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的人生

朱光潜美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光潜 著
图书标签:
  • 美学
  • 人生哲学
  • 朱光潜
  • 文化
  • 思想
  • 文学
  • 艺术
  • 人生感悟
  • 中国哲学
  • 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333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0530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生之思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朱光潜美的人生》可以帮助你透悟人生真谛、解开人生困惑。《朱光潜美的人生》精选了作者的五十多篇文章,概括梳理成五个专辑,包括:人生面面观、人生之修养、生命、青春与成长、论为人处世、读书与教育。语言深入浅出,宛若与年轻人促膝谈心,诚挚亲切,具有很强的话语感染力和思想启迪性。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泽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两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最早的一部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优美的散文笔调讲解深刻的人生道理,深受青年朋友的欢迎。另有泽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对那些古里古怪的理论,他确实能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听起来津津有味。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宠,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因此,在开课以后不久,我就爱上了这一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我的乐趣了。
——季羡林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朱光潜)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吴泰昌(散文家)

他与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倾向都保持接触,保持理解,但无论什么进入这颗心灵,都会呈现它本来的面目,无法故弄玄虚。
——柴静(央视记者)

目录

PART 1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人生面面观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人生与我
谈立志
谈敬
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
在混乱中创秩序
谈理想与事实.
学业·职业·事业

PART 2
自然界事物纷纭错杂,人能不为之迷惑,赖有两种发见:一是条理,一是分寸。条理是联系线索,分寸是本来轻重。有了条理,事物才能分别类居,不相杂乱;有了分寸,事物+能尊卑定位,各适其宜。

人生之修养
谈恻隐之心
谈价值意识
谈趣味
谈谦虚
资禀与修养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文学的趣味

PART 3
PART 4
PART 5
附录
朱光潜的座右铭
15条人生箴言

精彩书摘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我在大学里教书,前后恰已十年,年年看见大批的学生进来,大批的学生出去。这大批学生中平庸的固居多数,英俊有为者亦复不少。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一批又一批的训练出来,到毕业之后,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做出什样的事呢?他们大半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注定。有官做官,无官教书。就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事业来。时间和环境又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有的那一点浅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身只在忙“糊口”。这样一来,他们的个人生命就平平凡凡地溜过去,国家的文化学术和一切事业也就无从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生活的压迫和恶势力的引诱,由很可有为的青年腐化为土豪劣绅或贪官污吏,把原来读书人的一副面孔完全换过,为非作歹,恬不知耻,使社会上颓风恶习一天深似一天,教育的功用究竟在哪里呢?
想到这点,我感觉到很烦闷。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学校门的学生们都朝一条平凡而暗淡的路径走,毫无补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岂不是自误误人?其次,就国家民族的设想,在这严重的关头,性格已固定的一辈子人似已无无大希望,可希望的只有少年英俊,国家耗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培养成千成万的青年,也正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担负国家民族的重任,而结果他们仍随着前一辈子人的覆辙走,前途岂不很暗淡?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样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汪精卫投过炸弹,坐过牢,做过几十年的革命工作,而这位汪精卫现在做了敌人的傀儡,汉奸的领袖。许多青年们虽然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投身社会之后,投降于恶势力的实比比皆是。
……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朱光潜美的人生》相关资料

书后附录了朱光潜先生的3条座右铭和15条人生箴言,是朱光潜先生关于人生哲理的精华,值得品味、值得收藏。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我喜欢在睡觉前看书,最近刚买了本《朱光潜美的人生》,睡前翻翻,蛮好的。忙碌了一天,有时静不下来,但一翻上这本书,就觉得生活里面大有文章和趣味,凡尘琐事都先放一放,且去感受书中所写的那种“刹那中自有终古,微尘中自有大千,而汝心中亦自有天国”境界。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枕边读物。

评分

加入购物车

评分

书很有高度,值得一读!

评分

我喜欢在睡觉前看书,最近刚买了本《朱光潜美的人生》,睡前翻翻,蛮好的。忙碌了一天,有时静不下来,但一翻上这本书,就觉得生活里面大有文章和趣味,凡尘琐事都先放一放,且去感受书中所写的那种“刹那中自有终古,微尘中自有大千,而汝心中亦自有天国”境界。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枕边读物。

