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 for Conventional Islan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 for Conventional Islan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
图书标签:
  • 核电
  • 防火
  • 设计规范
  • GB 50745-2012
  • 常规岛
  • 消防
  • 核安全
  • 电力工程
  • 建筑规范
  • 安全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890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24392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de for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 for Conventional Islan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防止核电厂常规岛发生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财产及核电厂安全,制定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发电容量百万千瓦级及以下的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的防火设计。常规岛的防火设计应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做到统筹兼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置
5 建(构)筑物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5.1 建(构)筑物的防火分区
5.2 厂房(库房)的安全疏散
5.3 建筑构造

6 工艺系统
6.1 汽轮发电机组
6.2 油罐区和油泵房
6.3 变压器
6.4 电缆及电缆敷设

7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7.1 一般规定
7.2 室外消防给水
7.3 室内消火栓设置场所与室内消防给水量
7.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与消火栓
7.5 水喷雾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7.6 消防排水
7.7 泡沫灭火系统
7.8 气体灭火系统
7.9 灭火器
7.10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备控制

8 采暖、通风和空调
8.1 采暖
8.2 通风
8.3 防、排烟
8.4 空调

9 消防供电及照明
9.1 消防供电
9.2 照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精彩书摘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应用光纤(光缆)作为温度传感器和信号传输通道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适用于易燃、易爆或有强电磁干扰的场所。其具有下列特点:
  1)既是温度传感器,又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感温光纤纤芯材料为二氧化硅,具有耐高压、耐腐蚀、抗电磁干扰、防雷击等特点,属本质安全型。
  2)本身轻柔纤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布设安装,可维护性强。
  3)灵敏度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近年来,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开始涉足电力行业,越来越多的光纤系统应用在电厂,一般认为,存在强电磁干扰的场所、需要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易燃易爆场所、需要监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电缆隧道等场所宜选择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必要时设置具有实时温度监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据国内某研究机构的资料,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电缆敷设场所明确推荐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和光纤感温探测器。考虑核电厂常规岛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和较多的易燃场所,在汽轮发电机厂房以及其他电缆密集场所增加光纤感温探测器的选项,设计中可根据场所酌情选择。
  8为将传统的点式烟感探测器区别于管道吸气的感烟探测装置,在表中将各种点型烟感探测器统称为“点型烟感”;此外表中不加限制条件的“感烟”和“感温”是广义的探测形式,可酌选。
  9针对电缆竖井等处采用的“灭火装置”,系指各种可用的小型灭火装置,其中包括气溶胶灭火装置、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火探”灭火装置等。
  10核电厂拥有大量仓库,这一点有别于常规火电厂。大量的材料、仪器、备品备件等分门别类地设置在不同的仓库中。这些仓库的设置,往往不具有固定模式,或独立或整合。
  ……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的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该标准本身展开,不涉及任何无关信息,并且力求专业、详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745-2012):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并于2012年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编号为GB 50745-2012,标准名称为《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 for Conventional Islan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本规范的制定,旨在为我国核电厂常规岛区域的防火设计提供统一、科学、系统的技术依据,确保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一、 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核心定位 本规范的核心聚焦于核电厂的常规岛部分。在核电站的整体布局中,核安全级岛(包括反应堆厂房、安全设施等)的防火设计有其专门的标准和要求。而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房、锅炉房(对于化石燃料辅助系统或某些特定反应堆类型)、凝汽器、辅控楼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虽然不对核安全直接负责,但其火灾的发生同样可能对核岛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 本规范明确了在常规岛设计阶段,必须遵循的防火设计原则、技术参数和实施要求。它涵盖了从火灾危险性分类、防火分区、防火结构构造、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到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排烟通风等所有关键防火环节的设计要求。 二、 主要技术内容的深度解析 1. 火灾危险性分类与防火分区设计: 规范首先对常规岛内不同功能区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直接决定了后续防火措施的严格程度。例如,汽轮机房、油库、辅控中心等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防火构造和安全间距。 在防火分区方面,规范严格规定了常规岛内各独立功能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要求。这包括对墙体、楼板的耐火极限、防火门窗的设置标准等。其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有效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保护相邻设备和关键控制区域,特别是防止火势向核安全相关区域扩散。 2. 建筑结构与材料的防火要求: 本标准对常规岛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不仅涉及材料的燃烧、耐火等级,还包括对材料在火灾中释放烟气毒性的考量。结构设计必须确保在标准规定的火灾持续时间内,主要承重结构不发生倒塌,保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布置大量高温高压设备(如汽轮机、高中压加热器)的区域,对围护结构的隔热和耐火性能有特殊要求。 3. 火灾自动探测、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规范详细阐述了常规岛内火灾探测系统的配置标准。由于常规岛设备众多、环境复杂(如高湿度、高温、振动等),对探测器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标准规定了不同区域应采用的探测技术(如点式、线型、紫外/红外火焰探测器等),并对报警阈值和信息传输速率做出了明确界定。 更重要的是,规范强调了火灾自动联动控制的策略,包括与通风系统(启动排烟或切断新风)、防火门(自动关闭)、消防水系统(启动雨淋或喷水系统)的联动逻辑设计,以期实现火灾的早期、有效抑制。 4. 消防设施的配置与性能指标: 本规范是常规岛消防设施配置的纲领性文件。 自动灭火系统: 针对汽轮机房、油泵房、变压器等高风险区域,规范对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在特定电子设备间)的保护对象、灭火剂用量计算、喷洒强度和时间提出了量化指标。例如,对润滑油系统火灾的扑救要求,需综合考虑油品的性质和设备的布置特点。 消防给水系统: 规定了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消防水泵的性能(流量、扬程)以及管网的布置和材质要求,确保在最不利的火灾工况下,系统能持续、稳定地提供足够的灭火用水。 排烟与通风系统: 规范了疏散通道、设备层和机房的防排烟设计。重点在于通过机械加压或自然排烟,确保人员安全疏散路径上的空气质量符合疏散要求,并防止浓烟对设备和消防人员造成危害。 三、 实践意义与标准地位 GB 50745-2012 并非简单的经验总结,而是基于核电站运行的特殊安全理念和工程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防火设计技术而制定的重要技术规范。它的实施,有效地填补了国内针对核电站常规岛防火设计缺乏系统性、强制性标准的空白。 本规范的采用,保障了常规岛在满足其生产运行功能的同时,其防火设计能够达到与核电厂整体安全目标相协调的高标准,是核电项目前期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后期验收全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依据文件。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能够显著提升核电厂抵御和应对火灾的能力,是对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安全发展的重要支撑。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国家标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想法是:“这得有多么枯燥啊!”毕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官方和严谨,而主题又是“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这简直是把技术性、专业性和严肃性堆到了极致。我本来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火灾事故的惊心动魄的案例分析,或者至少是某种可以迅速提升我安全意识的、更具操作性的手册。结果呢?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但却是那种极度细致、连螺丝钉的安装角度都要考虑进去的教科书。它没有给我带来阅读小说时的那种情感上的起伏,更多的是一种对细节的敬畏。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关于不同材料的耐火极限、通风系统的特殊要求,以及在特定区域内,电气设备与易燃物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坦白说,很多术语我需要频繁地查阅工具书才能勉强跟上思路。它更像是工程师和审核人员手中的“圣经”,而非普通大众可以轻松消化的读物。这本书的价值无疑在于其规范性和指导性,它确保了在设计阶段就将风险降到最低,但对于一个仅仅想了解核电站安全概况的普通读者来说,它提供的知识密度实在太大了,仿佛直接把我扔进了设计院的图纸堆里,让我试图去解读那些密密麻麻的参数和表格。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不仅是实体书的重量,更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工程责任和严苛的技术要求。它是一本严肃的、不可妥协的技术文件,它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愉悦读者的心智,而在于保障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我设想了一下未来使用这本书的场景,那一定是灯光昏黄的办公室里,工程师们对着图纸,反复对照条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标准。它就像是为整个常规岛设计安装了一个看不见的、但无比坚固的“防火骨架”。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虽然晦涩难懂,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它代表着行业对风险的最高警惕。它不会教你如何应对突发火灾,但它会确保,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将几乎所有可预见的火灾风险,用科学和规范的力量,牢牢地锁在了门外。这是一部关于“预防”的百科全书,而不是关于“扑救”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是典型的技术文档风格,精准、客观,几乎没有多余的形容词或修饰语,每一个标点符号似乎都承载着法律或技术上的重量。这种风格无疑提升了规范的权威性,但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艰苦的“密码破译”工作。我尝试去理解那些关于电缆桥架的防火封堵材料要求,以及在特定温度下,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衰减计算公式,这些内容要求读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背景知识。如果一个初级工程师想要快速入门,这本书的门槛是相当高的。它更像是为资深专家服务的工具,旨在确保他们在设计审查时能够有据可依,挑不出毛病。我期待能看到一些图示化的解释,尤其是在描述复杂空间布局的防火分区时,一个清晰的剖面图或平面示意图,往往比几百字的文字描述来得更直观、更有效。纯粹的文字堆砌,尽管逻辑严密,但确实削弱了其作为“学习材料”的普及性。

