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我看來,即使是齣自內心需要的匆忙也並不可取。無論多麼憋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應該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
內容簡介
《周國平經典隨筆:內在的從容》是作傢周國平的第三本隨筆集,所收文字寫於2001年至2005年間,前兩本為《人與永恒》、《風中的紙屑》。《內在的從容》首次齣版於2006年,當時的書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讀者認為原書名與作品風格不吻閤,建議更改,作者覺得有理,欣然聽從。“內在的從容”是從《周國平經典隨筆:內在的從容》內容中選取的一個詞組,代錶瞭作者再這個忙碌的時代,對“忙”的一種態度:無論多麼重要、多麼喜歡的事情,都要忙得愉快,忙得從容、有分寸;始終保持心靈是清明而活潑的,內在是從容而閑適的。
作者簡介
周國平,著名學者、作傢。1945年7月25日生於上海,哲學碩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蘇聯當代哲學》(閤著),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隨感集《人與永恒》《尼采與形而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欲》《隻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自傳《歲月與性情》《今天我活著》《愛與孤獨》等;譯著有《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閤譯)、《偶像的黃昏》《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初版序
二版序
上編 碎句
人性
人生
做人
處世
獨處與交往
愛
兩性之間
婚姻
孩子和教育
幸福與苦難
創造
精神生活
信仰和道德
哲學
文化和學術
文學和藝術
寫作
讀書
世態人情
個人態度
思絮
下編 短章
社會性的質量
兩種人性的單純
豐富的單純
敬畏自然
城裏的孩子沒有童年
與萬物交談
海的真相
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感受生命的奇跡
珍愛生命
開展生命教育的迫切性
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
傾聽生命自身的聲音
不失性命之情
生命觀與人生意義
利己和同情
靈與肉的奇妙結閤
情欲的卑賤和偉大
性是自然界的一大神秘
差異中傾注瞭上帝的靈感
欣賞另一半
最優秀的男女是雌雄同體的
女性是永恒的象徵
愛造就豐富
情愛價值的取捨
婚姻中的利益考慮
尼采的鞭子
原罪的故事
人生的坐標
“定力”從何而來
擺脫日常生活的惰性
保持內在的從容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神聖的休息日
勵什麼樣的誌
成功是優秀的副産品
及早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領域
“三十而立”解
生命質量的兩個基本要素
幸福和運氣
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
檢驗人的素質的一個尺度
可持續的快樂
錢和生活質量
快樂與錢無關
可怕的不是錢,是貪欲
做錢的主人,不做錢的奴隸
哲學傢與錢財
財富觀的進步
最高的物質幸福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最根本的責任心
擁有“自我”
解讀“性格就是命運”
成為自己的朋友
與自己談話的能力
認識你自己
多聽少說
為自己寫的日記
心靈土壤
永遠不成熟的人
靈魂之杯
兩種不同的夢
卵石和頑石
懷念和追求
“上帝”的含義
人生思考者的痛苦和快樂
野蠻的做法
教育的尺度
不可誤用光陰
童年的價值
嚮孩子學習
教師是神聖的職業
花開時節
熱鬧的空虛
媒體時代的悲哀
媒體對於大眾閱讀的責任
誠信與尊嚴
不願意糾纏
“好人一生平安”
“世紀末”沒有感想
我看改革二十年
文化、商業與炒作
我的守株待兔
學而思,思而錄
靈感是思想者的貴賓
內在的眼睛
寫作與市場
因為它在那裏
對譬喻的理解力
藝術的個性與人類性
關於美的兩個定義
一個文學傢眼中的哲學
不同的哲學觀
對後現代的懷疑
雞年說雞
精彩書摘
8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於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裏,這種認真必定十分可笑。
9
我相信,終年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會對一草一木産生感情的,他會與它們熟識,交談,會惦記和關心它們。大自然使人活得更真實也更本質。
10
人在世界上行走,在時間中行走,無可奈何地迷失在自己的行走之中。他無法把傢鄉的泉井帶到異鄉,把童年的彩霞帶到今天,把十八歲生日的燭光帶到四十歲的生日。不過,那不能帶走的東西未必就永遠丟失瞭。也許他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藏在某個人跡不至的地方,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其中一件或另一件會突然嚮他顯現,就像從前的某一片燭光突然在記憶的夜空中閃亮。
11
我不知道,我的本質究竟是那獨一無二的“自我”,還是那無所不包的“大全”。我隻知道,對於我來說,無論是用“大全”否定“自我”,還是用“自我”否定“大全”,結局都是虛無。
12
我們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塵世遭遇,但是,我們永遠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個人的塵世遭遇對於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如是說。
既然禍福如此無常,不可預測,我們就應該與這外在的命運保持一個距離,做到某種程度的不動心,走運時不得意忘形,背運時也不喪魂落魄。也就是說,在宏觀上持一種被動、超脫、順其自然的態度。
既然禍福如此微妙,互相包含,在每一具體場閤,我們又非無可作為。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在幸運時警惕和防備那潛伏在幸福背後的災禍,在遭災時等待和爭取那依傍在災禍身上的轉機。也就是說,在微觀上持一種豐動、認真、事在人為的態度。
……
前言/序言
周國平經典隨筆:內在的從容 一、 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探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內在的從容》並非一本簡單的生活指南,它更像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對話,邀請讀者一同探尋生命的真諦,認識個體存在的價值,並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寜與力量。周國平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與洞察力,穿梭於哲學、文學、藝術、曆史的廣闊天地,從不同的維度審視人生,觸及人類生存中最核心的命題。 在他的筆下,生命的意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於日常的點滴之中。他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外界的評價,而在於內在的豐盈與充實。無論是對“人生究竟為何”的追問,還是對“何為有意義的生活”的探索,周國平先生都以一種平等而又不失引導的姿態,引導讀者審視自己的內心,發掘潛藏的渴望與追求。 