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里,Web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的公共数据源。Web挖掘的目标是从Web超链接、网页内容和使用日志中探寻有用的信息。
《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Web数据挖掘(第2版)》旨在阐述Web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其核心算法,使读者获得相对完整的关于Web数据挖掘的算法和技术知识。本书不仅介绍了搜索、页面爬取和资源探索以及链接分析等传统的Web挖掘主题,而且还介绍了结构化数据的抽取、信息整合、观点挖掘和Web使用挖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已有书籍中没有提及过,但它们在Web数据挖掘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到第5章,介绍数据挖掘的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6章到第12章,介绍Web相关的挖掘任务。从本书自第1版出版之后,很多领域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新版大部分的章节都已经添加了新的材料来反应这些进展,主要的改动在第11章和第12章中,这两章已经被重新撰写并做了重要的扩展。
《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Web数据挖掘(第2版)》不仅可作为本科生的教科书,也是在Web数据挖掘和相关领域研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重要参考用书,同时对Web挖掘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甚至是创新想法也很有帮助。
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万维网
1.2 万维网和互联网的历史简述
1.3 Web数据挖掘
1.3.1 什么是数据挖掘
1.3.2 什么是Web数据挖掘
1.4 各章概要
1.5 如何阅读本书
文献评注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数据挖掘基础
第2章 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
2.1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2.2 Apriori算法
2.2.1 频繁项目集生成
2.2.2 关联规则生成
2.3 关联规则挖掘的数据格式
2.4 多最小支持度的关联规则挖掘
2.4.1 扩展模型
2.4.2 挖掘算法
2.4.3 规则生成
2.5 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2.5.1 问题描述
2.5.2 挖掘算法
2.5.3 多最小支持度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2.6 序列模式的基本概念
2.7 基于GSP挖掘序列模式
2.7.1 GSP算法
2.7.2 多最小支持度挖掘
2.8 基于PrefixSpan算法的序列模式挖掘
2.8.1 PrefixSpan算法
2.8.2 多最小支持度挖掘
2.9 从序列模式中产生规则
2.9.1 序列规则
2.9.2 标签序列规则
2.9.3 分类序列规则
文献评注
参考文献
第3章 监督学习
3.1 基本概念
3.2 决策树归纳
3.2.1 学习算法
3.2.2 混杂度函数
3.2.3 处理连续属性
3.2.4 其他一些问题
3.3 评估分类器
3.3.1 评估方法
3.3.2 查准率、查全率、F-score和平衡点(Breakeven Point)
3.3.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3.3.4 提升曲线
3.4 规则归纳
3.4.1 顺序化覆盖
3.4.2 规则学习:Learn-One-Rule函数
3.4.3 讨论
3.5 基于关联规则的分类
3.5.1 使用类关联规则进行分类
3.5.2 使用类关联规则作为分类属性
3.5.3 使用古典的关联规则分类
3.6 朴素贝叶斯分类
3.7 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
3.7.1 概率框架
3.7.2 朴素贝叶斯模型
3.7.3 讨论
3.8 支持向量机
3.8.1 线性支持向量机:可分的情况
3.8.2 线性支持向量机:数据不可分的情况
3.8.3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核方法总结
3.9 A、近邻学习
3.10 分类器的集成
3.10.1 Bagging
3.10.2 Boosting
文献评注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监督学习
4.1 基本概念
4.2 A-均值聚类
4.2.1 A-均值算法
4.2.2 A-均值算法的硬盘版本
4.2.3 优势和劣势
4.3 聚类的表示
4.3.1 聚类的一般表示方法
4.3.2 任意形状的聚类
4.4 层次聚类
4.4.1 单连结方法
4.4.2 全连结方法
4.4.3 平均连结方法
4.4.4 优势和劣势
4.5 距离函数
4.5.1 数字属性
4.5.2 布尔属性和名词性属性
4.5.3 文本文档
4.6 数据标准化
4.7 混合属性的处理
4.8 采用哪种聚类算法
4.9 聚类的评估
4.10 发现数据区域和数据空洞
文献评注
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监督学习
5.1 从已标注数据和无标注数据中学习
5.1.1 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EM算法
5.1.2 Co-naining
5.1.3 自学习
5.1.4 直推式支持向量机
5.1.5 基于图的方法
5.1.6 讨论
5.2 从正例和无标注数据中学习
5.2.1 PU学习的应用
5.2.2 理论基础
5.2.3 建立分类器:两步方法
5.2.4 建立分类器:偏置SVM
5.2.5 建立分类器:概率估计
5.2.6 讨论
……
第2部分 Web挖掘