评分

我尝试从一个项目管理者的角度来审视这本规范。在实际的项目推进中,我们最怕的就是标准模糊或解释不一导致返工。从这个角度看,GB 50745-2012 绝对是可靠的基石。它为设计团队提供了一个清晰、无歧义的红线。特别是关于特殊区域的排烟和通风要求,它将人员疏散安全与设备保护这两大核心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我注意到,规范中对不同等级的火灾危险性场所,在防火卷帘的设置、防火门的选择上,都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和对应的技术指标。这极大地简化了我们在进行设计方案比对和材料采购时的决策过程——因为它已经替我们做好了初期的风险评估和技术选型。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遗憾是,它更多关注“做什么”,而非“如何做”。例如,规范中提到需要采用先进的火灾探测技术,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有效地集成到老旧的(或者说非新建的)常规岛改造项目中,书中并未提供足够的案例指导或兼容性建议。它仿佛预设了一个全新的、按照最新标准建设的电厂环境,对于现实中复杂的、不断迭代的工程实践,或许需要后续的解读文件来填补空白。

评分

作为一名对建筑安全规范有一定了解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编排,确实体现了国家标准的严谨性。它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从总则、术语定义,到对不同功能区域(如汽轮机房、锅炉房、辅房等)的防火分隔和灭火系统的具体要求,层层递进,逻辑链条相当完整。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它对“常规岛”这一概念的界定,它清楚地将反应堆等核心安全区域区隔开来,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一点非常重要,避免了规范的交叉和冲突。然而,这种“面面俱到”的特点也让阅读体验变得略显冗长。例如,对于消防水系统的设计压力和流量的计算要求,书中给出了极其详细的公式和修正系数,虽然这是保证系统有效性的基础,但对于快速浏览关键要点的读者来说,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它更像是一个详尽的“操作手册”,而不是一本可以快速掌握核心理念的“导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设计理念演变的说明,或者是在某些设计选择上的权衡取舍,而不是单纯地给出“必须如此”的指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刚性”要求,但略显缺乏“弹性”的阐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