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雨露,马勇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7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706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5240
出版时间:2013-04-01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基于“大金融”命题的四大基本内涵,从一个长期视角全面审视了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并对现代金融体系下一国金融竞争力的核心决定因素——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指出,效率性决定金融体系的“活力”,稳定性决定金融体系的“弹性”,而危机控制能力则决定金融体系的“张力”,三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竞争力的三大核心支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以纵向的历史分析为基础,以横向的跨国比较为依托,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竞争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以及中国的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学术和教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马勇,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现代金融体系、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等。2008年以来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导论什么是“大金融”命题
一、“大金融”命题的提出:三大基本内涵
二、“大金融”命题的理论基础:回归科学的经济学方法论
三、“大金融”命题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理论:本书的逻辑

第1章 “大金融”:经验基础与总体分析框架
1.1 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大金融”的历史与经验基础
1.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1.1.2 金融发展与国家战略:一般规律与“国家禀赋”的有效结合
1.1.3 金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偏离金融规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1.2 危机后的全球金融体系发展趋势:回归“大金融”命题
1.2.1 国际金融格局新趋势:“再平衡的多边主义”
1.2.2 国际货币体系新趋势:从一主多元到多元制衡
1.2.3 金融功能取向新趋势:回归实体经济
1.2.4 金融监管改革新趋势:走向宏观审慎
1.3 基于“大金融”命题的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总体分析框架
1.3.1 危机前的宏观经济学:金融因素被严重低估
1.3.2 纳入金融部门的宏观经济模型:危机后的理论进展
1.3.3 基于“大金融”命题的总体分析框架: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能力
本章基本结论

第2章 金融体系的效率性及其影响因素
2.1 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一个分析起点
2.1.1 完全市场条件下的金融传导机制
2.1.2 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金融传导机制
2.1.3 “大金融”理论下的金融传导机制
2.2 从微观传导机制到宏观经济效应:金融效率如何实现?
2.2.1 金融体系的效率基础:一个初步界定
2.2.2 金融体系效率的实现机制:从微观基础到宏观效应
2.2.3 金融体系效率的约束条件:从经济基础到国家禀赋
2.3 金融体系效率与制度安排: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2.3.1 金融制度的形成:历史与文化渊源
2.3.2 金融制度对经济效率的促进机制:基本模型
2.3.3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2.4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银行体系的效率?
2.4.1 银行效率的理论基础:文献回顾
2.4.2 影响一国银行体系效率性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
2.4.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2.5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金融市场的效率?
2.5.1 金融市场的效率基础:基本模型
2.5.2 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一般性讨论
2.5.3 金融市场效率的实现:“国家禀赋”问题
2.5.4 概要性小结
本章基本结论

第3章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3.1 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全球视角下的金融危机
3.1.1 金融危机的基本类型与历史维度
3.1.2 金融危机的经济成本与社会影响
3.1.3 金融危机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3.2 金融危机的国别研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3.2.1 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美国、日本和欧洲
3.2.2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从拉美到东亚
3.2.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情况有何不同?
3.3 金融不稳定的理论基础:主流文献梳理
3.3.1 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3.3.2 金融危机的传染与扩散机制
3.3.3 金融危机的制度机制
3.3.4 关于金融危机相关机制的进一步讨论
3.4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3.4.1 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3.4.2 多维视角下的金融危机:实证分析与检验
3.4.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3.5 泡沫、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一个新的全周期分析框架
3.5.1 泡沫、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文献回顾
3.5.2 周期性泡沫中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基本模型
3.5.3 周期性泡沫推动的金融危机:阶段与机制
3.5.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章基本结论
附录

第4章 金融体系的危机应对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4.1 泡沫、多维流动性与紧急救助方案:次贷危机案例
4.1.1 三个维度的流动性及金融资产总量扩张
4.1.2 多维流动性在次贷危机演化中的作用
4.1.3 从多维流动性角度看美联储的危机救援措施
4.1.4 金融创新、市场发展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控制力
4.1.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2 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及中央银行的危机应对能力
4.2.1 金融危机中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4.2.2 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主要政策工具
4.2.3 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实践:典型案例
4.2.4 中央银行危机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
4.2.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3 金融危机后的15种常见应对措施:实证评价
4.3.1 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文献回顾
4.3.2 15种常见的危机应对措施:实证评价
4.3.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4 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有效性评估
4.4.1 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文献回顾
4.4.2 金融危机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实证分析
4.4.3 对实证结果的延伸性讨论
4.4.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4.5 金融危机的防范和处置:预警机制与处置措施
4.5.1 金融危机可以被预测吗?
4.5.2 金融危机的防范:预警机制及其信息基础
4.5.3 金融危机的处置:程序与方法
本章基本结论