作为一个对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充满热情的独立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化我对Web数据背后逻辑理解的读物。《Web数据挖掘(第2版)》这本书,我关注它已久,并且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的知识宝库。我尤其被它提及的“网页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潜力所吸引。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网页的HTML、XML结构如何被解析和利用,以及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理解网页内容的深层含义。我关注它是否会涉及如何从非结构化的网页数据中提取结构化信息,以及如何利用本体论或知识图谱等技术来增强Web数据的可理解性。另外,我对书中是否会探讨Web数据挖掘在搜索引擎优化(SEO)、反作弊机制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也抱有极大的兴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看到Web数据挖掘在更广阔的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的产品经理,我深知数据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Web产品来说,用户的行为数据是理解用户、优化产品、驱动增长的核心。虽然我并非技术出身,但我一直对如何从海量的Web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抱有浓厚的兴趣。《Web数据挖掘(第2版)》这本教材,在我的书单里已经存放了很久。我之所以犹豫未决,是因为我担心过于技术性的内容会让我难以理解,但同时我又渴望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从它精选的篇目来看,它似乎能够很好地平衡理论与实践,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算法和模型。我尤其期待书中对“文本情感分析”和“用户意见挖掘”的探讨。在产品迭代和用户反馈分析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用户的情绪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书中关于社交媒体数据挖掘的部分,也让我看到了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场景的可能性。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数据科学不久的学生,对Web数据挖掘充满了好奇。我听过一些相关的讲座,也尝试过一些简单的爬虫项目,但总感觉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在网上搜索相关书籍时,我被《Web数据挖掘(第2版)》的介绍深深吸引。它不仅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还强调了实际应用,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挖掘用户行为模式”的部分。我一直想了解,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足迹,是如何被用来分析我们的兴趣、习惯,甚至是预测我们下一步的行为的。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用户画像、会话分析的术语,让我对这些概念充满了期待。此外,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构建和优化推荐系统,因为这是我对Web数据挖掘最直接的应用想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懂我”的推荐算法背后,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Web数据挖掘领域知识的书籍,特别是那种能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我翻阅过不少相关的文献和一些零散的教程,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又流于表面,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直到我偶然看到了这本《Web数据挖掘(第2版)》,才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和前言来看,它似乎就涵盖了我一直以来所期待的内容。从基础的网页获取、文本预处理,到高级的关联规则挖掘、分类和聚类,再到用户行为分析和推荐系统,这些都是我对Web数据挖掘的核心兴趣点。我特别期待书中在“信息检索与文本挖掘”这一章中,能够有对各种文本表示方法(如TF-IDF、词袋模型)以及主题模型(如LDA)的详尽介绍。同时,书中关于“网络链接分析”的部分,我也希望能够深入了解PageRank算法的原理和变种,以及如何利用链接结构来评估网页的重要性。此外,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技巧,也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希望能通过这些内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我对新兴技术的学习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嗅觉,而Web数据挖掘无疑是当前最具潜力和价值的领域之一。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入门课程,但对于如何在Web环境中应用这些技术,还存在不少疑问。《Web数据挖掘(第2版)》这本书,我了解到它是一本非常经典且权威的著作,在业界享有盛誉。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Web数据挖掘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选择和评估等关键环节。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挖掘”方面的讲解,因为在实际的Web应用场景中,数据的规模和处理速度往往是巨大的挑战。我对书中是否会介绍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在Web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在线挖掘系统,充满了期待。
评分一些专家也提出,广东可以做这种委托投资尝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基础养老金做到了全省统筹,但从全国看,地方基础养老金的管理有的只是统筹到市,甚至是县一级,资金池子非常小,也就很难实现投资运营。
评分是正版,内容经典不解释。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
评分正版书,送达快,老客户了!
评分包装的很好,书看上去很舒服,让人拿着就有看的冲动
评分很好很棒,目前没发现问题。
评分6666666666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 内容稍欠丰满 很多介绍都是一带而过 要有一定的基础
评分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爱,学习付出爱。我想,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评分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买书还来京东。本书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