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
ISBN:9789629967901
規格:平裝 / 428頁/ 17 x 23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作者:黎志添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16/12/30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在由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於2011年主辦的「宋代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基礎上集結而成的。這次研討會是道教研究歷史上以宋代道教為專題的研討會,本書也是首本以宋代道教作為研究中心的學術論文集。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法國、美國的學者們以宋代道教為中心,從儀式文本、圖像學、物質文化、墓葬、符籙的考古發現、內丹、宮觀管理、民間信仰等不同角度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宋代道教的方方面面。這些橫跨物質文化、藝術、考古、文本研究、田野調查、歷史研究等領域的豐富圖景,共同構成一部開放多元、富有活力的宋代道教史。
作者簡介
黎志添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主任、《道教研究學報》主編及《中國文化研究學報》副主編。研究領域包括西方宗教學理論、六朝道教史、天師道經典、道教科儀歷史、清代《道藏輯要》、廣東地方道教史。著有《宗教研究與詮釋學》(2003)《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2007)等。
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个古老的宗教,想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更需要结合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物质痕迹和实践活动。这本书的标题《道教图像、考古与仪式:宋代道教的演变与特色》恰恰抓住了我对于深入理解道教的期待。我一直对宋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生态非常感兴趣,总觉得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许多文化现象都在那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演变。而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在宋代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形成了哪些独特的风格,这是我非常好奇的。这本书从“图像”、“考古”、“仪式”这三个角度入手,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具象和生动的研究视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对宋代道教艺术作品(如壁画、石刻等)、出土文物以及相关的仪轨文献的分析,为我揭示宋代道教在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以及艺术形式上的具体面貌。这种从“物”到“理”的探究方式,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也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学术范儿”深深吸引了。这本书的装帧非常考究,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质感都属上乘,即使只是随意翻阅,也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我一直以来对宋朝的历史和文化都抱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个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高峰。而宋代的道教,又是那个时代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独特产物,其影响之深远,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图像、考古与仪式”这几个关键词,让我看到了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通常我们谈论道教,可能更多地会聚焦于哲学思想或者神话传说,但这本书显然是从一个更加多元和立体的角度切入,通过视觉呈现(图像)、物质遗存(考古)和实践活动(仪式)来解读道教,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研究路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宋代那个充满活力的宗教世界,了解当时道教是如何融入社会生活,又如何通过各种形式(比如壁画、雕塑、文献记录的仪式活动等)来传播和发展。这种具体化的探索,远比抽象的理论说教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柔和的色调和精美的宋代风格插画,瞬间就勾起了我对那段遥远时光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道教,这个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的宗教,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复杂的哲学体系,总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虽然我并非专业研究者,但每一次接触到与道教相关的书籍,都会被其中蕴含的东方智慧所吸引。这本书的标题《道教图像、考古与仪式:宋代道教的演变与特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图像”、“考古”、“仪式”这些词汇,预示着这本书并非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而是会从更具体、更实在的角度去探索道教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期待能从中了解到宋代道教与早期道教或后世道教有哪些不同,它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一个“演变”的词,就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思想的革新,这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而“特色”则意味着这本书会深入挖掘宋代道教独有的魅力,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这个时期的道教文化。港版、中文大学出版社,这些信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它能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满足我对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好奇心。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它的名字立刻吸引了我。我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史,特别是道教,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宋代”这个时期,在我看来,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尤其是在宗教领域,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变化。这本书的副标题“道教图像、考古与仪式:宋代道教的演变与特色”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以往我接触到的关于道教的书籍,可能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论体系的梳理,或者是神仙谱系的介绍,但这本书从“图像”、“考古”、“仪式”这几个更具象、更“落地”的角度来探讨宋代道教,这让我觉得它会提供一种全新的、更直观的理解方式。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了解到,宋代道教在视觉呈现上有什么特点?例如,当时的道教壁画、塑像等艺术形式,是如何体现其信仰和教义的?而考古发现又能为我们揭示哪些关于宋代道教的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道教仪式是如何进行的?它们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和流程?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从多维度、多角度去认识宋代道教的窗口,这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并非道教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每次拿起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都像是在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而《道教图像、考古与仪式:宋代道教的演变与特色》这个书名,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的邀请函,指引我走向那个既熟悉又充满未知的宋代。我一直对宋朝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抱有极大的好奇,而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在那个时代的演变和特色,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了“图像”、“考古”和“仪式”这三个独特的切入点。我常常觉得,仅仅通过文本来理解一个宗教,总会感觉隔靴搔痒,而从视觉艺术(图像)、物质遗存(考古)以及实际的实践活动(仪式)来入手,则能更生动、更立体地还原历史的面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尘封的道教壁画和造像,了解它们背后所承载的信仰和艺术风格;我期待通过考古发现,能触摸到宋代道教留下的物质证据,还原当时的真实生活场景;而对仪式的解读,则能让我窥见宋代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方式,感受到那个时代宗教生活的鲜活脉动。这种从“物”到“理”,从“表”到“里”的探索方式,无疑会带来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丰富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