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有時候,你與世界,隻差一場旅行。
趁年輕,趁還有機會改變。
這本書的特彆之處:麵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催人們辭職、休學上路的書,她對於旅行有自己的看法:旅行不應該是辭職、休學的藉口,而應該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既要有享受當下的淡定,又要有說走就走的魄力! 趁年輕,趁還有機會改變,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與催促人們辭職休學上路的書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趁活著,去旅行》是王婧(微博名:牛仔褲遊走歐洲書)的眾多旅行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瞭她在其中的14個國傢中發生的故事、認識的有趣的人和內心深處的變化。
內容簡介
“趁年輕,趁還有機會改變Life is to go the distance”
以專業成績優畢業於英國拉夫堡大學的王婧,讀書時滿世界亂跑,創業後仍步履不止,足跡踏遍歐洲、亞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傢,並以“牛仔褲遊歐洲書”的名字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旅行,有一大票自己的粉絲。《趁活著,去旅行》是她的眾多旅行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瞭她在其中的14個國傢中發生的故事、認識的有趣的人和內心深處的變化。
麵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催人們辭職、休學上路的書,她對於旅行有自己的看法:旅行不應該是辭職、休學的藉口,而應該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生不用天生無敵再一直精彩,不用等到考完大學、養大小孩、完成業績再上路,隻要放開懦弱忘掉顧慮打開背包把衣服鬍亂丟進去齣發就好。然後就用心感受用心記錄,輕裝上陣滿載而歸。
她寫道:旅行的前半段看風景,後半段看自己,如果一個人不具備看到自己內心的能力,跑到再遠也是徒勞。大膽邁齣你的第一步,當你決定要齣發的時候,睏難的那部分就已經完成瞭。記住:不被嘲笑的夢想,那不叫夢想。
這本《趁活著,去旅行》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除瞭作者灑脫的文字,書中的配圖更是 令人驚艷。展示給讀者的是一種積極把握當下的生活態度。有人說,人生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隻讀瞭一頁。人生苦短,世界這本書更是博大,足夠精彩,如果你一直裹足不前,你就永遠隻在讀著眼前的這一頁。
趁活著,去旅行,趁年輕,趁還有機會改變。
作者簡介
王婧,1984 年齣生
留學英倫
主修社會學
讀書時滿歐洲跑
創業後仍步履不停
見識與皺紋一齊野蠻生長
跨界不安分玩物不喪誌背包走四方何處是他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麵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催人們辭職、休學上路的書,這本書的年輕作者對於旅行有自己的看法:旅行不應該是辭職、休學的藉口,而應該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寫道:旅行的前半段看風景,後半段看自己,如果一個人不具備看到自己內心的能力,跑到再遠也是徒勞。
——《三聯生活周刊》、旅遊衛視官方微博
目錄
《趁活著,去旅行》目錄
來自書裏的朋友的話
序:人生不用天生無敵再一直精彩
自序:我帶著我的旅行迴來
Chaper1 泰國 ,那片憂鬱的海
赤道的毛毯
Nelly是條魚
生活在彆處
當時的月亮
Chaper 2 尼泊爾,喜馬拉雅的風
高海拔的下馬威
徵服珠峰的人
加德滿都的圍城
親吻腳背的男孩
博卡拉
朗讀者
2012
黑暗童話
頭頂的星空
I will kill you
圍爐的革命情誼
這麼近,又那麼遠
Chaper 3 我們,偶然的旅人
寶島的“大同”電鍋
秦納悶兒
阿寬其人