评分

包装还不错,这个价钱买这些书 很值啦

评分

朱光潜谈修养

评分

评分

我不大愿意谈理想,是因为一说到理想就不免与崇高,神圣、伟大这些东西联系起来。这些东西本身并无问题,但一谈得多,就不免成为陈词滥调。这一点,正如谈爱情诗,谈得多了就只剩脂粉味和肉麻了。而这种毫无创见的空谈,正是朱光潜先生反对的。因此,我也从我抓住的几个点浅说读这本书的见识。在《美的人生》一书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探讨敬畏、趣味、英雄崇拜、性爱、以及读书的部分。敬,或者说“敬畏”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他所尊敬,或者敬畏的对象是什么,态度如何,都能看出一个人的虔敬心。孟子曰,恒敬人者,人恒敬之;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意味着信从,畏意味着不越过。只有对伟大,且崇高的东西信从,并不越过某种界限,一个人才可能拥有持久的行为与意识,比如爱。反之,一个人如果只是盲目的敬畏,而不对他敬畏的对象有所了解,那么不过只是愚信。在谈敬的这一篇里,朱光潜先生说的很透彻,令人叹服。  趣味,以及文学的趣味等篇目,可谓深入我心焉。朱光潜先生认为,人们喜欢读什么书,喜欢谁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其作品的高低,而是因为读者的趣味。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理性的说,这戳中了某些人的咯吱窝。先秦文学气象万千,既有《论语》语录体文学的大处着眼,也有《左传》细致入微的八卦钩沉;两汉文学则既有贾谊的廓大广博,也有张衡的铺陈华丽;即便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也有豪放与柔美两种特质,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他既写过“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霸气侧漏的句子,也写过“南园绿草飞蝴蝶”这么女儿态的诗,所谓尊谁,喜欢谁,不过是个趣味问题。一个人的身上,乃至一个时代,并不是呈现出一种模样,而是兼具阴柔与阳刚,宽厚与偏狭。理解一段历史,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解一个人,乃至理解自我生存的状态,都不是非此即彼,或者非豪放即婉约,那种把词作按照豪放或婉约来划分的,不过是停留在中学生水平罢了。同样,人生的趣味也绝不只是消遣,或者缓冲,而是生命的亮色。一个无趣的人,将是最面目可憎的,不但别人觉得难以接触,他自己亦时时在困苦中。  关于崇拜,尤其是英雄崇拜,我颇倾向托尔斯泰式的英雄,宽仁,爱与融合。首先是定义英雄,少年时代我所崇拜的英雄无非是开疆拓土,冲锋陷阵的中西豪杰,如项羽、卫青、霍去病、陈汤(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位)、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之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增进,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入,我所理解的英雄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依靠强力驱策群人、一将成名万古枯那种英雄。我倾向于“反英雄崇拜”,一个希图英雄出现的民族是悲剧性的,因为这容易培养出奴性,势必阻碍独立自由的发展。而且,重复性的宣讲强力英雄们的事迹,亦容易造成对生命的漠视。君不见,当人们为那些银幕上挥刀如砍瓜切菜,人头横飞的身影而大起敬仰之情时,真实的历史上那些跑龙套的付出的却是性命,且何止千万。翻开史迹,英雄们的功业无不建立在流血漂橹上。以秦灭六国那一段历史为例,辄出现“坑敌”、“沉河”、“斩获”……数量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这样的历史,这样的英雄有甚可观处?所以,所谓英雄崇拜的心早冷了多年。关于性爱,作为中国人是容易避讳的。我看朱先生此书,先看的就是谈性爱的这一篇。朱先生不愧是坦荡的人,真性情的人,既不伪饰,也不宣恶。其中一句话,对青年人,尤其是对父母可谓是金石之言。中国人缺乏性教育,父母对孩子谈性不知道如何把握,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很多父母企图在这方面蒙住孩子的眼。朱先生说,对这重要问题你想他们安于愚昧,他们就须得偿付愚昧的代价。今日之世的青少年固然在性这方面不被蒙蔽了,网络和其他渠道早已使他们睁开了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在歧途上 叔本华甚至说,人生就是一个钟摆,得不到时陷入痛苦,得到后又陷入无聊。这一点和性欲得不到满足,或者性欲得到满足后的思虑非常相似,尤其是那些深陷于焦虑中的人。不少研究变态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大量的资料证明一些变态连环杀手都和性有关,通常是生理问题已经上升到精神问题,这属于典型的决堤横流。但另一方面,升华者也大有人在,且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自由斗士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典型的性压抑者,他身为牧师,但却经常嫖妓。在宗教的束缚与肉体的需求之间,信仰最终输给了身体。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暗示,即压抑必然导致反弹,专制必然导致挑战。同样的人还有中国的盗火者陈独秀,他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时就逛窑子,结果遭到某些敌对者的诟病。甚至在国民党将他逮捕进监狱后,他曾在女友潘兰珍探监时与之缠绵,并在狱中痛打了某人。某报人曾评论说,打炮兼打人,堪称双打,这不亏一代巨子啊……当狱方指责陈氏有肉感行为,不符合监狱规定时。陈独秀当即抗议,我的思想犯了罪,但我的身体并未犯罪。这和李敖“大头犯罪,小头受过”的说法如出一辙。一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