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译注

大学·中庸译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东 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4096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67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开本:16 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丛书七十部精选经典文存
  全七辑囊括经史子集儒释道独领诸子百家
  汇聚青年学子才力萃取中华文化精华
  双色译注版第二辑出炉

海报: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译注》由《大学》《中庸》两书合集而成。《大学》《中庸》是朱熹选定的“四书”之二,儒家重要经典。

作者简介

  樊东,1984年生,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专业中国儒学史方向硕士。

精彩书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乎。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某知名人士


目录

前言
大学
中庸

精彩书摘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大学:朱熹谓之“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大学是古代的最高教育机构。
  ②明明德:彰显光明之德。明德,光明之德,美德。
  ③亲:当作“新”,即革新的意思。
  ④致其知:获取知识。
  ⑤格物:指推究万物的规律。格,推究、研究。
  ⑥壹是:一切,一律。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之德,在于革新人民的思想,在于追求至善的境界。知道了追寻至善过程中所要停留的位置之后,才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之后,思想才能沉静下来;思想沉静下来之后,心才能有所安;心有所安之后,才能开始思虑;思虑之后,才能有所收获。世间万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节,万事都有它的开始和终结。知道事物之间的次序,那么距离“道”这个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很近了。
  古代想使光明之德能够在天下得以彰显和弘扬的人,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者,要先治理和整齐自己的家族;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者,先要修洁自身;想修洁自身者,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想端正自己的心,要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做到意念真诚,先要获取知识和智慧;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途径就是认识和推究万事万物。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学·中庸译注》由《大学》《中庸》两书合集而成。《大学》《中庸》是朱熹选定的“四书”之二,儒家重要经典。

评分

很好,还带有包书皮。

评分

给孩子上学买的,到货速度快!

评分

上小学的高年级了。自己已是一个老大不小的孩子了,但还是在看书!我从年幼无知的孩子转变成一个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了。这使我更加的喜欢读书了,它让我了解中国渊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了解抗日的艰辛;让我觉得科幻的世界是这样迷人;国外的事物是那样神奇美妙;孩子们的天真烂漫……

评分

一本读起来不错的书!发货也很快!

评分

小时侯,临睡觉前,我总会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我睡着为止,那时我觉得这些故事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如:<<灰姑娘>>、<<白雪公主>>……那些经典的童话,让我憎恨继母,让我憎恨恶势力,让我同情那些可怜的人们,让我为主人公们美好的回报而感到快乐。

评分

《大学·中庸译注》由《大学》《中庸》两书合集而成。《大学》《中庸》是朱熹选定的“四书”之二,儒家重要经典。

评分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解释这一节的重点在于人如何处理情感对理性的羁绊。一般认为,亲疏好恶应当囿于理智判断之下,尤其秉公乃比理私更为重要,所以六亲不认才应得到夸赞。但本篇中所强调的不是不可亲爱,不可好恶,相反亲其亲确实有一定地位。本篇所反对的只有"辟"字而已,即过度,对于亲爱的人,往往过度亲爱,对于厌恶的人,又往往过度厌恶,这是人在修身齐家中容易走出的误区。所以最好的状态应当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评分

好书,就是不愧是最后一本了,有点受潮的样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