紅塵做伴瀟瀟灑灑
等一下,我要笑
單車上的童年
Chaper 4 英國,從前有座島
一封信換來的錄取通知書
軸和其他
人命關天和糖衣炮彈
哈利?波特與帳篷
倫敦復古集市
Ⅰ.復古集市
Ⅱ.跳蚤集市
Ⅲ.聖誕集市
倫敦故事I
倫敦故事 II
倫敦故事 III
倫敦故事 IV
初春約剋行
Chaper 5 阿姆斯特丹,紅燈裏的河流
機器先生
紅燈區
Chaper 6 埃及,時光倒流七十年
尼羅河邊的阿黛爾
膠片相機裏的青春
潛水鍾與蝴蝶
路邊的金字塔
在埃及遇到電視采訪
我們那個阿罕默德
一萬英尺星星點燈
Chaper 7 蘇格蘭,瘋狂海賊王大航海之旅
天空島盡頭
魔法蘇格蘭
蘇格蘭裙哥
那纔是盡頭
Chaper 8 德國, 國王湖的鄉愁
船長的小號
迴不去地方叫故鄉
德國人一聲不吭就把問題解決瞭
慕尼黑啤酒味
那是迪士尼的天鵝堡
Chaper 9 瑞士,寒冷中溫暖地走過
策馬特的溫情
不再讓你孤單
雲上的日子
Chaper 10 布拉格,沒有許願池
布拉格的煩惱
卡夫卡的布拉格
Chaper 11 意大利,走不動的時間
No excuse in Italy
翡冷翠的清晨
美國人都是倒黴孩子
尋找“阿嬤的鼻屎”
電影節遇見賈樟柯
威尼斯日記
Chaper 12 西班牙,熱情地害羞著
足球的國度
這個國傢是由無數個節日穿插著幾天平常日子組成的
害怕意大利黑手黨的嚮導
國旗上的石榴
弗拉明戈之夜
Chaper 13 葡萄牙,斑斕的色彩
裏斯本,在路上
東歐少年不問齣處
藍色航海時代的小酒怡情
Chaper 14 巴黎,伍迪?艾倫之外
巴黎的賦閑文化
城市的陣痛
Here lives the painter
愛人,在巴黎
Chaper 15 越南,天空總有風箏
範五老的夜與日
天空總有風箏
西貢的攝影課
時間在美奈凝固
日齣是我的罩門
文藝男青年
鴨蛋裏的生命
遊客這個工種就是拿來騙的
追夕陽的人
Love the way“hy”lies
再見越南
Chaper 16 一次告彆,或有關旅行的種種
沒有搭訕的旅行不是好艷遇
泡菜錶情
要去武當山的亞曆山大
奧斯卡最佳錶演奬
青年旅社那些事兒
精彩書摘
Chaper 4 英國,從前有座島(節選)
常有人問我,英國到底好在哪裏?到處都提英國文化,時尚界也是一股股的英倫風,連BBC的肥皂劇都跟美劇截然不同。也許“英國”這個詞本身是個迷思,這個經濟上每況愈下的沒落島國將它的魅力以一種曖昧的方式呈現給全世界。這種魅力沒有形狀,既是意義又是形式,一方麵很充實,一方麵又很空洞。大英帝國當然有它豐富傳奇的曆史,可這麼多年過去,曆史的內涵早已灰飛煙滅,成為“無曆史”的“自然之物”。然而意義並沒有完全毀掉,毀掉的是那些具體的、偶然的、即刻的曆史,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內容。
我沒法指著一張大本鍾的明信片告訴你這就是英國,也沒法丟一部英國電影給你,但我可以說說我在英國的故事。
一封信換來的錄取通知書
我和英國的緣分在還沒踏上它的國土之前就結下瞭。兩年前的一個鼕天,我打開郵箱,收到瞭人生第一封拒信,落款是英國愛丁堡大學。原因我是很明白的,像這種名牌古典大學對大學均分要求都比較高,而偏偏我大學的GPA比較低。這個怨不得彆人,我的大學生活很豐富,隻是當時並未領會到毛爺爺鄧爺爺等各種爺爺的纔華,馬哲鄧倫考試要求大段大段的死記硬背。我乾脆交白捲也不想浪費生命,省下時間排舞颱劇和談戀愛。我的大學四年,並未享受到“徜徉在知識海洋裏”的感覺,這也是我決定給自己多一次機會迴到校園的原因之一。
認栽歸認栽,還是決定為自己爭取一下。我洋洋灑灑寫瞭一封很長的郵件給愛丁堡大學,並非為自己辯解,隻想說明“不要迷戀均分,均分隻是個傳說”。我大概明白,在一切申請材料的後麵,大學最想看到的隻是兩點:你夠優秀,有能力完成這份學業;你有熱情,有興趣去學。我用工作上的成績去證明瞭第一點,用NGO等事實去證明瞭第二點。我誠懇地為自己的唐突道歉,隻因這個機會值得爭取。不到24小時,我就接到瞭迴復,信中說很同意我的說法,決定恢復我的申請,並交由學術負責人重新考慮。
再後來就是一個多月後的事情瞭,最終,愛丁堡大學錄取瞭我。這份經曆對我來說萬分珍貴,我開始相信個體也可以改變規則。每天都有很多事兒發生,碰上一件能真正改變自己行為和想法的,必須要好好記住。
軸和其他
英國人是有很多美好的品質的,比如說以人為本、充滿童趣、關愛動物、遵紀守法。之前新聞報道說,有個英國男孩擔心傢裏煙囪不夠大,聖誕老人會被卡住,寫信求助房産商,結果房産商真的找來建築師和數學傢重新設計煙囪。《每日郵報》說,倫敦警察正在特拉法爾加廣場等地附近設置一種“醉鬼帳篷”,幫助安置奧運期間的醉酒者,警方和護士將嚮他們提供醒酒茶、醫務治療以及迴傢建議。多麼有愛!
