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贝克在《The Nobel Prize: The First 100 Years》一书中,回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32年来获奖的研究领域,探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诺奖是不是代表了经济分析的新趋势做出了分析。尽管细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域困难重重,但林德贝克还是甘冒大不讳,把获奖的领域分为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交叉学科研究、经济分析方法等五个方面。尽管有一些学者往往横跨几个领域,但一般而言,林德贝克的这一标准还是被接受了,作为其后对诺奖获得者本身进行分析的标 准。这也表现了经济学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的一面,就是经济学者擅于从善如流,擅于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量世界。
评分 评分不错的书,不错的书。
评分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维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评分作者阿萨•林德贝克是瑞典后起的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本书是作者于1968-1969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教授时,以当时美国一些大学进行的政治辩论和流传的政治文献为背景写成的,集中讨论了新左派的经济学问题。本书写得精炼简洁,对新左派的反驳尖锐有力。它有助于读者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条理化,可作为经济学基本课程的补充读物。
评分从对“新左派”的文献的理解上可见,“新左派”之所以谓“新”“左派”,自然是有满足这一称号“新”与“左”的双重理由: 一重理由从其“新”上得到满足——首先,“新”在它与老左派的差异。“新左派”既告别了与国家权力直接结合的激进左派的暴力崇拜、斯大林主义、僵硬的计划经济与集权政治体制,又告别了传统左派(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单纯从意识形态视角论述问题的理路。其次,“新”在左倾立场的更新。它以伸张人民主权与普遍民主的姿态,反对资本主义的政经权力垄断及文化霸权的姿态出现。其在前一方面,以同情弱者的姿态出现。在后一方面,以批判主流的方式立论。再次,“新”在左倾方法的调整。它以反意识形态的非本质主义姿态出现,借助于西方“后学”的解构武器,将近现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直接钩联起来,加以抨击。而且以单纯的理论辨析的姿态出现,以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全面负责的面目立论。
评分除了用文字图片来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细心关注外,作者在每一卷后面还附有她自己家庭的生活智慧技巧,如何理财,如何教育子女等,虽然台湾的环境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但那些处世态度和生活智慧是共通的,“言身传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分林德伯克的混合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美国出现了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新左派思潮。林德伯克站在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立场上,首先从经济制度的分析开始,对新左派思潮进行评论。林德伯克反对把经济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方法。他将经济制度定义为为完成生产、投入和消费决定而实行的一整套的机制和组织机构。林德伯克之所以放弃传统的经济制度的划分方法,而将经济运行的方式,即经济模式称为经济制度,将瑞典 的混合经济模式称为混合经济制度,目的在于从更深的制度层面为瑞典的“第三条道路”寻找理论依据。
评分阿瑟·林德贝克(Assar Lindbeck), 生于1930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1980至1994年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多项殊荣,包括:瑞典皇家工程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院士,丹麦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学会资深会员,伦敦大学经济学名誉博士等。2001年曾获瑞典皇家工程学院金质奖章。他长期为瑞典政府、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担任经济顾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