往记录,这些鲜活的史料,让我们得以窥见商老在当时的艺术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本书不仅是对商承祚个人的研究,更是对整个岭南书坛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就被那古朴典雅的装帧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一代书法巨匠商承祚先生的艺术世界。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商老的生平年谱入手,细致描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读者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以及艺术启蒙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便是对商老书法艺术的深度剖析,从他的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等各个书体逐一展开,不仅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墨迹拓本,还配以权威的学术点评。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商老隶书的解读,那种古拙厚重,既有秦汉遗风,又不乏自家面貌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作者旁征博引,references 相当扎实,从史料的梳理到艺术风格的分析,都显得严谨而有条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商老运笔时的力度与节奏,体味他字里行间的精神气质。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书法研究者,但又对中国传统书法充满热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让我对商承祚先生这位岭南书坛的杰出代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广东书法历史的兴趣。

评分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它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方式,将商承祚先生的艺术人生从历史的尘埃中一点点挖掘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墨迹,在高清的呈现下,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带着温度,让我能够近距离欣赏商老那精湛的笔法和独到的章法。我尤其被书中对商老晚年作品的分析所打动,那时他的书法已臻化境,线条更加老辣,气韵更加醇厚,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和从容。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局限于孤立地谈论商老的书法,而是将其置于中国书法史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与岭南书风的互动和影响。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商老在广东书法史上独特的地位和贡献。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商老同时代或后辈的书家对其的评价,这些真实的记录,让商承祚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位有血有肉、充满艺术生命力的个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研究,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解读。

评分

这本书《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着实是一部令人惊喜的艺术研究力作。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商承祚先生及其艺术的深厚情感与专业学养。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学术论文集,而是将商老的一生与他的艺术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位艺术家的完整肖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商老书法创作过程的细致描摹,那些关于他如何选帖、临帖,如何揣摩笔意、体悟神韵的记述,让读者能够“亲眼”见证他艺术成长的足迹。书中对商老书法风格的分析,也非常到位。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商老书法中“古意”与“新韵”的完美融合,以及他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书法新的时代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商老草书的评价,那种“行云流水,恣意挥洒”又不失法度的特点,被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沉醉。它不仅是一本研究商承祚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生动教材。

评分

打开《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商承祚》,我立刻被书中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考证功底所折服。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商老的代表作品,而是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书法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作者在研究商老生平事迹时,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比如家谱、日记、信件等,这些珍贵的史料为还原一个真实的商承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书法艺术的分析上,作者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他不仅能够准确地辨识商老的笔法、墨法、结构,更能深入挖掘其书法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商老行书的解读,那种既有晋唐遗韵,又不失岭南风骨的独特魅力,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作者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叙述,将复杂的艺术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商承祚先生,以及研究20世纪广东书法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