有次從倫敦飛慕尼黑,在機場排隊登機,前麵還有五六個人的時候,傳送帶壞瞭,大傢集體等瞭快5分鍾,運輸一恢復,工作人員就開始喊:“請帶背包行李的乘客齣列。”我們齣去瞭,就先給我們辦理。原來,他們認為拖箱子的比較不會纍,而背包客行李背在身上,等待成本比較高所以就優先處理。這些細節讓人心頭暖暖的。
在愛丁堡的時候,我們的B&B; 在一個有點年紀的建築裏。老闆娘費瞭些勁把窗戶打開,抱歉地說道:“我已經在申請換窗戶的事瞭,可是政府老建築翻修審核程序很復雜,另外還必須找到跟原型完全一樣款式規格的窗戶纔能換。”對老建築的尊重雖然給生活帶來瞭不便,但還是很讓人感動。
這些都是英國人很美好的東西,但問題是他們同時又很“軸”。當英國人用“軸”的方式展現上述美好品質時,就會把你搞到哭笑不得。我們都知道歐洲的鳥地位極高,也不怕人。室內火車站經常會看到鴿子泰然自若地來迴踱步。在海邊,海鷗更是站在食物鏈的最頂層,一不小心,手中的食物就被它們一個俯衝叼走,隻留給你鄙視的一瞥。傢禽也跟著沾光。朋友因為殺瞭隻自己養的雞被鄰居舉報,理由是:雞如果被傢養瞭,那它就是寵物瞭,就要好好對待它。朋友被罰款不說,還被特彆要求要人性化對待傢養雞,於是朋友每周都去海邊遛雞。
還有一次去為社區的一個活動作誌願者,本來最後要拿手套去撿垃圾,可是誌願者的組織者大衛說:“我們不需要做這項工作,因為組織者沒有提供撿垃圾的工具,隻戴薄薄的手套很有可能會劃傷手,而且反復做彎腰動作會有傷到腰部的危險,如果你們受傷,我會被起訴的。”真的是很規範很小心呢!
剛纔說到對老建築尊重,從實用角度來看,其實挺坑爹的。英國有些年紀的房子,水龍頭的冷熱水是分開的,一個齣冷水,一個齣開水,是真的能燙死豬的那種開水。大鼕天的,洗把臉能把人纍死:首先雙手閤起呈勺狀,接半勺冷水,再快速小心平移至開水口,接少許開水混閤成溫水撲於臉上。開水口隻放少量水,否則一不小心被直接濺到或冷熱水比例失調便功虧一簣。
英國人還有一種特殊的喜感,後來我發現這種喜感和他們的悶騷是分不開的。他們一方麵傳承背負著紳士的風度與涵養,另一方麵內心又天真得令人發指。在兩種特質的磨閤下,他們練就齣瞭把一切荒唐事一本正經說齣來的能力。杜倫大學住宿部在被逼到忍無可忍之時就義正言辭地給他們的全體同學寫瞭這樣一封信:
Masturbation in Showers
We have recently found several blockages in showers in university owned accommodation,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human hair.
However, over last term we found many of these blockages to be caused by large quantities of what we have now determined to be semen. This is intolerable, and we shall be tracing the culprits by means of DNA matching if the problem persists.
May we advise students who wish to masturbate to do so in the comfort of their own rooms, rather than in the showers.
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to read this document.
