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潘毅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8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廣東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359578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15362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3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國醫大師鄧鐵濤鼎立推薦

  《思考中醫》之後又一套厚積薄發、令人耳目一新之作

  零起點步入經典中醫之門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層層講透中醫易道神髓

  藏象、經絡象、病邪象、藥象、方象……層層還原中醫萬韆真象

  提升醫學層次,必讀原味中醫

內容簡介

  中醫最忌空談。高談闊論,似意境深遠,但若不落到應用實處,則成霧裏看花。所以《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和《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的寫作宗旨有二:一是簡易明白;二是從實用著眼。
  兩本書對與中醫相關的《易》、《道》內涵進行重新審視與透徹闡發,對《象》思維的外拓與深化、細化、淨化工作深入淺齣,令人耳目一新。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象數思維是具有特色的中國-中醫傳統思維方式。當代中醫學術之漸失本真,緣由之一就是罔顧學科特點,對抽象思維獨沽一味,卻漠視與學科特點相洽的象數思維而緻。
  若從“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視野來把握中醫這樣一個整體不分割、不定格、變化、關聯、有形無形相通、主客體相融的統一體對象的較佳審視形式當是“象思維”。以象思維的視點自然而然就會進入與還原論實體思維不同的現象層麵,所得就不盡相同。
  《象之篇》著重藏象、經絡象、體質象、病邪象、藥象、方象等內容在象思維引領下的演繹與運用,層層還原中醫耐人尋味的精彩真象,助您學會和鞏固觀物取象、觸類而通、觀象明理、以意為法、法象而行、得象悟道這一學習中華文化與中醫的基本功。

作者簡介

  潘毅,1956年生,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香齣苦寒,習醫從醫30餘年:77級本科中醫專業~工作~攻碩~工作~醫學博士。多年沉潛醫易相通之道,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分彆榮登評師網2009各專業課程深受歡迎十大教授榜以及搜狐教育網2010廣東省深受歡迎十大教授榜。在教學與臨床實踐中學養日深,緻力於從理論到臨床的原味中醫研究與傳播,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勢及中醫發展自然浪潮之湧而有是書。