第5章 构建“大金融”体系:如何实现效率与稳定的平衡?
5.1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金融体系的现实选择?
5.1.1 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选择:文献回顾
5.1.2 金融体系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5.2 金融体系结构、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
5.2.1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效率
5.2.2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稳定
5.2.3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体系结构:全景刻画
5..3 金融顺周期性、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
5.3.1 金融顺周期性与实体经济波动
5.3.2 金融创新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5.3.3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宏观均衡
5.4 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框架的转变
5.4.1 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纳入金融稳定
5.4.2 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变:走向宏观审慎
5.4.3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效应与路径
5.5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禀赋”与有效边界
5.5.1 政府与市场:理论和政策逻辑的演变
5.5.2 政府作用的内生化逻辑与“政府-市场”边界
5.5.3 “大金融”命题下的政府与市场有效边界
5.5.4 关于金融制度设计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5.5.5 结论性评价
本章基本结论

第6章 中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一个“大金融”框架
6.1 “大金融”框架下的中国金融发展
6.1.1 中国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
6.1.2 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
6.1.3 中国金融发展的整体蓝图与实践路径
6.2 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
6.2.1 形成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
6.2.2 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6.2.3 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
6.3 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
6.3.1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从总量配置到结构协调
6.3.2 金融为什么必须回归实体经济: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
6.3.3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如何立足实体本位?
6.3.4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6.4 基于稳定与效率并重的金融开放
6.4.1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稳定:实证基础
6.4.2 资本账户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国家控制力
6.4.3 基于稳定和效率均衡的中国金融开放:策略与路径
6.4.4 金融开放进程中的“多元共治”与人民币国际化
6.5 构建“三位一体”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6.5.1 纳入金融部门的宏观经济模型:基本框架
6.5.2 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金融监管
6.5.3 多种政策的叠加效应与反应过度:一个初步检测
6.5.4 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其协调机制的基本结论
6.6 金融稳定与早期预警: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
6.6.1 金融失衡测度与危机预警:理论基础与指标选择
6.6.2 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测度方法与数值结果
6.6.3 “金融失衡指数”的政策应用:基于中国的实证评估
6.6.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章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前言/序言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比较好比较全的大书

评分

[SM]写的很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而读书则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培养文化修养;若果经常地去研究,去读,去思考,便能从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识点,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还可以把知识点都牢牢地记住,就像刻在脑海里一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努力地学习,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分

编辑本段黄山毛峰茶“黄山毛峰”因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 产自黄山而得名。

评分

在一套研究基础之上,雨露提出了设计中国的大金融的框架,主要的出发点是真的建成了非常高效的运转体系,让中国金融体系能够为实体经济服务,保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是一个目的。

评分

纯学术的一本书,价格昂贵,要100多元。

评分

评分

有效储存茶叶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干燥、避光、少氧。一般家庭储存茶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冷藏保健法。将茶叶用复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叶罐封装好,尽量挤掉袋(罐)内的气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可存放一年半到两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叶须多层密封包装,以防串味,保持温度在5℃以下。饮用时将茶叶取出,充分回温,茶叶温度接近室温时才可拆封,以免冷茶叶暴露空气中,与外界湿热空气相遇,水分凝结在茶叶表面,导致劣变。二是密封干燥储藏法,选择密封容器(洁净有盖的陶瓷坛或铁听),将块状生石灰用布袋装好,置于容器底部,把分装成若干包的茶叶分层叠放在布袋上,装满盖严容器盖,把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一年以上。

评分

评分

有效储存茶叶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干燥、避光、少氧。一般家庭储存茶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冷藏保健法。将茶叶用复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叶罐封装好,尽量挤掉袋(罐)内的气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可存放一年半到两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叶须多层密封包装,以防串味,保持温度在5℃以下。饮用时将茶叶取出,充分回温,茶叶温度接近室温时才可拆封,以免冷茶叶暴露空气中,与外界湿热空气相遇,水分凝结在茶叶表面,导致劣变。二是密封干燥储藏法,选择密封容器(洁净有盖的陶瓷坛或铁听),将块状生石灰用布袋装好,置于容器底部,把分装成若干包的茶叶分层叠放在布袋上,装满盖严容器盖,把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一年以上。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大金融论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