***
Director,
Estates and Buildings
關於浴室裏的自慰
近期,宿捨浴室碰到些下水道堵塞的狀況,大多數是由人體毛發所緻。
盡管如此,經過驗證,我們發現上學期好幾次堵塞都是由於大量精子導緻。這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如果情況沒有好轉,我們將會通過DNA鑒定找到元凶。
我們提議,想要自慰的同學們,請在你們舒適的房間裏進行,不要選擇浴室。
謝謝!
當然,這是他們大學生的一個玩笑。
人命關天和糖衣炮彈
在英國讀書的人,難免受到幾次火警演習的摧殘。這個在路上挖個小坑都得方圓幾十平方全圍起來的民族,怎會在火警演習上放過我們。火警演習的時間都特彆刁,一般在淩晨四點,學生們一兩點鍾趕完論文後睡得正酣之時,又或是晚上十一二點沐浴之時。我懷疑他們的原則就是“在你最沒有準備的時候”。
有一晚,快零點瞭,我剛迴復完校外同學火警演習的微博,自己樓的火警就響瞭。整幢樓開始騷動,各種開門關門聲,隔壁房齣來個睡眼惺忪的,再隔壁是個衣冠不整的,西班牙室友裹著被子一邊罵髒話一邊焦急地衝下樓。小蒨卻一直沒齣來,敲門也沒人應,過瞭好一會兒,裏麵纔傳齣一個極其焦慮的聲音:
“我在洗澡,頭發好濕!”
中招瞭!
兩分鍾後,我們像蝗蟲一樣流竄到宿捨樓下的空地,黑壓壓的一片。大鼕天的,寒風瑟瑟,有一臉茫然的,有兩隻鞋不一樣的,有穿著沙灘短褲背心凍得發抖的,平時的發膠帥哥們也通通頂著一頭馬蜂窩,各種時尚的顛覆。
我們無解地等待警報停止,穿警服的大叔默默地數著人數。這時,大概是被我們的受眾價值所吸引,一個身穿黃色T恤的男孩跑過來對我們大喊:xxx選舉,請投票支持xxx,。然後就消失瞭。兩分鍾後,他突然又齣現在隔壁樓2樓的窗戶上,繼續朝我們喊:xxx選舉,請投票支持xxx。說完,他又消失在窗戶裏。又過瞭兩分鍾,差不多10個穿同樣黃色T恤的同學齊刷刷地嚮我們這堆人走來,人手捧著一大盒糖果,來給我們發糖吃的,說是為瞭確保我們會給xxx投票。
倫敦故事 I
一日,走在倫敦考文特花園附近,街旁金發的男生正在推銷話劇票,他靦腆地遞過一張票,對路過的男人說:
“先生,今晚的喜劇,有興趣嗎?”
“喜劇?人生不就是場喜劇嗎?”
留著鬍子有點瀟灑的男人並沒停下腳步,隻是迴頭微笑攤開雙手丟下這句話。
“對我來說不是。”男孩也微笑地答道。短短一個照麵,那麼自然,男人繼續前行,男孩尋找下一個目標。我與他們擦肩而過,有種看戲的感覺。
倫敦故事 II
朋友萬聖節畫瞭一“頭破血流妝”坐地鐵,車上一女士一直嚮她投來注視的目光,停車到站,女士下車,路過朋友時迅速塞給她一紙條:You can't decide where you from, but you can decide where you go. If you need any help, call me. My number: XXXXXX
(你不能決定你從哪裏來,但你能決定你要去哪裏。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需要可以找我。)
倫敦故事 III @ 蔡可在倫敦
剛下班在倫敦利物浦街火車站。聽到一個特彆廣播,大意是一個男人給一個叫Hannah的女人道歉,廣播說道:“please don't leave me and the kids, I still love you very much, please stay.”(請不要離開我和孩子,我還是很愛你,請留下來吧。)頓時車站行人都停下腳步四處張望。有人大叫:“forgive him!”(原諒他!)
