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智慧旅游是目前学界、业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以旅游信息化为基点,首先回顾了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旅游智能化直至旅游智慧化的发展历程,并立足于旅游信息服务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对智慧旅游所代表的泛在化旅游信息服务的内涵、外延、范畴等进行了阐述。而后,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与智慧旅游相关的各项网络、信息、通信等工程与管理技术,为读者理解和实践智慧旅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最后,作者从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4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智慧旅游的实践情况,体现了《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本书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前沿的行业实践,为读者系统阐述了基于旅游信息服务的智慧旅游理论和实践体系,对读者理解和实践智慧旅游多有裨益。本书可作为旅游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及研究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李云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主持《北京市智慧城市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以西城区为例》等项目10余项。美国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天普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特聘研究员,山东省旅游策划规划营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常务委员。
晁夕,乐途旅游网副总裁,2000年从杂志编辑做起,2003年加盟新浪,负责新浪女性、新浪博客、新浪生活等频道的建设与运营,2009年加入乐途旅游网,曾任总编辑、总裁高级助理兼副总编辑、运营总经理。因参加辽宁电视台《超级面试》(BOSS团成员)、中国教育1台《职来职往》(职场达人)而被熟知。在线旅游专家,擅长网站建设运营及网络营销。在多个业内权威媒体开设专栏。
沈华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旅游经济与文化。已在《旅游学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IJSTM(EI检索)等国内外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合著和参编教材4部。主持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旅游信息化与数字化
1.1 旅游信息化的概念及内涵
1.2 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1.3 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数字化
第2章 旅游数字化与智慧化
2.1 从旅游数字化到旅游智能化
2.2 从旅游智能化到旅游智慧化
2.3 旅游智能化与旅游智慧化的异同分析
第3章 智慧旅游的提出
3.1 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3.2 智慧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智慧旅游提出的意义
3.4 智慧旅游的丰富实践
第4章 智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4.1 智慧旅游概念辨析
4.2 智慧旅游的内涵
4.3 智慧旅游的外延
4.4 智慧旅游的概念体系
第5章 智慧旅游的技术基础
5.1 移动互联网
5.2 物联网
5.3 云计算
5.4 地理信息系统
5.5 人工智能
第6章 智慧旅游的典型应用
6.1 智慧旅游城市
6.2 智慧景区
6.3 智慧酒店
6.4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而单指滑动解锁、双指放大/缩小/旋转等经典手势操作也在成为不成文的触控操作规范。基于这一技术创新,物理键盘被革命性地从手机设备上彻底移除——其目的是将尽可能多的尺寸空间留给屏幕以进行显示交互,取而代之的则是可灵活配置的虚拟键盘。由于特别设计的电容屏幕具有良好的手指触控响应和精确的触摸定位,系统模拟出来的虚拟键盘拥有不逊色于传统物理键盘的输人体验。更棒的是,由于键盘不再是一经铸造安装就无法改变的实体,不同的手机应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交互需要虚拟出不同的输入设备,如数字拨号键盘、互联网键盘、游戏键盘等,这种“百变输入外设”特性也让智能手机的应用潜力得到了极大扩展。
2.内置传感器
现代智能手机设计趋势中,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或者电话与照相机、GPS等电子设备的跨界集成。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被认为是人体生理机能的延伸,而让手机“产生感觉”的正是内置于手机中的各种传感器。手机中内置的传感器主要包括重力感应器(帮助实现手机屏幕的重力旋转,也可以让手机变成平衡仪)、加速度传感器(典型应用包括甩动切歌、微信中的“摇一摇”等)、陀螺仪(在玩3D游戏时实现动作感应操控,让手机像汽车方向盘、飞机操控杆一样感知操控)、电子罗盘(像指南针一样可以通过地球磁场来感知方向)、GPS(即使在接收不到电信运营商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GPS卫星进行无线定位)、光线距离感应器(通过识别外界光线的强弱让屏幕亮度自动调节)和距离感应器(当我们在接听或拨打电话的时候,通过测量耳朵与听筒之间的距离让屏幕显示自动开启和关闭,达到节约电池电量的目的)等。
……
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本书《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旨在全面梳理和阐释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前沿趋势,深入探讨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驱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最终迈向以数据为核心、以智能服务为导向的“智慧旅游”新时代。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探讨著作,更是一部实践指南,为业界同仁、政策制定者、研究学者以及广大旅游从业者提供一个洞察行业脉搏、把握未来方向的全新视角。 第一部分:旅游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历程 本书首先回顾了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早期简单的信息发布和在线预订,到如今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和多渠道服务平台,旅游信息化经历了从“有”到“优”的演进。我们将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如何逐步渗透到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目的地管理、旅游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以及游客体验等。 信息技术的演进与旅游业的融合: 详细解析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以及它们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如何催生了在线旅游社(OT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催生了旅游APP,社交媒体的兴起如何改变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口碑营销。 旅游信息化的关键节点与里程碑: 梳理旅游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技术突破,如早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旅游导航中的应用、二维码技术的普及等。 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分析旅游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信息孤岛、数据安全、技术人才短缺等,同时也强调其带来的巨大机遇,如提升运营效率、拓展市场、改善游客体验等。 