他深入剖析瞭人類情感的復雜性,從愛與孤獨,到喜悅與悲傷,都以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予以描繪。他鼓勵我們擁抱真實的情感,不迴避痛苦,也不沉溺於虛幻的快樂。在他看來,人生的豐富性恰恰在於這些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正是它們構成瞭我們獨一無二的生命畫捲。 《內在的從容》也觸及瞭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疏離與迷失。周國平先生提醒我們要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不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他鼓勵我們與自然對話,從藝術中汲取靈感,從曆史中汲取智慧,從而拓展生命的視野,豐富精神的內涵。他提齣的“與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並非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更清醒、更獨立的存在姿態,讓我們能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也更深刻地理解他人。 二、 智慧的閃光與哲思的魅力:洞見人性的幽深與生活的本質 周國平先生的文字,如同一麵明鏡,映照齣人性的幽深與生活的本質。他善於從平凡的生活現象中提煉齣深刻的哲理,讓我們在恍然大悟的同時,也為之動容。他的思考,既有哲學傢的嚴謹與思辨,又不乏詩人的浪漫與情懷,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可感可悟的生活智慧。 書中,關於“孤獨”的論述尤為引人深思。他並非將孤獨視為一種缺陷或病態,而是看作一種獨立思考和個體成長的必要空間。他認為,真正的孤獨,不是形單影隻,而是心靈深處的寜靜與豐盈。在孤獨中,我們纔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從而獲得真正的內心力量。 他對“痛苦”的解讀,也超齣瞭簡單的哀怨與抱怨。他承認痛苦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麵對和超越痛苦。他鼓勵我們從痛苦中學習,從中汲取成長的養分,將苦難轉化為滋養生命的甘泉。這種對痛苦的積極態度,賦予瞭生命一種更強大的韌性與力量。 《內在的從容》中,也飽含著對“愛”的深刻理解。他認為,真正的愛,是一種給予,一種成全,而非占有與索取。他探討瞭愛情、親情、友情等不同形式的愛,並指齣,無論哪種愛,都應當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他提醒我們,愛自己是愛他人的前提,隻有當我們能夠真正接納和珍視自己,纔能給予他人真誠而無私的愛。 他對“時間”的思考,也同樣發人深省。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周國平先生提醒我們,與其焦慮地追趕時間,不如學會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刻。他主張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將有限的時間,轉化為無限的生命體驗。 三、 語言的藝術與風格的獨特:文字的魅力與思想的共鳴 周國平先生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他的語言凝練、優美,富有節奏感,既有哲學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他善於運用比喻、象徵等修辭手法,將復雜的思想,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齣來,讓讀者在閱讀中,仿佛置身於一場心靈的洗禮。 他的敘述風格,溫和而堅定,既有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又不乏振聾發聵的洞見。他從不故作高深,而是以一種坦誠的態度,與讀者進行平等而深入的交流。他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直擊人心。 《內在的從容》的魅力,還在於其獨特的風格。它不像一本說教的書,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與你促膝長談。他分享自己的思考,也引導你進行獨立的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不自覺地被他的思想所吸引,産生強烈的共鳴。你會發現,他所提齣的問題,正是你內心深處一直以來所睏惑的;他所給予的啓示,正是你所渴望的慰藉。 他鼓勵我們擁抱“內在的從容”,這是一種超越物質、超越名利的從容,是一種在喧囂塵世中保持內心寜靜的力量。這種從容,並非是對生活的消極迴避,而是對生命更深刻的理解與接納。它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來自於對人生意義的清晰認知,來自於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智慧。 四、 價值的啓迪與人生的滋養:重塑心靈,活齣真我 《內在的從容》之所以能夠打動無數讀者,在於它所蘊含的深刻價值,能夠真正地滋養我們的心靈,啓迪我們對人生的全新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種生存的技巧,更是提供瞭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精神的坐標。 他引導我們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在他看來,真正的成功,並非是世俗意義上的功名利祿,而是內心世界的豐富與安寜,是生命狀態的和諧與完整。他提醒我們,不要被外界的標準所束縛,要根據自己的內心去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他對“幸福”的理解,也同樣充滿智慧。他認為,幸福並非是短暫的感官愉悅,而是一種持久的內心狀態,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滿足。他鼓勵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去感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從而培養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內在的從容》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幫助我們找迴“真我”。在這個信息泛濫、意見多元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被各種聲音所影響。周國平先生鼓勵我們傾聽內心的聲音,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活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通過閱讀《內在的從容》,我們能夠獲得一種更加平和、更加堅韌的精神力量。我們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如何處理復雜的人際關係,如何保持內心的獨立與自由。這本書,將成為我們在人生旅途中,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指引我們走嚮更深邃、更遼闊的生命境界。它所傳遞的“內在的從容”,不僅僅是一種個人修煉,更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在這個復雜世界中,安然行走,並活齣精彩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