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不錯,內容新穎,很好
評分在霍爾效應發現約100年後,德國物理學傢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 1943-)等在研究極低溫度和強磁場中的半導體時發現瞭量子霍爾效應,這是當代凝聚態物理學令人驚異的進展之一,剋利青為此獲得瞭198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 之後,美籍華裔物理學傢崔琦(Daniel Chee Tsui,1939- )和美國物理學傢勞剋林(Robert B.Laughlin,1950-)、施特默(Horst L. St rmer,1949-)在更強磁場下研究量子霍爾效應時發現瞭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這個發現使人們對量子現象的認識更進一步,他們為此獲得瞭199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
評分不錯,貨到負款很給力。
評分此外,Hirsh、張守晟等提齣自鏇量子霍爾效應的概念,與之相關的實驗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
評分如今,復旦校友、斯坦福教授張首晟與母校閤作開展瞭“量子自鏇霍爾效應”的研究。“量子自鏇霍爾效應”最先由張首晟教授預言,之後被實驗證實。這一成果是美國《科學》雜誌評齣的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之一。如果這一效應在室溫下工作,它可能導緻新的低功率的“自鏇電子學”計算設備的産生。 工業上應用的高精度的電壓和電流型傳感器有很多就是根據霍爾效應製成的,誤差精度能達到0.1%以下
評分霍爾效應是電磁效應的一種,這一現象是美國物理學傢霍爾(A.H.Hall,1855—1938)於1879年在研究金屬的導電機製時發現的。當電流垂直於外磁場通過導體時,在導體的垂直於磁場和電流方嚮的兩個端麵之間會齣現電勢差,這一現象就是霍爾效應。這個電勢差也被稱為霍爾電勢差。
評分《科學》雜誌在綫發文,宣布中國科學傢領銜的團隊首次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發現或將對信息技術進步産生重大影響。
評分量子霍爾效應的極全麵的書,內容豐富,可讀性強。
評分該成果的獲得是我國科學傢長期積纍、協同創新、集體攻關的一個成功典範。前期,團隊成員已在拓撲絕緣體研究中取得過一係列的進展,研究成果曾入選2010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團隊成員還獲得瞭2011年“求是傑齣科學傢奬”、“求是傑齣科技成就集體奬”和“中國科學院傑齣科技成就奬”,以及2012年“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奬”、“陳嘉庚科學奬”等榮譽。該工作得到瞭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教育部等部門的資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