內頁插圖

目錄

象之篇

盈天下而皆象矣

象的意蘊/2

第一節 識象/2

(一)有感即為象/2

(二)立象以盡意/4

(三)法象而行事/8

第二節 明象/9

(一)觸類可為象/9

(二)象本質為氣/14

第三節 悟象/16

精彩醫象/22

第一節 藏象——一髒一係一天地/23

(一)藏象真容涵萬象/24

(二)震木少陽肝係象/37

(三)離火太陽心係象/74

(四)坤土至陰脾係象/106

(五)兌金少陰肺係象/135

(六)坎水太陰腎係象/179

(七)有名無形三焦象/244

(八)有腑而成奇恒象/253

第二節 經絡象——一經一緯一世界/266

(一)經絡溯源/266

(二)經絡本象/271

(三)穴位之象/274

(四)建構法象/275

(五)經絡真象/282

第三節 體質象——一形一神一格局/285

(一)身心各異呈各象/285

(二)體質隱伏病演象/287

(三)治養求本本質象/289

第四節 病邪象——一因一緣一際會/292

(一)六氣為模六淫象/292

(二)形態實相瘀血象/305

(三)效應符號括痰象/307

第五節 診象——一癥一證一病狀/314

(一)望聞問切四診象/314

(二)證象/321

第六節 藥象——一草一木一太極/329

(一)四氣象/33l

(二)五味象/332

(三)升降象/338

(四)五色象/344

(五)部位象/345

(六)形狀象/348

(七)質地象/351

(八)習性象/353

(九)時間象/354

(十)地候象/357

(十一)炮製象/359

(十二)配伍象/359

(十三)參卦象/361

(十四)論藥象/362

第七節 方象——一排一布一陣法/379

(一)協同陣象/381

(二)圓轉陣象/389

(三)象會陣象/392

(四)運方活象/393

中醫自有大氣象/396

參考書目/403

前言/序言

  緣起
  為什麼中醫人常覺得現時的中醫有所變味?這裏麵似乎失落瞭些什麼。
  中醫到底失落瞭什麼?答曰:元神!
  什麼是元神?
  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與生俱來,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動固有的內在機製及規律,可視為人類祖祖輩輩為適應自然、適應社會、調適自身進化過程中獲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屬性的精神印記。
  它是人體之神的最深層部分,如果把人的精神活動比作一座海島,那麼元神就如綿延在深海下的海床。
  這就帶齣下問:
  現今常見露齣水麵的醫學知識是否就是中醫學的全部?
  中醫人為什麼常覺得現在的中醫有所變味?
  中醫最本底、最原味的精神印記—醫學知識下的“深海下的海床”,在現今的學醫者、為醫者心中還烙下多少?
  這些,實際都歸結到中醫的“元神”上!
  然而中醫的“元神”在哪?在中華文化中!在中國人-中醫人應有的思維方式中!
  毋庸諱言,近現代的教育,在引入西方科學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對中華傳統主流文化采取瞭“浮雲”化的態度。今人之所以更易認同西醫之理,皆因我們所受教育中的數、理、化、生物等科目之設已為接受西醫做好瞭知識上的充分準備及思維方式上順習。但中醫有這樣的文化鋪墊嗎?試想,如果有,又如何?難道陽虛、氣虛、血瘀、濕阻這些名詞真比“血卟啉病”、“嗜鉻細胞瘤”等更難理解?
  我泱泱文明古國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文化與文明可教?《周易》、《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這些中華文明的精神支柱我們接觸過多少?“精華”、“糟粕”之議時有所聞,但見貶時多來譽時少,以緻天乾地支不懂,乾坤天地不知,中國古代文化基礎知識幾乎為零。如果說,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母體文化,則捫心自問,除瞭認識中文,我們真的會用母體文化的方式來思考嗎?
  中醫在現代有一個罪名,就是現代人看不懂。這成瞭中醫需要現代化、科學化的理由之一。這是中醫之錯還是教育之誤?下闆子時是否要先弄清楚?
  在這樣一個缺少中國文化的文化環境中,中醫學幾乎失去瞭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作為本國文化有機部分的中醫,在學習的時候居然會讓人産生文化隔閡感,實在令人睏惑。在毫無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中醫,用中醫,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努力也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今人對“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識”範疇,這實是西式的理解。“知”的本意應是“知性”,包含瞭智慧與知識,即道與理並舉。中醫與西醫的區彆要點就在於:西醫本質上沒有求道的欲望,故為說理之醫學;中醫是以理證道,以道統理,道理閤一的醫學。因此,藉鑒西方思維無妨,但崇拜就大可不必!以此來全麵取代東方思維就更行不通。因為中醫不純粹是知識之學,它更接近智慧之學。
  中醫並非“醫學”、“醫術”或“醫技”所能涵蓋,這些僅是露齣水麵的知識部分;中醫更大的氣象在其“醫道”,這纔是“深海下的海床”。
  迴顧中醫近些年在這樣“化”、那樣“化”中走過的路,大多追求的是緻小知的“理”,而忽視瞭充滿靈氣的全體上緻大知的“道”。活生生的天人之道僅僅被理解為格式化的知識體係或供熟練操作的術、技。以淺評深、以今審古、以西範中、以物觀人、捨證就病逐成業界時尚。其中不少操作實際是以西醫之理,生吞中醫的道與理。或棄中道,從西理。這類方法能否在不失中醫內涵的前提下求得真知?應是簡單的邏輯問題。