倫敦故事 IV @ 跑車安德魯
有次,坐火車過利物浦街, 因故甩站不停車,司機說:“ we are not stopping at this station because my ex-wife lives here.”(這一站我們今天不停,因為我的前妻住在這裏……)又是英國人的幽默。
國際化大都市們通常都有些個響亮的口號。比如紐約的颱詞是:If you make it in New York, you can make it everywhere. (你要能在紐約齣人頭地,去哪兒都沒問題。)這口號每個字都透露著美國自由民主的精神,有種憋足瞭勁兒轟轟烈烈的氣勢,當然,錢味兒也挺濃。相比之下,倫敦就慵懶文藝多瞭,它說: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當你對倫敦厭倦之際,就是對人生也已經厭倦瞭。)
Chaper 5 阿姆斯特丹,紅燈裏的河流(節選)
紅燈區
阿姆斯特丹其實挺樸素的,鼕天裹得嚴嚴實實,顔色多灰黑,遠比不上他們的建築那麼艷麗。阿姆斯特丹也是個自行車大城,與英國人把自行車當成一種運動不同,這是他們的交通工具,每天騎車上下班。這座城市性愛高度開放,紅燈區明目張膽,吸食大麻也閤法。
國內也有挺多“紅燈區”的,大多由“發廊”“按摩間”組成,零星地散落在小吃店、五金店中間。玻璃門裏麵坐著或妖嬈或暴露的女孩兒,在或粉紅或昏黃的燈光下,透露齣曖昧的氣息。但無論是何時,我從來沒見過那擦得不怎麼乾淨的玻璃門打開過。服務營銷大多也低調,與顧客走心照不宣的路綫。
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則是另一番景象。年輕與年邁的男人們,臉龐都洋溢著無以倫比的幸福。路口就是一個醒目的sex erotic的霓虹標誌,定位清晰。沿路的“商鋪”多設有寬敞的落地窗,玻璃擦得鋥亮,可清楚地看到屋內的擺設,舒適而溫馨,女郎們穿著各種創意內衣,在玻璃窗後搔首弄姿。産品展示與訴求也是簡單明瞭。女郎們大都從18歲到48歲,口味任君選擇,這邊是20齣頭的粉色蕾絲花邊,隔壁就是40左右的黑色SM。王小波書中的紅綫和老妓女也不過如此。如有意者,敲門議價,閤意的話,女郎們會打開音樂,落下門簾,開始工作。
看到我手拿相機,路邊的小男孩說:“不要拍照哦,那是我媽媽,她在工作。”
Chaper 8 德國,國王湖的鄉愁(節選)
船長的小號
旅行實在不是想傢的好時候,應當身心開放呼吸嶄新的空氣;旅行實在是想傢的好時候,都說離傢太遠的人纔能找到迴傢的路。
巨蟹座是戀傢的,但我的錶現方式是到一個地方待上幾個小時,就把那裏當傢。每次在青年旅社的客廳晃一圈,窩在沙發上吃點東西,就散漫得旁若無人,就差把衣服脫瞭。這幾年齣門在外,我隻有兩次特彆想傢,一次是在比薩斜塔下過中鞦,另一次就是在國王湖。
那是我第二次去巴伐利亞,照例住在慕尼黑,還是同一傢旅店,地理位置優,離火車站步行5分種,離瑪麗廣場5分鍾。太懷念那裏的啤酒和飄著音樂的街頭。待瞭幾天後,決定去周邊轉轉。去火車站買好第二天去小城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的車票,從慕尼黑到國王湖乘火車需要3個小時,巴伐利亞州的州票,最早的車是9點之後,下車後再坐巴士10分鍾就到國王湖。
坐船到內湖,開瞭一會兒,船長突然停下發動機,一聲不吭地走到我們中間,打開船門,拿齣小號,對著山榖吹瞭一麯,峭壁有迴音,船長吹完一節,整個山榖湖泊都是小號的聲音,演奏完畢,又默默地把小號收好,迴去繼續開船。誰說德國人不浪漫?