第二部分:迈向智慧旅游:核心理念与关键要素 本书将“智慧旅游”定义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分析为驱动,以智能化服务为核心,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体验个性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旅游形态。我们将深入剖析智慧旅游的核心理念,并对其关键要素进行详细阐述。 智慧旅游的核心驱动力——大数据: 强调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探讨如何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旅游大数据,包括游客画像、行为轨迹、消费偏好、舆情分析等,从而为旅游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详细介绍构成智慧旅游智能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这包括: 智能导览与导航: 利用AR/VR技术、室内外定位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个性化的导览体验,以及便捷准确的导航服务。 个性化推荐系统: 基于游客画像和行为分析,为游客量身定制旅游行程、景点、餐饮、住宿等推荐,提升游客满意度。 智能客服与互动: 利用聊天机器人(Chatbot)、语音助手等技术,提供全天候、多渠道的智能客服,解答游客疑问,处理突发事件。 智能交通与出行: 优化旅游区域内的交通调度,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引导游客选择最优出行方式,缓解交通拥堵。 智能安防与应急管理: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技术,提升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智慧住宿与餐饮: 推广智能酒店、智慧餐厅等概念,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入住体验、服务效率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旅游生态系统的重塑: 探讨智慧旅游如何打破传统旅游业的壁垒,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共享的旅游生态系统。这包括政府、企业、游客、技术提供商等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合作。 以游客为中心的体验重塑: 强调智慧旅游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我们将从游客从行程规划、行前准备、出行途中到返程回味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智慧旅游如何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服务。 第三部分:智慧旅游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生动展示智慧旅游在不同层面的应用。我们将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的应用场景: 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 分析如何将智慧旅游理念融入到国家、区域乃至景区的整体规划中,打造集约高效、信息互通、服务便捷的智慧旅游目的地。例如,某个城市如何通过整合交通、住宿、景点、文化资源,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某个景区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游客流量、提升服务水平、创新营销模式。 智慧旅游企业运营: 探讨旅游企业如何利用智慧化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包括: OTA的智能化升级: 分析领先OTA平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更高效的客户服务、更优化的运营策略。 传统旅游企业的转型: 介绍传统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如何拥抱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数字化转型,应对市场挑战。 新兴智慧旅游企业的崛起: 关注那些以技术为核心、专注于解决旅游行业痛点的新兴企业,如旅游共享平台、虚拟旅游服务提供商等。 智慧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 深入探讨智慧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文化体验。例如,通过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通过AR技术解读文物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文化内涵。 智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分析智慧旅游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区发展等方面。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景区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旅游线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智能管理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部分:智慧旅游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智慧旅游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普惠化的方向发展。本书将探讨智慧旅游的未来趋势,并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 未来趋势预测: 沉浸式体验的深化: AR/VR技术将更加成熟,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旅游体验,甚至可能出现完全虚拟的旅游形态。 超个性化服务的普及: 基于AI的深度学习和预测分析,旅游服务将更加精准地满足个体游客的细微需求。 旅游经济学的新范式: 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基于数据的旅游经济模型将逐步建立。 旅游生态的垂直整合与横向协同: 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将更加紧密,同时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无感化、便捷化的服务: 更多的服务将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游客的旅行过程将更加顺畅。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如何在充分利用数据的同时,保障游客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将是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 技术鸿沟与数字包容: 如何确保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避免数字鸿沟的扩大。 人才队伍建设: 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旅游又懂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是关键。 标准与规范的建立: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可能阻碍智慧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和互联互通。 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如何实现有效的投资回报,是企业和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结论 《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一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深入的智慧旅游发展蓝图。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旅游业发展的时代主题,掌握智慧旅游的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并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本书将是一份献给所有投身于旅游业变革与发展者的宝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