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映記日:“橋旁有饒州,唐於契丹嘗置饒樂,今渤海人居之。”
評分東濛古遼代舊城探考記
評分元憲宗八年(1258年),濛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閤颱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徵四川,次年,在攻打閤州時(今重慶閤川區)受傷(一說疫癘流行,兵士多病死,濛哥亦染疾),於元憲宗九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死於閤川東釣魚山上。
評分東濛古遼代舊城探考記
評分馮承鈞(1887-1946)字子衡,湖北漢口人。中國曆史學傢、中外交通史傢。曾留學比利時,後轉赴法蘭西共和國索邦大學(la Sorbonne,今巴黎大學),1911年獲索邦大學法學士學位。續入法蘭西學院師從漢學傢伯希和。馮承鈞歸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馮承鈞通曉法文、英文、梵文、濛古文和吐火羅文,畢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邊疆史,著譯等,是民國時期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傢。馮承鈞的代錶作包括《西域史地釋名》、《瀛涯勝覽校注》、《星槎勝覽校注》、《馬可波羅行紀》、《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再說龜茲白姓》、《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吐火羅語考》(法蘭西共和國伯希和、列維原著馮承鈞譯)等。
評分顧遼之府州無城者為例外。所有潢河南北之京府州縣,皆有城池,唯西喇木倫及老河匯流處之永州,或為例外耳。宋使宋綬(伯希和注:《通考》作宋緩,乃宋綬之誤,茲為改正)由中京至木葉山,《行記》有雲:(木葉山在永州境內)“離中京皆無館捨,但宿穹帳,至木葉三十裏許,始有居人瓦屋。”
評分前任:元定宗·貴由
評分突厥語與濛古語中之驛站
評分馮承鈞(1887-1946)字子衡,湖北漢口人。中國曆史學傢、中外交通史傢。曾留學比利時,後轉赴法蘭西共和國索邦大學(la Sorbonne,今巴黎大學),1911年獲索邦大學法學士學位。續入法蘭西學院師從漢學傢伯希和。馮承鈞歸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馮承鈞通曉法文、英文、梵文、濛古文和吐火羅文,畢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邊疆史,著譯等,是民國時期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傢。馮承鈞的代錶作包括《西域史地釋名》、《瀛涯勝覽校注》、《星槎勝覽校注》、《馬可波羅行紀》、《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再說龜茲白姓》、《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吐火羅語考》(法蘭西共和國伯希和、列維原著馮承鈞譯)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