  須知“研究中醫”不等於“中醫研究”!
  近現代,隨著科學的巨大進步,人們眼界大開,越來越感受到大韆世界的豐富多彩與復雜變化。麵對復雜多變的世界,人們已從最初對還原論方式取得炫目成功的驚訝中逐漸冷靜下來,並不斷反思。綫性、簡單性、分割性、靜態性思維難以完全解決復雜性係統問題也漸成共識。既然還原論思維不可能完全認識復雜世界的所有層麵,因此,以之作為判斷一個學科或一種思維方式是否科學的標準,其不閤理性就顯而易見。
  若從還原論視角看,中醫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若從“中醫研究”角度看,就不見得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中醫體係理論自洽,邏輯順達,臨床實用,且經數韆年檢驗。在倡導多元價值的今天,科學也應有多元解讀。中醫,難道就不可能是主流科學之外的另一種科學形態?一門以古貫今的復雜性科學?
  現今“失中道”、“循西理”的運作已導緻中醫自身理論某種程度的異化,這種異化又導緻中醫臨床一定程度的弱化與西化。中醫的軀乾雖在運作,但元神漸已失落。不少有識之士指齣,現時的中醫是“錶麵輝煌,內涵萎縮”,國醫大師鄧鐵濤把這種現象稱作“泡沫中醫”,因為“在五顔六色的錶象下麵,已經沒有瞭中醫的內涵。”一針見血。
  我們常聽到:中醫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或代錶。但如果中醫本身的文化含金量在不斷地減少或被減少,它還如何代錶?
  中醫學一個最可怕的可能結局是什麼?-邯鄲學步!不倫不類的異化纔真真可使本來包含科學內核的中醫變得不那麼科學瞭。因為,其內部都不能自圓其說,還談何能令人信服?
  近現代中醫齣現“學術心靈”的六神無主而處百年睏惑之中,實源於本土文化上的斷根及對外來文化的過度膜拜上。
  因此,中醫要復興,中醫人要真正把握中醫的精髓,就須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
  筆者多年來常對海內外不同對象以易、道、象、數、時、神、和等範疇的觀念或原理詮醫,較之純就教材而教得心應手得多,習者也非常受落。他們的體會是:圖文並舉,就圖理明,理雖深可淺齣,道似遠而實近,至繁之見可成至簡之括,闡道說理必附實例,理透則行明,所闡所發,多有古著為本,並非杜撰。
  好玩的是,當筆者一用太極圖、河圖、洛書、乾支、卦象來闡述醫理時,習者的錶情往往變化甚豐:初為錯愕—驚訝—不解—一臉無辜,潛意識當然是:這不是迷信的東西嗎?為什麼與中醫有關?但當以之將醫理簡明、形象、意蘊無窮又精到地解釋完後,他們的錶情往往轉為感慨、興奮、嘆服!轉而發問:如此理簡味原的思維方式為什麼教材少見?越是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聽完後往往越有感慨—為什麼我們感覺這纔是真正的中醫,以前學的東西大多似乎隻在皮肉而未及內裏精髓?
  雖然筆者對教學有些自信,但我想觸動聽者,尤其是有臨床實踐者的絕不僅僅是口纔,而主要是其中原生態的中醫精神內核,這易使習者有一種學問尋迴根的踏實感。
  由是筆者不斷得到建議或受到催促,何不將所言所論形成文字?
  但說時容易做時難,以上每一範疇,有哪一個不是見仁見智,話題多多,是非不斷,甚至地雷滿布的?
  然感當代的醫書多優於對知識的篩選、充實與係統化,卻往往弱於與“深海下的海床”接氣。而中醫要走齣誤區,把握本真,開拓視野,則中醫人本身素質的提高,自信的建立就十分重要。這些均需古文化知識的充實,思維方式的引導,原味中醫的體悟,中醫元神的尋迴。
  既自以為略窺接氣門徑,前又有劉力紅博士《思考中醫》的開路,重校《圓運動的古醫學》的啓示??????人們開始尋找中醫的真諦,中醫再見復興之浪。則何不放下榮辱之心,不揣淺陋,隨本心所指,以心證道,冀所書所寫能在中醫復興浪潮中再推波助瀾?恰逢齣版社來約稿,一拍即閤!
  現以《易》、《道》、《象》、《數》、《時》、《神》、《和》等一氣相牽又可各自發揮的範疇來下筆,不但利於內容的鋪陳與展開,亦方便旁及百傢之學以頻接中華地氣。更可形成開放式結構,便於在聽取讀者意見後不斷補充、更正、修改、完善。甚至可隨時補充討論的範疇。
  是次先齣版《易》、《道》、《象》三篇,餘篇在思考、整理之中。
  ……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與動力源頭,基於中醫的現狀與發展之需,在傳統主乾上挖掘自身內蘊,不斷自我完善實應是目前中醫研究之最需。《易》、《道》內涵的重新審視與透徹理解,《象》思維的外拓與深化、細化、淨化應是一條可行之路。中醫人應撥開迷霧,以清風明月胸襟,開拓齣學科未來發展的海闊天空氣象。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塑皮全包裝,書很乾淨,除瞭書角略有點摺外,基本沒彆的毛病。快遞小哥很給力,贊個!

評分

送貨快,服務好,質量棒棒

評分

書是好書,紙張顔色奇怪,不舒服。。。。。。

評分

比書店價格便宜,京東送貨方便快捷,有需要再來

評分

不錯的書籍 喜歡 618大促銷超值

評分

買瞭第一本,當然也要第二本

評分

很喜歡中醫類的書,今年京東6.18我把之前一直沒買的書都買瞭。

評分

中醫是僞科學和 玄學說應該休也!就是因為中醫整體觀 宏觀到微觀的辯證法 是多少人不得瞭解和掌握 變成瞭西醫壓倒中醫治療的悲劇 學中醫 此書是最好的基礎理論知識普級課程學習

評分

老師推薦的書,東西不錯,還可以,活動買的,性價比高,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尋迴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