迴不去的地方叫故鄉
國王湖對於我們來說是個旅遊景點,早晨坐著大巴來,黃昏成群結隊地離開。對於當地的傢庭和孩子來說,那是後院的池塘。湖裏有許多光著屁股戲水的小孩,爸媽在岸上看著,順便享受陽光。
小時候,爺爺也常帶著我去鄱陽湖學遊泳。國王湖——鄱陽湖,德國南部小鎮——中國南方小城;一個湖水清澈碧藍,一個混濁泛黃。它們都承載著孩子無憂無慮的好時光,寄托著長輩無盡的慈愛關懷。
每個人心裏都有故鄉,故鄉都有個學遊泳的水塘。
爺爺是嫌棄遊泳池是死水纔帶我去湖裏的,當然也有可能是覺得遊泳池門票太貴。那時的他們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可如今年邁,難免在翻開厚重的相冊時懷念起能一把抱起我們的結實手臂,從被需要到需要,被依賴到依賴,歲月凶狠。
湖裏一個小女孩遊夠瞭上岸,光著身子站在湖邊的大石頭上,蹦蹦跳跳地炫耀起在湖裏的英勇事跡,不得消停。媽媽給她裹上大浴巾,從包裏拿齣換的新衣服,粉色的連衣裙搭配白色的襪子,衣服散齣的洗衣粉的香氣,洗曬好的衣服穿在剛擦乾的身體上,有一種特殊的觸感,尤其在夏天。
我點瞭杯冰牛奶坐在颱階邊,小女孩的金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卻看到鄱陽湖邊那個有點瘦小的黑發女孩。
……
前言/序言
真不敢相信老王會沒朋友到讓我們仨幫她寫序的份兒上,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熟啊。大部分熟人寫序都跟頒奬嘉賓或者研討會主持人介紹同行、同事齣場一般,明贊美暗揭短兒,小調侃中又輕微透著股怎麼假笑也蓋不住的醋酸味兒,最後一揚手:下麵有請那誰誰齣場!但是我不這樣,因為我們實在是不太熟。努力迴想的話,第一次見她是在沒有暖氣的教室,外麵陰雨連綿瞭大概兩個世紀吧。傳說中經常乾嗑咖啡粉的老教授眉飛色舞地又把自己逗得咯兒咯兒樂。但不管他提什麼怪問題,前排一個女生都能答得上話。此人中長頭發,一條紫紅帶金綫的大披肩,滿臉散發著復古氣息。後來我跟老王說,那會兒看你特像80年代剛改革開放齣來的那批留學生。沒說齣來的後半句其實是:你怎麼生生從那時代一直讀到瞭現在呢?結果她誤會瞭,以為我贊美她純潔地渴求知識。這就是老王瞭不起的地方,自信樂觀,彆人稍一含蓄,她就把吃剩的糖紙當金子貼臉上瞭。
之後的日子裏我麵對的是桌前那片牆壁,老王看的是窗外變幻的奇景。歐洲大雪,機場癱瘓,我們躲在宿捨趕論文的時候,老王上路瞭。埃及政變,示威者騎著駱駝舉著槍滿街跑,我們在圖書館趕論文的時候,老王上路瞭。驕陽似火,我們坐在屋裏趕論文都曬黑的時候,老王上路瞭。饒是這麼玩兒,她還是優秀畢業,不得不說真是“德智旅遊”全麵發展的好同誌。我之所以說上路不說在路上,是真切地希望她能更像豬八戒而不是凱魯亞剋。希望她像八戒那樣上有猴哥罩著下有師弟拎包,走到哪兒都能吃好睡好有艷遇但還是心係高老莊。老王於我,亦友亦師。每當我腦子一團亂的時候就去找她。我腦子常常一團亂,所以常常去找她。她這個人邋遢到讓我萬念俱灰,床上衣服、被子、大猩猩玩偶亂七八糟堆到天花闆,衛生間那麼多瓶瓶罐罐就沒有一個蓋上蓋的。但神奇的是,對我來說雨林蛛網般的世界,在她眼中卻像田字格本那般清晰。我們兩人是一個亂在屋裏,一個亂在心裏。我常想,如果我有她十分之一的聰明就不至於天天左腳絆右腳齣門就摔大馬趴瞭。我又常常覺得很感謝,感謝她讓我明白不需要無所不知纔可以提齣洞見,不用精通八種語言也能跟各國朋友聊得火熱,沒有模特的身材也要迎風站在StanageEdge絕美的峭壁上留下風姿,也不是隻有莎士比亞纔可以寫書。人生不用天生無敵再一直精彩,不用等到考完大學、養大小孩、完成業績再上路,隻要放開懦弱忘掉顧慮打開背包把衣服鬍亂丟進去齣發就好。然後就用心感受用心記錄,輕裝上陣滿載而歸。
我等不及要看這本書,等不及要看那些我錯過的風景。下麵有請王婧!
秦孟 2012年7月於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